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魯迅讀后感1000字(彷徨魯迅讀后感800字)
《彷徨》魯迅讀后感
《彷徨》是魯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說,這個題目也恰當地表達了主人公的內心狀態。整個故事情節簡單,但是卻讓我深深地感到了人性的復雜和社會的殘酷。
作品以一個普通的小人物為主角,他穿著破衣服,在城市街頭四處游蕩,尋找自己熟悉的鄉村。在城市里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有好心幫助他的,也有不屑一顧、甚至欺騙他的。在這些陌生而又殘酷的環境中,主人公漸漸失去了對現實世界和未來生活的信心。
閱讀這篇小說,我不禁想起了社會中那些被忽視、被歧視、被邊緣化的群體。像主人公一樣,在現實面前他們只能彷徨、迷茫。就像小說中所寫:“一個無依無靠而又不懈地要走下去者……就如同水滴鉆進鐵石里那樣的艱難,那樣的漫長。”
我們看到了城市中流浪者、乞討者、孤兒等群體的存在,他們或許并不如主人公一般有著追求和目標,但卻是一個個生命。我們不應該對這些人輕視和冷漠,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作為一篇文學作品,《彷徨》也在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實。通過描述主人公在城市街頭遭遇各種陌生人時,魯迅先生揭示出社會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比如說,在小說中我們看到了行善者被誤解、被奚落;看到了小販欺騙顧客、趁機敲詐;看到了官員腐敗成性、肆意揮霍……
正是這些現實問題讓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彷徨》所要傳達的思想: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可以簡單地解決的,沒有什么問題是可以輕易地回答的。社會復雜多變,人性也同樣五花八門。
總之,《彷徨》是一篇讓人深思的作品。它不僅揭示了社會中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人性的復雜和社會的殘酷。閱讀這篇小說,我也對自己提出了一些問題:在面對困難時,我應該如何去堅持?在看到別人遭受困境時,我應該如何去關注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