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觀后感
《囧媽》觀后感
二刷《囧媽》的時候,我一邊看一邊用我慣用的老年人的截頻方法笨笨地截取自己有感觸的鏡頭和語言。現在去翻看截頻記錄,發現兩個相同的語言的截頻:“你為什么要鍥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第一次說這個話的人是徐伊萬的妻子張璐,她質問徐伊萬跟自己婚姻這些年為什么總想改造自己成為他想象中的妻子;第二次是徐伊萬質問他的媽媽盧小花,為什么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一直企圖改造他成為媽媽想象中的兒子。這就像個連環鎖,在心理學上叫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就是以愛為名的操控游戲,勒索者和受害者之間會產生惡性循環。電影的這個片段,讓我想到了改造力與想象力。
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既是被改造者又是改造者,我們一方面痛恨那個改造自己的人,又一方面不知疲倦地改造著別人。父母改造孩子,孩子改造自己的孩子,夫妻雙方在相互改造,孩子長大后又在改造自己的孩子;老師們在改造不認真學習的學生,社會在改造每個不大聽話的公民,公民又想辦法去改造這個社會……總之,我們身處一個相互改造的`世界里,每個人就像勞改犯一樣,在不同監獄中痛苦掙扎艱難成長,相互改造的人生活著真不易,因為似乎改造是改造者想象力的體現。
改造這個行為產生得非常早,幾乎和人類同時起步,雖然當時改造這個動作完成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一點不妨礙人們改造自然的意愿,于是就有了神話。不管是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還是羿射九日精衛填海,都是表達遠古時代人類開始思考和探索自然并結合自己的想象力產生的,因此,改造和想象力是一直結合在一起的,是有歷史淵源的。凡我們想改造的東西都是建構在我們的想象之上的,人民希望建設一個公平公正美好和諧的大同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人們可以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男有耕女有份,黃發垂髫怡然自樂;社會希望每個公民都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人人為大家,一起創造美好家園,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最后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老師們希望學生們都有理想學習刻苦成為國家的棟梁,能為國家做出貢獻;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乖聽話好好學習多多吃飯堅持鍛煉,能成長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可是,孩子成為什么樣子才是家長和老師想要的樣子呢?有沒有模板?有,很多。名人偉人身邊的人電影中的人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模板。
記得我女兒出生的時候,中央臺的王小丫紅遍中國,我就給女兒取小名小丫;《哈佛女孩劉亦婷》暢銷全國,我不顧自己的眼睛,月子里堅持讀完這本書,還做了詳細的圈點勾畫,覺得這就是我以后培養女兒的寶典真經,呵呵,現在回頭去看,劉亦婷已經不是那個劉亦婷,我的女兒只是她自己和劉亦婷一點邊都沾不上。父母要想改造孩子,自己得有改造孩子的資本啊!我有嗎?顯然沒有!孩子成長過程中,我越來越發現似乎先改造自己更迫切,孩子的天性可能更更勝一籌。孩子有沒有被我改造呢?有啊,要不然,我不會看見徐伊萬的媽媽盧小花就好像看見我自己。我只能說,我發現我跟很多媽媽一樣很失敗,因為,我的能力太有限了。
有改造的愿望是好的,但是有改造的能力好像更重要,這兩者如果不能合作,美好的愿望就變成了想象。人類多年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現在被新型冠狀病毒關在籠子里了吧!電影里徐伊萬他覺得那盞他用心修好的臺燈依然可以為他的婚姻照亮,想象妻子還可以跟自己一起生活,而他的妻子卻早就對這段婚姻失去信心,至于什么原因影片沒有多說,總之那盞臺燈我根本就沒有喜歡過,我不會讓它再次點亮在我的世界,我想走自己想走的路了,就這么簡單;徐伊萬的媽媽盧小花想象自己的兒子能像小時候說過的那樣,我長大后要成為一個男子漢以后由我來保護你,所以,她為了伊萬而忍受不幸福婚姻生活,想象自己的兒子長大后能如她所愿,然而,徐伊萬根本不想繼續被改造,我把媽媽藏在床下的一盆圣女果,如同一個小頑童一樣報復式一個一個投向火車廁所窗外。
“你問我胳膊上的傷是怎么回事,我告訴你是家里進了賊。我和你爸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都不一樣。”盧小花的丈夫酗酒家經常暴她,她過得很不幸福,想想也是,一個文藝女青年和一個電影放映員結合成了夫妻,就因為電影放映員單獨給她一個人放映了一遍《伊萬的故事》,她被感動了,多么單純的女人,愛情觀不健全導致了婚姻生活的不幸福,讓她成為一個囧媽,囧到“我就是為了你才活著”,囧到孩子成家立業了,她還限制孩子吃多少塊紅燒肉,幾時幾刻吃什么營養喝什么果汁,小番茄補充維C要多吃,看見兒子靠近漂亮姑娘,就認為那漂亮姑娘絕對有問題,也許就是江洋大盜,也許就是專門勾引自己兒子來了……媽媽和兒子說話總是不在一個頻道上,兒子說ABC,她卻在說123,這種交流方式同樣體現在伊萬和妻子之間,兩個高智商的人經常性說話好像雞同鴨講,無法溝通。溝通都成了問題,改造怎么可能完成!
我始終沒有看明白盧小花想讓兒子伊萬變成哪種人呢?難道就是不像“你爸”那樣的人!看到這里網友們也有了很大的共鳴,“你看你就像你爸一樣!”這句話簡直就是家庭共同用語,無數次響徹很多家庭。我們很多囧媽在改造孩子的時候,竟然目標就定成了“不像你爸”那樣,由這樣的改造目標可以看出來改造人的眼界和能力,這樣的改造能力還是算了吧,讓孩子自己成長吧,有的人自我成長也比被能力不行的父母教育出來更有出息。一個父母教育孩子要涉及各個方面的培養,正確的三觀、生活習俗、道德觀念、法律意識、生命意識、責任意識太多太多太多了,二刷《囧媽》,我其實想結合那兩段內容一樣的話來表達或者勸誡自己,別總是企圖改造別人,最好先改造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那些好人也不是誰改造好的,除過勞改犯,在我身邊,我們能按照自己的設想改造過來的人太少太少,很多人的成長是自我成長,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一次次翻跟頭后漸漸長大的,那些所謂的為他好的說教和爭吵收效甚微。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每個人把改造的目標定位在自己身上,尊重和接納每一個獨特的親人,讓他們成為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