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總動員2》觀后感范文
《海底總動員2》觀后感范文
《海底總動員2》觀后感范文1
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迪尼斯的電影,片名是《海底總動員2》。
里面主要講了:馬林和尼莫一起幫多莉尋找它的爸爸和媽媽,多莉之所以忘紀了她的爸爸和媽媽,是因為它患了短期失憶癥。
總是失憶的多莉跟小丑魚父子成了朋友,生活上互相關照,相互依賴。有一天,它陪尼莫去上學,路上遇到了遷徒的蝠魚,勾引起了它對家的向往,它決定和馬林父子去尋找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在馬林父子的幫助下,它順利地來到了美國加州海岸。卻意外的被海洋生物救助所的人抓走了,在那里它認識了七爪章魚,在章魚的幫助下,它到了展覽館,認識了白鯨。最后,多莉依靠了自己的記憶,找到了自已的爸爸和媽媽。
今天,我看了這部電影,感覺這部電影非常的暖心,馬林父子很喜歡幫助他人。
這部電影令我印象深刻。
《海底總動員2》觀后感范文2
可憐的主人公多莉,很小時就有早期的遺忘病。就在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日子里,多莉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戲,她被沖進了下水道。與家人失散了十幾年,在這十幾年里,多莉也充滿了快樂,結識了心地善良的小丑魚父子和兇猛可怕的獐魚。
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多莉克服了種種困難。可噩運傳來:多莉的父母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死了。可是她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便自己一個人逃進了大海深處。這時候作者為了襯托出多莉的孤獨寂寞,便對比著寫其它魚都偎依在父母身邊。只有她自己不徇規蹈矩,孤單的游來游去。突然她看見了紫色的貝殼,她一下子回想起來了一切:媽媽喜歡紫色的貝殼、爸爸媽媽曾經說過:“你如果想不起來回家的路,就沿著貝殼走
越來越多的貝殼變成了一條路線,進了海棠,她看見了父母,她們緊緊的擁抱在了一起。
多莉之所以能找到父母,那是因為她有著堅持不懈,永往直前的精神。所以在生活中,沒有你做不到的事,只有你不敢做的事。只要堅持不懈、永往直前,就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
《海底總動員2》觀后感范文3
昨天上午,在溪溪幼兒園小同學的邀請下,一起去看了電影《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在這樣一個炎炎夏日里,這條藍色的小魚的經歷以及心態給了我新的啟示。
十三年后的回歸,更讓我多次感動,戳中淚點。與第一部相比,一個是父親尋找兒子,一個是女兒尋找父母,感情線是相同的,不同地是已為人母的自己。身份不同時之時,再看到多莉在兒時丟失,在慢慢尋親的過程一步步長大之時,那種感覺五味雜陳。
影片開頭極盡渲染了父母對多莉的關心和愛,也正是這些讓得了短期記憶暫失的多莉在尋親的途中,時不時能記起些許與父母共處的點滴記憶更加支持它雖遇各種困難,卻一路尋找不曾停止。多莉的父母知道女兒的記憶有問題,呵護備至的同時,一直在努力讓多莉記住回家的路---一路的貝殼。當多莉與父母重逢時,電影的特寫鏡頭再次給到貝殼,不同的是,多條長長的貝殼之路由以家為圓心向四面八方呈放射性散開,無論從哪個方向找到貝殼都能指引你回家的路,而此時的多莉的父母依舊在搬運貝殼鋪路。父母不僅在原地等你,而且還不斷地為你鋪就回家的路。相信每一個看到,不能不能為動容。
影片以尋親為主線,可當多莉與父母重逢后并沒有停下來,當得知它的朋友還在卡車將要被運走時,不顧一切要去找它們。言外之意也在告訴所有的父母,孩子已經長大了,他們的世界里不再只有父母只有親情,還有朋友還有友情,將來還會有愛情,遲早有一天,他們終就會有自己的世界,即使有身體有缺陷又有如何,要相信他們,他們長大了,有了克服這些困難的能力和幫助,他們的世界里除了親情還需要更多,那將是父母所不能給予的。這讓我想起龍應臺的那句話:“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景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各種滋味在心頭。
這部片看點其實蠻多,如多莉雖記憶不好,健忘卻聰明努力,”多莉怎么做“帶給尼莫的影響,親情之愛,朋友之愛,以及對”家“的定義等等,相信對成人的啟示要勝過對孩子的影響,各種大愛小愛貫穿整部影片,讓老少均受益。也許是身已人為母的原因,更多去關注父母與兒女之間的關系。這條小魚也在刺激著自己不斷去思考:怎樣才是真正的親子關系。
《海底總動員2》觀后感范文4
在美麗的大海里面,生活著小丑魚馬琳和它的兒子尼莫。馬琳十分疼愛尼莫,但過度的關愛卻讓尼莫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他偷偷地游到深海處,卻被潛水蛙人給逮住了,來到了牙醫診所的魚缸里面。在這里,尼莫認識了一些新朋友并學會了堅強面對困難和挫折。萬分著急的馬琳和熱心的魚兒多莉一起,游遍深海,想要找回尼莫。經過尼莫和一幫熱心朋友的努力,尼莫終于通過下水道回到了大海,與親愛的父親團聚。尼莫運用自己的智慧還救出了一網魚兒。
看完《海底總動員》這部電影,我感觸頗深。馬琳為了找回兒子,歷盡重重艱險,差點葬身于鯊魚腹中,差點被可怕的炸彈炸死,差點在水母的觸手下喪命……就連在鯨魚的大嘴巴里面,它也時時刻刻牽掛著兒子尼莫!多么偉大的父愛啊!但是,我覺得馬琳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他連讓孩子游向遠方、鍛煉自己獨立能力的機會都不給,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就好像袋鼠媽媽一樣,恨不得一輩子把孩子放在育兒袋里,這簡直就是過度關愛!正是因為這樣,致使尼莫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偏執地游向深海,導致被蛙人給逮捕。現在也有許多家長過度關愛孩子,什么事都由自己代勞,不讓孩子干一點兒家務活,甚至把日常生活的瑣事全都包辦好了。幫孩子擠牙膏、穿衣服、穿襪子、系鞋帶、背書包……而且不厭其煩地交代這樣那樣,如何如何,一點鍛煉自我的機會也不給孩子。這些望子成龍的家長,往往培養出來的都是高分低能的畸形兒。
相比之下,魚缸里的魚兒吉哥的教育智慧就很值得我們學習。吉哥見到尼莫被卡住了,不是馬上出手相助,而是教會尼莫方法,鼓勵他自救,自己游出來。在吉哥的教導下,尼莫變得堅強、獨立。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一句這樣的話:過分關愛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是可以殺死孩子的“毒藥”。可見正確引導和培育孩子,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海底總動員2》觀后感范文5
這是部標準的迪斯尼動畫,從故事的構思到上映經歷了接近5年的時間。時代早已經變化的太快了,所以這部電影整體結構上已經感覺有點過時了,節奏也有點點慢,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其迪斯尼品質的身份。
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兩個部分,一個是配音,一個是音樂。迪斯尼畢竟是六大,它有足夠的實力保證電影的每一分鐘都有合適的音樂作背景,并且在這1個多小時的時間里,電影配樂幾乎是無縫銜接的。銜接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突兀可以讓人從電影敘述的過程中跳脫。
電影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配音,徐帆和張國立的`組合十三年后再次合作,依舊如第一部那樣的經典。我很喜歡徐帆給多莉的配音,非常有意思。
整個過程的就是小孩子太多了,總是有不斷的哭鬧聲,徹底被熊孩子打敗了。
《海底總動員2》觀后感范文6
迪斯尼的動畫總能用最簡單的東西讓人感動,故事講述的是患有短時失憶癥的多莉跟家人失散,從不停歇的游著找回自己回家的路。曾有過很流行的唯美句子“我羨慕魚只有七秒鐘的記憶,快樂悲傷不過七秒間,轉瞬即逝,沒有過往,沒有牽掛。我同情魚只有七秒中的記憶,八秒開始的那一刻就要遺忘,甚至沒有開始。”這幾句其實也很好的詮釋了影片中多莉的性格。她跟父母走失后,很快的能振作起來忘掉煩惱,找尋自己的伙伴朋友,開始新的生活,總是那么勇往直前,從不猶猶豫豫;可也是悲傷的,短時失憶癥讓她曾經忘了自己的家人,忘了自己的朋友。
你是否曾經因為自己的的缺陷或劣勢不曾嘗試毫不猶豫的放棄某些想法,是否因為某些阻礙而前憂后慮而停滯不前?小小魚多莉在與他們失散忘掉父母時,根植在心中父母的諄諄教誨“無論在什么情況 下要一直不停歇的往前游”,穿越了大海洋,用自己的熱情熱心收獲了小丑魚尼莫和馬林家人般的友情。在后來經過無數的艱難險阻,找到父母并與他們團聚,并收獲了章魚,小丑魚,鯨魚,海豚等的友誼。她有自己失去記憶的的缺陷,但她用心記住了自己的爸爸媽媽,記住了回家的路,無論遇到多少困難,或許在前行的路上也會有些許的迷茫,但最終達成目標見到一片光明。我們若用心,鐵杵磨成針,還有什么干不成的呢,用流行的兩個字告訴我們就是要“走心”。
動畫片里海底的景色讓我想起那一年在馬來浮潛游玩的景象,漂亮極了,好想再一次置身其中看著他們的無憂無慮游來游去。那些生物,那些魚,叫不出它們的名字,色彩斑斕,很是賞心悅目。特技效果的魚兒們更是活靈活現,逼真的似乎我們就能聽懂她們的話語,好想抱在懷里“蹂躪”一下。小時候的多莉那雙純粹的眼睛讓我們萌翻了,而多變的章魚給我們增添很多笑語,呆呆搞笑的海獅,在人們心中一直都很兇狠的鯨魚卻是以“呆萌”的多莉的“管友”出現,話癆似的哭泣著的珍珠貝,海星,水母……可愛別扭的形象,卻沒有壞人的出現,讓心中一直想著“誰是壞人”的我出乎意料,或許我們成人的心中一直充滿著戒備,缺少了那份純真,總覺得美好中總會出現一些缺陷。
今天父親節,電影院里很多帶著小朋友,影片中的有一個場景令人滿滿的感動,丟失女兒的爸媽為了女兒找到回家的路四面八方鋪滿了貝殼的路,這種滿滿的愛是無與倫比的,是不計回報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林夕有段關于結婚的話說的很好:“很多人結婚只是為了找個可以跟自己一起看電影的人,而不是能夠分享電影心得的人。如果為了只是找個伴,我不愿意結婚,我自己一個人都能夠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