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自己做主》讀后感400字
《讓孩子自己做主》讀后感400字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讓孩子自己做主》讀后感4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直困惑如何教育好班里的孩子,偶然的機會有幸看到了《讓孩子自己做主》一書,這本書是哈佛素質教育經典叢書。共九章。單看這九章題目就覺得很實用。
今天讀到《理智地對待孩子的挑釁》。先講一個當媽媽常遇到的一件事。如果是自己該怎樣處理呢?
戴爾已經4歲了,在廚房里和哥哥比爾一起吃母親做的蘋果餅,一不小心把喝著的果汁碰翻了,灑了自己一身,讀后感《《讓孩子自己做主》讀后感》。母親聞聲趕到,看見這一桌一地的臟亂情景,十分生氣,可是母親并沒說什么,只是對戴爾說:"來,親愛的,我們去洗一洗,換身衣服。"
戴爾跟著母親來到洗手間,等母親放好了水,給他準備好了衣服后,戴爾卻改變了主意,開始,躲來躲去,不洗也不換。母親給他講了一會道理,還是不管用,生氣中的母親按捺不住了,上去緊緊地抓住戴爾,把他放進澡盆里,戴爾還在里面掙扎,母親就用力按住他,把他的胳膊抓出了一條紅印。
在這一過程中,戴爾不停地哭鬧,母親就想盡一切辦法馴服他。等一切弄好以后,戴爾哭著把自己關在房中,仿佛受到莫大的傷害。母親也一肚子氣。
怎么辦?當戴爾拒絕換洗的時候,母親應該平靜地對他說:"這么臟,自己身上會很不舒服,也會把其它東西弄臟的。"如果戴爾還是拒絕,母親可以走開,去做自己的事,戴爾身上確實不舒服了,就會回來找母親的`。
我們的學生也會有這樣的時候,他們有時不想后果,做出比較極端的行為,給老師下不來臺或兩個同學發生爭吵的情況,這時不妨從沖突中退出來,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我們的撤離,留給孩子一種孤獨的感覺,這樣的局面是他們不喜歡的。他們會很快認識到,只有改善自己的行為才能避免這種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