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貝多芬傳記讀后感
關于貝多芬傳記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貝多芬傳記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位耳疾纏身,在全聾情況下度過半生的人,卻為人類留下了一曲曲不朽的生命頌歌。這,就是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這個寒假,我有幸讀了羅曼·羅蘭寫的《貝多芬傳》,我的心靈受到深深的震撼!
這本書用質樸誠摯的語言講述了貝多芬坎坷的一生:貝多芬出生在波恩的一個普通家庭里,自小父親管教嚴厲,而貝多芬十分努力,八歲的時候就登臺演出。然而,厄運卻突然降臨貝多芬的雙耳失聰了!這對一個愛好音樂的人來說是一個多么大的打擊!但貝多芬用常人無法想象的勇氣,戰(zhàn)勝了命運的`不幸。貝多芬曾說過:苦難是人生的老師,只有苦難,才有歡樂!貝多芬在失聰的情況下,為世界留下了一百多部生命頌歌,無愧于世界樂圣的稱號!
我輕輕地合上書,沉思著。貝多芬是音樂藝術中最英勇的一股力量,雖然他在一個無聲的世界中,但他譜寫的生命樂章將影響世人一輩子。一生備受疾病的他,不是當縮頭烏龜,而是迎難而上,用堅強換來了自己的勝利,換來了音樂界無比輝煌的成就!生活中,像貝多芬這樣偉大的人物都令人敬佩張海迪、史鐵生、霍金他們雖身殘但志堅,不怕困難,熱愛生活,在不同的領域里取得成功。對比現在一些青少年,擁有健康的體魄,每天生活無憂,但遇到一點困難或挫折,就灰心喪氣,或者自怨自艾,找各種借口放棄努力。記得去年我參加學校的鑼鼓隊訓練,一開始我興致勃勃,但沒過幾天,我嘗到訓練的苦頭站得腰酸背痛,手臂都快抬不起來,周末的自由時間也減少了,有時打得不好還得挨老師的批評。我開始抱怨和后悔,在家里發(fā)泄情緒,幸好那時有爸爸媽媽耐心開導我和鼓勵我,后來我克服各種小困難,慢慢感受到大鑼鼓的魅力,認真練習,還和同學們一起取得比賽的好成績!
現在讀了《貝多芬傳》,我更加覺得,我們要學習貝多芬的精神,用堅強的意志面對困難,樂觀堅韌,才能發(fā)現生命真正的精彩,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愿樂圣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們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