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的指環讀后感
所羅門的指環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所羅門的指環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所羅門的指環讀后感1
前一段時間,我看了一本書——《所羅門王的指環》,一本有關于動物的書。“人們習慣于對動物園的某些動物深表同情,殊不知這些動物對自己的處境卻很滿意。獅子可能是猛獸中最懶惰的,動物園偌大的獅圈簡直是一種浪費;象征狂野與自由精神的老鷹也是猛禽中最為愚蠢的一種。”這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刻。這句話就出自這本書的第六章“同情動物”,起初我還不明白,動物有什么可同情的呢?他們過得不好嗎?但讀完這一章之后,我突然覺得這句話是對的。
人們可能對某一種動物很同情,但其實這些動物對自己的處境很滿意。相反,有些動物在動物園里過得很痛苦,運動欲望得不到排解,漸漸退化為白癡,但卻沒有人關心他們。這一章節里提到了一個故事:作者從馬戲團里買來一只御雕,它完全被馴服了,可以和主人打招呼。作者想用這只御雕來為他打獵,但結果卻不盡人意。它一點兒也不愿意飛,每次只有乘著花園的上升氣流時,它才會毫不費力地展翅翱翔,但卻在回到地面的時候找不到家而不得不讓主人步行去領它回來。最終,它還是被送到了動物園。為什么這只御雕明明是一只可以自由翱翔在空中的鷹,但卻如此不愿飛呢?它已經習慣了馬戲團整天表演的生活,甚至已經忘記了自己是一只鷹,一只可以翱翔的鷹。久而久之,可能即使它想飛也飛不起來了。
現在的我們,總是喜歡下課就寫作業,幾乎每天作業都能完成一大半。也許這不是我們想要的,但卻是必須去完成的。陸老師說我們是“作業的機器”,我很想說我們不是,但細想可能真的是吧。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似乎成了被馴養在籠子里的御雕,如果我們一直維持著同樣的狀態,是否還會有歡樂、歡笑。然后離開學校這個籠子,我們還會飛么?雖然我們進入初中,壓力比小學大了,學業也加重了,但也不能把自己埋在題海之中,在該放松的時候也該放松,該鍛煉時鍛煉,不要成為作業的奴隸,“思考與創新”的能力被封印,運動欲望得不到排解,漸漸也退化為“白癡”。
“我們該同情誰?”,我們既然能夠為動物而感到同情,為什么不同情一下自己,同情一下和你一起學習的同學們呢?
所羅門的指環讀后感2
在《所羅門王的指環》的每一章,都能看出作者對動物的`包容,今天我就來談談包容。
在第一章,無論是寵物鼠在家里隨便亂跑,從床單上咬下整齊的小圓片,用來在禮帽里做窩;還是風頭鸚鵡見到花園里晾著洗過的衣服,把衣服上的所有的扣子啄下來;亦或是僧帽猴格格麗亞,把笨重的青銅床頭燈舉到魚缸的最高處,并將其當做破城錐,砸開魚缸的玻璃蓋。作者和他的夫人都沒有生氣,甚至還覺得有趣,由此可見他對動物的包容。
我認為包容其實很簡單,就像一個大包子把東西放在粉嫩的外皮里,然后吃掉,什么事都沒有。比如說別人弄壞你的東西時,說一聲沒關系;在別人趕時間撞到你時,不要爭吵,想想“恕”字,在心里多想幾個如果,也就過去了。而且在包容別人時,腦部會產生大量多巴胺,而多巴胺正是“快樂使者”,負責傳遞開心和興奮的感覺,使你更快樂。
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會有人太暴躁,都沒想過包容。我還記得那一天,天氣十分悶熱,好像是把人放到了烤箱里,熱浪滾滾襲來,使人十分煩躁。上午時,鄰居讓奶奶幫她給菜澆水,而到了下午,奶奶卻因為事情太多而忘記了。鄰居回來往地里一看,菜都被烤得蔫黃蔫黃的了。她人像過年放的火炮,直往上竄,用食指指著奶奶破口大罵。奶奶本來也是個暴脾氣,氣不打一處來,直往腦門飆。霎時間,兩人罵了起來,穢語不堪入耳,唾沫星子像噴泉直往外噴。爺爺上去勸過,但一看是要打架的架勢,也不敢了。從此以后,我家和鄰居家老死不相往來,雖然我們之間靠的很近,但卻像隔了條鴻溝,也只有過年時拜個年。
包容其實很簡單,但就是人們在做事時想不到罷了,多多包容一下,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羅門的指環讀后感3
《所羅門王的指環》這本書講述了許多動物的習性和與人相處的特點,讀完之后我的收獲也是頗多的。
先說語言這一塊,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無論是描繪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是神奇動物們各不相同的姿態,例如調皮的鸚鵡科卡,在老太太們喝茶時像直升機般的把糖粉卷到她們的臉上;例如水鼩在探索路線時聰明地用胡須試探,然后猛沖一段距離;例如寒鴉在空中如石塊般墜落,飛時又像飛絮般輕盈……正是有了這些多姿多彩的描寫,才讓我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大自然生物的多樣性。
我印象最深的是《契約》這章,寫狗與人類之間一種神秘奇妙的聯系,就好似簽訂了契約般。狗對主人是忠貞不渝的,書中講到兩種原因:他們對首領狗的忠誠轉移到了人身上,對母親的依賴之情會得以永久保留。狗又分為狼性犬和豺性犬。豺性犬是容易被誘拐的,“只要誰手里有桿槍,獵犬都會跟著他走”,顯然,養一只豺性犬要做好隨時丟失的心理準備。它們也容易被馴服,但狼性犬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它已經是你的狗,那么就再也不會對別人有感情。雖然它們不一定會聽主人的話,但會為主人赴死。豺性犬也是好的,他們會討人的歡心,也是有情感的。有一只狗能像朋友一樣陪伴著你,這是很讓人羨慕的。
我最喜歡的一部以狗為主角的影視劇,是《忠犬八公的故事》。講的是小狗八公,在一次主人外出時極力挽留,卻失敗了。主人站在演講臺上,突然倒了下來,誰也沒有預料到,唯獨八公。之后它天天到火車站旁的花壇上等,等待他的主人會有那么一天,微笑著走向他。
我不禁想起了我曾經的兩只小狗,雖然沒有什么值得贊頌的壯舉,但在我的心中卻是很重要的伙伴。有它們的陪伴,不會覺得孤單。
讀完了這本書,使我有了想讓自己的家變成動物園的沖動,或許我該好好養一只動物了。
所羅門的指環讀后感4
天空上,風云動搖,光影迷離,太陽光已無力再割開斑駁的屋影。在一個星期六的傍晚,我讀完了《所羅門的指環》。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以為這是一本小說,寫所羅門王的指環的離奇故事。剛讀幾頁,都是在寫景,寫阿爾騰貝格是動物樂園,我還以為是借此引出故事。然而,事實與此大相徑庭。除了前言開頭提到了所羅門王,其他地方就沒出現這位智慧之王的影子(也許我讀得不太認真)。在我看來,本書的作者,同時也是文中的主角——康拉德﹒洛倫茨,就是那位所羅門王。從來沒有哪位科學家,能像他一樣。他可以和動物說話,就像兩人閑聊家常。
全書約10萬字,介紹的小動物數目非常大。這眾多的小動物中,絕大部分都是洛倫茨在不同時段親手養的。在全書中,作者表達出的都是自己的歡悅之情。他因養動物而開開心心地度過80多個春秋,這一生是真正的享受。雖然,養動物時常遇到麻煩,但他所忍受的麻煩,換來的補償,不僅僅是科學成果,還有許多許多。洛倫茨一直遵守著“人與動物平等”的原則,熱情地呵護著它們。他總是盡力模擬出與現實一樣的環境供他們生存。在他看來,人就是動物,動物就是人,二者全無區別。
現代生活熙熙攘攘,忙忙碌碌,一個人需要時常提醒自己不要迷失自我。可是,如果我們養幾只寒鴉,看著他們如何玩弄暴風雨,發現他們與人一樣的感情,欣賞他們的甜蜜愛情,區分他們的等級劃分;如果我們養幾只金絲雀,看著這些憨厚可掬的胖家伙進行最搞笑的摔跤比賽,看著他們滾來滾去,一會兒作撕咬狀,一會兒大聲尖叫,在籠子里你追我趕。那么,即使我們無法像洛倫茨一樣快樂一生,至少在孤獨時有了喜悅的來源。有知心動物相隨,任何一個時刻,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安身立命的好時刻,好地方。
合上《所羅門的指環》,我閉上眼睛:既然我們了解到了這么多關于小動物的故事,也知道了該如何選購動物,那么,是不是該趁著天色還未完全暗下來,趕緊去挑選一位可愛的小伙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