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下的課桌》讀后感
《藍天下的課桌》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藍天下的課桌》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藍天下的課桌》讀后感1
自從讀了這本《藍天下的課桌》,我百感交集,原來與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的同學,有那么多交不起學費的,有那么多是單親家庭的窮孩子,有那么多家境貧寒的外地孩子……與他們作比較,我們難道不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嗎?
《藍天下的課桌》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品學兼優而家境貧寒的外地孩子,他們笑對逆境,積極向上,不為現在的生活環境所屈服。書中有六位渴望讀書的孩子,在同一片藍天下,猶如雄鷹一樣不畏風霜,為夢想而奮飛。
書中魯達欣有一次在勸住一位同學不要玩玻璃彈珠時,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打壞了。老師雖然讓另一位同學賠了錢,但第二天魯達欣還是拿了十元錢賠給那位同學。這十元錢可是魯達欣三四天的生活費啊!
看到這,我深深地被他的那種誠實,敢于承認錯誤,堅毅頑強的精神所打動。
想到這,我情不自禁地慚愧起來,比起魯達欣我顯得好渺小,好脆弱。在家里,我是個"嬌嬌小公主",好多事都不會做,遇到難題就退縮。就拿今天的一件事來說吧!我在做思維題時,一道題目比較難,我左算右算都沒能做出來,便毅然放棄了,等老爸回來教。哎,比起他,我羞愧不已。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他寫在墻上的一句話:溝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過去,頭頂依然是天空,腳下依然是大路!是啊,風霜雨雪、挫折、困難都不算什么,只要你勇敢面對人生路上的重重困難,就能成功,魯達欣就是一個例子。
但愿,與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的貧困孩子能像雛鷹一樣不畏困難,為夢想而奮飛。
《藍天下的課桌》讀后感2
在這幾位小主人公中,我最最敬佩的就是父親去世,母親患有心臟病的魯達欣。他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環境都不好,可是魯達欣不會因為自己的背景而感到自卑,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越來越懂事。他明白,自己的家庭貧窮,他的學費都是學校出的,他現在能夠報答他們的就是自己那優異的成績。
魯達欣最讓我有深刻印象的是那一句寫在墻上的話:“溝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過去,頭上依然是藍天,腳下依然是大路!”是呀,風霜雨雪、挫折與困難都不算什么,只要你勇敢面對人生路上的坎坷、溝壑,永不言敗,就一定能成功!魯達欣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這本書的小主人公們個個都讓我敬佩,他們眼前的困難對他們來說真的很難,但是他們卻能夠解決,我真佩服他們。
《藍天下的課桌》讀后感3
《藍天下的課桌》的作者是伍美珍和劉君早,兩位作者寫這本書的動機源于一次關于校園閱讀的調查。她們在調查的過程中,接觸到了校園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家境貧寒的外地孩子,于是就寫了這本書。
本書分為六個小故事,分別是《魯達欣和媽媽的夢想》、《水孩子陳益樂的鄉愁》、《花仙子,一直勇敢地飛》、《光彩奪目的彩虹》、《陽光燦爛俏胡蕓》和《有點苦澀的孫思甜》這幾篇小故事。他們都是外地的孩子,并且家境貧困,但他們都脫掉了脆弱,重新撿起了堅強!如:身有殘疾的花雨晴努力學習,最終成功,等等。六個小故事都給我得益匪淺的深刻教育,使我感動。
看看這本書里的這幾個堅強的孩子,在看看我們,瞧!這對比是多么鮮明啊!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對她們來說,這是多么幸福哇!
總的來說,《藍天下的課桌》這是一本內涵豐富的書,是一本激勵我們孩子不斷進取、知難而進的勵志之書。它用心靈與童年的生命對話,用愛心來呼喚一個更為和諧的生存環境,這是《藍天下的課桌》給我們的啟迪。
《藍天下的課桌》讀后感4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是一本珍貴的書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豐富的知識,更加重要的是不朽的人生真諦、強烈的心靈鼓勵。
我們這本珍貴的書,《藍天下的課桌》。雖然它就像一個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快散架了,但是他飽經風霜,總是告訴我很多道理,伴我面對現實。
當我很想反駁父母說的話的時候,我會想看看魯達欣和孫思甜兩個“單翼天使”的故事,他們失去父母中的其中一個,反而更珍惜另一個至親,更懂得父母的苦心。我會反省自己:父母是為了我好才指出我的不足,現在不聽以后就沒機會了不是嗎?于是我虛心接受父母的指點。
當我什么也不想做,就想放棄自己,做一個壞孩子的時候,我會看看六個貧窮的主人公,他們雖窮,但是他們一直堅持學習,從沒想過放棄。這時,我們告訴我自己:“如果連自己都要放棄自己,那你的人生走向黑暗。同一片藍天下的他們都沒有放棄,你憑什么放棄?你能用失敗來回報幸福的生活嗎?堅持下去吧,自己!堅持就是勝利!”我的想法重見光明,溝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過去,腳下依然是大路,天上依然是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