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65回讀后感(三國演義第65回讀后感300字)
三國演義第65回讀后感
《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小說的經典之作,展現了三國時期各個勢力之間的斗爭和英雄人物的形象。其中第65回是特別引人入勝的一章,讓我深受感動。
曹操與司馬懿談論戰略
在這一章中,曹操與司馬懿進行了一次關于戰略的對話。曹操向司馬懿提出:“孫權甫得江東,以水陸之勢,廣布嚴峻,伐吳必難。今當分兵為二路:一路由周瑜、程普等率船而下;一路由徐盛、張昭等率軍而進——周瑜必不敢厭行遠涉所至,必將主船放在后面;此時夜襲其前船,則江東震動。”
曹操提出這樣一個計劃,司馬懿卻毫不畏懼地反駁道:“此計雖可用,然不宜行也。因周瑜乃文王再世耳!”
文化與武力的比較
通過這段對話,我們可以看出曹操與司馬懿之間的思想差異。曹操重視武力,認為用兵之道在于奇正相生,計謀和勇武并重。然而,司馬懿則更注重文化因素。他認為周瑜的智謀超群,勝過了徐盛、張昭等人。因此,曹操的計劃雖然可行,但不宜實施。
在這個時期,文化和武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既能運用智謀又能斗爭勇敢的人才可以獲得勝利。
成敗由命
通過閱讀《三國演義》,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成功或失敗并不全取決于個人努力或天賦,命運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在第65回中,周瑜最終還是被夜襲所殺。盡管他智謀卓越、才華出眾、統治江東多年,但他還是無法逃避自己的命運。同樣地,在整個三國時期中,許多英雄豪杰也經歷了興衰榮辱。
結語
通過閱讀《三國演義》第65回,我對于那個時期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此外,通過曹操與司馬懿之間的對話以及周瑜被夜襲所殺的情節,我也明白了成功或失敗并不全取決于個人努力或天賦,命運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這一章內容豐富、思想深刻、引人入勝,讓我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