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郎》讀后感
《兒郎》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兒郎》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兒郎》讀后感1
《兒郎》的作者分四個章節(jié)來寫自己遇到的人和事。第一章講到自己如何降臨這個世界,再介紹了父母和祖輩的一些過往事件。
第二章主要講述住在外婆家發(fā)生的種種。在一次機緣巧合的情況下,有只叫芒果的貓救了自己,從那以后一直陪著毛果長大直到去世,也算是毛果的保護神。
第三章講到在南京上學(xué),遇到一個知已成洪才。在成洪才的家里看到了很多稀罕的事,嘗到過成媽媽的好手藝,與玩伴發(fā)生了很多愉快的事情。
第四章以一張獎狀引發(fā)拜師,這位老師不僅修鞋子手藝好,修舊書,練書法都是頂尖的。在補書方面用了很多最原始的辦法,讓毛果深深佩服。
毛果把自己小時候印象很深的幾件事寫出來,除了對這些人和事的思念外,也給自己人生道路中打下良好基礎(chǔ)。
每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都會不同,但是若干年后再來細品,總是有那么幾件事情是刻骨銘心的。同時也不禁讓我懷念起自己小時候,家門口有條很清澈的大河,河邊還有沙灘。一到夏天,村里的大小孩子們總喜歡到河里洗澡或者是在沙灘上玩泥巴。記得河中還會出現(xiàn)一排石頭,大人們用來洗衣服,小孩子們用來過家家。但是97年洪水過后,修建水電站了,這些就再沒有了。所幸當(dāng)時把大河邊拍了個全照,而且每戶人家都送了一張做個念想。每次回娘家我都會翻看這些老照片,記憶猶新。
回憶就像是一本陳年舊書,里面所想到的`人和事,好像是昨天才發(fā)生的,又覺得好久好久了。同學(xué)們,等再過若干年后,你們回想起現(xiàn)在一起看過的《兒郎》,就能真正體會作者寫的這些事。
《兒郎》讀后感2
古人常說:“閱讀是一項高尚的心智鍛煉”。我是一個愛閱讀的女孩,我以此為榮。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孝在我心中》的好書。我最喜歡其中的《小兒郎擎起一片天》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雷華林頑強地活下來負擔(dān)起家庭重擔(dān)和他的一片孝心的成長經(jīng)歷。
雷華林5歲那年,母親就因病去世。禍不單行,10歲的時候,父親也相繼去世。爺爺已年過九旬,且耳又聾;62歲的大伯雙目失明;四叔、五叔雙腳不能行走。只有70多歲的奶奶挑起了家里所有重擔(dān)。每當(dāng)小華林看到奶奶那么費勁得干活,他都會主動地幫奶奶分擔(dān)??擅\常常捉弄貧苦的人們,小華林的奶奶因操勞過度去世了。從此,小華林這個小小男子漢挑起了家里的一切重擔(dān)。
雷華林學(xué)做所有的農(nóng)活。春天到了,他看到左鄰右舍開始耕田,他也牽出牛,拿起犁耙去耕田。因為個子不高,常常被牛拉著猛地在田里跑。華林摔倒在地上,可又頑強地爬起來繼續(xù)干活
雷華林每天把飯做好,一碗一碗地遞到爺爺、大伯、四叔和五叔手中,然后自己才開始吃飯。平時,華林只要有一點空閑,他就和家人聊聊天,拉拉家常,為家人的生活增添一些情趣。就這樣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雷華林堅強得活著,用他的一片孝心感動著家人。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有愛,有責(zé)任,就沒有過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