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我的童年讀后感(季羨林我的童年讀后感1000字)
初識季羨林
季羨林,這個名字對于很多人來說并不陌生。但對我而言,在讀完《季羨林:我的童年》之前,他只是一個模糊的歷史學家和文化人類學家。
然而,《季羨林:我的童年》讓我第一次認真地了解了這位學者的成長經歷和人生軌跡。
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在這本書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但我覺得最讓我感動的是季羨林在小學時被同學欺負后,他母親怎樣為他伸冤。
當時,季羨林還是一個嬌生慣養、過于依賴母親的小男孩。他被同學們強行奪走了自己收藏的郵票,并將其撕成碎片。然而,老師和校長卻沒有為他做任何正義的維護。
此時,季羨林的母親站了出來。她去找到那些同學和他們的家長,并以自己善良而堅定的態度強烈譴責了他們的行為。這件事讓季羨林感受到母親的愛和保護,也讓他變得更加勇敢和堅定。
童年與成長
在《季羨林:我的童年》中,季羨林詳細描述了自己從小到大的成長歷程。他的家庭雖然并不富裕,但是有著溫暖而刻苦的氛圍。
從小學到初中,季羨林都是一個十分優秀、受人尊重的學生。他喜歡讀書、寫作,并且對人類文化和歷史充滿著濃厚的興趣。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季羨林經歷了一系列艱難困苦的經歷。他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被迫害、批斗、勞動改造。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他才重新獲得自由。
我的感悟
通過閱讀《季羨林:我的童年》,我深刻地意識到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尤其是在那個充滿著政治斗爭和社會變革的年代,季羨林所經歷的種種不幸讓我深感震撼。
但是,他并沒有放棄自己對知識和文化的追求。相反,他在困境中堅守自己的信念,并最終成為了一位杰出的學者。
通過了解季羨林的人生經歷,我也更加明確了自己要堅持追求知識、勇敢面對挑戰的信念。
結語
讀完《季羨林:我的童年》,我既感嘆于這位卓越學者的成長歷程,也從中感悟到了自己生活中應該具備的勇氣和堅韌不拔。
這本書讓我更加欣賞并尊重季羨林這位偉大的學者和思想家,同時也讓我對自己未來充滿了期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