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觀后感
花木蘭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花木蘭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花木蘭觀后感1
花木蘭是一位孝順父母、堅強、勇敢、替父從軍的女孩子。
這部電影主要是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村莊里住著木蘭一家人,花木蘭的父親在年輕時打仗一條腿殘疾了,在家休養。可是,就在木蘭十幾歲的時候,國家下達了命令,每家要派一位男子充當壯丁去前線參加戰斗,其中就有花木蘭的父親,木蘭為了父親女扮男裝替父從軍。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段就是:木蘭和軍隊一起上戰場打仗,就在這時,還剩下最后一個火炮,木蘭拿走火炮,瞄準雪山,只聽砰的一聲,火炮向雪山飛去,引起了雪崩,埋住了敵人。木蘭的長官也差點被埋起來,幸好木蘭救了長官一命,把長官救了上來,木蘭卻受了傷,長官立刻讓醫生替木蘭治療,這時長官發現木蘭是個女的,拿起劍,準備砍掉木蘭的頭,長官把劍摔在地上,說了一句話,一命還一命,說完就帶著軍隊走了。
看這就是一位堅強、勇敢、了不起的花木蘭。我們在學習上就應該像木蘭一樣,不要一遇到困難,就退縮,還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
花木蘭觀后感2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花木蘭是個什么樣的人?她又經歷了什么故事呢?我帶著這些疑問去看了電影《花木蘭》。
一到“電影院”,當投影儀一打開,立馬就有了電影院的氛圍。這個微型電影院還包括用票換爆米花的過程呢,我感覺非常有趣!
看完這部電影,我之前的疑惑全都消除了。《花木蘭》講述花木蘭替父從軍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趣事。比如木須把單于的鳥變成“蒙古烤肉”;士兵們個個扮成宮中妃子,偷襲守門的匈奴士兵而去救皇帝。其中,花木蘭他們打敗單于,讓他和禮花一起沖上天空,“砰”的一聲爆炸成漂亮的禮花,那一幕最精彩,讓我印象深刻。還有一些鏡頭也讓我很驚訝,比如匈奴騎兵被大雪掩埋后,最后竟然能安然無恙地從雪堆里爬出來。
花木蘭很勇敢,她一個女孩子敢獨闖軍營,揮刀殺敵。為了讓年邁的父親不去打仗,她自己挺身而出,替父從軍,這說明花木蘭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而且,她非常機智,敢于面對困難,化解各種難題。花木蘭是我們女孩子學習的榜樣。
花木蘭觀后感3
今天看了一遍花木蘭,覺得拍的整體不錯,支持國產片是對的,但也要拍出來的影片過硬才有支持的動力。因為不是名人,所以挑不出那么多的骨頭。感覺影片整體很和諧,沒有太大的跳躍和看不懂的情節。除了趙薇和陳坤,感覺房祖名和李玖哲演的也很投入就是戲少了點。VITAS感覺就是可有可無,配角也好,客串也好導演多少給人點戲份呀。
演員這行不好干呀。雖然大多人都感覺最后的結尾沒有大決戰有點惋惜,但我感覺結局還可以接受。整部影片能給我留下印象的就是花木蘭準備和敵軍拼死一戰前的對白。我們大魏將士永不屈服,絕不退讓,士兵可以叛我,將軍可以棄我,但我花木蘭絕不背叛國家。個人認為這是整部影片最有影響力的一段。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干嗎非要諷刺呢,有的人就是喜歡在別人的成果上加刺這樣他才過癮。就像當年的大話西游,放映時,所謂的專家也好學者也好對影片一頓轟炸。
最后變成票房毒藥,可后來怎么樣,喜歡的人還是多數。好的作品是跑不掉的。
花木蘭觀后感4
我特別高興,因為又要去看電影了。媽媽問我是看《豚鼠特工隊》,還是《花木蘭》。我說用點點羊羊,“點點羊羊,點點羊羊……”結果是看《花木蘭》。
《花木蘭》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首先是柔然大軍來襲,魏國征集軍馬時,花木蘭戀戀不舍離開家鄉,代父從軍。然后是千軍萬馬大戰時,花木蘭英勇殺敵。先射定位箭,射的敵人哭爹喊娘……太精彩了!我看的熱血沸騰,恨不能沖進屏幕里英勇殺敵。
花木蘭本不喜歡戰爭,但又不的不打仗。她不經意當上了將軍。在一次戰爭中,文泰不幸受傷。木蘭以為文泰犧牲了,從此一蹶不振。直到費小虎問木蘭:“你到底是為活著的人活,還是為死去的人活”時,花木蘭才如夢初醒,反復地訓練大家武功,不讓更多的兄弟犧牲。她保護自己士兵的舉動,真的很讓人感動。
我覺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精神很值的我們學習。我們應該像花木蘭一樣,孝順父母,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讓我們的家庭變的更溫馨快樂。
花木蘭觀后感5
這個寒假我看了《花木蘭》這部電影,讓我收益匪淺!
一天,朝廷下達了緊急征兵的文書。士兵就一家一家地征兵,每家都要選一個男人當兵,有幾個家庭的父親已經很老了,他們的兒子愿意替夫從軍。輪到花木蘭家的時候,父親決定從軍。每天夜晚父親都要練武,父親年紀大了,練武時常摔倒,這些花木蘭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決定替父從軍。于是,花木蘭穿著父親的衣服偷偷地走了。
在軍營訓練中,花木蘭不怕苦,不怕累,什么活都會干。打仗的時候,木蘭用最后的一個炮向雪山打去,匈奴的手下全死了,只有匈奴和幾個強壯的沒死,匈奴又帶著這幾個人去皇宮要殺死皇上,最后花木蘭用自己的智慧打敗了匈奴殘余。
看了《花木蘭》這部電影,我為花木蘭這種不怕危險、不怕吃苦、不怕犧牲、英勇善戰、孝敬父母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值得我們向她學習。
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我要像花木蘭一樣,孝敬父母,好好學習,不怕苦,不怕累,做一個像花木蘭一樣讓人尊敬的人。
花木蘭觀后感6
花木蘭孝順、強壯、勇敢、替父親參軍的少女。
這部電影主要說,很久以前,一個村子里住著木蘭一家,花木蘭父親年輕時一條腿殘廢,在家休養。但是木蘭十幾歲的時候,各家人命令將扮演壯丁角色的男人送到前線參加戰斗。其中有花木蘭父親,木蘭為父親女兒做男裝,替父親參軍。
其中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木蘭和軍隊一起上戰場作戰。這時還有最后一個火炮。木蘭拿走火炮,瞄準雪山,只聽到砰的一聲,火炮飛向雪山,引發雪崩,掩埋了敵人。木蘭的長官也差點被掩埋。幸好木蘭救了部長的命,救了長官,但木蘭受傷了,長官立即讓醫生替木蘭治療。這時部長發現木蘭是個女人,就拿著刀準備剪木蘭的頭發。部長把刀掉在地上說了一句話,還了一次命,說了話,帶走了軍隊
看,這是一部強大,勇敢,驚人的花木蘭。我們在學習上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不要像木蘭一樣遇到困難就退縮。
花木蘭觀后感7
之前有聽別人說,花木蘭有多不好看。
只是想說,好不容易出了中國的,去看一看,唯余失望罷了。
影片的內容不過是最后所表達的忠孝兩全。相比于木蘭辭,更多的是表面而缺少了一種內涵。
木蘭從小被抑制,所謂表現出來的元氣被人不理解,所謂的女人,只是束縛在社會的枷鎖中,人生中的一切都好像只是為了成為一個妻子而存在。
所有的天性被剝奪,不被理解,提到的最多的反而是家族的蒙羞。
而不是像原來寫的,是替父從軍,是女子所表現出來的英氣,是表達的對于時代,對于家庭中的一種擔當。
而我在電影中看到的,只是對于女子的指責,只是封建下的枷鎖。
最后所謂的找到了自己,不過是對于所謂世俗的認可,不過還是屈服了這個世界,所謂的突破在哪里?
所謂的人生只有愛情,沒有自己的理想,所謂的找到了自己,只是在于認可自己,可是,替父從軍又何嘗不是一種認可?
花木蘭觀后感8
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在中國廣為流傳,源于兩點:其一是宋人郭茂倩主編的《木蘭辭》一直是義教段初中語文的一篇傳統文言詩歌,廣大初中學生在學校里就熟悉了這個故事;其二常香玉先生的河南豫劇《花木蘭》中的經典唱段《誰說女子不如男》,隨著常香玉,特別是小香玉在熒屏上頻頻出鏡而被全國觀眾熟知。雖然后來趙薇版的電影《花木蘭》,歌劇版的《花木蘭》相繼出現,但由于電視的巨大作用,這些陽春白雪般的文藝形式所帶來的影響卻無法與電視以及初中教材的普及程度相比。
七月份,電視劇《花木蘭傳奇》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雖然對于劇中人物花木蘭的煙熏妝、波波頭、長睫毛,還是人物對白,女兒頻頻吐槽,但我還是耐著性子一直看了下去。隨著劇情的逐漸深入,人物個性的逐漸豐滿,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我已經被深深吸引,成為每天晚上的一份念想。
花木蘭觀后感9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看迪斯尼動畫片《花木蘭》。一天,國王下令每家派一男丁去前線打仗,花木蘭的父親年老多病,難以出征,她就想替父從軍。
于是,她偷了軍書,拿了寶劍,穿上戰袍,女扮男裝,出發了。我深深感受到了木蘭的孝心。花木蘭非常機靈謹慎,長時間都沒有被人發現她是個女孩子。花木蘭有勇有謀,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一次敵方大軍殺過來了,首領命令把最后一枚炮彈射向匈奴首領單于,花木蘭卻搶過炮彈往雪山射去。造成雪崩,敵方大軍,全軍覆沒。國王封為宰相,木蘭拒絕了,她回家和親人團聚,照顧父母。
木蘭真是個不貪心的人。今天我看了《花木蘭》,心里感動萬分,木蘭這個女孩子竟然能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真不簡單呀!
花木蘭觀后感10
中國古代的《木蘭詩》膾炙人口,婦孺皆知。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美國迪士尼制作的動畫電影《花木蘭》。我們聽了興奮極了,都想快點兒目睹花木蘭在電影中的風采。結果,看完以后,整部電影令大家大跌眼鏡,吐槽不斷。部分槽點如下:
槽點一:花木蘭是女中豪杰,在我們心目中她應該是武藝高強,不慕虛榮的女漢子。結果電影一開頭,她便涂脂抹粉地向地主獻媚,一心想嫁入豪門。這點兒出息和我們心中的女英雄形象實在是大相徑庭。
槽點二:在原詩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的詩句,這說明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事情從來沒被發現過。然而在電影中,花木蘭的女性身份三次被發現。第一次是在戰斗中負傷,在救治過程中被軍醫發現;第二次是上司李翔在例行檢查中發現;第三次是在營救皇帝時被皇帝和其他戰友發現。這么多次露餡,居然還能保住秘密,真是離奇!
槽點三:在營救完皇帝之后,皇帝竟然對她產生了愛慕之心。同時,將軍李翔也對她一往情深。活脫脫演繹成了一出美式三角戀肥皂劇。花木蘭真是豪放不羈啊!
哎!回頭想想,電影就是娛樂嘛,何必較真呢!
花木蘭觀后感11
10月15日,我和媽媽在電視上點播了電影《花木蘭》。花木蘭是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電影中的花木蘭既忠又孝,有情有義,讓我很是敬佩。
花木蘭是北魏人,北魏遷都洛陽之后,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身體多病,沒辦法上戰場,所以,木蘭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二年的軍旅生活。
去邊關打仗,是很艱苦的`事,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伙伴們一起殺敵,在戰場上與鄰居費小虎共同作戰,英勇殺敵,多次立功;又認識了英俊的文泰。
在柔然族發生兵變后,獨裁的獨門當上了新的單于,對花木蘭他們進行了追殺,后因接應的大將軍未來營救,文泰犧牲自己保全了大家。后木蘭喬裝打扮進入柔然軍隊,殺死了獨門救出了文泰。
最后,花木蘭帶領軍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凱旋歸來。皇帝因她的功勞,封她為大將軍,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請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去補償和孝敬年老的父親。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
花木蘭觀后感12
今天,我們班看了花木蘭這部電影,講的和書中不太一樣,也讓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花木蘭和這首詩。
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那時剛開始,木蘭父親對木蘭說:“你看,今年的花開的多好啊,可看那,還有一堆沒有開。不過,我相信,等它開花后,一定是萬花叢中最美麗的一朵”這是父親在鼓勵木蘭詩說的一句話。
在這部影片中,我最喜歡的是那條小龍,十分可愛,本來是一個被降了級的神仙,卻還要裝十分厲害的人物,十分可愛。
這部電影,讓我更加生動形象的了解了故事情節,對木蘭的巾幗英雄的形象更加形象具體。其中兩個小動物的加入,讓故事情節更加生動而不呆板,還增添了許多樂趣。
看完電影后,我了解到了一些在課本上沒有了解到的東西,例如從軍戰爭時,還有救了自己的將領,這些書中都沒有寫,也讓我又長了知識,并且還是在歡樂中。
最后,我認為這部電影拍的很好,可以讓我在歡樂中增長知識,我十分喜歡。
花木蘭觀后感13
《花木蘭》這部電影我看了好多遍,我覺得花木蘭有好多優良品質:有責任感、孝順、團結 ……
她在兄弟有難的時候救他們,是團結、有保家衛國的時候,是有責任感、在代父從軍的時候,是孝順……
她武藝高強,很快就在一場戰爭中被提升成了副營主,不久又升成了一名小將軍。人們稱她為花將軍。我很驚訝,因為一個小女兵怎么能升成一個小將軍?花將軍的本事有多高呀?她殺敵的數量有多少?有至少3 萬人,俘敵三千,而且還是至少哦!她的戰績使大將軍有了嫉妒之心。
在一次戰爭中,大將軍沒有給原先訂好計劃的花將軍應有的補給,所以花將軍和士兵們都餓著在峽谷里喝馬血生存。就快沒希望時,花木蘭說了一段話,是這樣說的:“各位,大將軍已經背叛了我們。你們和大將軍可以背棄我,但我花木蘭,決不背叛國家。身后就是家鄉。吃完這頓,斬殺他們的單于,砍倒他們的大旗,讓我們血染沙場!”最終,花木蘭還是殺了他們的單于,保住了魏國。
花木蘭是一個偉大的人,她的優良品質助她保住了魏國。所以我要向她的優良品質學習。
花木蘭觀后感14
花木蘭,一個中國的傳統故事,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女孩。在中國,花木蘭是孝道、愛國、有職責感、有勇有謀的象征。欣賞完《花木蘭》這部動畫片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蘭不怕困難,艱苦練習,最終爬上桿頂拿到了那支箭的場景。
一個柔弱女子有著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一遍又一遍的反復練習,最終到達了成功的頂端。我敬佩花木蘭的勇氣和那種不屈的精神,誰說女子就不能闖出一片藍天?誰說女子就不能拯救天下百姓?誰說女子不如男?
對,就是她,花木蘭,她做到了。她證明了自我的本事,擁有了英雄般的剛強氣質。她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女漢子”!
“我只想證明自我的本事,我只想證明!”我記住了這句樸素而充滿力量的話。想想自我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經常因為遇見困難而退縮、放棄,我自嘆不如,感到十分羞愧。也許有的時候,我缺少的就是這樣一句激勵自我的話;缺少的就是這一份堅持。今后我要學習花木蘭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認真學習,爭取更大的提高。
花木蘭觀后感15
我特別高興,因為又要去看電影了。媽媽問我是看《豚鼠特工隊》,還是《花木蘭》。我說用點點羊羊,“點點羊羊,點點羊羊……”結果是看《花木蘭》。
《花木蘭》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首先是柔然大軍來襲,魏國征集軍馬時,花木蘭戀戀不舍離開家鄉,代父從軍。然后是千軍萬馬大戰時,花木蘭英勇殺敵。先射定位箭,射得敵人哭爹喊娘……太精彩了!我看得熱血沸騰,恨不能沖進屏幕里英勇殺敵。
花木蘭本不喜歡戰爭,但又不得不打仗。她不經意當上了將軍。在一次戰爭中,文泰不幸受傷。木蘭以為文泰犧牲了,從此一蹶不振。直到費小虎問木蘭:“你到底是為活著的人活,還是為死去的人活”時,花木蘭才如夢初醒,反復地訓練大家武功,不讓更多的兄弟犧牲。她保護自己士兵的舉動,真的很讓人感動。
我覺得,花木蘭代父從軍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應該像花木蘭一樣,孝順父母,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讓我們的家庭變得更溫馨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