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第十章讀后感(紅巖第十章讀后感300字)
紅巖第十章讀后感
《紅巖》是一部反映抗日戰爭時期青年學生的英雄主義精神的長篇小說,在其中第十章“黑暗中的克什米爾”中,作者再次深刻地描繪了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艱辛和犧牲。我深受這一章節所傳達的信息所感動,下面就分享我的讀后感。
對于烈士們的敬意
這一章節主要講述了一位勇敢的女游擊隊員蕭珊在克什米爾山區為抗日事業獻身的故事。她與同伴們在高原上進行游擊戰爭,為保衛華北而不斷地挑戰著敵人。盡管最終她因叛徒出賣被捕并遭到嚴重酷刑,但她并沒有屈服,而是毅然選擇自殺。通過這個故事,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那些為國家和民族利益而獻出生命、無私奉獻的英雄們是多么偉大,他們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懷念。
對于抗戰勝利的思考
在這一章節中,作者通過生動的描寫,讓我更加真實地感受到了當時中國人民進行抗日戰爭的艱辛和危險。然而正是因為有像蕭珊這樣堅定不移、勇敢無畏的革命志士,才最終取得了抗戰勝利。然而,我們也應該深刻反思:即便已經獲得了勝利,我們仍然不能忽視我們自身的問題。唯有不斷地加強國家建設、提高國家實力,才能更好地保衛祖國。
對于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
《紅巖》以其深刻揭示人物內心世界、道德情感、價值觀念等方面而成為代表性作品之一,并在其中強調了愛國主義精神。我們應該從中認識到,在現代社會中,愛國主義是最基本、最必要的精神支柱之一。只有堅持愛國主義教育和培養青年學生具備堅定信念和奉獻精神,才能讓他們成為更好的人,為國家和民族作出更大的貢獻。
結語
《紅巖》第十章“黑暗中的克什米爾”是一篇極富感染力的文章,它不僅讓我了解了那個時期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跡,也深入地觸動了我的內心。我們應該認真對待這個歷史時期,從中學習、吸取教訓,并發揚抗日戰爭時期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民族復興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