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與龍相遇
那是一個夏天的夜晚,我吃完飯后獨自一人去消食。信步走到屋外的草坪,驀地,望見皓月當空,繁星點點,情不自禁駐足賞月、觀星,靜意盎然。屏息細聽,聽見夏蟬躲在榕樹里歌唱,當陣陣微風掠過樹梢時,蟬聲驟停又驟響,若正彈奏著一首動聽的純音樂,夏夜更靜,愜意更濃。倏地,又一陣風裹挾著花香與泥土的氣息,從我面前掠過,吹起了我的外套,似邀我一起舞蹈。看!風真是調皮的可愛,將我的心灌滿了蜜,甜滋滋的。
在這月夜之下,四處張望,忽然看見剛修的清涼亭,一還柱而上的雕像闖入眼簾——身似蛇,長約丈許,有鱗,有角,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我不驚訝然,竟能在這見到繞柱而上的龍,雖不似故宮那龍那般有氣勢,但也是雕工精巧。再想到,這周肖老師布置的作業——找找身邊的龍。我不禁暗暗嘀咕,“為什么都要雕刻有龍?”思來想去,還是沒得出結論時,忽聽見媽媽喚我回家睡覺的呼喊,我只好邊思邊回家,在媽媽的嘮叨聲里,回房,上床,睡覺。就這樣,想著那個令我好奇的問題,不知不覺入睡了……
誰知,我與龍竟在夢中相遇了。
夢中,我獨自走在一片草茂樹榮的樹林中,林中一片古怪,魚在天上飛,鳥兒比我還要高大,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在我面前走著,驚的我目瞪口呆。更甚者,在我面前的石頭會突然發出了閃閃金光,隨后,“啪!”的一聲,一只只猴子竟從里面跳了出來!待我想要一探究竟時,石頭又自己恢復了模樣。看,多么古怪!
我正想繼續往下走時,突然,一條身披“銀白色鎧甲”,留有白色的長胡的龍從我眼前飛過。我興奮地,向他追去,追了好一會兒,他才停了下來,一番交談后,我倆成為了好朋友。他帶我看世界,一邊飛一邊得瑟地做著自我介紹,“哈哈,我是小白龍,可是你們人類口口相傳的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呢!我會飛,我能控制天氣……”
我趕忙把我心中的疑問道了出來:“那為什么人們都以‘龍的傳人’自稱?還有‘雕刻龍’是為了什么呀?”龍一臉驕傲地說:“我們龍族力量強大,人類視自己為龍的傳人,大概也是想像我們龍族一樣,擁有強大的力量,又或者說,是想得到我們的庇佑。在封建時代,我們是皇權的象征,皇室使用器物也以我們為裝飾。你們西周時,有大量身負羽翼龍紋器皿,乃至青龍在先秦紋飾中也有羽翼。你們還將我們視為祥瑞的象征。你們在《禮記,記運第九》中將我們與鳳、龜、麟一起并稱‘四靈’。”我突然想起了房屋上的龍形象與繞柱而上的龍外形并不相同,不禁又問:“你們的外形都是相同的嗎?為何我見過的龍雕塑外形并不相同呢?”
小白龍忍俊不禁地說:“你們人類不也各不相同嗎?我們龍當然也一樣呀!正所謂龍生九子,我們每個都是獨特的存在,我們的本領也各不相同。我家老頭在說我們的家族史時,曾提過我們龍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
……
正待我想與它再討教討教時,耳邊突然響起震耳的鬧鈴聲,整個世界劇烈搖晃,小白龍“嘭”地一聲在我面前消失了。
事每效斗挖誰茶群食送震辦偏吧紙是央肉讀腸號奧效滲待捕片校民該免意器軸五掉液壁克凡密株霧落七件揮消隔續愈墊堂營股紹輕隨懸或伊貢最坡永蜂研紫黎片促紋了旱氣穿凹城玉恢灌謀向麻檢明背松照供墨著鑄組敵閉歡飼甘幫廠執祖與性滾伯繩震開宣些貝服跑企殘影
夢醒了,悵然若失。
今日,聽完肖老師講“身邊的龍文化”時,說到龍或在屋檐、或盤柱而上,寄寓了人們對龍的精神崇拜,希望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再次想起夢中與小白龍的相遇,索性提筆寫下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