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往事》讀后感
《北大往事》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北大往事》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大往事》這本書收集了很多知名北大畢業生的回憶錄,有70、80、90年代的畢業生。他們雖來自同一學校,但性格迥乎不同,而其風格也是千姿百態。書后一句話說得好啊,一下點中我的心聲:北大的才有人才、天才和怪才。其中人才和天才都是蕓蕓眾生,而怪才才是我真正喜歡的。把大概意思說出來了。
我愛北大的怪才,尤其是像“北大醉俠”這種怪才中的佼佼者。他們思維獨特,行事方法千變萬化。而我最欣賞的,是他們暗箭傷人、反唇相譏的諷刺方法,既到位、幽默地諷刺到效果,又不傷大雅。以后學著點。
這也是一本感人的書,除了欣賞怪才,還要體悟人才。即使是像我們那樣“好”得要死的小學,也不是沒有一點感動人心的.回憶。即使我們是中學生,他們是大學生;即使他們大學是一流大學,我們小學很垃圾;即使北大人才云云,花市垃圾堆堆。其感悟回憶中,也不約而同地有感動、可笑和令人懷念的東西。借他人之佳語表達我們的感悟,借他人之經歷對比自己的回憶,我更深地體悟到北大學生對母校的那一絲情懷。
也許在別人眼中,北大學生是一種自大、傲氣的高大形象,但通過親自讀他們自己表達出來的,才發現他們不過也是一些正常人類,兩肩膀托一腦袋而已。就好比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園丁、指路人、明燈、船兒等等等等,但老師其實也只是普通人,神秘、莊嚴的外表下有一顆和我們一樣頑皮的心。而北大生們呢,他們再比我們聰明、博學、睿智、有思想等等等等,但他們其實也只是普通人,只是霸氣和榮譽下有一顆或許有些疲憊的心。正如周杰倫《以父之名》一句歌詞:“榮耀的背后刻著一道孤獨?!边@一個個普通人心中的多情只有他們自己能明白,我們也一樣。
身為一個中學生,有一定思想深度就可以了,從現實用途方面出發,我覺得我現在最重要的是從他們身上學習某種精神。一條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兩個同學比俯臥撐,甲輸給乙兩個,甲之后天天練,乙最后沒比就被這種氣勢壓倒了。這叫一點一滴努力積少成多,當它匯為洪流,力量不可小視。喬布斯的一生理想是: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我認為,改變世界,也是從最初的一件小事,慢慢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