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說作文1500字
高中小說作文1500字
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高中小說作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借鑒。
高中小說作文1500字:還要回愛
我珍惜陽光,將溫暖放在手心,等待著敞開心扉,給那些孤獨的孩子一個燦爛的微笑。——題記
“噼啪噼啪”,熱鬧的鞭炮聲此起彼伏,交相呼應的轟響宣泄出人們心中的歡樂。燦爛的煙花在空中朵朵綻放,如星星落滿黑綢似的天空,又象鉆石在黑暗中閃出點點亮光,濃濃的喜悅氣氛在空中彌漫,交織著電視里那弦目的色彩,我興奮得象只小鳥,上竄下跳地鬧個不停,直到電視里傳出輕柔的音樂時,我才安靜地坐回椅子上,因為在屏幕上出現的是一群入城打工者的子女,他們身著顏色各異的衣裳,有的黑瘦,有的白凈,臉上卻帶著同樣一副認真的神情,稚嫩的童音從電視里傳出,他們一字一句地朗誦著發自他們內心的詩歌------他們的心里話。望著他們童真無邪的眼睛,我好象在品一杯苦澀的茶。
“我們的校園很小,放不下一個鞍馬。”
仿佛在一瞬間,我的腦海里浮現出我所在的學校。每天清晨,迎接我們的是氣派的學校大門,草木繁密的小道旁是偌大的操場,而供我們體育鍛煉的排球場和藍球場更是一應俱全,壯觀雄偉的教學大樓則被樹木掩映著。我們在充滿詩情畫意的校園里感受著春天的夢幻,夏天的繁茂,秋天的成熟,冬天的沉思。而放不下一個鞍馬的學校在我看來就象是一個笑話,我所能勾勒出的形象就是一座搖搖欲墜的瓦房。
“我們的教室很暗,燈光只有幾瓦。”
“老師,黑板上的字我看不清。”,一個同學打斷了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課。老師皺了皺眉,“啪”地按亮了講臺前兩盞明晃晃的吊燈,這個小插曲驚動了正昏昏欲睡和正開小差的同學,我無奈地嘆了口氣,瞅了瞅窗外有些刺眼的陽光,它將我的影子大片大片地投在地上,我使勁地關上窗戶,將視線拉回到燈光璀璨的講臺上,窗外的光線調皮地鉆進教室,與教室里的燈光交融在一起……
“我們的桌椅很舊,坐上去吱吱啞啞。”
我淡淡地苦笑了一下,我們班的桌椅本是與高科技的電腦、放映機等設備配合得完美無瑕,嶄新的桌子旁還很別致地為同學們的雨傘設計了一個掛勾,可在某些同學的摧殘下,現在有的桌椅坐上去也是“吱吱啞啞”。
我看著電視上的孩子,他們胸前的紅領巾在聚光燈的照耀下鮮艷得象一團燃燒的火。他們倔強地挺立著,聲音卻柔和得似乎要融入音樂的旋律中,燈光為他們描上了淡淡的輪廓。
“但是,我們的作業工整,學習不差!”他們的聲音突然高了許多,令我為之一震。“別人與我比父母,我與別人比明天!”他們的眼神霎時間充盈著光彩,真摯地抒發他們對父母的愛,對生活的愛。窗外雷鳴般的鞭炮聲仿佛一瞬間被隔絕在了世界之外,我的耳旁回蕩著他們好似宣言一般堅定的聲音。
心,蕩起陣陣暖流,詩言有盡意難盡,我沉浸在這首詩中。
默默的,我將這首詩烙印在心靈深處,它教會我將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一一珍藏在心底。我所渴望的,是一種寬容的品質,友善地對待身邊的人,無論生活亦或學習,將他們給予我的溫暖以同等的方式回報給需要它的人。
入城打工者的.子女擁有的很少很少,創造的卻很多很多。他們的樸實和熱情象一塊沒有雕琢過的玉,棱棱角角雖與城市有些不合,但他們的那份純真卻能凈化城市里污濁的空氣。其實城里的很多孩子生活都很優越,在蜜罐中泡大的我們,卻吝嗇得不肯付出一點點愛。讓那些孤獨的孩子和我們一樣茁壯成長吧,他們是祖國的花朵,是初升的太陽,祖國未來的宏圖也有屬于他們構造的一部分。耳旁回響起一支熟悉的歌:“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高中小說作文1500字:朝拾昔花
小沈陽說: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一輩子過去了。
有些事情,需要多去回憶。不然,容易遺忘。時間不會等你,一旦時間過去了,忘了,追不回了。所以,我想用文章來尋回我的記憶。不是刻意,不是做作,也不是為了某種目的,我只想認認真真找回我殘缺的斷片。
一
讓記憶回到10年前,讓時間停留在那一瞬間。
恍惚中,朦朧中,又想起了那一幕幕熟悉卻又陌生的畫面,難以磨滅,難以忘懷……
仿佛是翠綠的竹林,那種綠是透徹的,不是渾濁的顏色;仿佛是灰色的石子路,一個挨著一個;仿佛是三幢并列的老房子,透著淡淡的鄉間特有的土味兒;仿佛是一個老人,挨在門前……
“外婆——”我正似脫籠的鳥兒,朝著那里——敞開的門奔去。
往往,我都在剛進門時就碰到了剛要出來的她,外婆。難掩臉上的喜悅,她忙拉著我進里屋,往往都是泡白糖水給我喝。往往,都是在我喝的時候問我:“媽媽來了嗎?”
“恩,來了,我先來的呢。”
她慈祥地摸我的頭,手很粗糙,但是手的冰涼讓我倍感舒適……
每次回來之前,她都親自送我們走一段路。一路上,她會啰嗦地問媽媽大堆瑣事,不厭其煩,直到目的地。然后,目送我們離開。我會調皮地轉身,很奇怪,沒此轉身都只看到她背對這我們。那身影,在抖動。與那偉岸的大山相比,顯得那么突兀。我知道,她很寂寞,一直很寂寞,舅舅舅媽都不理解她,不理解她……
那時候,她大概77左右。
二
又是好幾年過去了,她愈發老了。
怕她一個人悶著了,媽媽把她接到了家里住。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真的什么都不懂,比如說那時候的我這個小孩子,又闖禍了,闖出了一個遺憾的錯誤。
飯桌上。
“我不要!我要吃炒蛋飯!”我撅起嘴抗議。
“你這孩子,真是的,就為你一個人重做,麻煩不麻煩啊?快點吃飯,不吃一邊去……”
外婆示意媽媽不要說下去了,接過話茬:“孩子,外婆做給你吃。”
“不要!你做的東西太臟了,我不要!”我一生氣,甩下筷子跑了出去。
……
事后,媽媽告訴我,外婆哭了,因為我的那句話。我很內疚,但,于事無補。當我向外婆道歉的事后,她什么也沒說,沒怪我,只是叫我別放在心上。
童言無忌,既然連孩子也嫌棄自己,那么,她就有理由被大人嫌棄了吧。
三
一兩年又過去了,她更加老了,甚至,已經到了糊涂至極的地步。
媽媽那邊的親戚都不愿意全權照顧外婆,他們打算輪流照顧她。那時候,我也長大了點,懂事了點。那段時間,是外婆人生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我與她相處最長的一段時間。也是再那段時間里了解了她大半個人生。
她說,她是童養媳,十五六歲就呆在了外公家里。與外公結婚后生了9個孩子,加上從小夭折的,大概有11吧。那時候的日子很苦,吃不飽,穿不暖,生計成了一個大問題。每次說到這里她都淚眼婆娑。外公死得早,他在媽媽還沒嫁人就去世了。后面的三十年,外婆都是一個人過的。
我經常幫外婆洗頭發,因為媽媽不是經常有時間的。外婆的頭發很長,沒有全白,只有少部分是白的,發質很好,柔順,不過稀疏,而且容易打結。一個慣例就是我每次都要幫她將全部頭發梳成一個發髻盤上去。她說,這樣子整個人就顯得精神多了。
時過境遷,她的記憶力日漸消退,已經近乎小孩子的智商了。她經常鬧笑話,于是就成了大人們飯后的笑料。
……
四
“阿珍,外婆走了。”媽媽對我說這句話的事后很平靜,語氣里沒有任何的起伏。我知道,她還沒有爆發。
我沒有相信,我以為她在騙我,但是沒有,外婆確實已經去世了。
剎那間,百感交集:詫異,心痛,后悔,慚愧……種種不同的情愫噴涌而來。為什么,她那么快就走了,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和她分享,我還有很多的話沒有對她傾訴,我還有很多的問題沒有向她問清楚,我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還沒有來得及做……為什么,這么快?
我還記的,她那梳得光亮的整齊的頭發,我還記得,她教我寫的那個“茶”字,我還記得,她給我喝的白糖開水……
然而,一切都已成為了回憶。
時間,太快,現實,太真。
那遍地散落的花瓣,那有關外婆的印記,那美好的往事。
朝拾昔花,昔花朝拾,多回憶回憶你的小人生吧。回頭看看,不也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