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石頭湯》的讀后感
讀《石頭湯》的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名著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石頭湯》的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石頭湯》的讀后感篇1
昨天帶著小孩去圖書館借書,一本《石頭湯》,一本《安徒生童話》,《石頭湯》講述的是三個和尚來到一個村莊,村莊的村民因為過去的戰亂、饑荒等種種原因,而互相變得陌生,自私自利互不往來,對外來的三個和尚更是小心翼翼,大門緊鎖,無人接待,其中一個和尚阿壽就想出了一個用石頭煮湯的方法,這時候一個小女孩在遠處偷偷看到了,好奇心驅使著她幫和尚找到了三塊圓圓的大石頭和一口大鍋。他們開始煮起了石頭湯,村民們也好奇和尚們用石頭煮湯,開始圍觀,后來阿壽邊攪拌湯說之前煮湯加了些什么什么料湯會更加鮮美,村民們開始陸陸續續的從家里拿出本應該私藏的胡蘿卜、香菇、調味佐料等,煮著煮著一陣陣香味飄了出來。湯煮好后后所有的村民拿出自家的食物坐在一起喝石頭湯,互相交談著,開心極了,好像很久沒有這么開心過了。這個故事很簡單,又或許是含有一定的禪機,其實就是告訴我們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幸福是靠分享得來的。
其實這些都是一些淺顯的道理,小時候我們讀過了很多很多,可是長大之后卻忘記了如何去感受幸福,也許是我們忘記了分享,痛苦分享了一半,就只剩下一半的痛苦,得到的是一半的安慰和幸福,幸福分享之后,得到的是祝福和兩倍的幸福。還記得古典老師書中的一句話:幸福是一種轉換力。不僅僅是幸福去轉換成我們需要的,而且需要把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去轉換成幸福。我們要學會用能力交換收入的同時,更要學會用收入去交換我們的幸福。
最后兩句話分享:幸福是靠分享的來的,幸福是一種轉換力。
讀《石頭湯》的讀后感篇2
《石頭湯》這個故事是我在寓言故事書上看到的。
故事講的是,一個窮人到富人家門前要飯,那家的仆人很討厭要飯的,就冷冷的拒絕了他。窮人故意裝出一副可憐得樣子,懇求仆人讓他把小鍋借給他煮一些石頭湯喝。聽說石頭還能煮湯,仆人覺得很驚奇,他想看看窮人怎樣煮石頭湯,就把鍋借給了他。窮人馬上找了一塊石頭,放在鍋里煮了起來。剛煮了一會他又向仆人要了一些鹽,仆人又給了窮人一些鹽。接下來,窮人又從仆人手里要來了香菜,薄荷,還有一些碎肉末。窮人把這些東西統統放在鍋里煮了起來。湯煮好后,窮人把石頭從鍋里撈出來扔掉,美滋滋的喝起了實際上是肉湯的石頭湯。
從這本書我感受到,面對困難只有開動腦筋,才能想出好的辦法,解決問題。
讀《石頭湯》的讀后感篇3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叫《石頭湯》的書。這個故事講的是三個和尚:最年輕的“阿福”、年中的“阿祿”,還有年紀最大的“阿壽”的故事。
有一天,這三個和尚走在一條山路上,阿福問:“什么使人幸福,阿壽?”阿壽最有智慧,他說:“我們去找找看。”一陣鐘聲把他們的目光引向了山下,那里有一個村莊。他們站得太高,還看不清楚。他們不知道這個村莊曾飽經苦難,饑荒,洪水和戰爭讓村民們身心疲憊。村民們不相信陌生人,甚至還會懷疑自己的鄰居。村民們辛勤勞作,但從來都只顧自己。村里有一個農夫、一個茶商、一個秀才、一個女裁縫、一個郎中、一個木匠。還有其它很多人。可他們互相間很少往來。最后,村民們在阿福、阿祿和阿壽的幫助下一起用很多石材制作了一鍋石頭湯,還準備了一場宴會。這使村民們懂得了要學會分享。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分享,學會了分享就能感受到幸福的道理。
讀《石頭湯》的讀后感篇4
星期五,我們和李老師一起看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繪本故事:《石頭湯》。
在這個故事中,有三個士兵剛打完仗,三天三夜沒吃東西,肚子餓極了。他們走到了一個亮著燈的小村莊,希望能找到吃的東西和住的地方。可是,這個村莊里的人們并不歡迎陌生人,他們各自把自己家里好吃的食物分別藏了起來,有胡蘿卜、土豆、卷心菜、肉和牛奶等等。
士兵們猜到了村民們的想法,商量出一個稀奇古怪的好辦法——煮石頭湯。村民們好奇極了,為了嘗到從沒吃過的石頭湯,村民們為士兵們搬來了大鍋,還拿出了藏起來的美食做調料。這樣,一鍋美味無比的石頭湯就做好了,村民們美美地吃了一頓。他們熱情地接待了這三位士兵住下,感謝他們讓自己嘗到這輩子從沒品嘗過的'美味——石頭湯。
這真是太有意思啦!從這個故事中,我體會到了做人不能太自私,如果好東西不和別人分享,就品嘗不到快樂的滋味。我以后一定要做一個愛分享的快樂的孩子!
分享,會讓你品嘗到各種美妙的滋味!
讀《石頭湯》的讀后感篇5
前些天,好朋友借給我一本書,名叫《石頭湯》。一看到書名就很奇怪,石頭能煮湯嗎?是怎么煮的?好朋友神秘地說:“你自己看。”我懷著無限的遐想翻開了這本書,誰知,剛看一會兒就被這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故事是這樣的:以前,有一個村子的人們總是來去匆匆,但所做的事都是為自己,所以他們從來沒有感受到快樂。這一天,村里來了三個和尚,在了解情況后,這三位智者決定幫村民們找回快樂。他們通過煮石頭湯的方法,讓村民們知道什么是分享,什么是快樂,從未有的笑容在村民們的臉上綻放。
這個故事也讓我明白了快樂與幸福是如何得到的:你與別人分享多少,你為別人付出多少,其實,你也會從中獲得多少,甚至是更多,正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分享與付出時,快樂與幸福也會隨之而來。小時候,媽媽總是讓我在吃糖果時分一些給別的孩子,那時的我總是有些不情愿,現在才知道,媽媽是在教我與人分享。看著好朋友的笑臉,我的心也是甜蜜蜜的。
幸福是快樂的,是微笑的,是滿足的,而獲得這些就像煮石頭湯這么簡單。現在,就請友好地伸出你們的手,讓笑容永遠綻放在我們的臉上。
讀《石頭湯》的讀后感篇6
有三個士兵打完仗從戰場走路回家,他們很累又餓,而且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了。
走著走著,士兵門看到前面有村莊,就跟村里的人要東西吃可是村里的人很吝嗇,不肯分東西給他們,所以士兵們只好煮一大鍋的”石頭湯”。
首先,士兵們說要三粒光滑圓潤的石頭,最好再加上鹽、胡椒、胡蘿蔔、甘藍菜、牛肉、馬鈴薯、大麥、鮮奶…等。吝嗇的村民紛紛趕回家把藏起來的食物拿出來,結果煮了一鍋國王的湯—”石頭湯”。
事實上,石頭是不能吃的,因為吝嗇的村民都把食物藏起來,不肯給他們,所以士兵們很聰明就想到煮”石頭湯”這個好方法,把食物騙來吃。”石頭湯”會這好喝,是因為湯里面有大家所貢獻的食物,合起來就變成一鍋好喝的湯。最后,村民們也以為學會煮”石頭湯”,從此以后就不會挨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