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反思的方法》讀后感
《教師反思的方法》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讀后感到底應(yīng)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反思的方法》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反思的方法》讀后感1
我們學校從開始寫教學后記,逐步發(fā)展到每月在博客上寫教學反思,已有幾個年頭,通過教學反思,教師積累了教學中一些好的經(jīng)驗,更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在反思中發(fā)現(xiàn)問題,加以分析,提出適合的教學策略,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也提高了自身的專業(yè)化水平。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了呂洪波編著的《教師反思的方法》,通過閱讀,使我對反思有了更深的認識:反思不等同于“思考”、“回顧”或是“總結(jié)”,不同于課堂聽講,不同于讀書學理論,反思是另外一種學習。
教師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因為是立足于自己言傳口述的工作實踐中,有感受,有體驗,不是在教學之外搞“空對空導(dǎo)彈”,追求那種徒有其表的“火光”與“聲音”,而是留意觀察教學中的得與失,并設(shè)法“定點清除”有礙收益的問題。而問題就是課題、教案就是論文。每次反思的三言兩語,都是最有價值的“珍珠”,一旦將這些成熟飽滿的珍珠串成項鏈,那定是價值不菲的教學指南法寶。源于教學的反思,定會指導(dǎo)教學,并且優(yōu)化教學。他在此書中指出:“中小學教師的反思是教師運用新的教育理論來反思和檢驗已有的教育理論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以自己已有的教育理論來反思檢驗新的教育理論的真理性和合理性。”實際上,這樣的綜合性的表述已經(jīng)把教師的反
思看成了一種公共性的、社會性的活動,它強調(diào)了教師反思的'社會意義。反思絕非僅僅是教師個人的心理活動,它應(yīng)該是面向其他教師的、面向公眾的,也完全有理由在一種民主、和諧、熱烈的氛圍中得到互動和交流。
怎么進行反思呢,書中介紹了5種途徑,一是要撰寫教育日志,把自己在教學中隨時出現(xiàn)的、記憶最深刻的事件進行總結(jié)和分析;二是撰寫教育案例,把真實生活引入課堂,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qū)W生展示典型思想、行為、感情,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三是撰寫教育敘事(教育隨筆),把自己從事教學中有現(xiàn)實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記錄心靈成長的軌跡,道出在教學過程中的真實情感,既利于理解,又能給學生帶來想象的空間;四是通過教后記,反思教學過程中的成功和失誤,揚長避短,不斷改進,就使教師有了很多收獲;五是進行網(wǎng)絡(luò)學習,跨區(qū)域共享集體智慧,促進研究深入,既方便快捷,又實現(xiàn)了交流的互動。在反思中要反思態(tài)度、反思內(nèi)容、反思效果。
教學反思是我們教師成長的階梯,它記錄著我們曾經(jīng)的迷茫,見證了我們?yōu)⑾碌暮顾於宋覀儓詫嵉哪_步。讓我們一起來善待反思,全方位地反思,進行有效地反思吧!
《教師反思的方法》讀后感2
今天,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烏塔是一個非常自立的小女孩,她住在德國,用自己打工,和父母平時給她的零花錢,攢下來一個人去了歐洲旅游。她自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的孩子缺少自理能力,加上父母的溺愛,幾乎家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可是,我們能否想到,父母總會有一天會去世,如果你連一點生活的本領(lǐng)都沒有,你就會被社會淘汰。
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人們。他們每天早上要爸爸媽媽叫起來,衣服要父母準備好,甚至,還要父母給他們穿好衣服!什么事情都要父母做,無論大事小事,父母都會寵著孩子,不讓他伸一下手。
有一則新聞報道,一名大學生輟學回家,可他家的經(jīng)濟條件足夠供他上學,那他為什么要輟學呢?是因為這名大學生不會洗衣服,生活不能自立,所以只好輟學回家。就算他考上了再好的學校,沒有自理能力,又有什么用呢?
《烏塔》一文讓我懂得了自立的重要性。因此,我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的人,這樣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