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后感(15篇)
愛的教育讀后感(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的教育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讀完這本書之后,我被里面的故事感動了。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費魯喬的血》,讀了以后讓我回味無窮。
里面的內容是這樣的:在藏族一個小村莊里,就在這一天,一個小孩出生了,爸爸給他起名叫費魯喬,媽媽在不久后出外看病了,醫生說:“他得了傷風,已無藥可救”。不久后,媽媽便與世長告辭了。費魯喬到了11歲時,爸爸就到外地去做生意了,臨走時還留了一大筆錢鎖在了箱子里,就走了,這時家里就剩下了費魯喬和他的祖母在家了。
這天晚上,不幸的事發生了,晚上九點多鐘,祖母焦急的做在院子里的椅子上,等著費魯喬,生怕他會出事。不一會兒,費魯喬回來了,他全身衣衫不整,“肯定又和別人打架了”祖母說,“奶奶,我以后再也不打架了。”費魯一下子撲到奶奶懷里,“好媽,認識到錯誤就好。”于是,他們倆就走進屋里,奶奶給費魯喬講道理,忽然聽到吵吵聲,費魯喬說:“可能是風吹聲吧。”“是啊”忽然,窗戶打開了,進來兩個黑衣人,一個用手抓住費魯喬,一個抓住祖母捂住它的嘴,對他說:“你老子把錢藏哪兒呢?”“我知道,在箱子里。”于是,那個男人移到那邊,用一個東西把鎖孔一轉就解開了,把錢都扔進袋子里,一陣風吹來,把這個蒙面人臉上的黑布吹下來了,“啊,尼爾”“住嘴,死老太婆”,于是將刀拔出,刺向祖母,費魯喬以閃電般的速度沖過去,擋了這一刀,兩個人急忙逃走,費魯喬也倒在地,剛才那一刀正命中他心臟,這個小斗士的靈魂也早以飛到天國。
我們真應該學習費魯喬的精神,勇于改錯、舍已為人、尊敬長輩的精神。
愛的教育讀后感2
魚兒感謝水源,是它能讓魚兒在海洋中暢游;鳥兒感謝天空,是它能讓鳥兒自由飛翔;而我卻感謝您——龔老師,是您對我的教育、鞭策我成長。
記得那是四年級的一次課間……“劉家蓀,你跟我來一下。”這聲分外響亮的話傳入我的耳朵,我尾隨您來到走廊,像一只偷了食的老鼠一樣惶惶不安。您帶點責備的語氣對我說:“你這次口算,怎么連個三等獎也沒拿到,是不是回家沒有好好練?”而此時,我己是滿面羞愧,我紅著臉說:“嗯。”說完,我便低下頭去。良久,我見一場鋪天蓋地的“暴風雨”還未降臨,便微微抬起頭,膽怯地看著您,只見您眉頭緊鎖,一副失望透頂的樣子。這時,我想起了平日里您對我悉心關懷:手把手地引領我走進作文的樂園,讓我愛上了寫作;每次課堂上,您鼓勵的目光,總讓我的思維靈感迸發;在六一家長開放日里,是您輔導我這個引導員成功地解說,獲得了好評……而我今天卻辜負了您,我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又過了一會兒,您才語重心長地說到:“劉家蓀,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只有努力,才會有回報,才會創出佳績!”
離開了您的視線,我眼中的淚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龔老師,你的苦口婆心,我懂了。只要用盡全力去拼,去努力了,多多少少都會有回報的。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涯中,我會用我十倍的努力,十倍的認真來報答您對我的殷殷厚望!
龔老師,您是露水,我是萌芽,是您澆灌我讓我成長。您一直在默默地幫助我,您是我“隱形的翅膀”,當我懈怠時,讓我振作,助我飛翔!老師,對您的感激之情,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讓我深情地道一聲:
老師,您辛苦了!
愛的教育讀后感3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深深地被小說中的一個個平凡人物而又不平凡的思想品質而感動。這本小說沒有任何的豪情壯語,也沒有任何虛偽的說教,卻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愛國者》這個故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一個貧窮的意大利青年,從小就被賣到戲班子,受盡了虐待。一次,戲班子到西班牙,他趁機逃了出來。在意大利領事的幫助下,他登上了開往意大利的船只,與一群來自世界各國的達官貴人同坐在二等艙中。船上的乘客們了解了他的遭遇后十分同情他,紛紛給了他一點錢。正在他慶幸有了這些錢就可以吃一頓飽飯時,他聽到了那些給他錢的乘客在侮辱他的祖國意大利,于是那個小男孩就毅然地把這些錢憤怒的扔了出來,并高吼到:“我不要說我們國家壞話的人的東西!”讀到這里,我不禁為這個小男孩寧可挨餓,也要維護自己祖國尊嚴的行為而拍手叫好。
我由此想到不少這樣的愛國者。南宋名將岳飛,他少年時就立志“精忠報國”,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忍辱負重,含冤而死;邊防叔叔,為了領土的完整,不怕流血,犧牲,趕走了入侵我國邊境的侵略者;多少體育運動健兒,為了讓五星紅旗能高高飄揚在賽場的上空,忍者傷痛,奮力拼搏……他們的愛國熱情激勵著無數國人奮發向上。
我們從小就應該以他們為榜樣,樹立愛祖國的思想。愛祖國,平時應體現在愛人民,愛集體,關心同學,愛護公物。愛祖國就一定要為祖國而奮斗,是自己具有為祖國建設服務的本領,將來也像他們一樣,要為祖國增光添彩!
愛的教育讀后感4
愛,無處不在。我以往看過一本名著——《愛的教育》,它是一本以愛為主旨的小說。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四年級男孩恩利科的眼光,講述了從4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其間還包括父母他寫的許多勸戒性的,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以及教師在課堂上宣讀的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
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里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教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是感人肺腑的。經過塑造一個個看似渺小,實是不平凡的人的形象,在我的心中蕩起一陣陣情感波瀾,讓愛的美德永駐我的心中。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丑、善與惡,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我們生活中,這些愛都是存在的,它需要我們去用心發現、去尋找,同時,也需要我們去創造。《愛的教育》這本書就是為了讓我們懂得一個道理:愛,無處不在。讀完著本書后,我曾想過:我,是否也得到過別人的愛,而我,也是否去愛過別人呢?此刻,我最終明白:愛,就在每個人的身邊,關心同學是一種愛,幫忙有困難的人也是一種愛。我們應當用不一樣的方式去“愛”別人,僅有這樣,世界才會更加光明,更加完美。
愛,無處不在。《愛的教育》一書,讓我學會了去愛別人,也明白了每個人都要珍惜別人對自我的愛……
愛的教育讀后感5
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是在下雨天有人給你送一把雨傘;幸福是摔傷的時候,有人帶你去醫務室包扎;幸福是在你失去信心的時候,有人給你鼓勁打氣;幸福是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集體中……
上三年級的時候,我看了一本書《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本日記體小說,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近10年才完成的。書中講述了小男孩安利柯的四年級生活,在老師、父母、同學的引導和幫助下,他變成了聰明善良、富有同情心的陽光男孩。
書中有100個小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很打動人。我很喜歡選入教材中的一個故事《卡羅納》。卡羅納的媽媽去世了,他非常悲傷。當他來到學校時,老師和同學都很體諒他、關心他,沒有一個人和他開玩笑,也沒有一個人大笑。老師鼓勵他要堅強,同學勸慰他,希望他早日擺脫悲傷。最打動我的一個細節是是放學的時候,大家圍在他身邊,誰都沒有說話,只用關切的目光默默地看著他。安利柯的媽媽也沒有像往常一樣擁抱安利柯,因為這樣會讓卡羅納減少一點悲傷。
我覺得卡羅納是不幸的,小小年紀就失去了母親,再也享受不到母親的溫暖,但我覺得他也是幸福的,因為他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溫暖與愛的集體中。
我覺得我也是比較幸福的。家里,爺爺奶奶疼愛我。我少穿衣服了,奶奶會把衣服送到學校;我感冒了,胃口不好,奶奶會為我燉酸蘿卜老鴨湯開胃。在學校,我英語單詞讀不準,英語老師會一遍一遍耐心地教我發音。當我讀準了會大力夸我并給我獎勵;我數學題做不出來,同學會熱心地一遍遍教我,直到我做會為止。
愛,讓我們幸福!
愛的教育讀后感6
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親對你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后,對它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愛的教育》這本書共有100多篇文章,每一件事都讓我很感動,因為有一種無形力量激勵著我,那就是人間偉大的愛。其中《意外的事件》最令我感動。勇敢的羅貝蒂為了一個陌生的孩子被馬車撞倒,他毅然地沖向了馬車,救出了了為了,而他則被馬車撞傷了腿,他這個舉動不僅僅使在場的人驚呆了,也令我感撼,他自己也是個孩子,他這勇敢的舉動,不正是愛的體現嗎?
的確,社會上無時無刻不充滿愛,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等。但是,如今的社會上,也有些人非常勢利,他們的行為準則是看是否對自己有利,即使在道義面前也不放棄計價還價。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面對兇狠的歹徒搶去行兇,部分伙了自身的安全,竟無動于衰,今天我終于明白,這種人是非常渺小的,他們的處世哲學必然遭到人們的鄙棄。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世間的“愛”是永恒的,是不變的,所有的驚人舉動,都有愛的力量,都是愛創造出的,沒有愛,就沒有一切,一個人心里有別人,總能沒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并有愛的奉獻。甘愿為社會付出真情和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因此,愛,使我們心靈相通,愛,使世界不再孤單。讓你我伸出溫暖之手,讓世界充滿愛。
我們希望為大家搜集整理的寒假二年級小學生讀書筆記符合大家的實際需要,能夠讓大家的寒假過得充實而又快樂!
愛的教育讀后感7
《在開學的第一天》這篇日記里我看到安利柯剛剛開學的心情和我一樣,我仿佛又看到了我剛開學的身影,在這篇日記里安利柯看到的一切都不一樣了,老師已經不是以前的老師了,安利柯看到的老師和我剛上三年級看到的數學老師是一樣的,雖然她教學嚴厲了點,但是她很負責任,上課總是帶著微笑,我每次看到這篇日記我就會回想一下我在小學的時候開學的樣子,那時真是懷念啊!
老師都是受人敬愛的,安利柯的老師也不例外,這一篇日記是通過怎樣的一件事來說明安利柯的老師是值得可敬可愛的,安利柯的老師是叫裴寶尼,他是一個很溫柔的老師,在同學上課搗亂的情況下,裴寶尼老師也不生氣,而是說這樣不行,安利柯是用這個事情來說裴寶尼老師是可敬可愛的。
同學是互相幫助的,在第三篇日記里就是說的是有俠義行為的甘倫,敢于把葛祿西的錯承擔到自己這里來,很是勇敢,最后葛祿西還是勇敢的承認了錯誤,葛祿西把那四位同學欺負他的事說了出來,老師懲罰了他們,并表揚了甘倫,我覺得我也要向他學習他那種勇敢的精神,那么別人就會尊敬我。
我們都是愛國的少年,不論是在什么時候我們都是愛我們的祖國的。《一個貧苦的愛國少年》這篇日記就是說這位少年非常愛他的祖國,即使非常的貧窮也不會要侮辱自己國家的人的錢。
讀了《愛的教育》——十月,我懂得了: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要熱愛我的祖國;作為一名學生,我要敬愛我的老師;作為一名同學,我要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
愛的教育讀后感8
愛,一個多么熟悉的字,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才真正知道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里,才會享受愛。書中人與人之間流露出的真摯情感,讓我感動不已!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四年級男孩兒安利柯以日記的方式,從四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一直寫到第二年的7月份,記錄了他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記錄了他在生活中一點一滴所累計的愛,他一天感受一點,一天反思一點,每天都在愛的世界里成長。
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感人肺腑,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清掃煙筒的小孩,把清掃煙筒賺來的三十個銅幣丟了,他無法回家,于是路過的同學都用自己的錢幣來幫助他,沒有帶錢的同學就把自己的鮮花贈送給他,我覺得這一段是最感人的,這讓我感到了一個人要是有了一顆無私愛心,就會是一個擁有一切高尚品質的人。在《愛的教育》這本感人的書中,處處都是這種擁有高尚品質的人。
讀了這本書,我終于深刻體會到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應該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別人,我們自己遇到困難時總想獲得別人的幫助,而我們平時遇到有困難的人時也應該盡力而為地去幫助他,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有時雖然是微小的,但它是無私的,珍貴的,非凡的。
我相信,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世界將會永遠充滿愛!
愛的教育讀后感9
讀完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我深受感動。這本書講述了同學之前的友情,老師和學生之前的愛,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
我最受感動的是老師講的每月故事中的執著尋母的孩子。這個故事講了小馬爾可的父母負債,母親不得不出國打工賺錢。一開始,小馬爾可的母親經常給家人回信,和家人保持著聯系。可是,后來因為生了重病,家里寫的信也常常不能回復。13歲的小馬爾可日夜思念自己的母親。終于有一天,他決定離開家人,去尋找他那奄奄一息的母親。在旅途中,他不辭辛勞,日夜尋找。經過重重困難,經過他人的幫助,小馬爾可終于找到了他的母親。母親看到了小馬爾可后,就有活下去的動力,接受醫生和助手給她做手術。我從這個故事中體會到媽媽為了家庭辛苦付出努力,孩子深深地愛著媽媽,成為他母親活下去的希望,這就是親人之間愛的力量。
這本書還講了很多關于真摯的愛的故事。比如:勇敢的少年鼓手,小抄寫員,醫院的天使,可敬的少年…………我被他們深深地感染著,被他們深刻地教育著。尤其是少年鼓手,講了一位少年,在敵軍的炮彈中奔跑過去,找自己軍隊的援軍來幫助一起戰斗。路途中,少年的一只腳不幸被子彈打中,忍著劇痛努力奔跑,終于把信交到援軍手中,換來了戰斗的最終勝利。而他的一條腿因為跑得太快,傷口感染,被截肢了。少年用一條腿救了戰士們的生命。少年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炮火,沒有槍林彈雨,不需要我們用生命來換取祖國的獨立。現在我們要努力學習,用知識和技術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來表達我們對祖國的愛。正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是未來祖國的棟梁!
愛的教育讀后感10
遠處幾個人圍著一個人,不知道是否在打架還是在搶劫,這時頭腦的一個念頭就是救人!看慣了你的笑容帶著三分的溫暖,聽慣了你的聲音噥噥愛意,習慣了依偎著你撒嬌搗亂,你的寬容、你的疼、你的愛,你的那幾個字語牽引著我深深往下,我跌入了愛情谷底,有你陪伴。十二年后,達爾文又出版了《人類的由來》一書。
愛是什么?
愛就像氧氣,充滿在生活的周圍,充滿了人的內心。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對整個民族而言。《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的境況不一,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生活在幸福中的。他們每個人從出身到性格都有不同之處,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那就是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父母的話和每月故事里這一篇篇富有哲理的文章,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也使我受益匪淺。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使知識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我們常把愛想的他國華麗,而忽略我們周圍純樸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但如果你能靜下心來對之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啊!
愛的教育讀后感11
當我熱血澎湃的讀完這本小說時,不知不覺我已經熱淚盈眶,書中那些勇敢、善良、聰明、堅韌的形象一遍又一遍的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品性純真、善良的安利柯。富有正義感的卡隆。總是得第一的德羅西。獲取了金牌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的波列科西。孝順、勤奮的克萊地。知恩圖報的克羅西。學習刻苦的斯代地。
《愛的教育》的作者亞米契斯是意大利作家,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人士,曾參加過意大利解放戰爭,退役后擔任軍事刊物的記者,發表了許多特寫、報道及短篇小說,后匯集成《軍營生活》出版。
這本書是小學生安利柯四年級時的日記,其中記錄了他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所見、所聞的各種各樣的感人小故事。通過這些小故事,作者在最平實、樸素的字里行間歌頌了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愛。同時,這部小說還反映了當時意大利中下層人民窮苦的生活,醇厚、樸實、友愛的品德,以及他們善良、勇敢、寬大、無私的博愛精神。
那些平凡、真實的故事,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幾乎無從挑剔的各種偉大的愛-親情、友情、師生之情,等等,處處流淌著或溫馨、或濃郁的真情。雖然我沒有擁有過和書中完全一樣的經歷,但想想自己身邊的人,我同樣感受到了類似的感情,這都是我過去從來沒有重視過去的。我還發現,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懷有一顆善良的愛心,就一定可以感受得到。發現愛、感受愛、付出愛、分享愛,讓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能沐浴在愛的溫暖中,這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啟迪。
愛的教育讀后感12
當我第一眼看到《愛的教育》時,就情不自禁的纏著媽媽要買它;當我開始閱讀時,更是無可救藥的迷上了它。夏夜,涼風習習,星光閃閃,這本書的故事像一股股清泉滋潤著我的心田;冬天里,爐火融融,煙霧裊裊,這本書的故事又如春光溫暖著我。在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中,我陶醉不已。
這本書中的一個個優美曲折的故事,就像夜空里面明亮的北斗星,為我辨別世間善惡美丑;每一首詩歌、每一句格言,都催我上進,陶冶我情操;每一個月的故事都激勵我奮發圖強......我在《愛的教育》這個百花園中,采取了最豐碩的花果,吸吮最甜蜜的甘露,來滋養自我,豐富自我,提高自我。
在這本書中,各個人物栩栩如生,有可憐的克洛西,高尚而又充滿正義感的卡隆,勤勞懂事的柯萊蒂,熱愛虛榮的瓦梯尼,可惡的弗蘭蒂......卡隆心靈高尚,行為正派,富有正義感。他從不恃強凌弱,反而還同情弱者、幫忙弱者。記得有一次,三四個同學戲弄一位胳膊傷殘、母親賣野菜的孩子克洛西,克洛西被逼的忍無可忍,進行報復,可卻不巧打中教師。卡隆不忍克洛西被同學欺侮后,再受教師訓斥,便義無反顧的挺身而出,教師明察秋毫,最終取得了一個大快人心的滿意結果。這樣的事,卡隆做過很多次......卡隆真是一個好孩子,我要努力向他學習!
讀了這本書后,里面的愛教育了我,我必須會不負眾望,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愛的教育讀后感13
有對朋友的愛,有對父母的愛,有對師長的愛,在閱讀中我仿佛融入到了這一個個故事里面,感受到了愛的神奇魔力,心里蕩漾著一陣陣感動,如同大海上的波濤陣陣,同時我也得到一個深刻的教誨,感受到了世界上的真愛無處不在。
感動之余,我也在默默反思著:父母那么疼愛我們,為我們打點好一切,讓我們吃飽穿暖用好。我們在接受父母的疼愛時,曾抱有一絲絲感恩之心嗎?也許,給他們倒一杯茶,為他們捶捶背,詢問一下他們的工作情況和身體狀況,聽聽我們訴說心中的煩惱或是分享愉快的校園生活,父母就能心滿意足了。
曾經有許多老師、同學幫助過我,老師在學習上為我鋪設基石,同學在我的學習生活中為我加油助力。一個個贊許期望的眼神、一份份千叮嚀萬囑咐、一張張溫暖人心的笑臉,我心存感謝嗎?我是否能將這種無私的幫助提供給別人呢?有愛的社會,懂愛的社會,才能將愛傳遞到每一個角落。
《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愛,讓我學會了怎么去表達愛、傳遞愛,讓我從小就心懷一顆感恩的心,關愛父母、尊敬師長、關心他人。我們活著,所以豐富多彩;我們愛著所以執著勇敢!愛,是一雙可以相執的手和一顆理解的心;愛,是無私地奉獻;愛,是空氣無時無刻圍繞在我們身邊。感受著各型各色的愛,我們應心懷感恩。感恩大自然的賜予,感恩時間的公正,感恩父母的悉心照料,感恩老師的教導,感恩好心人的出手相助。感恩不只是感謝,更是一種行動:珍惜大自然的資源,認真對待每一分一秒,給予父母關懷,用端正的學習態度回應老師,懷著同樣助人為樂的心施于困難之人援助。愛讓我學會感恩!
愛的教育讀后感14
書是人們進步的泉源,書是人們的朋友,讀書能使人增長知識,利用寒假這短短的幾天時間,我讀了一本《愛的教育》使我受益匪淺。
愛,是最美好的感情。有了愛,生活充滿甜蜜;有了愛,不幸化為幸福;有了愛,人與人之間沖滿和諧!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洋溢著愛,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是同學還是朋友,是認識的人還是陌生人……都會給我們愛,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的友愛和溫暖,書中《意外事件》一文講述了一名叫羅伯蒂的三年級學生再過馬路時,看見一位一年級學生從母親那兒跑開,因為跑得太快,摔倒在馬路中央,這時一輛馬車正向他駛來,眼看就要遭殃了,羅伯蒂勇敢的跑過去,一把托開這個孩子,孩子得救了,而羅伯蒂被車輪軋傷了一只腳,這難道不是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關愛嗎?《校長》一文講的是校長原本是一位和藹可親,說話和顏悅色,見誰都面帶笑容的人,自從他的妻子參加志愿者犧牲以后,就不見了笑容,桌上擺著妻子的照片,十分痛苦,辭職信都寫好了,同學們都來勸告,看著孩子們一張張可愛的臉,校長不忍心走了,這難道不是老師和同學之間的關愛嗎?
現在都是初中生了,有的同學覺得上學太累,作業多,每天熬到深夜,完不成不但挨老師的批評還得聽父母的嘮叨;快要過年了,成績考不好就過不好年,壓歲錢就一分也收不到……認為身邊沒有愛,只有一張張嚴肅的臉。其實這些都是愛。
愛需要用心體會,睜大你的雙眼去發現愛吧!
愛的教育讀后感15
首先感謝吳老師的推薦,讓我有幸讀到這本書,如獲至寶似的。
今天終于讀完了這本書,感觸頗深。一次次驚嘆于作者細微的觀察能力和詞匯巧妙的運用能力,真是棒極了。
我用了七天的時間來讀完它,也算是一口氣讀完吧,這確實是一本將激勵、感恩、愛完美結合的好書。愛與教育是分不開的,就像筍芽離不開陽光一般。
開篇標題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溫總理的一席話震撼了我,激勵、引導并吸引著我繼續讀下去。
本書是從一個孩子的視角出發,細心觀察,以日記的形式將每天或幾天發生的事情一一記錄下來,包括描寫他的同學、老師、母親、父親及同學的母親、父親及一切與之有關的人與事,都描寫的細致入微,恰到好處。以愛為主線,貫穿其中,再加上每件事后都有母親與父親的指導建議,算的上是完美至極了。
小主人公生活在被愛包圍的大家庭環境中,將虛榮、暴力、嘲諷等“排擠的”無處可逃,最終無法立足。細想,與書中的主人公相比,自己的孩子同樣生活在愛的大家庭中,不缺老師之愛、同學之愛、父母之愛……,但為人父母的我們都沒有做到書中主人公父母那樣的“愛”,此愛非彼愛,淳淳教導,終身不悔,善及周圍的一切。其實我們不是不想,而是懶于去說,做不到書中的“喋喋不休”和“苦口婆心”,做不到堅持,還總能找到借口來搪塞,有時想想還不如個孩子。他能堅持一直寫日記,感謝父母的同時,與他自己的堅持、努力是分不開的。感慨之余,慚愧油然而生。
孩子現在是多么幸福,有好的班級、老師、同學,我們力爭成為好的父母就完美了,為什么不讓它完美呢?我們作為父母繼續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