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讀后感
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讀后感1
暑假期間,我看了著名作家楊紅櫻的笑貓日記中的一篇故事《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書中的這只烏龜因為一直都能聞出孩子味,所以它活了好幾萬年。
這只烏龜的性格特征是:單憑刻在它背上有一些像小魚一樣的甲骨文,你就可以想到這只烏龜活了很多年,它有一個神奇的本領,就是能聞出孩子味。
書中的笑貓是世界上第一只會笑的貓,它的主人是馬小跳的妹妹杜真子。笑貓是這套書的主人公,書中的故事是通過笑貓來講述的。馬小跳是一個調皮的小男孩,但是他對小動物很關愛,從來不傷害它們,我們要學習他這樣有愛心。
這本書里還有許多角色:老老鼠、唐飛、安琪兒、地包天。這些角色里地包天最可愛,唐飛最胖,老老鼠吃的東西最不好,但是他覺得很好吃。
我覺得楊紅櫻老師寫的書中的人物特別有意思,特別適合我們這么大的孩子看。高興之余,我讓媽媽給我買了一整套的笑貓日記。我要慢慢地和書中的人物交朋友。
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讀后感2
《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這本書講了一個百年一遇的盛夏,一只背上刻滿了甲骨文的烏龜,突然闖進了笑貓的秘密山洞。烏龜說,只要生活在孩子味兒的地方,心就永遠不會變老,不過,現在有著濃濃孩子味的孩子是越來越少了。只要有著孩子味的地方,就會和一只神氣的烏龜不期而遇。
故事中途烏龜告訴我們孩子味非常重要,就像陽光、空氣和水對人的重要性一樣,只要生活在孩子味的地方,心就永遠不會老。
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孩子味其實就是童心,也讓我體會到了張海迪姐姐說過的一句話,勸那些總把孩子關在屋子里讓他們學習的爸爸和媽媽,,學習之余,讓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去吧,在那里能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我得到的啟發是學和玩要自然結合,玩也要適度,做一個快樂、有著濃濃孩子味的孩子。
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讀后感3
這是一個百年一遇的盛夏,一只刻滿了甲骨文的`烏龜,突然出現在笑貓的山洞里,烏龜說,只要生活在有孩子味的地方,心就永遠不會老。在大雨滂沱的深夜,烏龜扶著笑貓穿過城市中密林般的樓群,一路上聞著孩子的氣味來到了馬小跳的家。一個不同尋常的暑假,就這樣開始了......
烏龜來到馬小跳家以后,就每天和笑貓對話,和他講是怎么活到一千萬年的,原來是:現在的孩子氣味都沒有了,心里都太成熟,也是父母造成的危害。媽媽天天逼著孩子寫這個,讀那個,只有吃飯和睡覺是閑著的,都沒有了自由和貪玩兒的時間和權利了。這樣,人的心就會慢慢的老了起來,心老是最可怕的了。只有孩子和父母心情開朗和舒暢,心才不會老。
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我買這本書非常值得。它不僅讓我學到了許多,還讓我學會了讓自己的心開朗。
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讀后感4
今天我再次翻出那本我最喜歡的書《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津津有味的讀起來。
文章主要講了:一年夏天,一只背上刻著甲骨文的烏龜闖入了笑貓的秘密山洞,烏龜能聞出孩子味,它說只要有孩子味的地方,心就永遠不會老。然而在這個世紀,已經沒有幾個孩子味濃的孩子了,于是,烏龜幫助孩子們找回不同尋常的童年。
現在的孩子已經沒有了孩子的純真,像一個個老練的小大人。杜真子的媽媽不讓杜真子和馬小跳看彩虹,只讓他們寫作業,她不知道大自然是最好的課堂,她只讓孩子們看“必讀”書,卻根本不理會孩子們的感受。他們以愛的名義打破了孩子們最真實的夢想。
其實我們身邊也有那樣有“孩子味”的孩子,他們的家長應該做的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是讓他們在童年的海洋里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