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月集》讀后感200字精選
“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新月集》讀后感200字篇一
書中說:“當午飯以后,你坐在窗前閱讀‘羅摩耶那’,樹影子倒在你的頭發上和膝蓋上,我便投我細小的微影在你的書頁上,正在你讀著的地方,但你會猜到這是你孩子的微影嗎?當黃昏時你點燈去牛棚,我便再跌落在地上來,仍舊做你的孩子,乞求你講故事給我聽。”“‘我的頑皮孩子,你曾去過哪兒?’‘我不告訴你,媽咪’”我從詩中感受到,這個孩子十分頑皮,但也十分天真可愛,對媽媽也非常的依戀。我和我的媽媽也是這樣的,我常常會不小心惹她生氣,有時我也會有意逗媽媽玩,但媽媽總是不計較我犯的小錯誤,一直很疼愛我,我也很愛我的媽媽。
在《新月集》中,小泰戈爾有許多夢想。比如大夢想,他想當船長,“只要他愿把船借給我,我就給他一百個水手,我永不駕駛它到愚蠢的街市去,我要航行仙境的七海十三河。”也有小的夢想,他想當個小販,“我愿我是個小販,整天消磨在路上,喊著:‘手鐲!水晶手鐲!’”,他還想當個園丁,“我愿我是個園丁,在園中掘土,沒有人來阻止我”。
我的夢想也有很多,明顯跟泰戈爾的夢想是不同時代的。我想當科學家,發明時光穿梭機,算出比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更精確的理論;我想當醫生,幫世界救死扶傷,戰勝所有疾病;我想當軍人,保家衛國;我想當運動員,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奪得金牌,為祖國爭光。
人們總是有很遠大的志向,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說到做到。遠大的志向固然重要,但行動才最終決定人們成功與否。
《新月集》讀后感200字篇二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好書——《新月集》。在這本書中,詩人泰戈爾書寫了孩子的活潑心靈和絢麗想象。
《新月集》是印度的泰戈爾的一部詩集,它用特殊雋永的藝術魅力,創建了一個純潔美好的兒童世界。它寫了孩子們的游戲,孩子們的奇妙想象和孩子與母親的感情。一首首小詩,蘊含著無窮的道理,耐人尋味。
比如說《云與波》:“我媽媽在家里等我呢,”我說,“我怎么能離開她而來呢?”這一句,作者泰戈爾用稚嫩天真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依戀和不想讓母親擔心自己。我也是這樣的,有一次我離開媽媽自己去外公外婆家里玩,就總覺得心里沒底,總在想媽媽,希望她立刻就能出現在我眼前。可這怎么可能呢?于是我就一個電話接著一個電話的給媽媽打過去和她聊天,不讓她擔心我,差點都讓媽媽厭煩了。后來,他們又要帶我去別處去,要破壞我和媽媽約好我回家的時間。我拒絕了,因為媽媽在家里等我呢。
再比如《同情》:你要趕開我,對我說道“滾開,你這淘氣的小狗”么?那末,去罷,媽媽,走罷!當你叫喚我時,我就永不到你那里去,也永不要你再喂我吃東西了。”看了這些,我體會到作者泰戈爾對生活的反思。是呀,生命是平等的,我們為什么要虧待小動物呢?這讓我想起我在喂小動物時,常常將食物扔在地上讓它們吃。憑什么要這樣,為什么小動物沒有自己專屬的餐具呢?還有人們養鳥時,憑什么要把它們關起來呢?為什么不能讓它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飛翔呢?
讀完這本書,我突然發現:原來這世間最美好的東西是兒童的純真、兒童純潔的愛。我小時候一直想長大,可看了《新月集》這本書,我突然懷念起兒童時期了。長大了好像也沒什么好的,倒是兒童時期,似乎是人一生中最快樂最美好的時間了!我現在一定要過好每一天,不要讓現在成為以后的遺憾!讓我們捧起《新月集》,讓純真童心照亮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