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1
我之所以會選擇這本書是被書名吸引的,因為我一直認為我就是這樣。一直是看起來很努力,可是最終啥努力的結果也沒有。
整本書看完還是有收獲的,尤其對于我這種一直處于迷茫階段的人來說。本書也比較適合大學生來閱讀。看完之后有一兩個觀點我還是記得比較牢的,也解開了我困擾了很多年的問題。
我先就對我印象深刻的兩個觀點來說吧。然后再對一些我也是比較有體會的觀點來談談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經歷。
讀這本書對我印象深刻的第一個觀點:我們之所以會感到焦慮是因為我們現在的自己和想象中的自己還很有差距。我們應該怎樣打敗這種焦慮呢,就是去做讓自己焦慮的事情。
我一直是一個焦慮的人。我也想不起我的焦慮是從何時開始了,反正每天都在焦慮。而我焦慮的原因就是這本書上所說,就是因為和想象中的自己還很有差距所以才會每天焦慮。為何自己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樣,我明明已經努力了啊。可是真的努力了?然而并沒有。我沒有真正努力的原因同樣也在這本書中被提到,是因為我們沒有用心。沒有真正的用心過。我只在乎了學習的形式,然而卻沒有學習的結果。只有了輸入與過程,然而卻沒有輸出,或者說是輸出的質量并不是很理想。因為在過程中根本沒有用心過。
我想要學很多東西,迄今為止也為了學各種東西而找各種的學習資料,可是每樣學起來真的沒有用心,每樣都沒有堅持下來。我想要學英語、還對攝影感興趣、想要學習金融投資。這些是我確定下來以后要學得東西。還有很多我之前學了一點就丟棄的。可是這些根本就沒有認真的學過。所以想要學各種各樣的東西,可是自己并沒有像想象中的那樣每樣都會,所以每天都在焦慮。漸漸地已經懷疑自己有了焦慮癥了也因為這個焦慮所以晚上經常會失眠,經常會很晚睡覺。雖然是這樣,自己然而卻沒有去做這些事情。當我看到如果想要解決焦慮,就去做讓你焦慮的事情讓我忽然大悟。我一直是在焦慮而并沒有去真正的去做。
以賺錢為目的的兼職,是最愚蠢的投資。其實我也是一直這樣認為的。當趁現在自己還年輕的時候,正是我們應該輸入各種知識的時候而我們卻為了些蠅頭小利去花費大量的時間。最終我們應該完成的主要任務卻落下了。我們不應該趁著現在年輕去好好的學習知識嗎。現在上班了,自己的時間也不是很多。晚上的時間完全屬于自己。周圍的人會選擇在晚上去擺個小攤。去掙點零用錢,而我自己覺得這個時間更應該去學習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對以后,對自己的人生發展有用的東西。可是雖然有了這個想法,自己也在這么做,按道理已經這樣做了兩三年的時間了,按道理應該有點屬于自己的東西了。可是呢并不是這樣。我還是會焦慮,因為根本沒有像自己想的那樣。要問什么原因就是之前談的,并沒有真正的用心,拖延,沒有計劃的學習,沒有目標的努力。所有的努力都是在給別人看的,并沒有走心,變成提升。而是白白浪費了兩三年的時間。
書本最后說到做一只特立獨行的豬,那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或者不能這樣說,而是想擁有一直特立獨行的豬應該具有的本領。擁有一技之長,讓自己無論到哪里都能掙錢,三十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堅定的去追。知道這個世界的規則,但有能力游離于這個體系之外,而不是去逃避這個世界,有智慧的區別想要的和不得不做的,不阿諛奉承,更不愿意被世界改變,回做自己不愿意做的,只是為了以后更好的去做自己愿意做的,像浪跡天涯的游子一樣,但也知道這個社會的規則。我覺得這是一種大智慧,想要做到真的不是很容易。一技之長我想應該也是書中提到的優秀不夠,而是無可替代。這樣你就能永遠不會害怕在這個世界上因為生計的問題而活不下去。能夠游離于這個社會體系之外,知道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雖然有時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但是也是為了做更多自己喜歡的工作!我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而現在這個社會想要更好的交流會需要各種社交活動,而我也不是很喜歡這些活動。所以我感覺是在逃避這個世界。
我之所以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寫出來,是讓自己更了解自己!最后就是我如果想改變現在的這種生活就是兩個字用心!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2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這本書是無意間在京東上看見買下來的,并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其讀完。看到這個題目時,可能會以為這是一本心靈雞湯式的讀物,其實它是一本故事書,講述的是作者或者作者朋友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看見自己的身影,在感慨的同時也許也會有些許反思吧!之所以,寫下關于這本書的一些感受,是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有許多觀點十分認同,希望和大家分享。
翻看這本書,先看到的是作者的介紹,作者李尚龍從軍校學生,到參加全國英語比賽,到當英語老師,再到后來作為導演去拍攝電影,到……這樣的人生經歷,引起我的好奇,這是位怎樣的人,在他一段段精彩的成就背后又有著什么樣的故事呢?讀完整本書,我發現他之所以可以取得現在這樣的成就,離不開他自己的努力,但這是不夠的,還有龍哥自己對于自己的未來,不,應該說是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有著屬于自己的想法和行動。
可以說,他過著不斷折騰的生活,并在這不斷的折騰中不斷的成長和成熟,同時他保持著一顆真誠待人的心,結交到一幫一輩子的好朋友,這是極其難得和可貴的——從書中的故事、龍哥的故事,不禁想起書中古典引用的紀伯倫的一段話“你無法同時擁有青春和關于青春的知識;因為青春忙于生計,沒有余暇去求知;而知識忙于尋求自我,無法享受生活”,的確我們現在在最好的年華里,應該去做這個年華該做的事情,不要等到以后——行動起來吧,不要說要等待好時機,從此時此刻開始,做最好的自己去行動。
記住,所有的努力都不是做給別人看的,當你努力的去做,做到真正可以到達內心深處,甚至變為一種升華時,這樣的努力才是有用的——借用書中一句哈:“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公,需要做的是你是否真的在所謂努力的時光里,真的風暴過,真的走心過,真的問心無愧?或者,它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希望我們在看完后,在感慨后,真正的努力行動起來,做到問心無愧!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3
我偶然在圖書館書架上發現了一本名為《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的書,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是于平實中有一種發人深省的力量。強烈的好奇心促使我翻開了它。
這本書的作者叫李尚龍,說實話,在看到這本書之前,我從未聽說過他。在開始閱讀前,我習慣性地看了下作者簡介,這是一個本身就很務實的人,憑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價值,達成自己的目標。雖然同樣都是年輕人,但是我想他的經歷可能比絕大多數年輕人都要豐富。上過軍校,當過老師,如今投身于導演與寫作行業,他將自己的青春活得多姿多彩。
閱讀這本書,不同于閱讀一些無濟于事的心靈雞湯,很多雞湯,只在為你現在的頹廢狀態找借口,為你的迷茫尋覓理由。很多所謂的心靈雞湯,都是有毒的,讀多了,便讓我們學會了自我欺騙,僅滿足于現狀,卻不尋求創新型改變。這本書就像穿插于現今流行雞湯文中的一股清流,閱讀它,如同聽一個有故事的人向你娓娓道來,道來那些他于追夢途中的親身感悟。
與書名同名的這篇故事被放在了整本書的首篇,也是對我來說最有意義的一章。文章中的那個考四級的女生,她的習題集做滿了筆記,她的試卷也做了厚厚的一疊,但每次都會失敗。她找不到自身的原因,最終陷于深深的苦惱中。而從旁觀者的角度,她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學生會及社團活動的工作中,對于英語習題,也僅僅是做了一套,沒有認真的檢查,核錯。
腦中留下的只是我已經努力做了一套題了,對于她自己,并無任何益處。她的故事也讓我開始反省自身是否存在同她一樣的問題,也讓我更加認識到了在大學合理分配時間的重要性。就像作者說的那樣,“任何沒有計劃的學習,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沒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如果我們都能深知這個道理,不在稍微付出一點時,就自我感動,那么我們會不會離自己的目標更近一些呢?
書中小美的故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這個沽名釣譽的社會里,能懷揣夢想,執拗地走下去的人,確實很少見到,我喜歡書中的小美,她經歷了那么多的坎坷,在她傳遞的話語里,卻是多么的云淡風輕,當作者生發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態度時,她一句“爬吧!太在乎終點就失去爬山的意義了。”她有果敢,她不偏聽于人,她發現人生之路退無可退的時候,只能咬咬牙往前走。
她說,成功學都是假的,所以成功都是被逼出來的,努力才不一定會成功的,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卻是一個真理。也許我們都曾像小美一樣,懷揣著滿腔熱血,曾多次在腦海里憧憬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想去的地方,可是真正把“想”付諸實踐的卻是少之又少,于是,我們的青春就在漫漫空想中逝去了。這世上,真的有人過著你想要的生活,這生活,你也能過,你只需要一點點決心,一點點勇敢,一點點希望和一點點的相信。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4
這兩天讀了李尚龍的《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這本書是因為書名吸引了我。但當我讀了第一篇文字的時候,基本沒有什么共鳴,書中說的“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好像在我這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兒。看到第二章“你以為你在合群,你在浪費生命”的時候有了些共鳴,因為我也算是一個不合群的人,但覺得作者有點偏激,說話太絕對,感覺作者就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老師形象。慢慢看下去才發現作者和我預想的相差太多。
大冰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野生作家,之前讀他的《他們最幸福》,讀得我熱血沸騰。在這本書中我也隱約看到了大冰的影子。作者自稱是一個英語老師、導演,但我更愿意把他們這種人叫做俠客。越往后閱讀,我就越喜歡這個作者,因為他身上有我看中的特質——任性、折騰。很喜歡書中的一個個故事,當看到作者從軍校退學,就覺得這個人不簡單,因為我可能沒有這種勇氣;看到書中寫親情的一段時,著實有些沉重,畢竟在中國,“百善孝為先”的想法深入骨髓,有多少人在父母“為你好”的種種行為下犧牲了自己的自由;看到作者說“別和太愛的人結婚”時,雖然不能完全認同,卻也是有點意思。
最享受的還是聽作者說友情,那一個“真”字著實讓我舒暢。一直很喜歡看關于部隊的影視作品,特別羨慕戰友之間的友情——純粹、牢固。看著作者與各位朋友之間的種種故事,讓我看到那種我向往的友情。喜歡作者那句“我交的朋友不多,但都是沖著一輩子去的。”
最后又回到讀書的話題,看到那句“書不會讓我們暴富,不能讓我們出名,但是能讓我們內心深處充滿著安靜。”時,確實能引發很多思考。之前看羅伯特·清崎的《窮爸爸富爸爸》,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的思想和消費行為。讀作者的文字又讓我內心更加平靜。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5
讀完《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這本書,很是感觸。
正像書中所說,你有沒有真正地努力只有自己明白,“騙別人很容易,騙自己更容易,但是,騙這個世界有點兒難。”真正有效率的時間,是那些你不在朋友圈的時間,不向別人炫耀的時間。而事實上,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么光彩奪目的親戚,你永遠需要應對的是你自己。
努力不只是埋頭苦干,還要找準方向,錯誤的事情不要堅持。沈嘉柯說:人生之路有兩種,擇大門走險路,過窄門而寬途。意思是,你選取了最捷徑的,你會發現捷徑背后各種險峻斗爭。你選了一條看似更加艱難的路,走下去未必差,甚至更加寬闊。
有的人說賣雞蛋灌餅一個月好幾萬,那為什么你沒有去?是因為你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的人覺得成功是賺很多錢,而有的人覺得成功是獲得心靈的平和與寧靜。所以我們還是走在自己的路上,沒有都去唱歌、當演員,沒有都去販毒、去醫院倒賣高價號。我們既受眼光所限,但也被內心指引著走向自己向往的方向。
想要變得卓越,就不要想著一蹴而就,不要以為商業大亨一下子就能看到商機,那是因為他一向以來在商場上的摸爬滾打,使他擁有了足夠的經驗和前瞻性。他的失敗也許你只是沒有看見。所以讀成功學時千萬不要斷章取義,不要只看他寫出來的東西,那些沒有寫出來的,卻有可能是十分關鍵的。
書中講到了一個想要過四級的女孩,筆記記得密密麻麻,課本都翻破了,卻考了好幾次仍然沒有過,這像極了剛開始備考英語的我。沉不下心,學不進去,只望著考試日期的臨近,焦慮越來越深。但好在最終我學會了應對。望著有些生疏的英語語法和少得可憐的單詞量,簡直覺得生無可戀。但是最后想想,這是拿到學位證無法跨越的點。于是開始給自己找方法,訂計劃。每一天晚上睡覺前做真題,一題一題地研究,不明白的就看語法書。白天提前抄好80個單詞,寫在一張紙的正反面,坐公交車的時候背誦。考試當天,我的情緒個性簡單,果然一次透過,第一學期就這樣完美地結束了。奇怪的是,這使得我對后面的`課程也更有信心,夜里做題、背資料到一兩點是常事,真正感覺到大腦的充盈。想想這個時候裝樣貌給誰看呢?所以當畢業后兩年有人還在找復習資料去補考,我很明白這中間發生了什么。
有些人很年輕就在羨慕別人有這有那,自己卻什么都沒有,只有一個小小的夢想,都不好意思對別人說。其實夢想無分大小,只要讓自己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就好。
因為你不是為別人的目標而活,如果你什么都不做,那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所以,不要管別人怎樣嘲笑你。
也許我們的很多外在條件不像別人那么好,但是不能因此而放棄努力,只要這天的自己和昨日比有進步就好。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6
這本書中還有一些話也是戳中我,感覺完全是在寫自己。“沒有計劃的學習都只是浪費時間,沒有目標的努力都只是自己騙自己而已。”我一向以來學習,努力真的是這樣。從來沒有計劃,沒有目標,所以就漫無目的的學習而導致最后厭倦了,感覺學到此刻啥也沒學到,也是就放棄了。所有我學習的東西都是這樣。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我總是想學一樣東西了,然后在晚上找各種資料,各種!然后那在各種資料中找適合自己的。
因為我一向有個觀點就是必須要找到適宜自己的,不必須是最好的。但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因為那樣學起來效率會最高。我覺得這還算是我的一個優點。但是我在這個步驟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找到一個適宜自己的總覺得就應還有比這個更適合自己的,于是就又開始尋找。如此循環下去。明白我的當初學習的熱情被磨耗的一干二凈。之后就是放棄學習了。感覺也是自己貪婪而導致的,已經得到要的了還想要最好的。所以接下來我的任何學習是不是就應要有學習計劃和目標了!
“以賺錢為目的的兼職,是最愚蠢的投資”。—其實我也是一向這樣認為的。當趁此刻自己還年輕的時候,正是我們就應輸入各種知識的時候而我們卻為了些蠅頭小利去花費超多的時間。最終我們就應完成的主要任務卻落下了。我們不就應趁著此刻年輕去好好的學習知識嗎。但是雖然有了這個想法,自己也在這么做,按道理已經這樣做了兩三年的時間了,按道理就應有點屬于自己的東西了。但是呢并不是這樣。我還是會焦慮,因為根本沒有像自己想的那樣。要問什么原因就是之前談的,并沒有真正的用心,拖延,沒有計劃的學習,沒有目標的努力。所有的努力都是在給別人看的,并沒有走心,變成提升。而是白白浪費了兩三年的時間。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一條白走的路”我想這句話就應適合用在我的工作上。對于自己的工作我總是認真負責的,我想這也算是我的一個優點,領導也都是看好我的這個優點。但是自己不明白爭取,但是自己又會告訴自己。“自己的專業水平還不夠,潛力還不夠,雖然只是態度認真負責但是配不上高工資,”但是身邊一齊進來的小伙伴們工資都比我高了。就潛力來說其實我并不算差,態度也是一向認真負責。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7
去年秋天,在工作帶來的壓力負荷之下,為了找尋一種精神上的舒適與安心,便開始看一些書,這一看,就到現在也停不下來了。
偶然間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向我推薦一本書——《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起初,我以為這又會是心靈雞湯或者成功學之類打雞血的書籍。雞血,我已經打得太多,打到忘乎所以最后卻是一場空。雞湯,喝著喝著,喝多了,也就膩了。
不過這本書的書名似乎對我的心里造成了一些感觸,實在是打動我。在網路上網友寫下一些書評看起來也是非常對口。
于是,我便買下了這本書。這本書到手后,便開始了閱讀。書不厚,也不大,文風也非常的輕松,非常好讀。在讀完一半后,方才發現作者的名字“李尚龍”,和我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于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便查了查作者的來頭,在得知作者是九零后北漂一族時,方覺作者能對身邊的人和事有著這么仔細的觀察和理解,著實厲害。
整本書,所有的內容,幾乎都是用著輕柔的文字,淡淡的描述著作者自己或身邊人們的故事。沒有成功勵志類書籍上的昨日路邊絲,今日努力奮斗,明日人生巔峰這樣的浮華故事和不著邊際的大道理。有的,只是內心的共鳴和心靈的感悟。
淡淡的文字和故事,反映出一個又一個我們在當今社會上的迷失。以及看似努力的外觀下,那顆懶惰的心。借用作者的朋友的一句話:“行文不是雞湯,而是刺痛懶人的針,打臉的巴掌”。
看著書中的文字,我沒有看成功學那般的渾身熱血沸騰,也沒有看心靈雞湯那樣的舒適暖心,反倒是看得我背心冷汗直冒。書中看似都是別人的故事,別人的生活,但卻可以看到太多太多的自己的倒影。我一直以為自己很努力,殊不知那只是感動了我自己罷了。我能感受到書中那一根根刺醒我的針,和一個個扇向我的巴掌。
我是真的很努力嗎?還是故意表現給別人看,讓別人覺得我很努力?
答案的確是我不夠努力,我依然心懷大志,總是希望向所有的人表達我的與眾不同和遠大抱負。我有時半夜從床上跳起,打開筆記本,計劃著我的遠大抱負該如何一步一步的實現。我享受著看似精密計劃的快感,卻在執行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出一禮拜,我對打魚又開始不屑一顧,又天天在家一邊抱怨打魚辛苦一邊曬著那已經曬了無數遍的網。
保持自己清醒和內心和心底最真摯的夢想,說起來簡單,但總是隨著時間流逝而慢慢淡化和忘卻。于是我時常在一些時間的空檔,拿起這本小書,隨手翻到一頁,看著那已經看了許多遍的文字。而每一遍,都能激發心中新的共鳴,總能在我激情消退時,重拾自我。
我把這本書推薦和借給我的朋友,他們讀后評價頗高。也有位朋友,淡淡翻過后,便草草說著我一看書就想睡覺之類的話語婉拒了。
我始終堅信,閱讀不一定能給自己帶來金錢,但一定會帶來精神上的財富。在茫茫人海,在這如今浮世,豐富自己的內心,不再隨波逐流,勇敢的追夢。或許,這便是如今生活的意義。我覺得《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非常的適合如今依然努力奮斗的八零后和九零后。如果對生活迷茫,對社會迷茫,對努力迷茫,那么就更應該看一看此書。
祝愿天下真正努力之人,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8
最近再看從閨蜜那里借的李尚龍寫的《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總的來說就是一本心靈雞湯,透過不同的故事然后告訴我們各種在工作和情感上的一些感悟以及道理,總的來說這本書還是值得推薦的,雖然在這個時代,心靈雞湯真的太多了,但是針對各種寫出自己的看法進而告訴讀者一些道理的書還是值得推薦的。僅僅看書的名字,以為是一篇各種分析此刻都市人們的心態,然后告訴我各種道理這類枯燥的書籍。讀了之后才明白是作者自己以及他身邊的朋友身上所發生的故事,讀起來不枯燥,值得一看。至今我仍然認為,只要一本書,你讀過之后能夠從中學到知識或者懂得一些道理,那么這本書就沒有白讀,收獲了,就是我們所得到的財富。
針對這本書,我想說說自己讀了之后的一些感受。我記得里面是透過夢想、感情、親情友情以及閱讀四個方面來寫的,其中之于夢想,我的感悟就是年輕的時候,無論經歷什么,都是我們的財富,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時間終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真的就像老話說的種什么因得什么果,此刻的每一天都決定著我們以后的人生,我們能夠把握的就是此刻的每一天,此刻不努力就不要期盼以后能夠有大的成就,沒有一個成功是不經歷困難挫折的。
之于感情,就應就像書中很多故事都提到的,感情中那個對的人,那個讓你相處起來覺得舒服的人才是我們就應尋找的伴侶,最終走到一齊的往往不是我們最愛的那一個,但卻是彼此相處起來最舒服的那一個。之前自己一向在想,慢慢的一年年過去了,以后的我是不是就直接相親,然后找個差不多的人就結婚生子。但無論是書中或者現實世界,都不斷地提醒著我必須要找到對的那個人,而此刻的我,也覺得一個人其實挺不錯的,如果真要有感情,那也就應是能夠讓彼此都能夠進步,相處起來都覺得舒服,那才是我要的,如果沒有,一個人又何妨,自己又不是不能養活自己。
對于親情,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應是其中一篇關于父母的吧,我們總會把父母對我們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而陌生人偶然給與的恩惠卻是難能可貴,一個離家出走的孩子因為一個陌生人給的一個面包而感激涕零,那父母幾十年不變的關懷呢,我們又拿什么回報?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閱讀真的是個人習慣吧,這個主要還是看每個人的興趣了,但是書真的是每個人的精神食糧,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能將之拋棄。
總的來說,讀這本書的過程中,還是有好多感悟的,喜歡這個做著的樸實無華的文字。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9
常常我們會看到這么一種人,覺得他們每一天很拼命,學習,上各種各樣的課程,似乎沒有一點自己的私人空間了。每一天拖著疲憊的身軀,進入圖書館,晚上有熬夜啃書,可是為什么結果卻是不盡人意呢?其實一切的一切,都只不過是,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努力地秀秀樣子,書包里裝著滿滿的書,一列列書齊刷刷地疊著,可是手中卻有一部手機,手機上的屏幕一直都在閃爍著,鍵盤上的字不斷在輸出,書是拋在一邊了,時間也在不斷地流逝了……
對于前者的努力走秀,總是努力活成眾人喜歡的樣子而已,如果自己本就不喜歡,就不該將時間消耗,把自己的專注力一步步地轉移,最后,養成了一種三心兩意的壞習慣。這種結果,或許更為恐懼,習慣的力量,可將會是伴隨人的一生的。可大可小,那為什么不試著把時間好好規劃一下呢?把學習的時間縮短一點,玩的時候就該是盡興,而工作學習的時候,盡管時間短,卻是心無旁鶩地高效率學習。
還有一種看起來很是努力地學習,其實只是使用了名義上的努力,卻忽略了實質意義上的努力,到底為何意義!他們確實很拼,踐行能力很強,也甘愿日復一日地埋頭苦干,把自己的全部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最后的最后,卻是得到少得可憐的報酬。投入與收獲并沒有很好地成正相關關系,或許,越到后面,投入越多,卻得不到任何的進步了。只能說,他們所努力的方向,其實是錯誤的。
這些人可以說是行動上的巨人,可卻是思維上的矮人。因為他們懶得思考,不愿思考,覺得思考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對于他們而言,你只要告訴我一個方法論,我便會去踐行了,卻沒有考慮到矛盾普遍性后的特殊性,這些方法,到底適不適合他自己呢?方向的問題,是一切先決力量。永遠只有做正確的事,才會有好的結果。永遠不要奢望用戰略上的努力,來掩蓋你思維上的懶惰,因為只有兩者的配合,你的執行力才在思維力的發散下,成功的概率更高!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后感10
看這邊書,讓我忍不住想起了我的大學時光,那段本該是人生中最完美的時光,我卻過得一點都不完美。以前無數次問自己,問題出來哪里?為什么我的大學過得那么不如意。或許是本能性的自我保護,自我開脫,思來想去,沒有結果。
讀了這本書,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當時的我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我也以前做了無數套英語六級真題,我也無數次坐在圖書館一整天,而如今想想,確實,當時的我僅僅是“做了”無數套英語六級真題;確實,當時經常“坐在”圖書館里一整天。騙別人很容易,騙自己更容易,但是騙這個世界有點難。
沒有走心的努力,也僅僅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多么直白的話語,雖然有漏洞,雖然不夠嚴謹,雖然表達得很隨意,可這本書不正是在說我們這群年輕人嗎?不得不說,直白的話刺痛了我們的心,被別人看穿總是一件不讓人愉快的事情,因為我們想了一萬個理由去欺騙自己,結果被別人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說穿。
在很多時候,我們或許已經很努力了,所以在想,為什么那么努力了,還是這個結果。我們總是抱著很大的期望很大的功利心,總覺得努力了就必須有收獲。
努力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所以努力并沒有那么的戰無不勝,因為這個世界努力的人太多了,比你努力的人更多。努力不夠,要全力以赴,要無可替代。
活著本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努力地活著更是件不簡單的事情。所以難免在努力的時候,想要獲得更多,當一切都帶著功利性目的的時候,現實往往會給我們當頭一棒。
常常在想,我為什么必須要堅持留在廣州,這座留多少年都沒有一絲歸屬感的城市,這個大到讓自己感到微不足道的城市,這個人與人之間沒有太多情感的城市。當父母規勸回家里來吧,找份穩定的工作;當工作了幾個月或幾年的朋友選取了回家,也向我招手:在家等著我;我真得好想義無反顧地回去了。回到那個成長的小鎮,去過閑散的日子,讓自己慢下來,去享受生活。但是,我明白我回不去了,沒有背景,沒有回去的決心,我回去能夠做什么?
好像被迫留在了大城市一樣,多少次想著逃離,想著居高不下的房價,想著少的可憐的工資,何時才有自己的家?何時才有出頭日?
以前的天之驕子,淹沒在人來人往中,你沒有帶著光環,沒有人認得你,你但是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人甲,誰也不是誰的誰。這是個平等又不平等的世界,所以你不明白你要如何取勝,你不明白要如何高人一等,出類拔萃。盡管你每一天都很努力很努力,但你仍然是微不足道的你。
以前的傲氣,以前拍著胸膛對家人說,對在家的朋友說,大城市有多少機會,我會過得很好!如今,漸漸地失去了說服自己的理由,也無所謂說服別人。
在現實面前,我們有太多的無能為力。我們改變不了世界,或許我們能夠改變的是自己。
讀完這本書,我仍然沒有獲得太多留在大城市、繼續努力繼續奮斗的力量。因為很多事情真得很難。在現實面前,即便不低頭,也難以每一天昂頭挺胸。
前些日子,低我一屆的表妹,在經過兩年的奮戰后,最后考上了廣州一所公立學校的老師。那是一份讓大多數家長都青睞的職業。媽媽聽得眼睛發光,心里的不舒服卻無處掩蓋。她比小姨風光了20多年,在孩子職業攀比上,她覺得她輸了,輸的相當不甘心。
作為表姐,我衷心地替她感到高興,透過自己的努力到達自己的目的是件讓人十分自豪的事情。看著小姨那笑不合攏的嘴,那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就明白她的女兒有讓她多么地驕傲和自豪。
而我,我努力,我畢業至今奮斗了三年,盡管我總是報喜不報憂,盡管我已經練成了金剛心,盡管我總是獨立傲嬌地處理著我自己的事情不讓家人擔心,盡管我覺得我已經在成長,我在實現自己夢想的路上,但是,但是,我仍然無法用事實證明我過得很好,我不需要家長的擔心。跨行是一個那么大的鴻溝,如何拿一個HR和老師來比成就感?僅僅透過工資,就已經敗了,如果比起工作強度,那就更是敗得一塌糊涂。兩個完全無可比較的職業,尷尬地被比較著,輸得那么徹底。
常常在想,人生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父母眼里,子女成才最欣慰,但是何為成才,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在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獨立選取自己生活的時候,在父母眼里,就難免已經不是那個讓他們放心、省心的孩子了。
我多么期望我的父母,能夠少點為我擔憂,他們過好自己的生活,于我,就是莫大的安慰和堅強的后盾。
而我們,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前進著、摸索著,在二十多歲的年紀,我們注定無法看透人生,跟隨著自己的心,一步一步往前走,或許會越來越清晰,或許對人生、對生活會有更加透徹的領悟,但此時此刻,多想無益,唯有珍惜當下,始終相信,世界會給我的,比我想要的更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