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第一章讀后感(朝花夕拾第一篇)
初讀《朝花夕拾》第一章的感受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寶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鮮明的個性、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思想,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的經典之作。第一章《故鄉》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魯迅先生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思想意識。
對舊時光的懷念
故鄉是每個人最深情最真摯的記憶之地,它承載著我們童年時那些美好而難以忘懷的回憶。在本章中,魯迅先生通過自己對家鄉溫馨而真實的描寫,勾起了我對那些曾經過去的日子產生了強烈懷舊之情。
“那老屋底下曾住著幾個潑皮小子,在梨樹下打架,掉進了水溝里;后來就改建成一個小廟,你去祈求什么都靈驗。”這些簡單而真實的語言,讓我仿佛回到了小時候那個充滿童趣和生機的世界。
對現實的反思
魯迅先生一貫關注社會現實,他以深刻的思考、犀利的筆觸揭示了中國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在《故鄉》中,他通過對家鄉變化的描述,表達了對現實中物是人非、環境污染等問題的深刻反思。
“那時天空很藍,草很綠,水很清……如今都變了?!边@句話讓我感到沉重和悲哀。家鄉曾經那么美好卻逐漸被現實所侵蝕,在這種變化中失去了它原本應有的面貌。魯迅先生用他深邃的眼光看待著這些變化,并從中反思出更為廣泛而深入的社會問題。
對人性的探索
《朝花夕拾》不僅是一部描繪社會現象和歷史事件的作品,更是一部探索人性、關懷民生、咒詛黑暗、喚醒良知的偉大著作。在第一章《故鄉》中,魯迅先生通過對家鄉人們的生活狀態和思想觀念的描寫,深入探索了人性的復雜性。
“我記得那時候我是這樣地輕便:赤著腳,在泥里打滾,不怕冷不怕熱;現在我穿鞋穿襪子,全身都不自在?!边@句話讓我感到魯迅先生對于人性本質的洞察力。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失去了童真、童趣和單純,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沉重。是什么改變了我們?是社會環境?還是我們自己?
結語
《故鄉》作為《朝花夕拾》的開篇之作,在揭示社會現實、探索人性等方面都具有深刻而獨特的價值。它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文學作品所具有的精神內涵和歷史意義。
讀完第一章后,我對魯迅先生與他的作品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也更加認識到他對中國現代文學、現代思想和文化傳承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我相信,在今后的閱讀中,我將更加深入地探索《朝花夕拾》中蘊含的豐富內涵,更好地感悟魯迅先生那偉大而不可替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