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觀后感
圓明園觀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圓明園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圓明園觀后感1
今天,我們學完了這篇文章《圓明園的毀滅》,它使我感到了當時清政府的昏庸無能,軍民的懦弱,更可惡的就是那無恥的英法聯軍!
圓明園曾經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皇家園林,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的精華,圓明園不僅美麗,而且聚集著我們偉大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貴歷史文物,是舉世聞名的當時最大博物館、藝術館。
然而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來到了圓明園,在園內肆意燒、殺、搶、掠,出園時每個人的腰包都鼓鼓的,甚至還放火將這具有無限價值的圓明園付之一炬。
學完這篇課文,我對圓明園的毀滅感到無限惋惜,而當時無能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這些萬惡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下了不抵抗命令,把洋人做靠山,想依靠洋炮來掃除國內的革命勢力。我痛斥這黑暗的清政府。
可是最可惡的是萬惡的洋人,他們不但隨意侵略中國,還把我國的名勝古跡燒毀或破壞,他們還讓我們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我國的國格受到了莫大的悔辱。
英法聯軍為什么來侵略我們呢?原因就是我們太落后了,要是當時我們強大,他們能敢嗎?所以落后就得挨打。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效勞,讓祖國永遠列強國之首!天使之城觀后感天鵝之死觀后感非你莫屬觀后感
圓明園觀后感2
今天,學校組織夏令營的同學去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觀看大型立體雕塑《圓明園》,我深受教育。
在參觀中,我了解到圓明園內有很多奇妙的宮殿建筑和優美的亭臺樓閣,有彎彎的流水,高高低低的假山,有無數名貴的奇花異木,不僅如此,圓明園內還有數不盡的珠寶玉器,真是一座藝術寶庫啊。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了一幅油畫作品,那幅畫畫的是,一群外國強盜闖入圓明園,他們像餓狼見到了獵物,瘋狂搶奪里面的金銀財寶,拿不走的東西就砸碎。圓明園到處濃煙滾滾,美麗的建筑變成了殘磚破瓦。看到這里,我的心情特別沉重,我在心里不禁罵道:“ 侵略者,不要胡作非為 !”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會中,我們國家強大了,再也沒有侵略者敢來侵略我們,但我們不能忘記以前英法聯軍當時火燒圓明園的局面,我們要將這個國恥深深記在心中,努力學習真本領,長大以后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保衛自己的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再也不讓任何侵略者踏進中國領土一步!
圓明園觀后感3
“火燒圓明園給中國留下了這段屈辱的歷史”。聽著影片中解說員的解說,我的心沉重無比。影片里那撕心裂肺的燒火聲仿佛當時的中國正發出絕望的哀號。
《火燒圓明園》這部影片給我們講述了一段中國屈辱歷史。當我看到慈禧太后那幅恐懼的面孔時,我不由得想起指著一條死路讓中國腐敗無能的人不是皇帝,而是背后指使皇帝的那個惡毒的老婆婆──老慈禧。
我看到老慈禧的那種邪惡的表情時,我想慈禧當時肯定想:“我現在可以統治整個大清江山了。”但是她并沒有想到后果將會怎樣。影片中戰場上有一位老戰士一直堅持揮著大旗,當他已經身負重傷將要倒在血泊中時,就在那一剎那間,他竟挺直了腰,用盡全身力氣揮舞著大旗。
看到這,我都感動得快要落淚了。片中那個發令開炮的敵軍將領都也被感動了。最后那位奮勇的老人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然而這時候皇帝卻在游山玩水。他們卻不知中國居然還存在著這樣一位寧死不屈的老戰士。
在影片放映的過程當中還有一段中國人和洋人打架的事,有些同學一直在笑。我真想說同學們哪,時候已經不早啦,你們也該醒一醒啦,不要再把自己當做小孩子看了。
這部影片給我的感觸非常深刻,我覺得我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不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而是要實際行動證明給中國看,證明給全世界看,我們決不能讓屈辱的歷史在我們中國重演。
圓明園觀后感4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經歷了5位皇帝150多年的改變與建造。凝聚了數百萬勞動人民日以繼夜辛勤的勞動與數萬畫師的一精一美設計。
圓明園中匯聚了各地的風景名勝,還 有歐洲的水色,12生肖一起向中央花池噴水,場面非常壯觀。還 有一處正大光明殿,皇帝每次去圓明園的時候都會在那里管理政事。圓明園不比故宮遜色,五位皇帝在宮里住的時間都沒圓明園住的時間長,可以說圓明園是每一位皇帝的摯一愛一。它也是無所不有: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詩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怪不得英國特使來的時候乾隆皇帝在炫耀了。
但是在英國特使走了不久,英法聯軍就來攻打大清帝國,雖然大清在當時有世界的三分之一的財產但是在軍事方面不但沒進步反而在倒退,而此時的英法聯軍已經備有連環槍和遠程大炮等等,而中國只有腰刀和洋槍(只能發一炮的槍)還 有那種攻擊力又差射程又近的大炮,所以英法聯軍很快的就攻打下了天津,沒有一位戰士犧牲。這座軍事要塞就這么簡單的就被英法聯軍攻打下,這足以反應出我們的軍事武器很弱不夠先進,在后面的戰爭中英法聯軍只有5人受傷,而大清就至少有3萬以上的人陣亡。而當時的咸豐帝聽到這個消息立刻逃往避暑山莊,為了保護圓明園簽下了不平等的條約,但最后圓明園還 是被破壞。
當年的奇恥大辱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但是現在唯有振興中華才能讓中國不再受到這樣的恥辱。
圓明園觀后感5
從小到大,我看過許多紀錄片。比如《大黃山》、《舌尖上的中國》和《兵馬俑的神秘主人》等,但是,最讓我震撼的一部紀錄片是《圓明園》。
《圓明園》講的是清朝皇帝康熙死后,雍正、乾隆兩位大清帝國的皇帝先后擴建圓明園,以及由于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致使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殺掠奪的歷史。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深深的惋惜。圓明園,這座空前絕后,舉世無雙的皇家園林,這座擁有萬千珍寶的皇家園林,這座擁有將近一千座宮殿的皇家園林,竟然就被英法聯軍,這群毫無人性的、無恥的強盜給燒毀了!我憎恨那軟弱無能的皇帝咸豐,那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泱泱的大清帝國竟手無縛雞之力的任憑這些卑鄙的在圓明園中任意胡作非為,甚至放火……這難道不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恥辱嗎?我還 憎恨英法聯軍,這群毫無人性的、無恥的強盜。他們為了讓自己的腰包變得充實起來,竟不惜一切代價毀滅了當時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的圓明園。那么美麗的皇家園林,竟然就在短短的三天時間里被英法聯軍用殘忍的手段摧毀了!它的毀滅,是祖國乃至世界都不可估量的損失!現在,我們只能憑借電腦和想象,去修復那既美麗,又漂亮的皇家園林了…...
昨天,已經成為歷史,誰也無法改寫,但是,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了不讓外人侵略,我們現在就要刻苦學習,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的更強大,讓五星紅旗永遠飄揚在祖國的上空!
圓明園觀后感6
我從記事以來,看過不少歷史影片,其中《火燒圓明園》這部影片常常引起我的深思,并催我奮進。
至今,我仍愛到圓明園的廢墟去。面對那些已被齊腰深的野草埋沒的殘垣斷壁,我仿佛聽見這些石頭在向我講述它們往日的風采和圓明園那悲壯的歷史。
1860年,英法聯軍的鐵蹄踏進了風景秀麗的北京西郊。這些兇狠的野獸不顧清政府和百姓的阻撓,闖進了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他們被園中的陳設、奇珍異寶驚呆了,瘋狂地將貴重的金銀珠寶裝進自己的口袋,每個侵略者的兜里都裝得滿滿的。帶不走的東西他們用鐵斧、木棒打碎,放火燒毀。就這樣,美麗絕倫的圓明園變成了廢墟。
這些豺狼的罪惡激怒了廣大的愛國百姓,百姓們與這些豺狼展開了生死搏斗,這些禽獸不如的侵略者殺害了成千上萬的無辜百姓。
今天,在這瓦藍的天空下,在這灑滿熱血的黃土地上,那些殘留的石柱仍然挺立著,它好像在提醒炎黃子孫:“落后就要挨打!”啟示世人要奮發,不讓慘痛的歷史重演!
圓明園觀后感7
紀錄片《圓明園》讓咱們回顧歷史,讓咱們了解圓明園從前的壯觀輝煌,也讓咱們記住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的巨大恥辱。
在看影片前,咱們已經學過了《火燒圓明園》和《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了,對圓明園的歷史已有部分了解。看完這部紀錄片后,咱們對圓明園這座偉大的建筑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在看到皇家畫院為圓明園所畫的建筑圖時,如此美麗,如此壯觀的景象使大家為之驚嘆,個性是在建造圓明園所花費的人力、物力上,大家不禁感慨道:“這真不愧是在幻想藝術中有著崇高地位的世界奇跡。”可惜的是這個偉大的杰作于1860年10月被毀,從那時開始,這個偉大的杰作消失在地球上。
看了這部紀錄片,我感受到了清代全盛時期的繁華與昌盛,腦海中映起了美侖美奐的圓明園倩影,這個集康熙、雍正、乾隆一生心血而建造的偉大建筑此刻只能成為夢影。而原因正是因為清朝末期的衰落,咸豐皇帝的昏庸和朝政的腐敗。這讓英法聯軍有機可乘,掠奪與燒毀了這個偉大的建筑。我對英法聯軍的殘暴行徑與毫無人道主義、對禮貌藝術的摧殘表示強烈的憤慨,對大清國的衰落腐敗表示無奈和同情。只能說是弱肉強食,誰叫咱們當時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優秀的領導者。所以說,要想強國,則務必強民。
期望大家在和平年代好好學習,為我國的昌盛作出自己的貢獻。
圓明園觀后感8
這個寒假,我觀看了一部名為《圓明園》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由雨果觀賞園后的'詩意評價作為開頭,將我們引入一個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后用大半的時間以一個傳教士的角度描繪了圓明園以往的輝煌,緊接著便開始英法聯軍燒殺搶掠的鏡頭,這一幕幕讓人心痛的景象,雖然很短,但已深深地刻入了我們的心中。最后的鏡頭便是現在的圓明園。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悲憤。在觀看到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的鏡頭時,我想說:這是我國建筑藝術的精華,園林藝術的瑰寶,就這樣在一片火海中化為灰燼,這圓明園,建造歷時150余年,投入的經費更是可以用“無數”二字來形容,而且,圓明園中的更多東西是用錢換不來的,如古老的青銅禮器,精雕細琢的陶瓷花瓶,歷代的名人書畫……這些東西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了就永遠沒有了。所以英法聯軍焚燒的不僅是無數的汗水和金錢,還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文化,更是全世界的一筆不可估量的歷史遺產。
在悲憤的同時,我也深思:為什么中國自己的珍寶存放在清皇帝的離宮中,卻能被西方人輕易地掠奪和焚燒呢?答案正是清政府太軟弱無能,國力太衰敗,使得西方列強的鐵蹄能肆無忌憚地在中國領土上踐踏,如入無人之境。為了不受外族的侵擾,我們的國家應該更加強大,而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爭取為國家做貢獻。電影圓明園觀后感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400字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500字
圓明園觀后感9
今天我和媽媽看了《火燒圓明園》,我們的心像泉水一樣,流露出可恨、氣人、難過的瞬間。
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是一座寶庫,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有許多珍寶、書籍和杰作。蘊含名人字畫、金銀首飾等珍貴文物,濃縮古代文化精華。圓明園也是一個奇葩的花園,有數以百萬計的珍稀花卉和樹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皇帝和慈禧卻逃之夭夭,只剩下一座空城和手無寸鐵的百姓。殘暴的敵軍很快進入圓明園,搶劫后下令焚燒,理由是看守公園的大臣不讓他們進去搶東西。三四千英軍在公園各處放火,大火三晝夜不熄,煙云長時間籠罩北京。這個獨特的花園杰作被一起燒掉了。
現在我腦子里有個問題:為什么英法聯軍敢在中國領土上為所欲為?答案只有一個:清政府太無能。
當時在位的皇帝整天不務正業,視外國所謂的科技為玩物而喪失意志,但當敵人真正進入國內時,他手持落后的武器進行防御,結果當然是——全軍覆沒,這是意料之外的,也是合理的:當時的清政府并不認為他們所視之為“玩物而喪失意志”的東西有這么大的力量,也不認為我們和敵人的實力有那么大的不同。但當清政府明白后,一切都顯得那么不堪一擊。由于清政府的無能,以及皇帝和大多數官員對死亡的恐懼,與侵略者簽訂了各種不平等條約,以換取和平的生活。
歷史是無法改變的,但我們可以把握手中的未來,讓這種悲劇不再重演。
圓明園觀后感10
她,掌控中國48年,中國在她手中日益腐敗與衰微,她割出了蘇聯、朝鮮……她吸吮著民脂民膏——慈禧。咸豐無能,慈禧殘暴,英法聯軍侵入中國,闖進了圓明園將這偉大的工程毀于一旦,曇花一現的圓明園早早夭折。
下流無恥!卑鄙骯臟!喪心病狂!喪盡天良!慘無人道!毫無人性!殺人放火,燒殺搶掠是所謂的“文明”?世界上豈能有強盜文明之理?這可惡的侵略者,毫無休止地蹂躪中國的土地,殺害生命而眼也不眨,還說“要文明地搶和放火”!從軍長到士兵,個個草包!英法雖已與中國建交,可一個“sorry”也沒,東西一個不還,歐元一個不賠,燒毀、搶走的不僅有寶物,更有中國5000年的文明與中國人民的尊嚴與性命。中國人的胸襟再廣,早晚也會發怒;中國人再忍辱負重,早晚也要爆發。
圓明園在怒吼,中國人在怒吼,亞細亞在怒吼,世界在怒吼!
早晚英法會迎來四面楚歌的一天,將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圓明園毀滅,中國遭受巨大的損失,蒙受巨大的恥辱。圓明園中的國寶,讓中國花去大把金錢,而只有一片殘垣斷壁。滿地被火燒掉的磚瓦石塊,讓我異常悲憤。
英法聯軍永遠無恥,總統如何辯解都蒼白無力。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不求復仇,只求出現第二個開元盛世。
圓明園觀后感11
歷史是令人回味的,閱讀歷史可以讓我們了解過去,體味未來。記得有好多次,我好奇地想象著過去的故事。
今天,我看了電影《火燒圓明園》。電影講了英、法聯軍攻打中國,無數的戰士戰死沙場。有些戰士雖然受了重傷,但還堅持著,可最后還是被英國人用炮炸死了。城門失守,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搶了很多國寶,放了一把火,在短短的幾分鐘后,圓明園成了一堆廢墟。
影片結束了,我心想:圓明園這么美,而我們卻守護不了,這是為什么呢?當英法聯軍進攻圓明園時,我們有這么多戰士,可還是輸了,這是為什么呢?在他們拍賣從圓明園搶來的古董時,我們卻無能為力,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我們沒有勇氣嗎?不,是因為我們落后于他們。當他們在用槍炮時,我們卻還在用刀槍。要想不挨打,就不能落后。要想不落后,就要不屈不饒地努力學習。那樣我們才能取得成功。
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登玉皇山。一開始,我十分起勁,走在了登山人群的第一個。“這小孩真有勁啊!”一個阿姨說。我聽了有些得意。可還沒到半山腰,我就沒力氣了。落在了人群的最后一個。“呵呵!這個姐姐真沒用,才走了這么一點路就不行了。”一個小妹妹說。爸爸見了,就鼓勵我:“要堅持,只要堅持住,就會成功。”我努力跟著人群,雖然走得滿頭大汗,但還是沒有落下。終于,我走到了山頂。看到了波光粼粼的西湖,波瀾壯闊的錢塘江。
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有不屈不饒地堅持精神。只有具有這樣的精神,才能獲得成功!
圓明園觀后感12
今天我看了《火燒圓明園》后,心中感受好像泉水般,涌現出那一幕幕可恨、可氣、可悲的時刻。
英法聯軍打入北京大門,而皇帝和慈禧卻逃之夭夭,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手無寸鐵的百姓。殘暴的敵軍很快打入了圓明園,在對圓明園進行了一番“洗禮”后,又下令:火燒圓明園,理由竟是看園的大臣不讓他們進去搶奪東西。罪惡的火連燒三天,現在的圓明園只剩下幾根殘缺不全的石樁。
現在,有一個問題浮現在我的心頭:英法聯軍為什么敢在中國的領土上為所欲為?答案只有一個——清政府太無能。
當時在位的皇帝整天不務正業,把外國所謂的科技視為玩物喪志,可真正等敵人攻入國門時,卻手握落后的武器去防守,結局當然是——全軍覆沒,這樣的結果是意料之外的,也是情理中的:當時的清政府完全沒有想到,被他們視為“玩物喪志的東西竟有如此大的威力”,沒有想到我們和敵方的實力是那樣的懸殊。可當清政府明白時,一切卻顯的那樣不堪一擊。由于清政府的無能,皇帝及大多數官員的貪生怕死,與入侵者簽定了各種不平等條約,以此來換取太平生活。
歷史是不可改變的,但我們手中可以把握未來,使這段悲劇不再重新上演。
圓明園觀后感13
看了《火燒圓明園》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因英法聯軍的暴力而感到憤怒,更為清政府的腐敗而感到傷心。
圓明園全園占地面積三百五十多公頃,濃縮了全國具有代表性的名勝古跡,如: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的平湖秋月和雷峰夕照……園中還有許多是西洋樓閣、景觀,有著巨大的文化價值。這樣一所園子,在1860年卻被兩個大強盜燒毀了!1860年的這把大火對中國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英法聯軍是可恨的,把我國這一園文化思想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用一把大火燒得一干二凈。英法聯軍也是愚蠢的,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們在我國國土上的大肆破壞,將永載歷史。
痛定思痛,英法聯軍雖然可惡,但你是否想過是什么原因讓他們輕易得手、膽大妄為?是中國!是腐敗的晚清政府!可能你會問:我們都被他們洗劫一空了,怎么還是我們的錯?可你是否想過,如果清政府把錢花在加強國家的“硬實力”上,那英法聯軍還可能自由出入我國國境嗎?恰恰相反,清政府把錢花在了修園子、吃喝玩樂上了,這就讓英法聯軍有機可趁了。一個國家沒有了強大的“硬實力”,再美的園子也是保不住的。白居易曾提醒唐代國君“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天下雖興,好戰必亡”。讓我們牢記歷史,牢記“唯武止戈”!
圓明園觀后感14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文章,叫《圓明園的毀滅》,給我感受頗深。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城、圓明園,把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部掠走了。他們還為了硝毀罪證命人在院內放火。熊熊烈火整整少了3天,煙火籠罩了整個北京城,當我讀到這里時。我感到無比的憤怒。我想,我們中國人為什么不反擊,任由他們在我們中國人的土地上為所欲為?他們是在時太放肆了!現在我們中國站起來了,真真正正強大起來了,這些慘無人道的侵略者,你們還敢再來欺負我們中國嗎?你們強行霸占我們中國的領土,讓香港,澳門成為你們的土地,你們還有天理嗎!? 讀到這兒讓我又想起了祖國有一段令人發指的歷史。當年日本人殺死了我國同胞近幾十萬人吶!這不僅僅是數字,是我國同胞的生命啊!我要感謝我國的戰士們,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現在的幸福安康,假如不是他們我們現在還處于水生火熱之中,將永不的安寧。啊!祖國,你是頭上蔚藍的天空,你是腳下金色的大地,你是昨天輝煌的故事,你是今天動人的消息??
我宣誓,我長大一定要做一個有用的人,振興中華,使敵人不在侵略祖國的土地!
圓明園觀后感15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看電影《火燒圓明園》。看完這部電影,我感到無比憤怒與惋惜。
圓明園始建于1709年,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占地350公頃,水面面積約140公頃。它集國內外名勝40景觀,建成大型建筑物145處,收藏著難以數計的各種藝術珍品和各種圖書文物。
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入圓明園,把園內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一掃而光。不僅如此,他們為銷毀證據,又在10月18日,派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園內放火。現在,圓明園只剩下幾根殘柱搖搖欲墜地立在那片廢墟上。
這些無惡不作的強盜,竟然敢在中國的領地上為所欲為。一座聞名世界的圓明園,就這樣被侵略者的野蠻和貪婪毀于一旦。他們不但毀壞一座皇家園林,而且還破壞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歷史。這是中華民族多少年代人凝結成的智慧的結晶啊!
我感到無比憤怒,也十分惋惜。圓明園里珍藏著難以數計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可卻都被侵略者掠走;原本做工精美的各地名勝,也都被侵略者燒毀。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無情的侵略者燒毀,化成一片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