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持久戰讀后感(讀論持久戰有感600字)
讀論持久戰讀后感
背景介紹
《論持久戰》是毛澤東于1938年寫成的一篇著名文章,提出了“消耗戰”、“防御轉攻擊”等重要思想,并對中國抗日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如今,這篇文章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印象最深刻的觀點——消耗戰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提出了“消耗戰”的概念,即敵人物資和士氣的消耗是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這種思想可以說顛覆了傳統作戰思想,強調“以少勝多”,通過巧妙運用兵力、地形等因素來攻擊敵人弱點,從而達到最終勝利的目的。我覺得這個觀點很值得借鑒,不僅適用于軍事領域,也適用于其他方面。比如,在工作中我們也可以采取類似策略,通過尋找對方弱點、精準施策來達到目標。
另一個重要觀點——防御轉攻擊
毛澤東在文章中還提出了“防御轉攻擊”的思想,即在不利情況下采取防守姿態,等待時機成熟后再發動攻勢。這種策略可以說是一種非常聰明的作戰方式,因為它既能夠保護自己兵力和物資,又能夠消耗敵方資源和士氣。同時,在敵人失去警惕性的時候,再突然發動攻勢,通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覺得這個觀點對于我們在工作中也很有啟示意義。有時候我們面臨的壓力可能很大,但是如果能夠采用冷靜、理性的防御態勢,并且找準時機反擊,就有可能取得勝利。
持久戰思想
《論持久戰》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持久戰”,即要求抗日軍民必須具備長期抗戰的信念和耐力。毛澤東認為,在對強大敵人作戰時,“速勝論”只會導致失敗和災難。因此,唯一正確的作戰方式就是“持久戰”,通過不斷地消耗敵人的物資和士氣,最終取得勝利。我覺得這個思想對于我們今天依然有很大的啟示意義。在面對復雜多變的現實環境時,我們要具備長期的耐心和信念,并且要不斷學習、改進,才能最終取得勝利。
結語
總之,《論持久戰》是一篇非常優秀的文章,它提出了許多有啟發性的思想。雖然它寫于80年前,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智慧和經驗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夠運用好這些思想,就一定能夠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