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讀后感
《我喜歡》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喜歡》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我喜歡》讀后感1
一本來自FLUFFY HOUSE的繪本,清新可愛的封面,給人一種輕松快樂的感覺,很適合休閑時刻翻看,全彩的繪本也適合小孩子看。 FLUFFY HOUSE是一個集合可愛卡通人物的大家庭,是一個培育創意的工場,也是一個夢想的起點。他家是成立于20xx年的設計工場,近年來活躍于產品設計、插畫、角色設計等領域,旗下最知名的角色當屬彩虹妹妹為首的FLUFFY家族,就是這本書的主角們。正如Fluffy這個單詞的字面意思,他們的產品給人“蓬松,輕快,柔和,毛絨絨”的感覺,直擊女生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因此在女生中很受歡迎,任何軟妹們都不能拒絕這種萌萌噠。
白云先生、彩虹妹妹、雞仔、搗蛋兔、尿布熊……這些毛茸茸、軟綿綿的可愛形象聯合在一起出書取名為《我就是喜歡捉弄你》,做為備受喜愛的潮流玩具品牌Fluffy House親繪超暖心漫畫,千萬娃友誠摯推薦,我們偶爾會相互捉弄,但更多時候相互溫暖。幸運的是,還好有你在身邊!
繪本是全彩的,一開始就花了兩頁紙介紹了人物簡介,當然我相信買這本書的小伙伴有一半都是認識里面的角色的,但是也要為新朋友們考慮,讓新的小伙伴們可以更快地認識這些可愛的形象也是贊贊的啦~里面的故事有四格小漫畫,也有花幾頁講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有他的意義。像第一個故事現代人的生活,很生動形象,現在的發展太快,生活節奏也是很緊促的,或許你手頭上的活還沒有干完就又有新的活下來了,其實我覺得作者是故意把這個故事放第一個的,是不是暗示我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會被很多事情打斷?不管作者是不是有意為之,我們都需要知道要把自己的時間控制好,不要讓事情牽著自己的鼻子走,要走在事情的前面,做好充分的準備,做時間的主人。
里面的故事都是幾個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是不是讓你也想到自己的小伙伴們?也許你們還經常聊天也或許你們已經很久不聯系了,但是你們曾經在一起嬉戲打鬧,在一起互相捉弄,只可惜現在的你們已經長大各奔東西,不會再像從前一樣天天一起約出去玩耍。
人可能早已各自在天涯,可只要朋友們張開一句話,還是會像以前一樣親密無間,相互捉弄。
《我喜歡》讀后感2
我喜歡張曉風,喜歡她的散文——把我帶進一個美麗的世界。 “我喜歡冬天的陽光,在迷茫的晨霧中展開。我喜歡那份寧靜淡遠,我喜歡那沒有喧嘩的光和熱,而當中午,滿操場散坐著曬太陽的人,那種原始而純樸的意象總深深地感動著我的心。”《我喜歡》,讀這樣的文字的確是一種享受,感受著文章那頭的筆尖之舞動,細膩的描寫著聲之靈韻。“我喜歡夏日的永晝,我喜歡在多風的黃昏獨坐在傍山的陽臺上。小山谷里的稻浪推涌,美好的稻香翻騰著。慢慢地,絢麗的云霞被浣凈了,柔和的晚星遂一一就位。”在這意境里,我的心仿佛也溶化在其中了。
此刻,色彩的聲音也是甜美的、清香的。張曉風的大多數散文是先要講一個故事,有時甚至是幾個,都是那么生動有趣——先是引人發笑,后又讓人深思。就像那小孩兒向作者比電動玩具時她的話,“我告訴你,我根本沒有電動玩具!一個也沒有,大的也沒有,小的也沒有——你不用跟我比,我根本就沒有電動玩具,告訴你,我一點也不喜歡電動玩具!”引人入勝的故事總會牽動我的心,以電動玩具來計量生命也太荒謬了吧!自然而然,在《生命,以什么單位計量》最后她告訴我“我是我,不以公斤,不以公分,不以智商,不以學位,不以暢銷的“冊數”。
我,不納入計量單位。”一句“我是我”點明了主題。張曉風的散文總是娓娓道來,深意令人不可捉摸,最后才隱約而神秘的把道理敘述出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高處何所有》——部落酋長的候選人面臨著攀上山頂的難題,一個只走到山麓,那里繁花夾道,流水淙淙,鳥鳴嚶嚶;另一個人爬到了山腰,看到高大肅穆的松樹林和禿鷹盤旋,可惜卻不是山頂;只有最后一個人堅持到了山頂,“高處一無所有,你所能看到的,只有你自己,只有“個人”被放在天地間的渺小感,只有想起千古英雄的悲激心情。”
留給我的,是無盡的思考與遐想,無盡地續寫著這個故事。輕輕合上《張曉風散文集》,慢慢閉上雙眼,回想著一篇篇優美的散文,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用心靈感受著。喜歡,我喜歡張曉風和她的散文……
《我喜歡》讀后感3
冰凍似的冬天悄然而來,不經意間覺得天冷了......無聊之極,倚著窗,緩緩的看著作文書,汪國真的《我喜歡》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的眼球...... 雅致的語言,內心的喜歡,出發。他喜歡出發,是不停的追求,是追求完美,追求進步。大山的巍峨,大海的浩瀚,大漠的廣袤以及森林的的神秘都是不可能都見過的,可是正因為有了追求的想法才有充實的自我,才沒有了遺憾,感受到人生的美好。這是因為出發,才有追求,才有完美。
喜歡出發是一種不停的追求。 “目標實現了,便是光榮;目標實現不了,人生也會因一路風雨跋涉便得豐富而充實,在我看來,這就是不虛此生。”文中的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是啊,即使沒有實現目標,但一路的風雨跋涉,使自己更加的充實。這一的班期考,成績出乎意料的差,連前100都沒達到,是啊,離自己的目標差遠了。原本整天垂頭喪氣的我,因為這句話,眼前一亮,我并不是完全失敗了,因為我在其中學到了認真,仔細,努力。要出發,要不停追求,沖向自己真正的目標。 打破生活的平靜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種屬于青春的景致。
我們要向大山出發,雖然那里有坎坷;我們要向海出發,不管多大的浪濤;我們要向大漠出發,即使風沙很大;我們要向森林出發,哪怕兇猛的野獸。正因為有了出發,才有了完滿。“人能走多遠?這句話不是問兩腳而是要問志向;人能攀多高?這句話不是要問雙手而是要問意志。”這句話使我明白了出發應該具有的素質,那就是志向和意志,只有如此,一生才會變得豐富而充實,才能不虛此生。
對啊,那我就應該努力擁有志向和意志,只有這樣,才能在期末的時候達到自己的目標,才對得起失敗的期中,從這次失敗出發,喜歡出發。擁有志向,磨練自己的意志,追求完滿。 我從汪國真的喜歡出發,感受的了一種探險,一絲美,觸摸到一顆年青的心,體會到了一種豪情,終于明白比路更遠的只能是人的腳和那顆追求完滿的心靈。讀罷,我已不覺得冷,因為我有一顆火熱,喜歡出發的心......
《我喜歡》讀后感4
張曉風說自己喜歡晨霧中的冬日,風里的蘆花,夢里的自在,還有朝氣蓬勃的學生。她享受在自己的平淡里。她筆下朦朦的日光,我想見,“霧樹蘆花連江白”的美景,我想去。在她一字一句的描繪中,我忘了喧嘩,仿佛自己已置身在山谷里的稻浪中,仿佛見到柔和的晚星一一就位,好似在一燈煢煢之下讀詞曲散文,又像見到寒冬巷子里,那位太太親切的笑臉。
當張曉風說∶“我喜歡那份寧靜淡遠,我喜歡那沒有喧嘩的光和熱。”時,心弦忽被撥動,我亦喜歡寧靜淡遠,亦想找沒有喧嘩的光。
在茫茫人海里,在繁華的都市里,行色匆匆的路人與我擦肩而過,嬉笑打鬧的孩童在我身旁跑過,我聽見路上車馬聲,我聽見鋪天蓋地的廣告聲。燈火璀璨,多少盞寫字樓的燈還亮著,多少人為了留在這樣的都市拼得頭破血流。深夜地鐵里的白領,我看到他們的倦容,聽到他們的嘆息。
離去罷,回歸平淡,這是張曉風想要的,這是我想要的。喧嘩熱鬧里,有幾人在喚你的名字,有幾人在聆聽你的喜悅悲傷。沒有人喚你,沒有人聽你,在這份喧嘩熱鬧里我聽不見自己的聲音,我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它們都沒在人群中,失了蹤跡,迷了方向。
所以我喜歡寧靜淡遠,我喜歡那沒有喧嘩的光和熱。
初秋的黃昏,坐在陽臺上,天色剛好,恰能見到書中的字,書放于雙膝間,指尖觸著瓷石。秋風拂過,隨手翻動著書頁。其實,書里的內容是不大要緊的,有時我就望著橘黃的天空看出了神,連書本悄然合上了也不可察覺。當天色全然暗下時,我就將書本放于一旁,靠在墻邊,只自己一人靜坐,隱于角落。告別那些朋友的邀請,我與黃昏相約,有時它染上淺藍和粉色的彩墨繪一幅淡雅的日暮圖。我喜歡這樣的黃昏,在不寧靜的喧嘩待得久了,我就到黃昏去,沉浸在黃昏中,躁動的心,在這里平靜下來。
我想,我找到了那抹沒有喧嘩的光。
《我喜歡》讓我領略到了張曉風文章的魅力,她不須用那華麗的詞藻去堆砌一篇美得不切實際的文章,只是寥寥幾筆,讀者便能感受到那些景色的靜美。她善用色彩給文章點綴。她寫:“滿山的蘆葦在秋風里凄然地白著。”她寫:“每次當窗而坐,總襯得滿幾盡綠,一種說不出的柔軟。”張曉風的文章又像是有一股魔力,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所以我想到了那鬧心的喧嘩,又想起了靜謐的黃昏。
《我喜歡》讀后感5
夢里,一聲似有似無的低喃,一抹一晃即逝的倩影,一隅淡然若素的居所。這大概就是張曉風的向往,亦是我心之所向。
初讀時,目光淡淡略過開頭:“我喜歡活著。”簡單明了,在我心里泛起淡淡的波紋,像若有若無的風,吹過心湖后,波紋漾開,心里不再平靜。
張曉風的夢里,有她筆下朦朧的晨光。她在寧靜中一字一句的寫下,“霧樹蘆花連江白”,平仄而又拗口,卻讓我向往。她在春風中一撇一捺地記下,草莓的精致,樹梢的嫩芽,平凡而又生機盎然,也讓我向往。他在舒適間一點一橫地紀念,小山谷的稻浪,絢麗的云霞,可愛而又安寧,亦讓我向往。我身處她的文字中,安然若素,仿佛我置身于滿山蘆葦的秋風里,仿佛我已見到春風里草莓的微微顫抖,仿佛我也嗅到了夏日黃昏后的稻香,仿佛……
“我喜歡那份寧靜淡遠,我喜歡那沒有喧嘩的光和熱”,張曉風如是說。每每讀此,心里總會產生一陣悸動,在心花繁多的心湖里,掠奪般涌過。我想,我心之所向,是她文字中的淡之若素吧。
在偌大的繁華紅塵里,茫茫人海中穿行著,耳邊響起的,是稚子打鬧的嬉笑聲;震耳欲聾的,是路上的車馬之聲;旁邊經過的,是行色匆匆的陌生人。我看見城市的刺眼燈火;我聽見,鋪天蓋地的廣告聲;我嗅著,行人身上的汗水味和廉價的香水味。我目光所及的,無論白領,無論學生,無論打工仔,他們無一不帶著倦容,在城市里漫無目的地行走,臉色蒼白。
回歸最初,回歸自然,回歸樸素,這是張曉風所喜愛的,這也是我所向往的。表面的燈火璀璨,表面的光鮮亮麗,表面的繁華熱鬧,可有幾人在乎過你?人人都是千千萬萬的塵埃中的之一,短短接頭,又匆匆而去,沒有人能夠真正聆聽你的初心,有人在呼喚著你。在喧嘩中,我們都將聽不見自己的聲音,我們都將迷失。所以,尋找寧靜淡然,我喜歡那沒有喧嘩的光和熱,淡之若素。
當你在春天來臨時帶上一份愜意,在山澗里尋找新生的。而在你為找到一個又一個新生命而快樂時,我想你找到了。
當你在夏日的黃昏里,獨坐在陽臺的搖椅上,嗅著干燥的帶著青草味的夏風,欣賞著洗凈了的天空與柔和的晚星而愉悅時,我想你找到了。
當你在秋風里,看著滿山蘆葦凄然地白著,在臨風之時,吟一口詩,為這意境美好而歡喜時,我想你找到了。
當你在冬陽把晨霧驅散時,曬著暖暖的陽光而欣喜時,我想你找到了。
當你的眼里蓄滿了清澈,當你的嘴角開始上揚,當你的靈魂感受快樂,你已找到了,你心之所向的——淡之若素。
《我喜歡》讀后感6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白茶的插畫及風趣的文字注解吸引住了,一張圖一個小故事,記錄著他們一家三口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很暖心,很有愛,“吾皇”又萌又賤,時而霸氣側漏、時而犯傻賣呆、加之對自己主人的吐槽,使整本書都充滿了笑點,讓你有一種看完都不過癮的感覺,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喲。
白茶說:每只貓都是“吾皇”,每只狗都是“巴扎黑”,跟品種毛色沒有關系。就像我們人類一樣,大同小異,但你一定要善于觀察才能感覺到最與眾不同的地方。
他曾想畫兩百只貓,但因生活中從沒有飼養過貓,缺乏對貓的感性認識,畫了幾十只之后就無從下筆了。在他幾近放棄的時候,遇見了一只流浪貓,因為被其乖萌的眼神打動,決定收留這只隨時會“變臉”的貓。剛開始,白茶以為,他們兩個會和平相處,沒想到,這只表面乖巧實則霸道的貓,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樣
相信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白茶和“吾皇”一定是充滿了很多樂趣的,畢竟偶也是養寵物的人。從認識二柔之后,對貓也會有一些了解,一直認為貓很獨立,很高冷但是在看到南瓜的之后,我就知道我錯了,那只貓犯起賤來,無人能及。在我們下本玩游戲的四五個小時里,很肥很肥的它會一直趴在二柔的胳膊上,偶忽然覺得自己好幸福,我家洛洛就辣么一丁點——
關于兩只萌寵的名字,白茶說,“吾皇”是網友起的,最初在微博上連載的時候,“吾皇”霸氣的性格惹得讀者笑聲連連,故起名為“吾皇”,顯得霸氣,“巴扎黑”是偶爾聽到廣場舞大媽在播放《北京的金山上》那首曲子,歌曲結尾的“巴扎黑”有種莫名的喜感,就放在狗狗身上了,看完這段話的時候,一邊覺得這倆名字不錯的同時,忽然很想知道當初二柔為啥給他兒子起名叫南瓜。
其實整本書“吾皇”占的分量肯定是比較大的,一個人充當了門面、吐槽、搞笑,但是偶真的很喜歡巴扎黑,時不時說出來的一句話,總是能戳中笑點,蠢萌蠢萌的,看似總被“吾皇”欺負,但是那副心甘情愿,甘之如飴的勁頭是鬧哪樣,白茶說:“我的創作核心是‘走心’,作品是基于生活感受的。歷史上多數感動人的文學作品、音樂作品、繪畫作品,仔細品味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感受。總之走了心的作品一定不會太差。
《我喜歡》讀后感7
汪國真在他的《我喜歡出發》中說:“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風再溫柔,太深的流連便成了羈絆,絆住的不僅是雙腳,還有未來。”
誠如汪老所說,我們身處在這樣一個“五色亂目”的時代,太多的事情牽絆住了我們的雙腳,使我們欲言又止欲進又退。我們不斷地猶豫,不斷地錯失良機,卻又不斷地欺騙自己,說什么“三思而后行”。是的,你的顧慮都是對的,但你沒有看到的是在你猶豫不決時,成功人士早已果斷先行一步,用風雨兼程換回耀眼成功。本質上來說,人與人并沒有差別,也許偶有智力之差,但那無關大雅,然而有的人揚名立萬,有的人卻卑如螻蟻,探求根源,無他,在于敢做與不敢做。
我們總喜歡談論喬布斯、比爾蓋茨的成功,總是驚羨馬云、李彥宏的輝煌,然而我們卻選擇性地忘記了他們成功的前提,那就是看準時機果斷出擊。在智能手機的設想還未能為人人所接受時,喬布斯果斷出擊,毫不遲疑地摘下這顆新世紀的明珠,而猶豫了的諾基亞卻因此無緣智能手機市場,最終淪為附庸。無獨有偶,當國內電商業前景一片茫然時,馬云以敏銳的思維當機立斷,開啟了中國電商業大門,而緊隨其后的京東雖也有所作為,但終究因一時之差而遜色不少。
人類社會的眾多實例無一不在警示我們要果斷出發,勇敢地踏上征途。正如英國學者艾略特所說:“世上沒有一個偉大的業績時由事事都求穩操勝券的猶豫不決者創造的。”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太多的猶豫只會動搖意志,禁錮前進的步伐。只有當成功建立在果斷之上,果斷伴隨著成功,歷史才會勾勒出無數成功者的偉岸身軀。
我喜歡出發,出發是我的宿命。即使出發不一定成功,即使一路風雨兼程,但只要嘗試了、付出了,便永無悔恨。“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想好了就去做永遠好過躊躇不前,不去嘗試永遠不知道前方是什么。
喜歡出發的人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喜歡出發的人永遠不會成功。讓我們攜手共進,踏上征途,與果斷相伴一生,去創造出屬于我們的時代,我們的輝煌!
《我喜歡》讀后感8
很多時候,我們只顧著急匆的努力向前奔跑,卻在途中忘記了為了什么而去奔跑,所謂初心已忘。之前經常在網上看到“勿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句子,只覺得寫得好卻體會不到其中的深意。
關于親情,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幾年前看到感人至深的描寫親情的文章總是落淚,格外思念親人,暗暗下定決心以后要多陪伴他們,而不是擺玩電子產品,日子川流不息,轉眼大學三年將過,淚點越來越低,不知道是理智了還是冷血了。寒暑假的陪伴更是寥寥無幾,我想陪伴的意義不在于在一起待著彼此沉默,而在于讓讓彼此感到舒適溫暖,比如嘮嘮家常、談談心、做做飯都挺好,但是我沒有做到。越長大越發現,對于家人自己不擅長也羞澀于表達愛意和關心,這大抵與自身性格以及家庭生長環境有關。
關于友情,關系較好經常聯系的本不多,如果問我說真正的友情呢?我不知道,因為尚不曾遇到可以患難見真情的事情,不知這屬幸運還是不幸。確有許多疲于維持的時候,依舊認為這是個雙方的問題,還是尊重他人,親疏隨緣吧。我們一路上會遇到很多人,有些點頭致意后匆匆離去,有些卻可以常伴生命,你知道他門們一直都在,無需多一兩人足矣,有些安心的感覺。思及此,忽想起確實有人與我說過“我一直都在,不求前路皆知已,但求落落與君好!”細細品來還是很欣喜,唯回以,定不負卿。
關于愛情,希望我們在彼此面前都是更好的更開心的最真實的自己。無論你的愛情是否完美,你都要記住你是一個獨立的靈魂。你無法確保你的愛情幸運,但你始終可以努力讓你的靈魂優秀。水至清無魚,苛求絕對誠實反而會釀成不信任的氛圍,甚至逼出欺騙和偽善。相愛的人們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這種努力,互相鼓勵,而不需要注視別人的臉和探視別人的心靈。人人都是孤兒,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愛,都想要有人疼。愛與被愛都是相互的,而愛的幸福便在于給予之中,比如父母對孩子的愛。性的誘惑足以使人顛倒一時,人的魅力方能使人長久傾心。而對的相遇,便是一生最大的幸運。
希望自己以后常思索,堅守初心,不失赤子之心!
《我喜歡》讀后感9
剛剛換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很為難。因為打開繪本,每頁除了一副圖畫外再就是簡短的一句話。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該怎么來給牟牟講解這本圖書。
在第一天的時候,我就按部就班的講著,我能感覺到牟牟聽的也不是很感興趣。到了第二天,正看到小猴和一個雞蛋在一起看書的這一頁,我無奈的對牟牟說,你給媽媽講一講吧,媽媽也想聽故事。沒想到的是牟牟說的跟我講的竟是成全不同的版本——一個雞蛋男孩和小猴在一起講故事,雞蛋男孩的書被小猴搶走了,雞蛋男孩很傷心,雞蛋男孩想搶回他的書來。小猴說:“你不會看,還是我來給你講吧!”然后他們就一起開開心心的看書了。他們講的是一本關于雞蛋的書,上面有煎雞蛋,還有煮雞蛋… …我驚奇的發現,原來在孩子的眼睛里,有著許多我們大人們并不知道的精彩奇特的世界。
接下來,我按著牟牟的思維邏輯找個了頭緒。繪本再講下也就精彩了許多。小猴在太空里尋找愛讀書的小朋友,起飛找愛讀書外星人,有地球,彩紅球,月球,在太空中飛翔,還穿著太空鞋… …。還有小紅帽的書,小猴變成了小紅帽,帶上了好看的書做禮物要去外婆家。可怕的是在半路上遇到了大灰狼… …。還有恐怖的書,小猴很害怕,它害怕它的影子,它怕它的影子會吃掉他。還有小丑的書,還有海盜的書,還有怪獸的書,還有數字的書,還有字母的書,還有胖的書,還有瘦的書… …。我和牟牟一起去探索和發現圖書里面的奇幻世界。大多數的時候牟牟講的比我講的還要多,我很驚嘆他的想像力。更甚至有時,我們能把一頁圖畫精彩的講一個晚上。我們在每一次的反復閱讀中都能發現不一樣的精彩和樂趣。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注意的以前陪孩子閱讀時太側重于文字的閱讀,只著重文字上的思考,而不曾想到觀賞圖畫時也需要思考,忽略了“圖像閱讀”。同時這本圖書還能引導和培養孩子們的讀圖的能力和視覺和觀察力。從中懂得圖書還能有很多種的分類及熱愛讀書的好習慣。
這是本值得推薦的好書!它運用豐富生動的圖畫引發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并帶領孩子們進入書的世界。
《我喜歡》讀后感10
我拜讀了于老師寫的《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這本書,從中收獲了許多。于老師在開篇第一章把學生之所以喜歡他的原因和甘草的三大特性做了比照。第一,甘草性溫、味甘。于老師說,“溫”是所有學生對所有老師的第一期盼。微笑是于老師的名片,我想也是“溫”的最佳體現吧。甘草的第二個特性是包容。包容就是寬容、大度、有氣量、不計較。
于老師提到一句格言:“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確,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一定不能帶有情緒或者是戴“有色眼鏡”去處理,那樣對學生是不公平的。蘇霍姆林斯基說,“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甘草的第三個特性是調和。作為老師,要和藹可親,溫文而雅,但一地“溫”是不行的,還必須“嚴”;但一味地嚴厲也是不行的,那會讓教育變得更糟糕!于老師不愧是智慧的老師,他懂得在“溫”與“嚴”之間把握好“度”。于老師把他的做法形象地稱為“打了一巴掌,別忘了及時給揉一揉”。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作為教師,我們要讓每個學生都感到“我喜歡他”。每個學生都渴望老師喜歡他。美國托德威特克爾:“不強求你喜歡每個學生,但要做出喜歡他的樣子。如果你的行為并不說明你喜歡他們,那你無論多么喜歡他們都沒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為表現出你喜歡他們,那么,無論你是否真的喜歡也無關緊要了。”做出喜歡他的樣子,可以是一個動作、一個微笑、一句話、一件小事、一件小禮品.....尊重是做人的原則,微笑時一張永恒的名片,掌聲是有力的贊美,信任與期待也是表達對學生關愛的一種方式。是的,調整好心態,把握好尺度,推己及人,多換位思考,我們的課堂定會綻放別樣的光彩。
學生喜愛的老師不一定是最美麗的,但一定是和藹可親的;學生喜愛的老師不一定是孩子王,但一定有著獨特的魅力。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被于老師“性溫”、“包容”、“調和”的品質所打動。我欽佩,我折服,欽佩于老師的智慧,折服于老師的中庸。最后引用于老師的話:“生命的長度我當不了家,但生命的寬度由我說了算。既然命運讓我們做了老師,就讓我們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做最好的自己!因為生命與我們只有一次。”
《我喜歡》讀后感11
我讀過的書很多,有《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小王子》《最有智慧的人》,《吹牛大王歷險記》等。但是我最喜歡讀的書還是《吹牛大王歷險記》。
每天在寫完作業的時候,我都會抽出一點時間用愉悅的心情品味這本書,雖然這本書說的不是那么現實,有些事物甚至很夸張,但是我還是非常喜歡看這本書,因為書中有很多有趣的事。它居然說小兔子有八條腿,鳥兒在水里游來游去,有趣極了。每當我讀完這個故事的時候,就會看到這本書的最下面會有一個問題,我讀完一遍在看一遍就不會那么難了,只是覺得很簡單不過的問題了。每當這個問題我回答上來的時候,我都很開心很高興。還有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非常有趣,而且有好多好詞好句,用不同的顏色的波浪線給我們畫下來,使我們看了就會把這些好詞好句記下來。
這本書夸張似的講了吹牛大王去冒險,做了許多與別人與眾不同的事情,他居然能爬到月亮上去,能騎著螞蟻飛上天空等。但他爬到月亮上又進行了一次冒險,他說他把房子也給背上了月亮里,月亮里的西瓜長在大樹上,比一頭大象都大,西瓜皮是黑的。他一天除了吹牛就是睡大覺。他有趣的事還真不少,吹起牛來還真有趣啊。
這本書給我帶來很大的吸引力,我寫作業的數度變的更快了,字跡更工整了,準確率更高了,目的就是為了能更快的完成作業來欣賞這本書。
記得有一次媽媽叫我吃飯,媽媽連叫了我幾遍我都沒有聽見,我看的太入迷了,把整個人都投入到書中里去了,最后我感覺到是吹牛大王拍了我兩下腦袋,回頭一看我才知道原來是媽媽在拍我的腦袋,我嘻嘻笑了一下,我和媽媽說“我以為是吹牛大王來到地球上了呢"。媽媽看我看的太認真,就沒有批評我,還表揚了我說“讀書和做事情是一樣的,要認真不能三心二意”!我放下手中的書,高興的和媽媽去吃飯去了。
這本書太有吸引力了,每天給我的生活帶來無盡的快樂,看完了這本書可以放松一天的心情,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讓我對課外書增加了極大的興趣,以后我會多多看課外書,來增長我的知識!這本書真的是太好了!
《我喜歡》讀后感12
原諒我的孤陋寡聞,是在看到這本《我就喜歡捉弄你》之后才知道fluffyhouse這個可愛的大家庭,至此認識了白云先生、彩虹妹妹、搗蛋兔、尿布熊、雞仔這些卡哇伊爆棚的形象,這一認識不要緊,如今做夢都能能到和大家一起冒險生活,這些卡通人物就是有這樣讓人一見傾心的魔力,實在是太呼哇呼哇軟萌溫馨了~別看我只是一朵云,但我卻讓整片天空變得更藍!
繪本故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與回味~不是很厚的一本書,沒有為了湊頁數而硬套一些看夠了的網絡段子搞笑梗,而是根據每個人物的性格展開故事,很多點讓人由衷會心一笑一暖。像是雞仔在夏天實在是熱到不行,熱心聰明的彩虹妹妹就用去瓤的半個大西瓜給小雞仔做了一個納涼泳池;像是一陣冷風吹來,白云先生被凍到流了鼻涕,善良的小雨滴立刻把自己的圍巾與之分享,簡單的小故事,傳遞的最真摯美好的感情與家族愛。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而且還是這樣萌萌噠的一家人,我敢打保票,無論是小孩子還是成年人都無法抵御他們的溫暖魅力!
當然,我認為其中的萌王非我們的第一男主角白云先生莫屬,而且大家可能都會在這個總是一副呆萌表情的云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一直保持著童真柔軟的內心,愛好天馬行空地做白日夢,但別看人家呆呆萌萌的樣子,白云先生可是很有擔當負責任的大家長一枚,總是熱心地幫助身邊人,雖然有時候會因為太熱心腸給被幫助者帶來小麻煩,就像給外星人維修飛船,卻沒有讓其起飛,而是給飛船裝上了車轱轆,小外星人真的是欲哭無淚,但這不影響大家包括書外的筆者都很喜歡白云先生,這樣噼咔噼咔閃光的白云先生身邊吸引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小伙伴。但其實…其實我最愛的還是灰云先生,獨來獨往、酷酷神秘、成熟好男人一枚,這樣的設定真是太戳俺的`萌點了,我的微信頭像如今也是灰云先生哦~
能把天氣塑造成這樣這樣有愛的卡通形象,帶給觀者快樂與溫暖,真的很感謝fluffyhouse的創始人,如果有機會,我一定一定要去fluffyhouse的實體店去買買買,如今就只能先靠著本書解解饞續續命了~還是要感嘆一句:太可愛了吧!!!
.好想買一個白云先生的帆布袋啊~
《我喜歡》讀后感13
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的哲學家、散文家周國平先生,散文通常是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靈活的一種文體,讀散文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能從每一篇簡短的文字中體會到作者細膩的感情和表達的人生哲理。全書共分九輯:我更愿意是我自己、讓生命回歸單純、價值觀的力量、內在的覺醒、把心靜下來、愛在人間、傷痛三記、生命考卷、思想萬花筒,除了對自我與價值、欲望與超脫、愛與孤獨、苦難與幸福等經典人生問題的探究。更在《傷痛三記》《生命考卷》中,用細膩、動人的筆觸描寫了史鐵生、鄧正來、于娟等友人不被世俗與肉身束縛的生命意志,令人感慨動容。周國平用既關切又超脫的眼光,在觀人觀己的過程中,以誠實的筆觸,寫下自己對人性、對生命的覺悟。告訴我們,人只有回歸內在平靜,才能活出生命的高品質和真境界。
每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一個對于他最合宜的位置,然而,一個人要找到這個對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卻又殊不容易,環境的限制、命運的捉弄,都可能阻礙他走向這個位置。我們首先要知道自己要什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有好的心態和生活信念,以平常心坦然從容面對生活,為人處世要通透,作者談逆境、談愛情、談婚姻、談父母怎樣對孩子負責,談友誼.....每一段文字都能讓浮躁的心歸于平靜,也很好幫助我們指引方向。
生命真正需要反思的問題是:什么是幸福?作者提到兩點,人最寶貴的東西,一是生命,二是心靈,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擁有豐富的心靈,便是幸福。現代社會對于物質的要求往往會掩蓋心靈的追求,但并非物質越多越好,相反,毋寧說這二者的實現是以物質生活的簡單為條件的。一個人如果把許多經歷給了物質,就沒有什么閑心來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靈了,詩意的生活一定是物質上簡單的生活。
這本書應該是個人覺得讀到過最喜歡的散文集,很適合在焦躁和煩悶的時候拿出來多看一看,生命原本是單純的,可是,人卻活得越來越復雜了,愿我們都能找到生命根底里的寧靜,坦然從容地生活。
《我喜歡》讀后感14
看這本書的潛意識似乎是從抖音里某天在一個號里看到敏感而又喻呼年輕的文字,后來在微信讀書的故事集里剛好看見這本溫暖又刺激的書名,便毫不猶豫的加進書架里,寫文字的靈感都是粗糙和直接的,我也從來不想加以修飾一些文字的真實情感,每次讀一本書,我都感受著書本給我帶來身心強大的欲望,有時候就是抑制不住的激動,有時候是敏感而又契合的感情,有時候又是及其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甚至有時候異常覺得作者帶來的憐憫給我極大的同情心。生活有時候真的好悲哀但又感覺及其幸福,時常一個人走在路上,我意識到沒有朋友陪伴覺得好孤獨,面對若大的飯桌一個人夾菜盛飯突然覺得很需要你,你是在來的路上還是在準備來的門口,但是對你所有的期待都是真的,需要這份愛和陪伴都是真的。
讀書給我帶的很多東西,而讓我最感謝的是這個習慣給我帶來的自信和從容,又如愿的讀完了這本盼望久許的書,最大的感受是感謝吧,很多事情原來真的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都會淡去,只愿我們都能用力生活,不留遺憾。
那時候用力的開始喜歡了你,后來我用力的愛上了你,再后來我們都沒有了聯絡,再后來我只剩下余下的喜歡再把你偷偷的愛著,是不是很憋屈,還好一切都不再重蹈覆轍,后來時間也待我很好,慢慢學會了不再去想念你,不再對你掛念,后來真的要決定放下你了,時間是一個讓人學會遺忘的東西,但是也一定會讓人學會珍惜,對于很敏感的我來說,生活中本來就有了很多的不容易和遺憾,每天不缺的就是一絲絲的悲哀,所以我需要有什么東西能治療我,處于異國的我,沒能讓我的興趣和能力得到滿足,能讓自己感到滿足和幸福的事情之一就是做飯,我喜歡做菜放辣椒,沒有什么寓意,只是會感覺吃到這樣自己喜歡的口味會感覺很滿足,所有的不幸和悲哀就會沖散,有的只是身體上的飽腹感和精神上的幸福感,我喜歡慢慢悠悠的開始準備食材,等做到最后一道菜,慌忙加進最后的佐料,然后匆匆忙忙坐下拾起筷子,品嘗其中我最喜歡的其中一道,閉上眼睛洋溢著毫無憂慮的神情,突然覺得自己真幸福。生活有時候真的太難了,那就開始做一次飯,開始準備幾道自己特別喜歡的菜,慢慢的取悅自己,有時候時光忘記了要照顧你,那就好好照顧自己吧,認真生活,努力愛自己。
我喜歡你,真的是像風走了八千里
《我喜歡》讀后感15
周國平老師的這本《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是去年為了給兒子的書湊單才買回來的,所以一直閑放著而并沒有閱讀。臨近開學了這段時間,想起學校的讀書計劃,想起了這本書,想起了閱讀。
我雖然從小也很喜歡看書,但是確從來沒有看過周國平老師的作品,這算是我第一次買他的書來閱讀。記得我第一次聽說周國平老師的大名及他的這本書是在同學的朋友圈里。《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就是這題目始終讓我念念不忘。生命本來的樣子是什么樣?自己生命本來的樣子又是什么樣?
當把這本書從頭到尾當看完了后,真是感慨頗多。我驚訝于周國平老師把人生命的內在本質居然剖析的那么透徹,他提到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還講到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對待生死的態度,面對逆境和孤獨的態度。又講到關于父母教育孩子,學校老師教育學生等問題。
他通過自己對生命的體悟來用文字去喚醒更多人的覺醒,他告訴我們人生有三個基本的覺醒:生命的覺醒,自我的覺醒,靈魂的覺醒。關于生命的覺醒是讓人保持單純,不要過多的把外在的那些財富、物質、權利、地位、名聲等看的比生命還重要,不要把這些甚至當成了人生主要乃至唯一的目標,為之耗去全部精力,這樣就是褻瀆生命,不尊重生命。自我的覺醒就是要知道自己不但是一個生命,而且還是個獨立特征的生命個體,一個自我。這個自我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可重復的。你必須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為你自己。關于靈魂的覺醒,他說人是有靈魂的,一個有高尚靈魂的人才會有高貴的人格。人要有自己的信仰,才會有真正的靈魂。從外部世界轉向內心世界,重視精神生活,具有更高智慧的自我。
這本書可以為你我在生命暗淡無光,身處逆境,煩惱挫折時指明方向;可以在大家孤獨無助時給于心靈的溫暖,也可以幫助人在面對婚姻愛情出現危機時,給于明智的處理方法。在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機會,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復的存在。你死之后,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那么僅有一次的人生到底應該怎么度過?周國平說,每個個體要尊重生命本來的樣子,當好自然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