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他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得6分被名校破格錄取,2年后導師:教不了
原標題:他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得6分被名校破格錄取,2年后導師:教不了
六月的酷暑天氣,全國有數以萬計的人在等待著進入考場,而考場外的人關注著高考題目,相較于枯澀難懂的數學理綜題,人們更關注的是高考作文題。
在中國的高考歷史上,有許多人憑借著作文一鳴驚人。比如說曾經以《赤兔之死》驚動中國的蔣昕捷,又比如說2023年《站在我家的門口》《生活在樹上》的作者。當然,還有人劍走偏鋒,用甲骨文來寫高考作文。
2009年,網上傳出一則與高考閱卷有關的花絮,四川有一篇高考作文竟然是用甲骨文撰寫的。當閱卷老師看到這則作文時,滿臉疑惑,畢竟全中國能毫無障礙地閱讀甲骨文的人實在是太少,但本就無人說不能用甲骨文來答題,一時之間,這位老師被難倒了。他只能將卷子交給上面的領導,而領導又往上面交,最終,卷子被放到四川大學一位古文字學專家眼前。
專家對這份試卷進行了翻譯,將這則作文所要表達的意思完整地轉達出來,最終閱卷老師認為這篇作文嚴重偏題,只給了6分。
當然,媒體不會放過這么大的新聞,很多人稱這是高考中做厲害的作文,而考生黃蛉也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黃蛉是第二次參加高考,在這次復讀中,他結識了老師蒲體超,兩人對古文字都愛得深沉,而在日常交談中,黃蛉了解到復旦大學曾破格錄取過一個搞甲骨文研究的車夫,他深知憑借著自己的分數上不了這個學校,只能孤注一擲,以這樣的形式來吸引大家的注意。
當時世界上出土的甲骨文有一千多個字,而黃蛉會七八百,因而他在考場上花了一個多小時來寫這樣一篇文章。知道自己的語文成績后,黃蛉并未表現出一絲一毫的失望,這本就是一場豪賭,賭輸了他也只能接受。談及夢想中的專業,黃蛉當仁不讓地選擇了語言文字類型的。
最終,黃蛉獲得了428分的高考成績,受到了西南財大天府學校的通知書,然而,這所學校并沒有他想讀的專業。
后來,黃蛉去到了湖南大學參加面試,但分數還是影響到了他的錄取情況。至于復旦大學,他們只對這個學生提出了鼓勵,希望他以后能報考復旦大學的研究生。后來,黃蛉去到了四川大學學習漢語言文學,而四川大學對這個學校非常重視,不僅將他調回了本校,還特意邀請了退休的老師來教授他。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位教授卻在2011年公開表示他很浮夸,根本教不了,不愿意再教授這樣一個學生。而黃蛉本人從此失去蹤跡,再也沒有出現在眾人面前。
也許,黃蛉是有真才實學,對甲骨文非常感興趣,也許黃蛉標新立異,只是為了以特別的方式進入名校,當然,這些只是我們的揣測。但中國的甲骨文研究難度很大,要獲得甲骨本身就要一定的財力,而要將那些無人知曉的甲骨文辨認出來更是難中之難,不然中國現如今不會還只有一千多個甲骨文被認出來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