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小名士觀后感
【熱】國學小名士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小名士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小名士觀后感1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這是"國學小名士"的口號,它看似平淡無奇,只是概括了這個活動的意義和宗旨,但實際上表達了對國學的熱一愛一、弘揚和贊美!我們一定要重視國學,學好國學,使自己變得更有修養。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國學是我們變得有才華。希望大家也喜歡國學,成為一名“腹有詩書”的小名士。
這一期是對留到最后的同學們至關重要的一期——冠軍爭奪戰。“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這是哪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選手們完美地回答,令我們拍案叫絕!經過四輪比拼的阻撓和鍛鑄,首屆“國學小名士”的冠軍劉康寧脫穎而出。劉康寧說:“古人說過,學一習一最好的時間有三個,馬上,枕上,廁上。”我認為,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些時間,用心學一習一知識。
這偉大的文化究竟從哪里來?是古代文人絞盡腦汁想出來的,這是他們智慧的結晶,而結晶封存到現在又被我們重新開發,提煉出了更為一精一妙的東西——詩詞!但這并不是我們改變或改造的,而是對他深度利用。比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愛一國一精一神;“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深邃理念;“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會讀書遲”的深刻領悟。每一句詩詞都啟發著人們去開發更一精一妙的詩詞……
中國,隨著語言發展而發展,從文言文到白話文而現在那些過去的語言卻被發掘出了另一種價值。哦!這些一精一神文化是無價的.!
黑夜中,一顆閃爍耀眼的流星悄然劃過漆黑的天空,在它劃過的那一刻,留下了最美好的東西——詩詞!
國學小名士觀后感2
周末在王老師的要求下,我在電腦上觀看了山東第二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大賽的國學節展示和12強總決賽比賽視頻,讓我感受頗深,受益非淺。平時我在學習經典國學的時候,都是死記硬背,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在看國學節展示前,認為經典誦讀就是在臺上拿一本書誦讀,當我看到那些同學們激情洋溢的演講,他們排成不同的隊形,穿上各種各樣的衣服,用舞蹈、歌唱、朗誦、故事等等給電視前的我們呈現了一場豐盛的文化盛宴,讓我感到特別慚愧,以后我也多學習詩詞,豐富我的國學知識。“國學小名士”十二強總決賽比賽開始了。
第一個環節的詩詞接龍。
規則是根據大屏幕顯示的字說出含這個字的詩句,12個人分成兩個組,每組6個人,不能重復,五秒內說不完畢淘汰,每組淘汰3個人。在這個環節中我看到有個大姐姐因為走神沒看到是自己接龍而被淘汰時,感到特別難過,以后在學習的時候一定改正自己上課走神的壞習慣。
第二個環節是搶答題。
這次考的不只是每個選上掌握的國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每個選手的臨時反應和應變能力,我看到這個環節中好幾個選手是因為緊張,而被扣了分從而導致被淘汰,看到這里我也跟著傷心,但是被淘汰的哥哥姐姐們,她們對待失敗、挫折的樂觀精神依然讓我敬佩,是我以后學習的榜樣。
第三個環節也就是爭奪“國學小名士”冠軍的時刻。
這次考的是命題限時作五言詩,我看到場上的三名選手僅僅思考了幾分鐘,就從容不迫的揮筆寫起來。隨著主持人限時提醒,在規定的時間內,每個選手都把自己寫的詩呈現給評委和觀眾,寫的真是太棒了!評委們都贊不絕口,看到這里,我真的好崇拜她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