事物的日記
事物的日記
一天終于結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獲吧,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事物的日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事物的日記1
席席涼風吹來了秋意,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伴隨著金黃的稻俗,獼猴桃也熟了。站在山腳下仰望瀾山農場可見綠蔭之下有幾個不是成百上千個琮褐色的點,那是什么?走近一看,映入眼簾的是成片成片的獼猴桃。
我漫步在獼猴桃的叢林中,那片片愛心形的大葉子,掩飾著那一個個膚色有土的小精靈。它們甚是歡呼,一根樹枝懸掛著好幾個獼猴桃。一陣微風吹拂而過,一個個小精靈搖來晃去。它們有的孤芳自賞,一個挺立在樹枝上像是在說:“看”我掛得多高;你們誰也比不過我!有的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兒地聚在一起,看著像是在互相逗趣;有的則藏在大葉子中間,像是在玩捉迷藏,讓你找也找不到。
把臉湊上去假細一瞧,才知他們的皮原來是綠中帶黃色的,摸一摸像是有小銀絨,實際上則是它們褐色的“青春豆”。
獼猴桃里面長什么樣呢?我迫不及待地拿回家中,拿起菜刀對準獼猴桃中間就是一刀,原來里面有4層,第一層果皮;第二層是甜美爽口的黃色果肉;第三層、第四層則是紅色和黃色的心、淡黃色的周圍還鑲嵌著一圈黑芝麻一樣的小黑籽,輕輕咬一口,甜中帶酸,爽口極了。
聽說獼猴桃被稱為水果之王,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清熱解毒、美容的療效,如果幼兒時期多吃的話,還會增長智力呢!
獼猴桃看似不起眼的.樣子,但它給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年,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要學習獼猴桃這種無私奉獻精神,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
事物的日記2
在太陽系的外部,有著一顆壯觀的行星——木星。
木星的英文名是Jupiter,源自于羅馬神話中眾神之王朱庇特的名字,而它在現實中也是無可爭議的行星之王。它的直徑超過了地球的11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就連木星上的一個小風暴,都能容下整一個地球,還綽綽有余。
木星在太陽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交通警察”和“吸塵器”。曾經有探測器拍到過一個令人驚嘆的視頻:有4顆拖著長尾馬的彗星朝著太陽系內部沖來,但在經過木星時,被木星巨大的引力捕獲,隨后幾天內,這些彗星開始一個個地解體,最后墜入木星深不可見的大氣層中。假設沒了木星,那么這些彗星會給太陽系內部造成巨大的損失和傷害。
木星不僅是太陽系的“交通警察”,還是一個被譽為地球的教父的星球。48億年前,太陽射出了它生命中的第一束光,照亮了這顆氣態巨星——木星,在隨后的幾萬年中,年輕的木星燥動不安,向著太陽系內部緩緩前進,一路上吸收了許多可以建造行星的材料,直到來到現在火星所在的地方,才慢慢退回,但它的吸力使火星的體積小了許多,不再宜居,這也成為火星不能孕育出生命的重要原因。從而確保了地球是已知范圍內唯一一顆孕育出生命并宜居的星球。不然,現在的地球很有可能只是一顆被火星生命移民的星球,畢竟火星成為宜居星球的的時間比地球早了整整3億年(后來由于體積太小、能源不夠而沒能孕育出生命)。
啊,木星,你這壯觀、偉大的行星之王!
事物的日記3
今天,我閑著沒事干,便去看小烏龜“xx”,只見它頭、腳和尾巴都縮起來了,東西一點兒也沒吃,我想他一定是太孤單了吧!于是,我便跑出去又買了一只烏龜,順便帶了二盒飼料,這只新烏龜“汗姆”和“xx”一樣,就是尾巴大了點,但它們是大家族巴西龜的一份子。
回到家之后,我把‘汗姆“放了下去,“xx”沒反應,當我撒下龜食的時候“xx”沖上前去,它要吃東西拉!只見它碰了碰飼料,確定飼料軟硬程度后再吃,“xx”只吃軟的,一至二毫米的飼料一口吞下,二毫米以上長的它需要用嘴巴磨碎再吃,時不時會露出一點。我笑了笑,看來“xx”餓了!而這時的“汗姆”在悠閑地水中漫步,二只烏龜絲毫沒有敵意,相處的很好。
一般一星期給小烏龜吃一次,一只烏龜一次吃四顆左右,我養了二只,一星期八棵就夠了,它們胃真小。
烏龜吃東西有自我控制能力,飽了就不吃,不像魚一樣,吃飽了還吃,死了也不管。
我瞪著眼睛足足看了二個半小時,我揉了揉眼睛,便回房了。
事物的日記4
——八仙全圖
今天,我觀察了我家墻壁上的八仙全圖。
畫上畫的是在深藍色的大海上,八位神仙正在度過大海。在最前面的那位神仙騎在一個金黃色的大葫蘆上,背后背著一個大帽子,手里還拿了一根長長的拐杖,這就是鐵拐李。第二位神仙他叫藍采和,他坐著一個大花籃,周圍堆滿了五顏綠色的鮮花。跟他在同一排的穿著古代的官服,他叫曹國舅,他乘著一朵像白云般的海浪。緊跟在他后面的是呂洞賓,他手里拿了一把高高揚起的拂塵,寬大的袖子隨風舞動,他乘的也是一朵浪花。隨后就是穿淺粉紅色衣服的韓湘子,他正扭頭看著他身邊的那位神仙,他叫鐘離漢,他正舒服地躺在一吧大扇子上,很自在地飄在大海上,向前行進。同排的是張果老,他騎著一頭小毛驢。最后面是一位漂亮的女神仙,她叫何仙姑,她腳下踏著一片大大的荷葉,肩上扛著一朵潔白的蓮花,八位神仙中我最喜歡她了。
這幅畫畫得真生動呀。畫中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灑脫飄逸,不禁讓人想起了一句成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