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集錦7篇
【精品】中考作文集錦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考作文 篇1
【作文題目】
(一)話題作文
在我們成長的歷程中,有許多讓我們感動的人物、感懷的事情、沉醉的美景和啟人心智的這里與我們相伴。這些點點滴滴如甘泉濡濕著我們成長的歲月,豐盈著我們年輕的生命。
請以“相伴”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二)半命題作文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是一種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是一種美;“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也是一種美......同學們,美無處不在,你認為最美的是什么呢?
請將題目《最美的》補充完整后作文。
【優秀作文】
心中的最美
燦爛的陽光,溫情的映照著我曾經的記憶。生銹的時間齒輪艱澀的轉動,時光靜靜的在倒流。那些曾經在我眼中的世界,漸漸消失,退隱,浮現……
記憶中的雪,緩緩落在我的肩頭,原來,我回到了九歲時那個大雪紛飛的嚴冬。那個孤單單站在校門口的小女孩,是誰?哦,她是九歲時的我,她在等待什么呢?誰也不知道。大雪紛飛飄逸的下著,下著。遠處的建筑變得模糊不清,仿佛隔了一層毛玻璃般。街上的行人越來越少,近處的樓房都點亮了昏黃的燈火,仿佛星星從天幕中漏出。最后的黃昏馬上就要消失了。那個女孩還在等著。凄厲的風吹了起來,小女孩聽到這風的哀號,疲倦的眼睛中多了幾分恐懼。但它只將衣服裹得更緊,用一雙凍得通紅的小手,護住了胸前的一個袋子,仿佛那是她唯一的希望。
終于,天黑盡了。五點的鐘聲響了起來,一聲,二聲,三聲……每一聲都重重地沖擊著女孩的心靈。告訴她,五點了,走吧!可是,女孩為了她的希望,唯一的希望,不肯走。終于,一個女人從學校中走出,小女孩看到了她,驚喜地叫道:“媽媽!”原來,是小女孩的媽媽,也是我兩年前的媽媽。媽媽驀地抬起頭,驚訝的看著大雪中小小的女兒,心疼的說:“妞妞,媽媽不是讓你在家等著嗎?怎么跑到學校來了?冷不冷?凍著了沒?”“媽媽,不冷,今天路滑,我來接你了,你看……”
小女孩打開了袋子,一束粉紅色的百合花探出了頭,雪花落到了嬌嫩的花瓣上,在昏黃的路燈下顯得越發美麗。是啊,今天是媽媽的生日,恰逢學校開會,買了花在家等媽媽的小女兒,怕路滑,媽媽摔倒,就又冒著風雪迎接媽媽。媽媽接過了花,從女兒善良的眼睛中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拉起女兒紅紅的小手,只說了一句:“乖,我們回家。”
孤單的路燈,發出了柔和的光,照耀著這對母女的背影漸漸遠去……
時間仿佛定格在這一刻:昏黃的路燈,飄飛的大雪,慈祥的媽媽,幼小的女兒還有那束艷的百合,以及遠方的萬家燈火。時間不斷流逝,記憶卻不退色。因為,那是我心中最美的一刻。縱然光如水,也不會沖蝕掉那永恒的美麗。
中考作文 篇2
家,是避風的港灣,讓我在受挫后找到心靈的歸宿;家,是心靈的慰藉,讓我在心煩意亂的時候找到自我;家,是一盞啟明燈,讓我在迷失道路的時候找到前進的方向。
作為初三的我,雖然回家的次數少了,但絲毫沒有阻止我回家的欲望。因為家中有我時常牽掛的人,家中有我心靈的依靠,家中有我快樂的源泉。在家中,我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家,那溫馨而又充滿自由的空間。只要我在家里:就沒有約束感,沒有煩心事,更沒有學習上過大的壓力,使我感覺仿佛走進美麗的天堂,無憂無慮,心情愜意!
每當學校放假,我都會有中說不出的感覺,這種感覺壓的我喘不過氣來,真想逃課回家。但是我必須控制自己,盡量做到一如既往的聽課、不分心。放學的鈴聲一響,馬上提上書包直奔車棚,騎上車子箭似的飛奔到家門口,坐在家中桌前的小凳上,吃著“母親牌”飯菜,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此時,心中所有的煩心事都已害羞地逃走了,而快樂的事情就理直氣壯地浮現在眼前,搖晃不走,久久不能散去……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感覺到了家幸福的味道——香甜、可口。
可是有時,我挺害怕回家的,因為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心中總有些對父母的愧疚之感,總覺得很對不起他們。想到沒有做好自己應該做好的“工作”,每個星期還要回家領取“工資”,心里真不是滋味,可是當我每次回到家后,父母雙親對我依然是“濤聲依舊”,于此,我無言,我無語,只有在心里默默地告誡自己,要好好學習,發奮圖強,要對得起自己的“工作”,更要對得起父母雙親,黃天厚土……
家,在我遇到困難時,是你給了我希望;家,在我心靈受到創傷時,是你給了我安慰;家,在我遇到挫折時,是你給了我鼓勵。但是盡管如此,我還是應該少回家。因為我知道,今天的“少回家”或“不回家”,是為了明天更好地回家——揚眉吐氣的回家!
附:作文原題
家,是早出晚歸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鄉,是精神棲息的殿堂…
回,是過程,是情結,是覺醒…
回家,從家人的喜怒哀樂中感受親情,從故鄉的離別團聚中體味牽掛,從精神迷失回歸中找尋寄托…
回憶你記憶中最難舍的“家”,敘寫出你的故事,抒發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題目:《回家》
要求:1、不少于600字,900字以內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文中不能出現影響評分的校名,人命,如不得不出現,請用XXX代替;4、不得抄襲或套作。
中考作文 篇3
市質檢的成績揭曉了,面對那退步的成績,我無奈中甚至有些消沉。轉眼就要填報志愿了,我的達標高中夢似乎越來越遙遠……
父親沒有指責我,他讓我暫時不想那么多,回鄉下過完端午節再說。
乘車來到鄉下,沿著小路,路上那些樹都彎下了腰,我的心情更低迷了。
包粽子,摘艾葉……家家戶戶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我默默躲在房里,父親見我低頭不語,他要我早點休息,第二天帶我上山去玩。
第二天,我們沿著崎嶇的山路,來到山上。映入眼簾的是那城市里永遠欣賞不到的美景,還有那清新的空氣。只是我的心緒不佳,這樣的分數,怎么迎接即將到來的中考?遠遠的晨霧模糊。父親卻一臉燦爛:“走,到山頂去,那邊風景更好!”層層疊疊的茶樹青翠欲滴,田壟間的雜草被農民伯伯收拾晾在岸邊,整個茶園黃綠錯綜,井然有序。忽然,父親蹲下身,從干枯泛黃的雜草堆里抓起一株綠色的植物,一旁的我便發現那植物被連根割斷,怎么卻還如此翠綠?二伯見我發愣,揚了揚手中的植物,告訴我,它叫薊,是茶園的“頑固敵人”。
“那它怎么根部被割斷了還沒枯萎呢?”我倍感驚奇。
“是啊,這植物雖然可恨,但它的頑強卻讓人肅然起敬哦!”父親撫弄著手中的薊,接著說,“它在根被割的時候,會流出白色的血液,并在每一個斷面迅速凝成痂,于是重新生根發芽,因而它不會像其它雜草那樣枯萎了。”
“那它豈不是永遠不會被割死了?”我頓時來了興致。
“是呀,這就是薊的精神,我們也不忍心趕盡殺絕,給了它新的歸宿,你看!”父親用手指著山旮旯。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我看見那旮旯,一簇簇的薊不見發端,也不見終極,那深深淺淺的綠,在陽光下仿佛在流動、歡笑、閃爍著。仔細看時,綠色的大條幅上,一顆顆紫紅色的花朵就像一個個張滿的帆,在綠色的海洋中乘風破浪。
我佇立凝望,近在眼前的那一片盎然的薊在我心上緩緩流過。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在我心上的焦慮和低沉,考試失利的烏云也漸漸散去,曾經飄渺的達標高中夢想如今清晰地浮現在眼前。我沉浸在這片花海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了,有的只是寧靜與美好。
“我堅信我的夢想不再遙遠!”溫書迎考中,我時刻提醒自己。畢竟我基礎扎實,而成績依然名列學校前茅的。我應像薊一樣擁有一顆固執而簡單的心,我要讓失敗的傷口結成“痂”,以新鮮樂觀的姿態,讓創傷的斷面萌生新的希望!
走進中考考場,我用自信書寫答卷,我堅信我的達標高中夢近在眼前!
中考作文 篇4
一個西瓜太郎的發型,一雙單眼皮短睫毛的小眼睛,一張不太會說話的櫻桃小嘴,再加上失敗得一塌糊涂的鼻子,就是我——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愛吉他的普通女孩——杜婭源。
我從小酷愛音樂,這幾年我接觸了吉他。有些鋼琴基礎的我學習起吉他來還是異常輕松的。每天晚上寫完作業,無論已經到了什么時候,我總是練琴。因為吉他太吸引我了,只要彈起來,就放不下了。它優美的琴音在我心間蕩漾,它的共鳴讓我心震撼,它古銅色的琴弦的質感讓我一觸不忘,它的一切一切都是那樣有著無情的魅力,使我,無法自拔。
吉他是我生活的全部,也同樣是我生命的全部。同樣,它也不我對它的一片苦心。它讓我當選了學校赴新加坡交流的名單。
聊起這件事,我瞬時間閃回到了那個初春。當時的我吉他還不是很好,也不會什么彈唱技巧,完全是憑自己感覺進行掃弦以及什么的。我當時唱的是那首受青澀女生寵愛的《獅子座》,比賽的時候,我什么也沒想,抱著吉他就沖上去了。我目視著一張張老師的面孔,心中一直有只小鹿在亂撞,我的雞皮疙瘩已經掉了一地。我莽撞開始了表演,突然發現,我的十根手指已經泛涼,幾乎到了僵硬,胸前的那只小鹿幾乎就要撞死了。慢慢的,節目進入了,我的心已經了,我的手指已經沸騰了,我的琴似乎充滿了與力量。指尖余琴弦摩擦所發出的聲響似乎已經我內心深處的共鳴,剎那間,我愛上了這般感受。
我時刻都明白,這是音樂給予我的恩賜,這是吉他給予我的饋贈。
這就是我,一個用音樂所唱生命的女孩,一個固執而又單純的女孩,一個一旦愛上了就不會放棄的女孩,一個在音樂中成長,視吉他為生命的女孩,一個倔強地愛著吉他的女孩—吉他女孩——杜婭源。
中考作文 篇5
情感真切充沛有兩層含義:一是情感要真,不能為情造文,更不能無病呻吟;二是情感要飽滿充實,做到“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要做到情感真切充沛,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事件真實,有感而發
有的同學在寫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可是寫出來的作文卻不感人,主要原因是敘述的事件不夠真實。只有真實的事件,才能有感而發,才能引起讀者共鳴。如魏巍的《我的老師》中,所寫的蔡蕓芝老師就是實有其人,文中所敘述的七件事也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因此,作者在敘述過程中,才能不時被這些事所感染。敘述第一件事“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后,作者寫道:“我用兒童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們是多么善于觀察這一點啊。”這種學生愛老師,老師愛學生的感情就顯得非常真實。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我們在寫記敘文或小小說的時候,也可以虛構,但這種虛構是建立在生活基礎上的(即生活中這樣的事確實存在過或將來會發生),也非憑空編造。都德的小說《最后一課》即是如此。普魯士軍隊侵占了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強迫這些地方的學校改學德語,這樣的事情是真實存在的。
二、抓住細節,精心雕琢
朱自清的《背影》何以如此動人?那是因為作者抓住了父親幾次“背影”的細節,尤其是為“我”買橘子過鐵道時的細節,作了細致的描繪。如:“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是對父親外貌和動作的細節描寫,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對父親的拳拳之心,和父親不顧年邁親自為兒子買橘子的.深沉的愛。生活中每個人的外貌和動作等都有其各自的特點,抓住這些細節作精心描繪,你的情感也就自然地融入其中了。
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一切景語皆情語。”情與景總是不可分割的。有時候我們只要把景物描繪出來,情感和心情也就表現出來了。如魯迅的《故鄉》開頭:“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這幾句深冬荒涼景色的描寫,就將“我”悲涼的心情融入了其中。
此外,還可以融情于事,即在事件的敘述中,不動聲色地融入自己的情感。
真題再現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的“閑”;“可以調素琴,閱金經”,這是劉禹錫的“閑”;“月色入戶,欣然起行”,這是夜游承天寺的蘇軾的“閑”……閑中有愉悅,有閑適,有悠然,有豁達,有淡泊……
日月星辰,山林湖泊,花鳥蟲魚……琴茗書畫,吟詠歌舞,靜思遐想……田野村莊,萬家燈火……皆為“風光”。生活體悟,萬千種種。
請以“閑對風光獨自游”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情真摯,不得抄襲;(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4)請認真書寫。
試題解讀
此題是一道提供材料的全命題作文。文題分為三個元素,即“閑”“風光”“獨自游”。
從第一段材料可以看出,“閑”和“獨自”是相呼應的,因為“獨自一人”,所以“清閑”;因為“心境恬淡”,所以“悠然自得”。第二段材料提示了文章的主體——“風光”,可以是自然景色,可以是人文意象,也可以是心之所愛。
就整個文題來說,意即閑時(或褒或貶,可以是主動“清閑”,也可以是被動“寂寞”)沉浸于一種風光(可取各種意象),自得其樂。
文章主題可以寫寂寞不可怕,一個人也可以享受某種風光的快樂;或是保持恬淡寧靜的心態,有利于充分感受一件事物的美等。
本題的題眼為一個“閑”字,文章中要充分體現這個字,如果只寫了“感受××的美”“我從××中獲得快樂”,或者干脆寫了一篇單純的游記,那就偏題了。
記敘文大致可以這樣寫:前面寫有一次和旅行團出游,跟著導游跑,走馬觀花,只忙著拍照,回來后一直有遺憾。然后寫某次有機會,自己一個人故地重游,優哉游哉,方全身心投入美景中,感覺這才是真正的旅行,才真正感受到了美。文章要著重前后對比。
這是最原始的模板,可以對其進行改造,主要就是寫“閑”與“不閑”對風光(意象)的不同感受,強調要“閑對風光”。也可以直接寫以閑適的心態做什么事都能感受到快樂的過程,全篇勝在描寫細膩,文筆要好。
中考作文 篇6
今天期中考試,發卷子前我很緊張,因為那些題都是以前沒有做過的。
開始答題的時候,我認真、仔細的答題,我想如果我能得100分的話,就好啦!可是考完試之后,韓老師來對答案了,我才恍然大悟,我有一道題做錯了,好害怕呀!以后在考試中我一定要認真答題、仔細檢查,爭取考100分哦!
中考作文 篇7
聽雨時,也是我頭腦最清晰的時刻,同時也是最能讓我心事如潮的時刻。
——題記
又是夏雨傾盆的時節,總喜歡隔窗聽雨。從前不懂得聆聽,是因為不曾懂得語文之美,而今,在語文課上,我將詞賦詩曲如雨般聆聽。語文課不只有寫作、詞語的解釋,更有一種情懷,一種情結,一種精神的升華。
我喜歡把上語文課比作聽雨,是因為語文如雨一般能夠蕩滌人心。
聽!“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如萬馬奔騰般的雨聲是冷漠的外表下一顆熾熱的心。聽!“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如和煦春風般的雨聲。聽!“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如塵詠悲嘆般的雨聲。聽!“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如悠悠羌管般的雨聲。聽!“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愁池”,如絕塵回響般的雨聲……
真像雨聲啊,在語文課上詞賦詩曲如雨般成了修飾感情、寄托心聲的使者,讓他俘獲人的內心,肆意渲染。唯有語文能夠讓承擔起那份感恩,那份執著。
雨霧朦朧,讓人恍若走進了曾經。去聆聽那天外之音——“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去觀賞那長安秀
美“——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去體會那沙場悲涼——“黑云壓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所以,我感到語文課如一陣雨,每當下課,卻總有些從雨給我帶來的幻夢中驚醒的暢快和歷經迷茫的滄桑。
在語文課上,曾學過一詞,詞云:“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這是語文告訴我們,人生境遇不同,看到的聽得到感受也各異。
頓時,狂風起,雷電吼,大雨下,我感受到了語文的生命,狂風告訴我,“君子當行如風”;雷電告訴我,“君子說話擲地有聲”;大雨告訴我,“人活得當淋漓盡致”。
一切又歸入平靜。窗外,雨淅淅瀝瀝。大雨依舊,風景仍舊,多了的只是心靈的喘息,歲月的回響和心靈的升華。
語文課上,書聲依舊,雨聲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