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訶德讀后感
唐吉訶德讀后感
唐吉訶德讀后感1
總的來說,《唐吉訶德》這本書的可讀性還是很強的,里面的故事情節讀來都十分有趣,也將唐吉訶德的那股瘋勁以及桑喬的憨厚淳樸表現的淋淋盡致。像看完電影之后喜歡去看看影評一樣,看完《唐吉訶德》后,我也跑到網上去搜了看看別人對這本書的評價。其中對朱光潛先生的評價印象比較深刻,在朱光潛先生看來,唐吉訶德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代表,但是卻在現實生活中處處碰壁,而他的仆人桑喬則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現實主義的代表,心里想的永遠是主人承諾的島嶼及總督能不能實現的問題。不過有些書評也寫的很差,比如動不動就說反映了西班牙勞動人民的悲催命運等諸如此類的千篇一律的書評,看著就讓人覺得很假,因為我看完之后完全沒有這種感覺。相比之下,我覺得朱老先生的評價還是說的非常的好。因為,總體來說,我也有類似的感覺。
在看《唐吉訶德》的過程中,一直吸引我看下去的是唐吉訶德那些令人捧腹的搞笑故事,以及他與桑喬之間,那一唱一合的對白,看著看著就會讓人開懷一笑。但是等看到最后,唐吉訶德由于被白月騎士打敗郁郁而終之后,心中難免有些落寞及傷感。不知道是慢慢喜歡上了這個角色,還是一些其他的原因。時不時的腦海中也會浮現出這樣一種場景,唐吉訶德騎著羅西南多威風凜凜的站在那兒,朝著對面過往的路人高聲的喊著一些讓人不知所云的話。唐吉訶德一直在維護著騎士道精神,讓人覺得固執而瘋狂,但是我們想想那些鏟強扶弱、劫富濟貧、保護婦孺的精神本身卻并沒有什么錯,難道一個人一直堅持一種對的東西只是做法上與旁人格格不入的時候就應該被化為另類,且不斷的被人取笑么?在這點上,我是真的不贊同,因為如果是那樣的話,那當今現實中的很多名人比如馬云,羅永浩等這些著名的人物或許也就永遠沒有翻身的日子,也自然不會取得像現在一樣的成就。我記得馬云曾經說過,自己在堅持自己的理想創業的時候,以前也經常被人說是騙子、瘋子等等,但是他卻一直在堅持著自己認為是正確的理想,現在馬云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企業家,他成功了。但是,我怎么看,就怎么覺得在他的身上有唐吉訶德的影子。理想、堅持、自我,這些都跟唐吉訶德一模一樣,但是書中的唐吉訶德最后郁郁而終,而現實中的馬云卻春風得意。
想到這些,我覺得更應該向唐吉訶德學習,而不是像很多書評說的那樣諷刺唐吉訶德是一個舊勢力的衛道夫,我覺得這都說得很片面。因為,沒有人會去說,唐吉訶德所維護的那些精神是不合理的,既然如此,為什么就錯了呢?
唐吉訶德讀后感2
昨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讀了《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自小就喜歡騎士小說,他夢想著過上古代騎士的生活,于是,他拼湊了一副破爛的鎧甲,把他看上的鄉村姑娘當作心中的女神,還帶上一個叫桑丘的侍從,然后騎上一匹自以為是世界上最強壯的馬——駑馬難得,便開始出發了,由于那些騎士小說,他誤把風車當成巨人,展開了“驚天”搏斗,把羊群當作敵人,又一次展開了“拼殺”,把受害的苦役當作落難的騎士,為了解救他們而不惜姓名……就這樣,他不分好壞亂打一氣,只為了成就他的“騎士精神”,而他身邊的小侍從桑丘,總是驚呼著告訴主人真相,而主人則以“魔法師的杰作”蒙蔽桑丘,桑丘則又悔恨自己不該為了小利益(騎士曾許諾給他一個小島)來和堂吉訶德瞎混,于是,堂吉訶德的鄰居參孫·加爾拉斯果學士知道了這件事,他為了醫治堂吉訶德的“精神病”,便假裝成騎士來打敗堂吉訶德,可是反被英勇的堂吉訶德打敗了,但是他并沒有放棄,他又一次向堂吉訶德挑戰,終于打敗了偉大的騎士,因為事先的條件,堂吉訶德回到家中,在臨終時才明白一切的虛幻,并囑咐外甥女不能嫁給看過騎士小說的人。就這樣,這位偉大的騎士走了,一切故事都以完結了。(.)
現在社會風氣越來越差,許多少年因不好好讀書,很小就干上了偷竊等惡劣的勾當。還有,別人在椅子上落了一個手機,看見的人本應該還給失主,或撥打110,可良心終究敵不過貪婪,直接一轉身將手機收入囊中,再溜之大吉。還有,銀行卡調包事件,在你不注意時,立刻用手擋住卡,再只用一兩秒的時間,就成功了。社會的風氣不給力,可監控與民警很給力,現在到處都是壞人的“老鼠夾”,天羅地網,抓不抓只是早晚的事。像酒駕,還是有人乘機鉆空子,最后不僅吊銷了證件,還坐上了班房。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現在做壞事,你一定就會后悔。
堂吉訶德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最后付出了應有的代價,看書不能太沉迷了,否則就會走火入魔,控制不住自己,我們千萬不能這樣。
唐吉訶德讀后感3
今天有幸拜讀了西班牙著名文學家塞萬提斯的著名小說——《堂吉訶德》,內心受到了極大地感觸,仿佛自己的身體已經飄蕩在紛亂的中世紀之后,仿佛已經成為了文藝復興的.先驅……
故事發生時,騎士早已絕跡一個多世紀,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諾卻因為沉迷于騎士小說,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騎士,進而自封為“唐·吉訶德·德·拉曼恰”,拉著鄰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俠仗義”、游走天下,作出了種種與時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結果四處碰壁。但最終從夢幻中蘇醒過來。回到家鄉后死去。這部小說是一部非常典型諷刺小說,有許多現代評論家都說這本《堂吉訶德》西方文學史上第一部現代小說,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讀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靜,文章里面堂吉訶德做出了與時代相違背的種種搞怪事情,卻終究無法抵擋歷史的洪流,被淹沒的歷史的車輪之下。其實現實中我們也是如此,我們必須要做與時代相符合,與滾滾歷史洪流方向一致的正確的事情,否則的話,肯定會被歷史所淘汰。
無論怎樣,讀書使人明智,感謝這本《堂吉訶德》帶給我如此之多的知識。
唐吉訶德讀后感4
我最近愛上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堂吉訶德》。這是一本經典的諷刺小說,我看過很多諷刺小說,例如《儒林外史》、《格列佛游記》。但是更喜歡這一本。
這一本寫的是一位叫唐·吉訶德的幻想故事。他對騎士非常的癡迷,他把一個農村的旅館的老板人當做偉大的國王,并要求他把自己晉封為騎士。受封的騎士唐·吉訶德走出旅館把風車當作巨人,沖上去和它打架,自己卻落魄戰敗。他把羊群當作敵軍,沖上去廝殺,結果被牧童用石子胖揍一頓。
這本書最大的吸引之處不在于諷刺的力度大小與否,而是擁有濃重的喜劇趣味,雖然男主人公蠢笨不堪,但是卻讓我感受到了他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為、對正義的堅信。
看完了書我悟出一個道理:你可以正義凜然,豪放魄氣,但是不要意氣用事,還是要三思而行,有理智客觀的態度去做事,不然只能鬧出糗事供人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