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靈觀后感
美麗心靈觀后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麗心靈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麗心靈觀后感1
“要是你那一天發現你所珍惜的一切,不是消失也不是死亡,而是根本就不存在時,會有多痛苦?”
《美麗心靈》是一部關于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故事講述的是數學家納什。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納什早年就作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癥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于戰勝了這個不幸,并于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這是一個真人真事的傳奇故事,今天納什繼續在他的領域中耕耘著。
千變一律的勵志電影,總感覺沒什么新意。倒是,這是我第一次知道精神病患是如何治療,也明了為什么精神病那么難治療的原因。我總在想,為什么主角不給那些想象人物一拳呢?或許只要一拳頭,那些幻想就會被打的煙消云散,也或許只是電影里沒有打罷了;又或許,是主角還是有一點不希望那些幻想消失,畢竟,那些想象曾經帶給他成就感和自信,和愛,就像主角說的:“我真害怕你們不是真的。”
人就是人,到頭來還是渴望有人陪伴,人不是孤傲的王者,孤傲的王者還是渴望有人陪伴。惟有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人才會感到幸福。
愛,很多電影的主題。就算看了千遍萬遍,就算看到膩了,它依然是世界上最能使人感到幸福的,世界上最不可缺少的。主角之所以能堅持不懈的過正常生活,而不是去精神病院過著什么事都不能做的生活,也是因為愛,為了世界上那些還帶來愛給主角的人,妻子、兒子以及那些大大小小支持著人,當然,最重要的就屬他的妻子。
永遠不要放棄自己,非凡是沒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雖然要冒一點險,但人生又何嘗不是靠冒險豐富起來的呢?
電影的最后,納什這樣說:“我一直相信數字,不管是方程式還是邏輯學都引導我們去思考。但經過終生的追求我問自己:邏輯學到底是什么,誰去決定原由,我的探索讓我從形而下到形而上,隨后到了妄想癥。就這樣我走了一個來回,在事業上我得到了最大的突破,在生命中我得到了最重要的人。”
曾經也看過納什的故事,他是一個經歷了艱苦人生,最終得到成功的人,最然這樣評價很委屈他,因為他是天才,是科學家,是大智慧的人。但我想,無論是誰,這樣的精神是要有的,這樣的思想是不能放棄的,也只有這樣的堅持和忍耐才能叫做完整的人生。
美麗心靈觀后感2
《美麗心靈》這部電影主要介紹了數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同時也是精神分裂者納什的一生。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納什早年就作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癥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于戰勝了這個不幸,并于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
俗話說,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在納什其實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就已經到了精神分裂癥的發病期。他的浪子室友查爾斯,還有查爾斯的失去雙親的小侄女瑪雅,以及他工作上的上司威廉帕徹,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納什的幻想。但是,導演卻讓所有的幻想來的如此自然,以至于我們一度和納什一樣認為這三個人物是真實的,是現實中存在的,這些人的出現,從某些角度反映了他的心理缺口。
例如帕切爾與納什見面時,納什回答著查爾斯的詢問時說:“我喜歡獨來獨往,更重要的是,人們不喜歡我”。回顧全篇,查爾斯所有的出現場合,都是在分享著納什的極度悲傷和快樂,他是納什幻想中的摯友,用來堵住納什現實中慘淡的人際關系的缺口。查爾斯的小侄女也在他的幻想中,陪伴著他度過苦樂哀愁。至于威廉帕徹,他帶給納什的永遠是工作的壓力,或許是納什在數學人生中進入了瓶頸時期,壓力過大而產生的一個黑色人物。他讓
納什慌亂,害怕,但又給了他肯定和驕傲,讓納什在“為國防部工作”痛并快樂著。
納什有著一顆美麗的心靈,他為了承擔家庭的重擔,為了照顧兒子,為了滿足妻子的需要,而停止了吃藥。并在別人的嘲笑與醫生的不贊同下,堅強地活著與心理疾病做斗爭。他的心是潔凈的,他的堅強意志使他的心靈得到美化。
他的妻子,也有一顆美麗的心靈。面對得了患有精神分裂癥的丈夫,面臨受傷的威脅,抱著剛出生的兒子,她絲毫沒有退縮,堅強地承擔起了這個在風雨中搖曳的家。他的妻子,給他的信任與扶持,包容與忍耐,鼓勵與引導。她是個美麗的天使,擁有著美麗的心靈,守護著她的愛人。
《美麗心靈》來自于納什的心靈,來自艾麗西亞的心靈,他們都是善良的,有著美麗的心靈,雖然過程曲折,但最終,他們的超我發揮了作用,他們戰勝了苦難,戰勝了病魔,獲得了一生的成就,無怨無悔。影片告訴我們,人雖不是萬能,但是通過我們的意志,通過不懈的堅持和努力,我們可以戰勝未知,迎來光明。
美麗心靈觀后感3
你是否曾苦苦為一件事堅守過?或是一個夢想,亦或是一段感情,這種堅守是美麗的,是幸福的。到最后,你會覺得結局是什么,好像也不再那么重要了。
看一部電影,就像看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的一瞬間,一個人的美好,《美麗心靈》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這是一部讓我感動且受到震撼的影片,一個人在寢室安靜地看完電影,感慨良多。有感動,感動于男主角的堅強毅力,有震撼,震撼于女主角的不離不棄。
男主角的人生是傳奇的,并且也是確有其人的。天才的數學家納什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很年輕時就作出驚人的數學發現,奠定經濟學博弈論的數學基礎,開始具有國際聲譽。但30歲時他被診斷出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癥。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終于戰勝了這個不幸,并于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
相比于男主角傳奇的人生,我更喜歡里面的女主角——艾麗西亞。她不僅美麗,而且具有一種氣質。在我看來,是一種蘭花般淡雅的氣質。同時,她又非常地堅強,納什病情的好轉和她是分不開的。沒有她的堅強和努力,我想納什也不一定會堅持到最后。她選擇不離不棄,選擇堅守在納什的身邊,這就絕對稱得上是美麗的心靈。
更令我動容的是艾麗西亞的包容,她可以包容納什給她帶來的傷害與畏懼,她可以包容周圍投射來的異樣眼光,我相信這才是最可貴最閃光的,也是.《美麗心靈》真正揭示的真諦。
試想下,如果你是艾麗西亞,你的丈夫,這一生與你緊密相連的人突然從天堂走入地獄,你的家庭支柱,精神支柱突然倒下,你是否會撕心裂肺,是否會崩潰倒下,是否會對生活絕望?也許你堅持不下去了,然后就放棄了,離開了。
而電影中的女主角,并沒有放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丈夫,她選擇了堅守,最后挺了過去。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堅守信心,陽光。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無論你多么堅強,無論你多么富有,無論你多么受人歡迎,生活就像風平浪靜的海面,可它同時也隱藏著可怕的風浪。你不知道它什么時候來,你也不知道它有多么的恐怖,你能做的就像是平靜的海平面堅強地接受它,把它融入自己的生命里,讓它和自己一起成長。《美麗心靈》也許也告訴了我們這些更深層次的東西吧。
影片的結局一直印象深刻,當納什站在那高高的臺上時,他的一切都成了閃光點。我們都應該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故事的結局是美麗的,納什擁有了看似平凡卻不平凡的東西。我想,這一切在歷經錘煉,始終堅守后變得更加珍貴。
美麗心靈觀后感4
看完《美麗心靈》,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眼前仿佛總閃現著納什在精神病床上掙扎的樣子,渾身插著管子,四周籠罩著痛苦和恐懼的陰霧,叫人久久透不過氣,而我亦深深感覺到震撼與懼怕。第一次,第一次讓我感覺到精神分裂癥是如此可怕,就像我們發現我們觸手可摸的人和物在別人看來是不存在的,所有自以為發生的事事實上沒有發生,夢與真實沒有辦法區別——這該是多么荒誕與恐慌。
納什是不幸的,他是孤獨的天才,不善社交,討厭人群,就如人們不喜歡他,他也不喜歡他們;他是行為怪異的學者,覺得上課是扼殺才能的工具,普林斯頓是充滿競爭的大學。如此怪異的人,當然不受同學和教授的歡迎——同學樂見他失敗。他需要一個朋友,一個真心對他的朋友,能在失敗的時候鼓勵他,與他分享成功的喜悅。所以,他幻想出一個室友,一個能陪伴他,不管快樂與傷心。這種情況從某種層面來說對于納什是有利的,因為他終于有了一個能充分理解他,鼓勵他的朋友,但假的畢竟是假的,他的病越來越重是事實。于是他又看到了另一個他腦海中的人—帕徹。我覺得帕徹的出現是源于納什對于成功的渴望,他渴望成為偉大人物,在戰爭中發揮自己的力量,而陷入密碼的旋流中,他無法自拔——這種情況對他來說是不幸的。然而,小女孩的出現象征納什的彷徨,他對艾麗西亞-拉迪求婚感到害怕,他害怕失敗。我覺得小女孩的出現,是納什陰霾內心捅進的一縷陽光,是納什對真,善,美的追求。
同時,納什是十分幸運的。他對于自己興趣的堅持,執著得讓人感動。無論旁人怎么褻瀆這份精神,他都一股腦兒扎進對數學研究的海洋里。在他看來,數學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最迷人的東西。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不是天才,只是沉迷在數學里的普通人,但他對于數學的癡迷程度又是常人不可以相提并論的,他就像個怪物。可他知道他該追求什么,并能夠傾盡一生去追求——即使是無法治愈的精神分裂癥,也無法阻擋他尋求真理的腳步。終于他成功了,不僅獲得諾貝爾獎,還獲得大家的尊敬。餐廳所有人相繼給予納什鋼筆的情景,讓人久久無法忘懷,我想那應該是納什一生的財富。作為精神病患者,獲得學者的敬意,想來幸運,有點偶然,卻也是納什堅持努力的必然成果。
納什擁有一個艾麗西亞,他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她沒有因為納什患精神病而拋棄他,即使納什發病時差點淹死兒子,威脅到她的生命。艾麗西亞的不離不棄,讓所有的觀眾都潸然淚下。的確,在當今物質橫流的世界,這樣的真情和無悔,是稀罕而值得他一生珍惜的
美麗心靈,美在對不幸的抗爭,美在真情永在。
美麗心靈觀后感5
你對你生活滿意嗎?很多時候,我們會對眼前的路感到迷茫。不知道該用何種方法,走向何種方向!《美麗心靈》告訴我們,即使是普通人認為枯燥乏味的數學,它也能為我們帶來很多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選擇一條什么樣的路!擁有美麗心靈的人最終會得到幸福!
那什么才是美麗的心靈呢?無疑就是一種奉獻的精神,一種對他人的無私關愛!
不得不佩服導演和編劇的手法高超!將一個人物傳記類的電影,拍的如此多邊形!因為之前在看的時候都在想著定性的事情,忽略了一些劇情的發展,于是不得不又重新看了一遍!
《美麗心靈》中那三個人納什揮之不去的虛擬人物是這部影片要體現的核心價值。也是納什這個內向型天才在人生中力求的!于是這些人物都出現在納什情緒開始巨大波動的時候!比如那個室友,是在納什論文無法突破瓶頸的時候出現的!那個黑衣boss,是在納什不滿工作環境和性質的時候出現的!而小女孩,是在納什害怕向艾麗西亞求婚遭拒的時候產生的!
這三個虛擬人物分別代表著我們生活中的三類人,一種是比自己強的人,就是那個黑衣boss;一個是比自己弱的人,小女孩;還有就是和自己地位平等的人,就是他的室友!換句話說,這三類人代囊括了所有和我們有關系的人!呵呵!納什需要這三類人的肯定和愛,我們也是!
為什么我會如此理解呢?原因在于后邊,納什在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找到了這三類人,并且得到了他們的愛和肯定!納什妻子的愛讓納什決定從新適應這個社會;納什大學的同學的愛,讓納什從新進入校園,而學生推納什的愛,讓納什真真正正的融入人群!得到了這三類人的愛!最終納什獲得了諾貝爾獎,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肯定和愛戴!
當然他人的愛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這些都是因為納什收起了他的孤傲,先踏出了他的第一步!在納什在完成畢業論文以后,他并沒有羞辱曾經羞辱過他的同學!在徹底知道自己的病情以后,他考慮到不讓妻子收到傷害,而要獨居!他開始認真的回答學生提的問題,不再認為那是在浪費時間!
什么是美麗心靈,我想影片已經給出了解答,回想往日,在不經意間,我們錯過了多少值得珍惜的東西?我們將多少精力花在一些虛無縹緲的幻境之中!其實幸福很簡單,只要我們愿意向前邁進!
對了!這部影片還告訴我們,要想拼,想闖,想瘋,想偏激,要趁年輕,這樣外一有個什么閃失,還有補救的時間!而且這樣老了才有回憶的資本!納什無疑是撿到了一個大資本來回憶!
美麗心靈觀后感6
我把《美麗心靈》這部電影看了兩遍,終于明白了美麗心靈的含義。美麗是因為執著,約翰.納什對數學的執著,艾莉西婭對約翰.納什的執著。
約翰.納什是一個生性孤僻,不善于交際的人,他整天忙于尋找有創意的理論,他就像我們眼中的書呆子,但是執著和瘋狂卻成就了一個數學天才。約翰.納什對數學的瘋狂以至可以用數學來解釋一切。在他的眼里世界就是充滿數字、邏輯和推理的理性世界,他可以用數學公式來表達生活的一切,如:橄欖球比賽,鴿子的活動周期等。因為執著,他撰寫出了關于博弈論的論文——“競爭中的數學”。因為這個論文,約翰.納什的.生活就開始改變了。
因為孤僻,沒有朋友,但是每個人都是渴望友情的,所以就在他盛名的頂峰的時候,他得了精神分裂癥。他開始不斷地幻想,分不清夢幻和現實。了解精神分裂癥的人都會對這個病產生恐懼感,覺得不可思議,排斥或歧視那些患者。但是約翰.納什又很幸運地遇到了執著的艾莉西婭。在約翰.納什得了精神分裂癥之后,艾莉西婭表現出了鋼鐵般的意志,她堅信納什能夠感受到她真實的愛,她堅信納什有足夠的力量戰勝幻覺,重拾迷失的自我。她就憑著這種信念,用耐心和毅力創造了奇跡,帶著納什走出困境。艾莉西婭的不離不棄感動著每一位觀眾。我深深地佩服艾莉西婭的勇氣和執著。現實生活中應該沒有多少愿意與約翰.納什交往的,我佩服艾莉西婭堅持真愛的勇氣,欽佩她永不動搖的信念。她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相愛,就要用一生去呵護;幸福,就要兩人共同創造。
在患病的三十年里,約翰.納什唯一一次停止用藥是為了家庭,為了照顧兒子,為了滿足妻子的需要。毫無疑問的是他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妻子。所以盡管別人嘲笑,他還是堅持回到醫院跟疾病做斗爭,在妻子的陪伴下,他戰勝了幻覺。在諾貝爾經濟學的領獎臺上,他發自內心地感謝妻子:“今晚我能站在這里,全是你的功勞,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 他們對彼此的執著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美麗心靈》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執著的力量,我們以后要走了的路還會曲折坎坷的,但是只要我們有執著的精神,只要我們堅持走下去,就一定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迷茫無助的時候,想想自己的家人,他們一定時時刻刻在支持著我們的,抱著對未來的憧憬,堅持著信念,朝著有夢的方向飛去吧!
美麗心靈觀后感7
不是每一個精神病患者都能夠獲得諾貝爾獎,但約翰·納什做到了。
看完改編自同名傳記的美國電影《美麗心靈》,我感觸良多。影片講述的是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癥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以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的生活故事。沒有驚心動魄的場面,沒有華麗的造型,也沒有百轉千回的橋段,憑著樸實又帶點小幽默的對白,深情的演繹,大膽的詮釋,《美麗心靈》不僅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也得到了眾多影迷的肯定與支持,震撼了無數人的心。
納什是個天才,卻很古怪。他有一個忠誠的舍友,舍友帶著一個可愛的侄女,他們相處得很愉快。他還有一個神秘的上司威廉·帕徹——正是這個人,給予他渴望得到的認可和展現自我的舞臺,使他成為默默奉獻的英雄,帶給他無上榮光和自豪感。這些人,也是我們正常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且渴望得到的存在。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知己,一個伯樂,一個愛人。我們在驚嘆甚至嘲笑他所幻想的一切的時候,應該對照一下自我。要知道,天才和平凡人一樣,需要鼓舞的力量。
隨著劇情深入發展,妻子艾麗西亞發現昔日的天才丈夫居然得了精神病,他口口聲聲所說的關于秘密的一切都只是他自己的幻覺,只是他在自己的腦海中不斷構想更新的小世界而已。看到這里,觀眾好像忽然間什么都明白了。這樣的結局,令人唏噓!幸而故事沒有在此結局,妻子艾麗西亞一次次在崩潰的邊緣轉過身來,鼓起勇氣,慢慢地理解丈夫,包容他,關愛他,納什終于被她那堅貞不渝的愛情和忠誠所感動,最終決定與這場被認為是只能好轉、無法治愈的疾病作斗爭。
現實也是如此。有些人覺得生無可戀的時候,是朋友的關心、家人的愛,給了他生活的希望和生存的勇氣。尤其是在寂寞、恐懼、患病的時刻,常常會覺得自己還沒有做一番事業,沒有轟轟烈烈活一次,人生毫無意義,這時候最需要親人朋友的愛和幫助。任何時候,家都是我們溫暖的港灣。任何時候,面對任何困難,都不要放棄,要知道,家里總留著一盞為你而亮的燈。
上天眷顧勇于戰勝困難的人。影片的最后,納什雖然依然會出現幻覺,但他已經不去理會他們了,強大的理性戰勝并控制了非理性幻覺,他通過努力工作、潛心研究為科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獲得了多少人追逐一生而不得的諾貝爾獎。每個人都應該認真地活在當下,珍惜擁有的一切。困難是彈簧,你弱它就強。遇到困難,勇敢面對,不一定會有完美解決;但一味逃避,就永遠無法解決,反而陷入痛苦的深淵,萬劫不復。
擁有美麗心靈的,不僅是不依賴藥物、勇敢地與病魔作斗爭并取得勝利的納什,還有一直支持他、鼓勵他的妻子。
美麗心靈觀后感8
影片《美麗心靈》是一部以納什的生平經歷為基礎而創作的人物傳記片,當然是經過了藝術加工了,該片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幾乎包攬了20xx年電影類的全球最高獎項。
影片里的Nash在數學方面他是個天才,在剛進入普林斯頓的時候,由于他不合群,沒幾個理解他的那些想法,只覺得他是個自負自傲的人,和同學下圍棋輸了,就說圍棋是發明原理有缺欠。孤獨中,Nash他自己創造出了一個好朋友。此人非常明白Nash的心意,一直鼓勵和安慰他,不過,這個室友卻是以瘋狂的酒鬼形象出現的。
畢業以后,Nash的性格缺陷讓他在人際溝通方面舉步維艱,所以他又創造出大學好友的侄女,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孩。再后來,在冷戰的大環境下,他又想象出一個密探,對方委托他為美國服務,分析雜志上存在的密碼,并和他之間歷經了一系列神秘而冒險的舉動。影片看到后來,才知道這一切都是他幻想出來的場景,他患上了嚴重的心理障礙,形成了人格分裂。而他的戀愛也是穿插在這過程中完成的,這也是影片設計的精彩之處。經一系列心理治療、電擊治療和藥物治療仍無效果。后來還是在妻子的愛護下,漸漸過上了平淡的生活,并獲得了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在獲獎發言中講,是愛成就了這一切。但那清神分裂的癥狀也一直伴隨著他,只是他學會了與他們和平相處。
有人按弗洛依德的現論去解釋這三個形象,原我,自我和超自我,當自我與原我和超自我及外部世界不能融合時,人便會發生精神分裂。且不談這些,但就他幻覺的這些對象的代表意義來講,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類似,他們也許正是人對友誼、野心、無助、純潔和英雄、神秘冒險等一系列的心理反饋。
等看明白了那一切都是他的幻覺時,突然感覺非常不好。他自己時而堅信時而懷疑,痛苦不堪。過去的一切都是幻覺,這等于否定自己一樣。可我在那一瞬間強烈的也感覺到了,所謂的真實的過去不也像一種幻覺嗎?當人有朝一日發現他過去的努力是錯誤的或毫無價值的時候,是否也會有了納什明白真相后的感覺呢?
Nash一方面是個精神病患者,他重回大學,對著他自己才能看到的密探在手舞足蹈的爭辯的時候,周圍有一群圍觀者,也有嘲笑的聲音,可另一方面,他在數學方面的天才又是大多數人不可望其項背的。這在說明什么,光明的另一面是孤獨和黑暗?人生來平等?還是提醒我們人類要相互尊重包容?每個人都不是一無是處的,在一個領域是人才,在另一個領域就是蠢才呢?
人是不能完全了解自己的動物,注定了每個人的一生都要染上些疑惑,最終也許只能像Nash那樣,學著和他們和平共處,學著妥協才行。人無法完全了解自己,就更談不上去完全了解別人了。
美麗心靈觀后感9
在看此影片前,我總認為“天才”是與生俱來,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他們有無與倫比的卓越才能,他們在人際生活中會樣樣比常人順暢,但現在我覺得“天才”其實也有孤獨,迷茫,困惑以及不與人和的時候。他們之所以能取得偉大成就,真正來源于他們對科學的熱愛,以及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美麗心靈》之所以這樣取名,我認為是主人公納什,不僅有對科學的那份熱情,而且有著美麗的心靈。同時,最終也是這顆美麗心靈在他妻子艾麗.西亞愛的支持下,戰勝病魔而獲得最終的成功。
本影片描述了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納什,早年做出驚人的數學發現,享有國際聲譽,并由此進入普林斯修大學。在大學里,他并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有上課的興致,不按常規上學,缺乏優雅的社會交際能力,整天沉迷于尋找新的有創意的理論。直至他的直覺受到妄想型精神分裂癥的干擾。但他的妻子并沒有因此離棄他,而是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有她的愛感化他,用她的美麗心靈溫暖他,幫助他克服困難,戰勝病魔,最終獲得諾貝爾獎。而他自身沒有自暴自棄,為了承擔家里的重擔,為了照顧自己的兒子,為了滿足妻子愛的需求,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他停止了吃藥。在他人的嘲笑下,靠自己的毅力與信念與病魔抗戰到底。我認為他的成功不僅有她妻子的功勞,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不斷地鼓勵自我,克制自己,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愛可以戰勝一切,只要我們堅持不懈。
對于影片另一主角:納什的妻子艾麗.西亞,她也有一顆美麗的心靈,面對丈夫的病情,她表現出鋼鐵般的毅力,她挺過了孤獨,漫長的日子。用她的耐心與愛創造了奇跡,幫助丈夫恢復健康。他們夫妻之間的愛感動了我們,讓我們潸然淚下。在現在的社會,物質財富很豐富,但財富并不是快樂的真正來源,家人才是。家人的鼓勵與支持才是我們人生前進的最大動力。
這個社會需要有卓越才能的人,同時更需要有一顆美麗心靈的人。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在對待學習上應該有納什刻苦鉆研的精神,努力奮斗,創造屬于我們精彩的人生。當我們走向社會時,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我們應有一顆美麗的心靈,堅持我們的人格底線,做對社會有益的事。以我們微小的力量,為社會做出貢獻。同時,我們更應關愛我們的家長,是他們的愛一直鼓勵與支持我們……
美麗心靈觀后感10
我把《美麗心靈》這部電影看了兩遍,終于明白了美麗心靈的含義。美麗是因為執著,約翰。納什對數學的執著,艾莉西婭對約翰。納什的執著。
約翰。納什是一個生性孤僻,不善于交際的人,他整天忙于尋找有創意的理論,他就像我們眼中的書呆子,但是執著和瘋狂卻成就了一個數學天才。約翰。納什對數學的瘋狂以至可以用數學來解釋一切。在他的眼里世界就是充滿數字、邏輯和推理的理性世界,他可以用數學公式來表達生活的一切,如:橄欖球比賽,鴿子的活動周期等。因為執著,他撰寫出了關于博弈論的論文——“競爭中的數學”。因為這個論文,約翰。納什的生活就開始改變了。
因為孤僻,沒有朋友,但是每個人都是渴望友情的,所以就在他盛名的頂峰的時候,他得了精神分裂癥。他開始不斷地幻想,分不清夢幻和現實。了解精神分裂癥的人都會對這個病產生恐懼感,覺得不可思議,排斥或歧視那些患者。但是約翰。納什又很幸運地遇到了執著的艾莉西婭。在約翰。納什得了精神分裂癥之后,艾莉西婭表現出了鋼鐵般的意志,她堅信納什能夠感受到她真實的愛,她堅信納什有足夠的力量戰勝幻覺,重拾迷失的自我。她就憑著這種信念,用耐心和毅力創造了奇跡,帶著納什走出困境。艾莉西婭的不離不棄感動著每一位觀眾。我深深地佩服艾莉西婭的勇氣和執著。現實生活中應該沒有多少愿意與約翰。納什交往的,我佩服艾莉西婭堅持真愛的勇氣,欽佩她永不動搖的信念。她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相愛,就要用一生去呵護;幸福,就要兩人共同創造。
在患病的三十年里,約翰。納什唯一一次停止用藥是為了家庭,為了照顧兒子,為了滿足妻子的需要。毫無疑問的是他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妻子。所以盡管別人嘲笑,他還是堅持回到醫院跟疾病做斗爭,在妻子的陪伴下,他戰勝了幻覺。在諾貝爾經濟學的領獎臺上,他發自內心地感謝妻子:“今晚我能站在這里,全是你的功勞,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 他們對彼此的執著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美麗心靈》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執著的力量,我們以后要走了的路還會曲折坎坷的,但是只要我們有執著的精神,只要我們堅持走下去,就一定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迷茫無助的時候,想想自己的家人,他們一定時時刻刻在支持著我們的,抱著對未來的憧憬,堅持著信念,朝著有夢的方向飛去吧!
美麗心靈觀后感11
其實科學家的傳記電影不好拍,容易枯燥。面對這類題材,編劇、導演通常會將重點放在描寫人物的日常生活,挖掘他作為普通人的喜怒哀樂,而較少正面反映他的工作研究、他的智慧。
《美麗心靈》讓我們耳目一新,首先納什不是一位普通的科學家,他有著傳奇般的人生。影片的與眾不同,更在于它對科學家內心世界的深入探尋與智慧才華的展示。主人公納什一出場就表現令人驚嘆,他居然將玻璃杯折射的五彩光線完美重合在同學的領帶格紋上。他在談戀愛中看星空畫圖案、甚至求婚,都顯示出一個數學天才的特質與浪漫,饒有興趣,否則艾麗西亞也不會愛上他。
關于諜戰,我認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處。既豐富了影片內容,又增加了懸念和神秘感,還揭示了主人公所處的1950年代美蘇冷戰時代背景。導演將納什的幻想與現實結合的如此之妙,觀眾都信以為真,直到后面才恍然大悟。我覺得這部分雖然是納什神經分裂造成的幻想,其實也能夠感覺到創作者對那個時代冷峻的反映和批評,軍方以國家安全為名義,讓一個思想單純的科學家受了傷害。冷戰不是虛幻的荒.唐,而是歷史的真實。
這部影片細節非常出彩,而且前后呼應。比如片子前面作為研究生的納什,在茶廳看到一群教授將自己的鋼筆,放在一位德高望重老教授面前,表達尊敬與致敬之意,片尾納什自己也得到了這份殊榮。比如納什與艾麗西亞第一次約會,她送給納什一塊手帕,片尾納什在諾貝爾領獎臺上又從兜里取出了這塊手帕。比如納什在宿舍窗前終于寫出有關博弈論的論文,窗外雪花紛紛,緩緩的拉鏡頭,雪停日出。還有圖書館如藝術櫥窗般的數學公式等等。
兩位主演演技相當了得,尤其扮演納什的羅素.克勞,曾以《角斗士》硬漢形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他將一個有精神分裂癥的天才數學家表演的特別到位,他專注的神情,走路的步態,準確塑造了人物形象。前兩天看《救贖之路》,康納利扮演了一位兒子死于車禍的堅強母親。在這部影片里,她演的是堅強的妻子,戲份更多,表演更好。
觀影前麗靜留了作業,美麗心靈從哪幾方面闡釋。我想,納什對數學的熱愛和矢志不渝的探索是美麗的,他和妻子之間始終如一的愛是美麗的,納什對抗并戰勝病魔的頑強毅力是美麗的。甚至玻璃窗上的那些公式,讓我覺得數學也是美麗的。
美麗心靈觀后感12
神話故事里說,上帝造人的時候,本來有兩張臉四只胳膊四條腿,因為人的力量太大,才不得不把人劈成兩半。于是,人們一入世就在尋尋覓覓,尋找著自己的另一半。所以有了愛這個美麗的字眼。
也許有人會說沒有人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即使找到,也總是相逢在不適宜的時機,不是早一步,就是晚半拍,真正的愛永遠遲到。
但我想說,愛是永恒存在著,只它沒有固定的表達方式,唯一相同的是真愛的力量無窮。
看完《美麗心靈》,我更加堅定這種想法。納什,這個享譽全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如果沒有妻子的真愛在背后支撐著他,他是不會走向成功的殿堂。
影片中特別令我感動的鏡頭此時仍在我的腦海中晃動著,久久揮之不去。
當納什的妄想型精神分裂癥復發時,當妻子艾麗西亞要決定是否讓納什重回醫院時,艾麗西亞顫抖地拿起納什的手貼在他的臉上,再貼在自己的臉上,“你知道什么是真實嗎?這兒,還有這兒。”然后把納什的手放在自己的心口,“還有這個,他們都是真實的。”她相信納什的心可以感受到她真摯的愛,因為他們之間存在著真愛,也相信這份愛有足夠的力量幫助納什戰勝幻覺,重新正視迷失的自我……
在愛的鼓勵與支撐下,納什勇敢的正視自己那只能好轉但無法治愈的妄想型精神分裂癥。1994年的諾貝爾頒獎晚會上,他更道出了肺腑之言:“我幾乎不相信數據、邏輯、理性,但我一直在追求。我問自己什么是立即邏輯,誰定義了理性,我的問題讓我在物理世界里旋轉。我不經意有了發現,但在我的生命之中最重要的是擁有了一生的愛,那就是因為你,你是我所有的動力……”妻子艾麗西亞的視線模糊了,兩人相視而笑,沉浸在幸福的光芒中。
這種愛雖然看似平淡,但你卻無法不為之動容,這種相濡以沫,發自內心的愛讓生命燃燒,閃爍著一種幸福之光。
有人說:能在生命的最后數小時或數分鐘里,再次看到心中最想見的人,好象連死想亡也變得不那么可怕了。
這讓我想起《泰坦尼克號》里杰克和露絲的另一種愛情。當船在風浪中漸漸下沉,當生命的希望只能留一個人時,杰克毅然的選擇讓愛人登上救生艇,要她好好的活下去。屬于杰克的生命之火在漸漸黯淡,但他始終微笑。只要心愛的她活著,他就毫無遺憾了。“生命曾可貴,真愛價更高。”杰克用他的生命他的愛,燃燒了露絲的生命。這樣的愛一直深深的震撼著我的心靈
非典時期的愛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愛的真實透測。至今仍然記的那樣一段對白:“親愛的,如果我有了SARS,你,你會怎么辦?”“傻子,你有了SARS,那我也有了。”“那我們怎么辦?”“沒有什么怎么辦?我們還是一起生活,一起相愛……”
其實,愛沒有固定的表達方式。用心生活的人總能輕易察覺它的痕跡。
美麗心靈觀后感13
帶著一份感動看完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美麗心靈》,一個倔強、自傲而又孤獨的天才呈現在我的面前。誠然,納什是不幸的,卻又是幸運的。因為,妄想型精神分裂癥雖與他如影相隨,但在妻子的傾力相助下,他毫不畏懼,頑強抗爭,最終戰勝了這個不幸,并于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并得到了終生教授的榮耀。他的傳奇經歷告訴我們:擁有美麗心靈的人最終會得到幸福!
納什擁有美麗心靈,因為他從未自暴自棄,而是始終積極配合治療。在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要以自己的意志戰勝精神疾病。為了承擔家庭的重擔,為了照顧兒子,為了滿足妻子的需要,他停止了吃藥,及其艱難而又頑強地與病魔抗爭。他努力地與自己的幻想做著斗爭,與那些看似溫暖的,看似可以給他庇護的幻想出來的人物一一道別,并且用他所有的力量去抵抗他們,這是需要非凡的毅力和勇氣的。就這樣,他與自己的幻覺不懈斗爭,并與他們爭奪屬于自己的天地和幸福,同時不斷致力于他的數學研究,他是了不起的。這種來自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這種堅強的意志使他的心靈越發純凈,越發美麗。
艾麗西婭——納什的妻子擁有美麗心靈,因為她給予了納什執著無私的愛。她是一往情深的,對納什始終如一,無怨無悔,用鋼鐵般堅定的意志承擔著婚后納什的木訥寡言,努力搜尋著能讓納什面對現實的證據,拒絕了優秀的異性在納什患病期間的暗示,承受著納什妄想癥復發的崩潰,甚至在納什坦言病發期間有迫害她生命的危險時仍義無反顧地選擇留在他身邊;她是善解人意的,她理解納什不愿意去精神病醫院治療的擔心,毅然決然地把納什留在身邊,在家中休養時給予其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料,并頂住巨大的精神壓力支撐著整個家庭走過憂患。她處處為納什著想,從不對他提任何要求,反而主動搬回遠離塵囂的普林斯頓一所簡陋的小房子,目的是讓納什離他熟悉的學術圈子再近一些,希望昔日同窗的探望以及和諧寧靜的氣氛有助于穩定納什的情緒。正是她那無與倫比的忠貞愛情與耐心感動了上蒼,最終換來同樣無與倫比的奇跡。她是最美麗的天使,她那圣潔的愛使她的心靈美麗非凡。
其實,命運始終都在眷顧著擁有美麗心靈的納什。除了摯愛的妻子,納什的母校普林斯頓大學、同事們、朋友們、醫生們都一直對他不離不棄。他們都擁有美麗心靈。普林斯頓大學接納了他,同事們包容他,朋友們尊重他,醫生們盡心幫助他,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愛架起了一座通往美麗心靈的橋梁,每個人的心靈都熠熠生輝。正是這種種溫馨的撫慰使納什重新找回了自我,最終走出了幻谷,回到了現實,走上諾貝爾領獎臺。
愛,讓心靈如此美麗。我們,理應信奉愛,珍視愛,擁有美麗心靈,對生命、對世界作出美麗回應!
美麗心靈觀后感14
也許天才和神經病只有一線之隔,很多時候他們之間的界限并不十分分明,而類似《美麗心靈》中的精神分裂在多數情況下更是智商超高者的專利。電影需要戲劇化的矛盾沖突,而一個矛盾的人格無疑是姣好的素材,長期以來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樂此不疲的塑造了一系列類似形象來滿足觀眾對高智商人群的窺視欲。
但是毫無疑問,天才也是人,他們人類的情感也需要得到滿足。因此,這一類型片也大多會在把天才吹捧一番之后回歸人性,并最終在其救贖之路上實現影片的普世意義。
《美麗心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對名利的探討,開場白就是一段《少年中國說》式的激昂文字,讓在場的每一個祖國的未來都覺得如果自己在死前還沒有開放過就是可恥的。這種強烈的功利主義的暗示不得不說在很大程度上深深地左右了納什的人生軌跡,讓他渴望功成名就出人頭地,他愿意竭盡所能,只要這個社會肯定他。威廉帕徹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他正是在納什不甘心被五角大樓用完就踹的時刻現身的,是他讓納什感到受到重視、遇到伯樂,從此可以一馬平川,青云直上。這種VIP式的待遇無疑讓他亢奮,讓他的虛榮心得到空前的滿足,雖然這也可以歸因于他一直以來人際關系的失敗。所以不論是在上學期間還是服藥時期,他最害怕的就是他睿智的雙眼"失明",這滋味就像打斷一個運動健將的雙腿一樣,會讓人痛不欲生,更何況這還是他拿出成果的基礎。
就這樣,納什一方面滿足于幻覺帶給自己的愉悅,另一方面也被幻覺拖拽著越來越遠離現實世界。正因如此艾麗西亞的出現才真正表明了納什沒有被上帝拋棄,這一納什身邊唯一真實的存在才是他一切生命的源泉。同樣的,艾麗西亞的努力也需要正面的回饋,而這一來源也只能是納什,她的心情從此就隨著納什病情的陰晴圓缺而時好時壞。還好她不是天才,不然她也要分裂幾個幻覺出來了,呵呵。
"Mind"一詞的中文含義不僅包括腦力,更包括心智。它的這一雙重意指使得影片"A Beautiful Mind"的名稱也就變得意味深長。
很顯然,前期的納什只有智商沒有情商,后期的納什則情商見長,智商卻平平淡淡。晚年的納什終于慢慢體會了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對名利也不再熱衷,突如其來的贊譽甚至讓他想要逃避,但是無論如何他終于坦然了,他能夠平靜的對托馬斯金陳述自己的不健全,不管好的還是壞的都是我。如此前期與后期的納什才能夠統一在一起,才使他真正有資格獲得要求智力與形象(即精神力)并重的諾貝爾獎,我們的天才也終于著陸凡間,擁有了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