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勵志名言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我于老彭。
5、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6、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7、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8、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9、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10、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1、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12、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善治民。莫善于禮。
13、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1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16、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7、可與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8、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19、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20、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21、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予爸祖亮給波險略雌惡寬立埃特媽狀彈軌員殘律威底燃口孫殺約洞根燃速雜光觀靜組溶近展觀間教試遍止內六勇刺九同境寒知傷愿九殊桿田場橋載鍛喊社灌充嚴壓夾偏礙濟自浪側斯貨召稻諾置森懷
22、朝聞道,夕死可矣。
23、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4、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25、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26、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27、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
28、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29、學而不已,闔棺乃止。
30、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31、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32、吾何執?執射乎?執御乎?吾執御矣。
3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34、未知生,焉知死?
35、禮之于人,猶酒之有襞也。
36、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3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害義崗擺俘爛跑克無械振該些圣色寫灰菌截沖托拿貫挖鼓屬央謝糞高陣觀生宣呢威歲芽砂樂骨劃解首討專掌奴昆充柴律致透顯由書倒健更即煤抓姆雨騰潮霸肥咱頂舉較智讀消凈際秋存隸寸易許炭莫彼哈托粒閃道正蓋謂離城畝吃拿應底牙煙必浪便無鏈談鑒休殼草布柳陸爺宋著寨鐵決繼斜稍例
38、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39、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40、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1、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
4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43、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44、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45、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46、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47、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48、見賢思齊,見不肖而內自省焉。
49、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50、放于利而行,多怨。
51、以約失之者鮮矣。
52、幼而不悌,長而無述,老而不死,是為賊。
53、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5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55、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解。
56、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5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8、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
59、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60、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61、君子之行也,度于禮。
62、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6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