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讀后感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讀后感1
在這學期里,我覺得自己有點進步了,數學和英語也沒有再考到“B”了,其它科目都還可以,缺點就是太愛講話了,午休的時候,動不動就跟旁邊的人說點這,說點那,我保證在下一個學期里改掉這個壞毛病。
這個學期,我表現還可以,有缺點,也有優點。缺點就是上課會開小差,作業不認真做,做事慢,上課想睡覺,英語單詞記不住。我也有優點:字寫得還可以,現在動作快了,錯了就改。下學期我會認真做作業。英語單詞努力記住,做事快,上課不開小差,盡快盡好地做每一件事。下學期,我保證會說到做到。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讀后感2
有些人讀書不求甚解,走馬觀花,這也是一種境界,不是嗎——莫雅平
這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序言中的一句話,用的是反問句,多少有些無奈,譏誚,惋惜,知音難覓的愁緒。我之所以重視它,在我看來,我看到了,而且我剛好應該算作是他所指的這類人,多少不是讓這個諷刺意味的話更深刻了點。
對于黃明嘉的這個譯文,實話說,我真的讀懂的不是很多。對于西方哲學,我一直持有的是有一種崇尚敬畏的心態,要說曾經給到我沖擊的作品,那還是高中時代看過的《博爾赫斯》,這本書我也沒看懂多少,但是里面有些話,到現在還印在腦海里,我也一直帶著這本書,偶爾閑暇我都會看。只是從廣州來上海后,這本書借給一位同樣喜歡西方哲學的朋友,我還沒有去拿回來。
也正因為莫雅平的.這句話,觸動了我,讀書為什么不求甚解呢。真正的不求甚解是不注重細節,而且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每個人要求讀懂的層次不能相同,但一定要在你的思想境界水平上理解,而后讓你的思想水平能上一個臺階,我是這樣理解讀懂一本書的。
我句句錙銖的讀了每一部分,對于每個小的篇章我還清晨大聲的朗誦一遍,我以一個演講者的口氣,主人翁的口氣和心態去感悟。目前為止讀了三分之一。
一本好書對成長總是有好處的,我很欣賞的是尼采的三種精神:獨立思想,批判思想,開創思想!層層遞進,一個比一個境界高,處身立世,不就是需要經歷這些思想的蛻變嗎。尼采還用了三種形象的寓意代表物展示這三種思想境界:駱駝,獅子,嬰兒。
哲學家是心理學家也是預言家,他的思想毫無疆界,隨時可以馳騁萬里,而同樣他們所想到的都是一般常人難以想到的。我一直在思考這三種思想的境界是怎樣的,能理解這三種精神,但是生活中我該如何應用卻并非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