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紅手指讀后感100字通用
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紅手指讀后感100字篇一
靜靜地思索了一會兒,整理了一下頭緒,東野大叔這本書究竟在寫什么?
這部作品在篇幅上其實并不是太長,案件情節不是太復雜。以一個女童離奇身亡展開情節逐漸走入諸多社會問題的背面。當洋蔥層層剝開,案件迷霧的最后只剩下一個令人心碎的悲涼。這部作品的寫作重點不是放在案件的推理上,而是放在了反映現實的家庭悲劇上,生活的悲鳴中,小說著重描寫了現代社會的一個通病。一一親情的流失。
簡單梳理,其實有兩條線,明線是昭夫得知兒子犯罪之后拋尸到警察查案的經過,再到最后交代真相。這條線讓人感受到的是他們一家人的自私自我軟弱無能,陰暗可怕,心理扭曲,不義不孝的無情一面。這一家子人里有悲傷的愛情,有無限的溺愛,懦弱的逃避,有責任的缺失,有道不盡的心酸,但是最為重要的還是那缺失的親情。書中印象最深的這句:當直已被警察帶走時,說“都是我父母的錯。“
另一條線則是一條暗線一一加賀和父親的關系。
一直以為加賀是恨父親的,父親得病住院,至死也不送最后一程,到最后才知其實這正是加賀父親的夙愿一一和妻子一樣孤獨地死去。而加賀為了成全父親,寧愿忍受思念和悲傷,也不愿再在瀕死的父親面前出現,而在背后用其他方式默默地關懷,惦念著。父親雖然在孤獨中死去,在心頭卻釋放了對妻子的愛。加賀說的一句話印象很深:“重要的不是理解,而是尊重。”
兩條線,一明一暗,一正一反,無比鮮明地諷刺與嘲笑了兩個家庭不同的親情道德,折射了社會上這種家庭的普遍性。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也常聽到小夫妻為如何教育孩子爭論不休,也常見到雙親老了,怎樣照顧兩方的老人,家庭中常處理不好兩者間的關系。聽多了,見多了,有時只有沉默,語塞,難受。
其實家庭親情是至關重要的。中國古語講:子不教父之過“,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家庭親情的溫暖是不可缺失的。同樣,對待家里的老人,更要給予家庭的溫暖。這可能說說容易做做難。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唯有本真的對待自己的內心,才是難能可貴的。
再說句祝愿的話:愿天下所有家庭親情洋溢,親情普照,和睦幸福!
紅手指讀后感100字篇二
這本小說揭示了當下社會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由人口老齡化引發的一系列發生在前原一家的故事是虛構的,但它卻是社會各個小家庭的縮影,他們每天也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故事,終究無法完全跳脫故事之外。
作為兒子,前原昭夫是不盡責的。有了自己的家庭后,生活重心的改變無可厚非。但應該繼續持有自己的立場與原則。不放棄、不拋棄自己父母。然而從父親生病到病逝,這個過程讓他感受到了壓力,結局也只是讓他感受到了解脫,而無太多的傷感。
此后,前原昭夫與妻子、兒子、年老的母親一同居住在老房子中,妻子與母親的爭吵不斷,首先在飲食上與自己分開。然而,妻子的抱怨依然不斷,前原昭夫似乎在這些影響下也開始對母親有了厭煩的情緒。漸漸他的母親自愿患上了老年癡呆,徹底將自己關進了自己的世界,除了女兒春美,任何人都無法進入。
而前原直巳看著這樣的父母,他的心里是很難健康成長起來的。甚至把祖母視作是某種骯臟的事物,而前原昭夫和前原八重子也都沒有告誡他不能這么做。且由于母親的溺愛,父親的漠視,同學的欺凌,導致他性格上的缺陷,養成遇事逃避。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反而是養成了他遇事逃避、抱怨,對外內向靦腆膽小,而對內則是霸道強橫和蠻不講理的性格。因此在誤殺了一個小女孩后,他當下固然是害怕的,但是卻還能若無其事的在房間里玩游戲,還能感到“饑餓感”,那心是得有多大啊?
即便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我也同松宮一樣無法理解怎么能把自己年老的母親拿來做替死鬼,這是多么淺薄和無知的犯罪啊?然而,前原昭夫還真就這么做了,為了幫助兒子逃避處罰,不惜和妻子合謀設計自己的母親,這件事無論是從情理法上來說都是無法容忍的吧!就算他在最后一刻坦白,就算算是他帶給自己的救贖,但是造成傷害卻無法消除。正如加賀所說的“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即便是老人,不,正因為是老人才會有無法消除的心靈傷痛,而治愈它們的方法不一而足,雖然周圍的人們是很難理解的`,殼重要的是即使不能理解,我們也應該給予尊重。”
在這個故事中,讓置身事外的我不禁慶幸春美的存在,她的存在無疑仿佛是穿透了厚厚云層的一束照在海面上的光,照亮了這片天空,也給這片海域帶來了希望。再不僅僅是聯想到“久病床前無孝子”這類的詞了。反而她是一直照顧著父母、陪伴母親,守候在他們的身邊。她才是前原昭夫,他的哥哥的救贖,因她的存在,而使得前原昭夫所犯的錯才沒有那么的罪不可赦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