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真相觀后感
沉默的真相觀后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沉默的真相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當嚴良找到朱偉后,我覺得是替觀眾問了一句:為了一個素昧蒙面的人,這么做,值得嗎?
在江陽的遺言里,提到了,是為了還侯貴平的清白,還家人一個公正,還司法一個尊嚴。但是,這其中付出代價換做是你,你愿意嗎?
朱偉回答道,這件事,一個刑警不做誰來做?面對冤案,一個檢察官不做誰來做?知有隱情,一個法醫不做誰來做?個性分明的平康三杰,情比志堅,是好兄弟亦是同路人!放眼當下,疫情當前,前往一線,一個醫生不做誰來做?但是,拋開職業的職責,每一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喜怒哀樂,有掙扎和怯懦。但,有些人活著,卻好似死了;有些人死了,卻仍然活著。
每個選擇背后是一次次的利弊權衡。這部劇里,你可以看到三種態度。
為了一個信念,逆風行走。嚴良、江陽、朱偉都是這類人,值得尊敬的原因,是身上的正義感,是一次次被打倒后又站起來的堅持,是捍衛了司法的尊嚴,為了比生命比幸福安穩生活更高的存在。
明哲保身。陳明章、吳檢是這樣的'。這部劇中,我很喜歡田小潔飾演的法醫,似乎他沒有什么損失,但是他也說了,他羨慕老朱和小江的勇氣。吳檢的做法就是有點瀆職了,不作為。在利弊之間,他怕了,只是到退休的前一個月才拿出來。但,我想,拿著指頭說別人是容易的,事情真的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怎么選擇呢?我當然是希望社會上每個人都像江陽,可惜了,因為缺少所以頌揚。
貪圖享樂,知法犯法,惡人。黃毛、李建國、小羅、胡一浪、孫傳福、曾祥東等人毫無疑問是本片的反派。中途,李建國似乎想退出來,為時已晚,下了這趟渾水,就難以抽身。太囂張了,一次次斷掉線索,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正義感,那就是惡人應該得到惡報。這樣才符合,我們心中的秩序。但是,現實生活中,惡人的結局不是那么及時,似乎總有惡人逍遙法外,他們豈是真的可以一手遮天了?“惡人并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最后,談談程序正義。在羅翔老師的視頻里,提到:正義是要以看得見的形式去實現,只有通過程序才能真正地追求實體正義。“一次犯罪它只是污染了河流,但是一次不公正的審判污染的是整條河流的水源。”有評論里寫道,“參與審判的是人,參照的依據是法律。正因為人是情感動物,所以在審判時情感公知良心會影響審判結果,所以才會有法律的誕生。如果對人民造成了傷害擾亂了秩序,哪怕是處于種種原因可以減刑可以寬大處理,但是絕對不能無罪。當一個人為了實現正義而去觸犯法律時,他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他人的安全負責,為這個社會負責。我們不是黑暗騎士,不是二十面相,不是夜行義賊,這里也不是哥譚。”雖然現在的司法體制并不完美,但,就是我們對不正義事情的憤慨證明了世間存在正義,我們要追求正義!
“如果人要是沒了,會去哪里?”
“那當然是天上啊。”
“如果想跟你說話,怎么辦?”
“那就找一顆星星或者一朵云,默念名字,我就可以聽得到。”
想到一首古詩,“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日光之下,再無新事。古人對正義的追求,今人有過之無不及。記得小學的時候,讀到這首詩,激動地悄悄用水筆寫在校服內側,被媽媽發現,還被罵了一通。
我親愛的江陽們,不要灰心,拿起光明的兵器,奔跑向前,得著永恒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