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七年級單元作文合集7篇
有關七年級單元作文合集7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單元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單元作文 篇1
秋高氣爽的周日,去公園賞菊。
路上,透過車窗,看到道路兩旁店鋪林立,各種招牌標語琳瑯滿目,花樣百出。如"萬年青健身房","靠得住家政","一剪美理發店"等,口中念著五花八門的店名,不禁想為什么要這樣叫呢? 如果叫健康健身房怎么樣? 哦,有點太直白了,不如“萬年青"好聽,又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健身的效果。還有"靠得住家政",換上"誠信"可以嗎? 意思和靠得住差不多,卻沒有靠得住通俗易懂,好記------許許多多的店名都妙不可言,既是店名,又為自己做了廣告,牢牢抓住了消費者的眼球,小小的店名大有學問呀!
公園門口,朱紅色的門柱上題著剛勁有力的大字"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這一句話,就道出了菊花的獨特,吸引愛菊人欣然前往。
踏進公園大門,又是一副對聯,"秋容圃外淡,眼前春意濃"。恰如其分地與滿園菊花相得益彰。再往里看,滿圃菊花傲然挺立于颯颯秋風中,無所畏懼。旁邊掛著一個牌子,上面是鄭恩肖的"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看花讀詩,不禁感嘆鄭恩肖用詞準確,
"寧可,何曾"形象貼切地說出了菊的氣節,寧可枝頭死,不墮北風中。多么奇妙的文字組合呀!
再看去,只見一朵墨黑的菊花隨風搖曳,花瓣多而密,團團擁簇,像一個繡球。一看名字,"黒魁",真真花如其名呀,在眾花之中以 與眾不同的顏色拔得頭魁。遠處有一片綠云淡淡籠罩,清麗脫俗,走近一看,原來是淡綠色的菊花一簇簇地盛開,遠遠看去,就像綠云一般,更巧的是,這菊花的名字便是"綠云"。它旁邊的菊花名叫"瀑布流水",花瓣如彩帶懸垂,又好似涓涓流水,與名字匹配甚佳。線菊,人面桃花,黃金甲------所有的菊花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名字,每個名字都形象貼切地表現出了這些菊花的特點,真是花如其名啊!沒有文字功底是不能起出這些名字的,這小小的花名讓我大開眼界,學到了很多知識。
處處留心皆學問,我從游玩中學到了語文,體會到了語文的妙用。
七年級單元作文 篇2
黃河魂
我站在高山之巔,
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
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
黃河是中華民族之魂,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千百年來哺育著中華兒女,在中原大地上創造了偉大的奇跡。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萬多平方公里。發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西段北麓卡日曲河的涌泉,蜿蜒東流,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區,最后注入渤海。在黃河沿岸,可以追尋到我們的祖先在這里繁衍生息的場所,仰韶文化遺址,始祖軒轅黃帝誕生地,伏羲陵以及鄰近眾多姓氏發源地,從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的古代重鎮三門峽,千年古都格陽,商城鄭州,宋都開封等,都體現了中國歷史的興衰。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了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黃河流域的就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它在中國的歷史的長河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我們華夏民族的發源地,是我們華夏民族的靈魂。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黃河心不死”。那土黃的浪滔無令人嘆為觀止。進入龍門,黃河兩岸森然,絕壁萬韌,河水波濤翻卷,氣勢磅礴。而在三門峽,大自然鬼斧神功力劈三門,有高山平湖,碧波苗漾,船行柳林,重巒疊嶂,又有跌宕沖撞,奔騰而來,咆哮而去的大河氣度。這里可看到煙潑浩森的容頗,又可領略排山倒海的氣勢,這里是陽剛與柔美的結合。
古代就有對黃河“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美贊。它集中華五千年來的民族精神與傳統文化,以頑強的毅力“游”遍中原大地;憑一身的傲骨沖過絕壁斷崖;以萬丈豪情跨過坦蕩平原;以無限勇氣擠過崎嶇險境。華夏因你而輝煌騰達!
七年級單元作文 篇3
我的家中一共有六個人,有四個大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有兩個小孩:那就是弟弟和我。我的家是個忙碌的家庭,因為家里大人都有工作。
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雖然是個打工族,但他過得很充實。因為他愛看書,研究書。我的媽媽也是個打工族,每天起早貪黑,很辛苦。奶奶也一樣,早晨公雞剛剛打鳴,奶奶就會起床,去別人家裁衣掙錢。爺爺更是如此,有時凌晨一點才回來。我有時真擔心爺爺奶奶的身體,因為他們身體向來不好,總生病,生病了也不說,怕別人擔心,正因為這一點,我更關心他們了。
我和弟弟都是學生,弟弟小學四年級了,我也步入了初中。我們姐弟倆以前關系特別好,但我上了中學以后,不知為什么,關系明顯不如以前了。
我的弟弟不胖不瘦,特別知道吃,也是個搗蛋鬼。但他在我眼中卻是可愛的。因為家人總是忙碌,陪伴我的總是他。即使他做錯了什么,我也會原諒他,因為至少他讓我覺得我不是孤單一人,我還有親人的陪伴。
我是個冒失鬼,在別人眼里,我好像很風光,哪能想到我做事丟三落四,回家五回,竟有四回忘拿該帶的東西,回回到了學校才想起來。
我最喜歡過春節,春節對我有特殊的含義。
春節是團圓的日子;春節是“放假”的日子;春節是幸福的日子。春節對我來說是溫暖的,是上天恩賜的日子,即使外面下著鵝毛大雪,我的心也是暖的。
春節,每個人都會放假,我的爸爸媽媽自然也就回來了。常年在外打工的他們,回到家就像回到了一個溫暖的歸屬地,有了呵護。爸爸回來了,我第一個沖出屋門,心里萬分的高興與激動,那時那刻真想全部釋放出來。可是我還是隱藏了,把對爸爸的思念壓在了心底。
春節媽媽也放假了,爺爺也放假了,奶奶也不去干活了。雖然春節并不悠閑,但種種忙碌對于我來說都是甜蜜的。
節日期間,一家六口就可以在一張桌子上吃飯、說話了。這對于別人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這對于我卻是有限的,這對于我來說一年才這樣好好團聚一次。這時每個人眼中都是滿滿的笑意,彼此的感動都隱藏在了心底。
春節,可能對于他人來說是平常的,但對于我來說有特殊的含義,我期待一家團圓的日子……
七年級單元作文 篇4
蝴蝶在破繭之時會十分痛苦,但如果幫助它破繭了,它便會死去。在人們的“愛”面前,這一舉動反而會害了它們。痛是必須擁有的,失去了便會死去。動物世界尚且如此,人類社會更是這樣。
從一個家庭來看,家長們常常會因為愛孩子而滿足孩子所有要求,要什么就給什么,致使孩子得不到滿足。不僅讓孩子感受不到愛,反而會讓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這種愛便是溺愛。如果真的愛孩子,就應該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讓它們自己在嘗試中找到快樂。從小獨立,長大后才會自信。(需要補充一個反面事例,證明溺愛的危害。)
曾經在《語文讀本》上讀過這樣一篇文章:它講的是有兩個男孩玩耍時用石子把小區里所有的私家車都刮花了,小區監控正好記錄下了整個過程,當他的母親了解事情的真相后,毅然向大家坦白,主動接受所有賠償,并且聯系了好了汽車修理廠。她并沒有對兒子有一絲責備,也沒有就此了事。她很平靜地告訴兒子做錯了事,在全小區里貼完了道歉信后,又帶著兒子到所有車被刮過的住戶家,讓兒子挨家逐戶登門道歉,從而讓他的兒子也知道自己的錯誤。故事中那個母親的做法得到了所有人的原諒,這個做法也令人心生敬佩。這樣一位平凡的母親勇于承擔責任并且用實際行動教育孩子如何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像有的家長那樣推卸責任,這就是愛的智慧。這種智慧不僅解決了家中的危機,而且教會了兒子將來如何做一個勇于擔當的人。
從一位母親的危機處理中可以看出她的機敏和智慧,她不僅化解了危機,也讓兒子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從中看出,愛的方式有很多,可無知的溺愛只會讓人失去本身所得;愛的智慧讓人領悟到愛的真諦,只有充滿智慧的愛才能永存于人心間。看見身邊的人因為“愛”去滿足他人的各種要求,這并非為愛,只是害,會讓人無法擁有自己奮斗追求的快樂。
愛的智慧,體現在如何教會孩子獨立,如何潛移默化的讓孩子的心靈得以成長,“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就是愛的智慧!
七年級單元作文 篇5
每個家庭應該都有一些值得紀念的東西,我家也不例外,當然那并不是什么金銀珠寶,而是爺爺留下來的一個煙筒。在別人眼里那也許算不了什么,而在我家,卻把當寶貝一樣珍藏。
每當我看見煙筒,就會想起爺爺。爸爸跟我說過爺爺的故事,我銘記在心。爺爺生前是個農民,那時還沒有解放,正在打內戰,反動派逃竄到村里,抓走了爺爺,被逼著為反動派賣命。可爺爺死活不愿意,終于有一天他趁著坐火車,跳下火車逃離了反動派的魔爪,并參加了解放軍。
爺爺曾擔任過南昌糧食局警衛排排長,有一天,他們把糧食運輸到指定的地點,他邊走邊抽煙,突然發現前面有敵人,爺爺立即爬樹觀察敵人的動向,一不小心被敵人的子彈打穿了手,從樹上掉了下來。當時隊員們動搖了,準備棄糧逃跑,可爺爺堅決不同意,與敵人開始周旋,并順利逃了出來,光榮完成了任務。從那以后,爺爺的手背上留下一個傷痕,他沒事時總看看手背,抽抽煙,煙筒伴隨著他直到解放。
七年級單元作文 篇6
愛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愛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收獲;愛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福;愛是“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回憶;愛是“衣漸寒帶終不毀,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奉獻。
我的媽媽40來歲,烏黑的頭發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那雙水靈靈的眼睛,似乎能看穿人世間的愛,憎,情,仇;那好看的雙唇,似乎時時向人傾吐滿心歡喜。她的手十分寬大,手上的“細線”像一座城市的地圖。
她在困難面前從不退縮,在遇事之后,冷靜沉著;在工作面前認真執著;在別人面前慈愛謙讓。這是我媽媽一貫的性格。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是媽媽做人的姿態。
東方發白了,變紅了,五彩的早霞,給云朵鑲上了金邊,太陽慢慢地從地平線中升起來。在菜場上,我和媽媽在一個年近70歲的老奶奶那兒買菜。媽媽挑了幾個蘿卜,4元4角,我媽媽卻給她5元.那老奶奶收了錢后,問我們還要點什么,媽媽看那芹菜還好,就挑了幾根,8元6角,媽媽又給了她10元,老奶奶說不夠,“我已經給您15元了。”媽媽和氣地說,“你看,你給了我10元,哪兒有15元?”老奶奶不高興地說,無奈之下,媽媽只好再給她5元,走了。
“你明明給了她15元,干嘛再給她5元。”我不解地問。“老奶奶年紀大了,記性不好,到菜場賣菜也不容易,多給她5元又有什么關系呢?就當做點好事吧。”媽媽微笑地說道。
這就是媽媽的幸福觀。人世因為有媽媽這樣的付出而精彩、和諧!我的媽媽真是好樣的!
七年級單元作文 篇7
姓名:跟浙江省一個美麗的城市同名同姓。(姓金)
性別:跟媽媽一樣。
年齡:現以度過12個“六一”兒童節。
模樣:小眼小嘴巴,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一般也。
優點:能干的我
飯,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談起煮飯,你肯定不屑一顧地說:“哼!這誰都會,這樣也算能干?”莫急!莫急!聽我慢慢到來。
煮飯,水是最關鍵的,水怎樣才能放得不多不少呢?我有個好辦法。
一天下午,媽媽有事出去,叫我把飯煮一下。蛋糕了!我可從來都沒煮過?怎么辦呢?我們家有4個人,我用盛米的量杯盛了滿滿3杯米,因為弟弟才6歲,肯定吃不了多少。接下來,放水,這可難了,我小心翼翼將水放到離水面1。5至2。5厘米差不多的位置。開煮!哈!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我興高采烈的去看電視。
看得正入迷,門鈴響了,一定是爸爸媽媽回來了,我急忙跑到廚房先去看飯怎么樣了,恩!還不錯!正進入保溫狀態中。我開了門,媽媽立刻開門見山:“飯怎么樣了?”“OK!OK!”我得意洋洋的說。開飯了!爸爸先吃了一口,在嘴里咀嚼,“怎么樣?怎么樣?”我迫不及待的問。爸爸偏偏跟我唱反調,故意等我不耐煩了,才慢慢吞吞地說:“恩!不錯嘛!”媽媽也嘗了一口說:“沒想到你還可以啊!”“你們現在才發現我這顆埋在土里的金子啊!”
媽媽又讓我連續讓我煮了幾天飯,都可以。我便成了家里名副其實的“淘米專家”。媽媽每次煮飯都要向我稟告一聲,問我水怎么樣?我邊雄赳赳,氣昂昂的說:“OK!OK!不多也!”爸爸總在一邊嘲笑說:“喲!裝得挺象的嘛!”
缺點:馬虎的我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缺點。可別看我儀表堂堂,我也是個名副其實的“小馬虎”哦!
星期天晚上,媽媽出去買東西,叫我記得等水燒開了關掉煤氣爐,媽媽再三叮囑,我也答應了。我在廚房里逛了幾圈,覺得沒意思,便去看電視。看得正入迷,媽媽不知什么時候兇巴巴的站在我后面,媽媽嚴厲的問:“開水呢?”這時,我才想起開水!天啊!我來到廚房,煤氣顯然被媽媽關了。煤氣爐周圍全是水,壺里水也只剩下一點點了。“你說你!哪點不讓我省心,不是我回來得早,家里就著火了!你做事,就不能認真點嗎?”媽媽大聲斥訓著。
做事和學習一樣,稍微有點馬虎,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我一直在克服這個缺點!!
這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