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初一作文集錦6篇
春節初一作文集錦6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初一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初一作文 篇1
我們家鄉春節別有一番風味,從春節前幾天到正月十五,每天都很精彩。
春節前幾天,家家都很忙,即使是在貧困的家庭里,這幾天也要買很多東西。大人們要買過年的吃的、穿的、喝得、用的——店鋪多數過年不開門。小孩子就首先要買爆竹。等到萬事俱備,之欠東風時,就盼春節到來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人們盼呀盼終于把春節給盼來了。春節真熱鬧。大家都要穿新衣,還要貼紅紅的的對聯和吉祥的年畫。中午要吃團圓飯,在吃團圓飯前,還要放鞭炮,那天除了萬不得已,都要趕回家吃這頓飯。
吃完團圓飯,除夕夜也悄悄地來了。我們這里除夕要守歲,雖然不用守一整夜,但不過十二點不能睡覺。午夜時分,家家都要“除天行”,也就是要放鞭炮,放禮花。漆黑的天空一下子變得亮了起來,好像白天一樣,鞭炮聲震耳欲聾,經久不絕古老的小鎮便洋溢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中。
正月初一的早上家家都要吃餃子,餃子也叫“元寶”預示招財進寶。街道也不像以前那樣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但不時從門縫里飄出的飯菜香味和人們的歡聲笑語訴說人們的幸福美滿。
正月初二要給自己的長輩和親戚拜年,去時一般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祝福之意。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家鄉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元宵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是快樂的,最快樂的也是我們小孩子了。我們可以拿到許多的壓歲錢,又不用做作業,還能自由自在的放鞭炮,每一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都伴隨我們的歡笑。
家鄉的春節是快樂的,我愛家鄉的春節。
春節初一作文 篇2
春節里,爸爸、媽媽和我去了一次地壇廟會。那天,陽光明媚,我們坐著車興高采烈的來到了地壇廟會,剛進大門,我看到到處都是人,簡直就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看到這么多人,我便問媽媽:“媽媽逛廟會的人怎么這么多?”媽媽回答道:“因為這是我國的傳統啊!
所以人肯定會很多。”我們隨著人流往前走,走著走著,我們就到了一個娛樂的地方,我對爸爸說:“爸爸,我們去玩吧?”“好啊!咱們今天看誰能得獎!”這個娛樂中心人還真多,每個項目前都擠滿了人,我們好不容易擠了進來,準備玩了一個拿沙包扔鐵罐子的項目,我看了一下規則,就是拿沙包在一定的距離打鐵罐子,一共三個沙包,要把所有的鐵罐子全部打下桌子,鐵罐子是摞起來的,如果一次打中給一個大的毛絨玩具,第兩次打中給一個小一點的毛絨玩具,第三次打中就給一個小的毛絨玩具,沒打中則沒有毛絨玩具。了解了規則后,我們就排隊準備玩,媽媽第一個投,爸爸第二個投,我就是第三個投了,因為能吸取經驗啦!
開始啦!
媽媽輕輕一投,沒想到只打中了一個罐子,第二次、三次也一共打中了3個,還差4個。接下來是爸爸,第一下爸爸打中了4個,第二次把剩下的雖然打中了,但是有一個沒有打下桌子,真是可惜啊!
終于輪到我了,經過爸爸、媽媽教訓,我吸取了經驗,我心想:要打下面,才容易全部打中。于是,我使勁一投,打中了五個,這使我異常高興,還差5個就能得到獎品啦!
我心里沒默念:加油!第二次打中啦!
誰知有一個不爭氣的罐子,差點就掉下桌子,可是沒掉下去。我最后一投,把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最后一次終于把剩下的全部打下來了!
雖然只得了一個小的毛絨玩具,但是這是經過我的努力得來的!
這次逛廟會使我也體驗了自己的成果得來的東西!
春節初一作文 篇3
爸爸媽媽說,過年,要有過年的氣氛。他們告訴我,在他們小的時候,過年可熱鬧了!大家伙兒一大清早就趕著起來,趁著天還沒亮,冬天清晨起霧的時候就拿著壓歲錢到小賣部去買鞭炮和各種小炮仗,一直放到太陽出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大家一齊聽這“過年”的聲音!可惜,我卻沒有他們這樣的機會,因為盡管鞭炮和煙花的種類越來越多,五花八門,但是,城市里面,是不能玩這些的呀!
“過年的聲音”,我只能從爸媽的言語之中才能在腦海里簡單地勾勒一下,對于我來說,它是模糊的、單調的、沒有色彩的……
但是今年過年,我聽到了“過年的聲音”!
大年初二,爸爸媽媽帶著外公外婆,舅舅舅媽,煊煊,“小饞貓”晨晨和我來到了流溪河森林公園,這已經不算是城市了,對煙花爆竹也沒有很嚴格的限制。一到晚上,“砰啪”“咻——啪,咻——啪”的聲音便不斷地在耳邊回響。爸爸很開心,說要讓我們感受一下“過年的聲音”。于是,我們買了各式各樣的煙花爆竹,提在手里,沉甸甸的,我仿佛提著沉甸甸的喜悅,滿懷期待地下了車。
流溪河森林公園門口有一大塊空地,白日里做停車場的,夜間幾乎沒有車,于是我們決定在那里聆聽我們“過年的聲音”。
一開始是爸爸上陣:他興致勃勃地把煙花的引線拆開,放到地上,然后點燃引線,飛快地跑開。“嗞……嗞……嗞”小火苗沿著引線向前爬行,剛觸到煙花時,它突然化為一股動力,“咻——砰、啪”,第一朵煙花沖了出來!緊接著,“咻——砰、啪”,第二朵煙花也沖出來了!然后第三朵也不甘示弱,第四朵、第五朵……煙花們爭先恐后沖向天空綻放,完美的弧線優雅地舒展開來!大家的眼睛里都閃出了異樣的光芒!接下來,就是我們親自去放各種煙花爆竹了,尖叫聲,嬉笑聲,贊嘆聲,歡呼聲……
在我挑選的炮竹中,我最喜歡那款叫“憤怒的小鳥”的,戰戰兢兢地將引線點燃后,我像打回旋鏢一樣將炮仗甩出老遠,只見這只“憤怒的小鳥”掉到地上后,旋即“嗞……嗞……嗞”地閃出火花,飛速旋轉起來,它居然飛起來了!不愧是“憤怒的小鳥”啊!盡管飛的不高,但大家的視線都被這只“憤怒的小鳥”吸引了,瞧,它往煊煊這邊飛來了!“哇!”煊煊驚叫著抱頭鼠竄,躲到她媽身后去了。哈哈,這只“憤怒的小鳥”只是想嚇唬一下煊煊而已,并沒有動真格哦,可就這,也把她嚇得夠嗆!一直到這只“憤怒的小鳥”漸漸不“憤怒”、落到地上平靜下來,煊煊這才拍拍胸口想松口氣,可不曾想,它竟然意猶未盡,最后還出乎意料“嘣”地彈了一下!大家都嚇了一跳!“還響是不,還是得響一響的!”爸爸笑道。“哎呀,彥璋這個才真正是'憤怒的小鳥'啊!小鳥是要會飛的呀!”舅媽也調侃著說。
最后,爸爸還放了一大串的鞭炮,拆開后長長的一條“紅串串”,像是終于揚眉吐氣一般,“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聲音震耳欲聾!我緊緊地捂住了耳朵,看著那條“紅串串”閃出耀眼的光芒,巨響還是鉆進了耳朵……
哦,這就是“過年的聲音”!
春節初一作文 篇4
我老家在農村,每年最開心的日子,無異于春節。在老家,臘月二十就要開始準備春節。
臘月二十一到二十四,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一次,把舊房屋里的灰塵、廢物全部掃掉。
臘月二十六,家家開始準備對聯、年貨、菜留著二十九晚上煮年菜。
除夕,這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家家戶戶準備年菜,貼對聯,更要掛上燈籠,不知不覺就有了年味。孩子們最開心啦,可以吃好多好吃的。晚上,每家都要看春節聯歡晚會,家家燈火通宵,火紅而美麗的'燈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大家吃得很飽,會邀請親戚朋友來家里閑聊,吃年貨,看春晚。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我們小孩子呢,就約著朋友一起到田野上玩。過了9點,廟會現場放出美麗的煙火,大家跟著歡呼。到了晚上11點半,小孩子停止玩耍,大人們停止閑聊,叫一家之主來放鞭炮。“啪啪!”新的一年就在響亮的爆竹聲中來臨了。
正月初一,這是一個拜年的日子。早上,大家必須吃長壽面,不下兩碗不停。這一天不準洗澡,母親在家接待客人,父親去拜年,小孩去玩。到了下午,父母親就換一下。晚上,孩子們要去找親戚們討壓歲錢,還要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人們只好給。
正月初七,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這一天也是年,只是意義上的不同。同除夕一樣,晚上也吃大餐。
正月十五,春節的最后一天,廟會舉行的更加熱烈。晚上真精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掛滿燈:有紙燈、紗燈、牛角燈這一天晚上,我們都要吃元宵,愿來年繼續團圓。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日子,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是招財進寶的日子。大家也要好好過春節哦!
【篇八:初一春節記事作文】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由于地域不同,人們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民族風俗也不同。北京的春節熱鬧非凡;閩南的春節笑聲不斷;東北的春節飯菜可口;而潮州的春節又是怎樣的呢?你們一定很想知道吧!那就隨我一起去了解吧!
潮州人在臘月二十四那天,就開始迎接春節的到來了。潮州的特產特別多,因此,這些特產成了過年時飯桌上必不可少的東西,所以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各家各戶都要準備這些東西,其中,潮州人準備得最多的是紅?。紅?是由發酵?包著糯米、香菇等食料精制而成的,關于它的意思有很多,有紅紅火火、五谷豐登等。另外,潮州人還要拜神,以及大掃除。
到了臘月三十,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人們就早早地起了床,開始了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天。這一天,大家都要祭祖,擺上雞鴨魚肉,插上香燭,便可以祭祖了。祭祖時每個人都要叩三叩,叩頭時可許下來年的愿望。人們可以利用祭祖的時間,除舊布新:貼上紅紅的對聯,傳統的人家還掛上紅紅的燈籠。小孩子貼到別處放鞭炮,一串串鞭炮火花四濺,仿佛要把祝福送進千家萬戶。下午大家吃完午飯后,早早地沐浴穿新衣,開始期盼團圓飯的到來。到了晚上,大家高高興興地圍在一起吃一年中最豐盛、最有意義的團圓飯,這一夜的團圓飯,對于在外地工作的人,除非有公務脫不了身,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飯桌上,男人們互相敬酒;孩子們開始不停地往嘴里塞食物,收紅包,圖個避邪求吉;而廚房里,勤勞的女人們正忙著做菜。吃完團圓飯,大家圍在一起聊天、喝潮州工夫茶,唱潮劇。
正月初一,這對潮州人來說是一個嶄新的一頁,人人早早的起了床,有的去拜年,有的在家接待客人,有的趁假日的時間出去游山玩水,還有些女人拖兒帶女回娘家看望父母。街上真熱鬧:鶴發童顏的老人們身著節日盛裝,興致勃勃地漫步著,說笑著;高大的青年男子也一改平時的嚴肅,溫習著兒時的功課──戴上奇形怪狀的面具;幾個年輕的妙齡少女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在互相逗趣、取樂;天真爛漫的孩童們,戴著漂亮的圍巾,帽子和手套,穿著各式各樣的棉襖,嬉笑著出入于貨物琳瑯的商店、趣味無窮的游樂場。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對潮州的春節來說是一個高潮。在那天晚上,人們帶著兒女,提著形態各異的花燈,漫步在掛滿燈謎的大街上,大家總要停下來猜猜燈謎,不是為了答對題時有禮品,而是為了一份答對題時的喜悅。潮州的元宵節還有一個傳統:那天晚上,小孩子必須吃甘蔗,據說在這天晚上吃了甘蔗不會蛀牙。
潮州的春節,具有濃厚的傳統味道,它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有快樂,還有家的溫馨與美好。
春節初一作文 篇5
家鄉的春節春節,使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家每戶都期盼著春節的到來。這樣,每家每戶都要團聚在一起吃飯,聊天……
我的家鄉在南方,風俗和北方的不一樣。
除夕夜那天早晨,我們全家凌晨2,3點都爬起來,先是在一起聊了一會兒,然后人到齊了,時間到了,我們開始輪著燒香,拜佛,因為以前我比較小,所以一直跪著磕頭,有的時候,夸張一點,還會把頭磕腫。現在長大了,明白這種事情是不能開玩笑的。天稍微亮一點,我便聽見了四周鄰居們放鞭炮,點煙花的聲音了,我便問:“我們家什么時候才開始放煙花啊?”叔叔說:“別著急,現在正在放鞭炮,一會就點。”大概過了3分鐘左右,我便看見爺爺跑過去點鞭炮,“噼里啪啦,啪啪啪……”地響著,除舊迎新,人人開心啊!結束了,我們跑到被窩里睡覺了,7點了,我們開始去串客了。
在這一年里,我最喜歡串客了,為什么呢?有的人甚至認為那樣很累,厭惡去串客,但我就是喜歡。因為這樣我還可以賺上一筆(就是因為這樣,我才有了“財迷”的稱號)
到了晚上,一家人早早的就到飯廳里去了,一進飯廳,我就聞到了飯香(因為太餓了,所以有點夸張),大家都并排等著,等著飯菜上桌。但是,我還是比較慘!為什么呢?因為我是家里的老大(孩子里)所以,即使飯菜上桌,我也要最后吃。但值得高興的是,吃完飯后,我們排著隊領壓歲錢……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你們呢?
春節初一作文 篇6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每家每戶盼望已久團圓的日子,每到這個節日,不管游子身在何處,都會不遠萬里趕回家過年。這不,我們一家人也趕回安徽老家陪爺爺、奶奶過新年。
我們老家過年時可熱鬧了,每家每戶飽餃子,掛紅燈籠,貼對聯,做各種各樣好吃的,有時還會有大戲看。在鄉下過年是可以放煙花的,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目。
今年三十吃完了年夜飯,大人們就開始張羅著要放煙花了,我聽了自然高興得不得了。我就和鄰居家的幾個小朋友開始私下謀劃,我們“私藏”了一個打火機、一根蠟燭,免得到時候沒有火用。一切準備妥當,就開始放了。有用手拿著放的,有放在地上放的,還有掛在繩子上放的。這些煙花我都叫不出名字,它們在四周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引得圍觀的人不時發出一陣陣贊嘆聲,我們小孩則在旁邊放焰火棒,玩得不亦樂乎。這會兒爸爸可忙壞了,一會點火放煙花,一會還要照看我們,不時地叮囑我們說要注意安全。
瞧,夜空多美呀!焰火在四周飛起,舞蹈,然后消失得無影無蹤,不時還能看到別人家放的焰火。此時,大家的笑聲也出奇的悅耳。
過完年就預示著我們已經迎來了嶄新的一年——小樹又將發芽,鮮花又將開放。我相信所有的事物在新的一年里會好像煙花一樣綻放出屬于它們各自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