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三周記合集七篇
有關高三周記合集七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轉眼一周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倍感充實,收獲良多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周記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周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周記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三周記 篇1
自己本來沒有記周記的習慣,也確實覺得無事可記。但進入高中后,自己才意識到,這是必要的。不論怎樣,三年后,成冊的周記或許可作為一種“史記”來看。
高中生活開始了一個星期,感覺上還算適應。只有一點,就是功課明顯比初三難了,做起來不太得心應手。才幾天工夫,就做到晚上九、十點鐘。然而,自己對此十分贊成。“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自己現在時刻有一種憂患意識,怕被拉下,怕被打垮,怕被淘汰。
如果說在初三的日子里,自己一邊拼命讀書,一邊還在想如何去玩,去偷幾次懶。但現在真的疑心想去讀書,讀好書。假設真要說有貪玩的心的話,那也只不過乞求多些時間看一下自己喜歡的書,或者多一些時間休息放松。
以前的同學有的進了復興、師大一附中、北郊;有的進了北虹、虹口、澄衷;有的進了民辦。但是自己想,無論自己在哪所學校,就一定會為之奮斗。當初在初中,整天無所事事,吃完了午飯就天南地北亂吹,不抓緊時間。現在不同了,自己的話少了,把中午時間用在學習上。盡管做得不快,卻幾乎沒有浪費時間。
自己也明白,做一個星期,幾個月容易,保持三年甚至一生很難,這需要毅力與信念。自己相信自己會堅持完整個高中生活的。
另一個現象,可能是自己這一群人獨有的。那就是,從幼兒園、小學至初中,不少人與自己是同窗。典型例子是王某某,這位已經與自己同學十一年的朋友還將繼續并肩下去。其余同學之間可理出一張條理非常清晰的關系圖。如今大家各奔前程,高中同學來自“五湖四海”,還有些陌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狹隘的眼光,反正心中的同學情結還一時退不去。
人總是前進的。
高三周記 篇2
歲月匆匆,十五十六的我們走進了神話般的世界。踏上了這個門檻,我們會對很多新鮮的事物感興趣。最使人困惑的莫過于青春了。那么青春是什么呢?
(一)青春是如火的熱情
一眨眼,快樂的假期結束了,即將進入初三緊張的旋律中去。學習雖然冷酷,但同學們如火的熱情依然如舊。看!只不過一個多月沒見嘛!一見面就像久別的友人,互相擁抱,說說笑笑甚至還噓寒問暖。哎,那場面熱情得無話可說。
(二)青春是旺盛的精力
緊張的旋律正在進行中。作為畢業生的我們,不能有半點松懈,現在正是在激發我們的潛能。每個人都在努力,努力,再努力。好像有永遠用不完的動力。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目標奮斗,為實現理想而奮斗,為感謝青春給予的旺盛精力而奮斗。
(三)青春是充沛的活力
雖然說,初三的學習生活很緊張。但我們還是學會了在緊張中尋找樂趣。在淵博的知識中遨游,不會累,因為我們是陽光下的向日葵,生機勃勃。我們還會經常幫助孤寡老人,為他們服務;扶盲人過馬路;打掃街道衛生……我們忙得不亦樂乎。雖然需要付出,但回報的都是珍珠,多么珍貴啊!我們用青春的活力感染每一個人,乃至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四)青春是智慧的錦囊
每個人都不是天才,不是天才就自然會遇到困難。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小角色呢!由于青春給予的智慧,使我們的道路更完美。遇到難題,我們會迎刃而解。遇到挫折,我們會努力從挫折中掙脫出去。碰到生活中的問題,我們會努力實踐,探究,得出答案。這些都離不開我們的“智慧錦囊”。
青春是世界上最美的東西,它給人動力,激發人的斗志,喚醒人美好的心靈。
每一個人的青春僅有,你牢牢地把握它了嗎?
高三周記 篇3
過年即將來臨,吃餃子可是必做之事。
以前也看到過媽媽包餃子,又要搟面皮,又要拌餡兒,還得細心地為它們“縫上花邊”,是件麻煩事,所以更多是吃速凍餃子。這回可不一樣啦,過年當然要嘗嘗自己親手“DIY”做的餃子啦!這不,我向大廚媽媽討教了一番。
為了節約時間,準備了搟好的餃皮、餡兒。媽媽現在桌子上鋪了層一次性桌布,又在上面撒了面粉。疑惑不解的我問媽媽:“為是么要鋪桌布?”“這是為了干凈啊。”媽媽答道。有著執著精神的我打算打破砂鍋問到底,追問道:“那干嘛撒面粉?”媽媽解釋說:“這是為了不黏手呀。”
一切準備就緒,我一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樣子,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張餃皮,誰料卻被一只突如其來的大手擋住了,我定睛一看,原來是媽媽。我些許不滿:干嘛呀,“我要包餃子。”“哼哼”媽媽冷笑道:“別急,你還不會包呢,我給你示范一下。”媽媽拿起一張餃皮,平攤在手上,又在餃皮周圍灑了點水,然后舀了一勺餡兒,放在餃皮中間,接著對著,捏盡兩端,最后用手指輕輕按壓餃皮,使其粘合起來。一個餃子包好了,雪白的`皮,飽滿的餡兒,不多也不少,活像一個元寶。
“這么簡單呀,手到擒來,小菜一碟。”我很自信,卻又有點兒夸下海口的感覺。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依樣畫葫蘆,可惜并不如意。我捏著頭,另一頭便“飛流直下三千尺”,捏中間,它干脆兩頭都噴射而出,像跟我作對似的。我急中生智,又拿了兩張餃皮裹在漏的地方。餃子被我套了兩件外衣,成了大胖子。我瞧了瞧媽媽,媽媽不僅動作嫻熟、迅速,而且包出的餃子個個飽滿小巧,像只只“白天鵝”,而我的卻像“丑小鴨”不堪入目,簡直是天壤之別,可我也只能“望餃興嘆”了。我分明是按圖索驥照樣子做的,為什么做不好呢?我找出了原因:餡兒不能放太多。這一次,餡兒是沒露出來,也沒變成大胖子,倒是營養不良,“瘦得只剩跟皮包骨了”。
既不能放多也不能放少,吃一塹,長一智,我終于包出了一個像樣的餃子。
高三周記 篇4
一年中最漫長的夏季在忙碌的開學里結束。后來上學的日子里,秋悄悄地來了,就這樣不知不覺。
在我走過的十二個秋天里。每一個都各具風韻。秋在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色彩,在我腦里,童年的秋是麥浪滾滾,金桂飄香,我猶愛桂花,可桂花總是掛得高高的,我摘不到就爬上樹,記得有很多次都是被草地上的荊棘拉出傷口,可傷口是喜悅的疼痛,懷里的桂花讓我的疼痛減輕不少,我呵呵笑著跑回家,風里滿是桂花的味道。童年是短暫的,美好不美好,就這么一次。我慶幸在我的童年里,總是幸福的味道,這種幸福,來自于秋,后來,媽媽爸爸把我接到了城里,那里有小學,有朋友,有玩具,有充沛的物質,也有桂花,但是它是被當作商品賣掉了,每次我想要桂花,都要看見父母出錢遞給賣花人,然后把花束拿給我。
我看闐,覺得心痛如割,現實世界就是這么現實,現實到什么都可以當作商品賣掉。在我把心里話說給好朋友小鑫聽時,她笑闐對我說,別著急,我家爸爸是林廠里,在城邊的小山上,有我和爸爸種的一大片桂花林。后來我和小鑫去到山上,雨后的桂花,碎了一地,可仍有許多藏匿在葉子里,遠遠就能聞到香味,我和小鑫走到桂花樹上,貪婪地聞著花香,那朵朵小而潔白的花,遠遠地朝著我們微笑,我突然就沒有了摘花的心情,或許,讓它們在遠離城市的空氣里,生活會更好一些吧。這樣想著,情不自禁地就說了出來,小鑫贊同地點點頭。
后來的后來,我要升六年級了,那是我在小城里的最后一個秋了。寒意愈濃了,有著無形的力量鞭策著我,我加緊了學習的步伐。小鑫得知我將要離開小城,她再次帶著我去看桂花,可桂花卻少了許多,只有零星的一兩棵了,小鑫說,它們被運到了更大的城市里,如果我以后看見,一定要和它們打招呼。和風蕭瑟,雨稀稀點點地落下來,輕輕拍打在我們的臉上,我輕輕地點頭,好,我一定會的。桂花少了,花香卻依然很濃,飄來的,還有我對小城的不舍。
如今,我在小區里再次聞到了花香,揚著濃濃的喜悅。陰雨籠罩的城市出現大霧,天要晴了。我踏上濕漉的路面,唱著愉悅的歌,走出家門,奔向學校。濃密的大霧里,桂花藏匿得很隱秘,桂樹也和其它樹木站在一起,分不清。它們同其它的樹木一樣點綴著城市,小鑫家的樹或許就是其中的哪一棵也說不定。我在心里默默地肅然起敬,不是憐憫,也不是同情,是幸福。桂色深深地染了秋,我深深地被秋染上了幸福。
高三周記 篇5
之前不知作家林夕從何處得此筆名,只覺甚是清新淡雅,后來頓悟,原是把“夢”字拆開,也暗喻著他的文章皆從夢中得,將歸夢里去吧。與夢同行
夢總是那么美好,純凈得如同天使翅膀上不經意飄落的一片羽毛,那么的美麗,你想得到它,你像孩童般地伸手去抓,卻發現你越是踮起腳尖,越是用力地揮舞雙手,它就越飛越快,越飛越遠。
但它卻不曾片刻地離開我們的世界,有時一場夢就像智者的只言片語,看似漫不經心,卻能給你的內心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這智者看出了凱庫勒的苦惱,借用夢中的喻意把事物的秘密告訴他,這便是蛇咬尾巴發現苯環結構的佳話。這天使了解李后主的迷惘,悄然在夢中給他以安撫,李后主便在獄中寫下了“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的美詞。
夢是一顆明星,是一幢燈塔,是一方司南,在我們大步流星向前行時,他躲在我們左右暗中竊喜。在我們迷失方向寸步難行時又給予我們啟示帶領我們逃離險境。
我們大可奮力追隨他的光芒,但萬不可真大膽把它抓住,明星離開了蒼天便無法照亮前路,燈塔建在了山腳便無法指航,司南離開了羅盤便無法指明方向。如《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一段:“希望是美好的東西,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這夢帶給我們的是甘泉般的源源希望,這希望遠比夢本身美好得多,就像沒有人挖井是為了得到井眼,而是為了井眼里的水一樣。
有夢的人永遠是最幸福的,就像《小王子》中小王子說的“最重要的事是看不到的,這好比花兒。如果你喜歡一朵花,這朵花長在一顆星星上,那么,夜晚你仰望星空,會感覺很愜意,所有的星星都像一朵朵綻放的鮮花。”,最重要的都是看不到,得不到的,你能從生活中找到它們的影子,生活中的一切仿佛都染上了它們的光芒,于是你會喜歡上生活,甚至有時會不禁幸福地傻笑,這真好。你無法想象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得到了它們又會怎樣,那太讓人絕望了,沒有什么東西會跟你想象中的一樣好。
我把夢掛在天際,我看著它,往前跑,我不要抓住它,我只是追逐它而已,我要的是沿途無限的風景和稍許遺憾,我不看腳下的沙石,我只是奔跑,在這被它灑滿金黃星光的生活里,看著這夜里的月亮,日里的太陽。這樣當我不知不覺已跑上山頭,如夢初醒的回頭望見來時路才發現自己已歷經重重坎坷,渡過萬水、千山。
我為自己有一個無法觸及的夢而感到欣喜,因為這夢我已在陽光大道上不斷前行,這夢幫我照清看似迷惑嫵媚的陷阱,讓我明白支道小路的黑暗前途,讓我覺今是而昨非亡羊補牢。
憑虛御風,與夢同行,讓這巨人伴你左右,讓這雄鷹帶你騰飛,讓這智者給你警言,讓全世界為你的夢讓路。
高三周記 篇6
鄉村是心靈休憩的地方,是安慰的地方,是輕松的地方,不能忘記那塊最原原本本的土地。
今天,我來到了這塊土地上。在這里,我看的是與喧囂城市不一樣的景色,是自然的。那樹,好綠好綠,又像是一把大傘,樹下有孩童在嬉戲,也有慈祥的老人在樹下享受著那大樹的濃蔭。那池塘里的水,是清澈得發綠的,也是平靜的,不像大海那樣波濤洶涌,像一塊綠色的翡翠。那田野,也是美麗的,一眼望去是綠色的海洋。在這里,到處都是生命的顏色——綠,給人以安心的、寧靜的感覺,在這里,像聽到了一曲安撫心靈的歌,令人陶醉,就連那現代化的城市也不能跟這心靈的場所相媲美,光看也是一種樂趣。
這里的生活也是不一樣,雖然也許很多人家都有了自來水,但是每戶人家的家里還是有一口古老的井,也還是有人從這井里提出那跟自來水不一樣的水,那屬于自然的水,那涼爽的水。這次,我也來嘗試從這井里提水,先把帶著繩子的桶扔到井底,讓它傾斜,直到水溢滿水桶,直到這都是蠻順利的,可是接下來的就不怎么容易了,這一整桶水重量可不輕,我這雙被人寵著的公主般的手從沒做過這種事情,但我還是使勁地拉那繩子,剛拉幾下手上就都是繩子的痕跡,結果一不小心沒拿穩,桶里的水撒了,我只好嘆氣,只能重新來了呢!我精疲力盡地把已經要到井口上的桶,用盡全力一口氣提了上來,結過重心不穩,水桶潑了我一身,沒辦法了,第一次嘛也不可能做得那么好啊,雖然沒成功,但還是體驗到了許多樂趣。
這里的山,也是那么的奇妙,看到那山時我驚了,竟然是那樣的壯觀、雄偉,從山腳到山峰,都是不一樣的一面,跟人不一樣的風味,給人的感覺是那樣的好,那樣的舒適。同時也是神秘的,看著那座山,會不禁想起,有什么呢?會有珍貴的藥材嗎?會有珍稀的動物嗎?那樣美,會不會是仙人的居所呢?現在整座山是綠色的,秋天的時候會是金色的嗎?不過不管是什么顏色,一定也是令人陶醉的風景。
鄉村真的很好,在滿是灰塵的城市里生活久了、生活累了、生活膩了,還是要來鄉村散步。
高三周記 篇7
光陰荏苒,現在已經進入了緊張的復習階段,在這學期里,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在各方面都有很大收獲。
語文方面,我知道了讀書的重要性;學會了怎樣描寫故鄉的景色;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體會到了父母的愛,還知道了《竊讀記》課文的作者——林海音對看書時的如醉如癡和對學習的一絲不茍,我要學習她的精神,雖然我對學習也很認真,但有時也會偷偷懶;學她喜歡看閑書,因為,我雖然喜歡看書,但卻喜歡挑書看,我愛看探案類、童話類、知識漫畫類、優秀文章類的書,但對《三國演義》《水滸傳》就不感興趣了,所以我要學習林海音對知識的渴望……
學了這本書的課文,我的課外小練筆有所進步,因為我會運用課文里的好詞,模仿課文里的好句,使文章更精彩、生動。我還明白了“做人要誠實”,“助人為樂”等許多做人的道理。
數學方面,我學會了簡易方程、統計、重量知識、估算等。使我的計算能力、思維能力都增強了。
英語方面,我學會了少量的語法知識;也會寫很多單詞和背誦課文。美術課上,我學會了剪紙、做手功、畫畫、漸變色等,生動的美術課上,我的小手越來越靈巧了。
這個學期我有一個最大的收獲,就是考試時要仔細檢查,多檢查,那就一定會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