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滿分作文:留香
中考滿分作文:留香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考滿分作文:留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考滿分作文:留香1
我們心目中的美術課,就是可以隨心所欲地畫一些奇怪的娃娃。
可是,只要看見那個不化妝、不噴香水的美術老師走來,我們就會趕緊將桌上的紙藏起來,假裝去畫她要我們畫的畫。
有一節美術課,她把我們帶到操場,讓我們畫春風的氣味。
“春風,一股氣流而已,哪兒來的氣味?就算有,怎么畫啊?”
“就是嘛!”一個個不滿的聲音附和起來。
“孩子們,請閉上眼睛!”她露出一個難得的笑容。
一小部分同學閉上眼睛。我偷偷地睜開一只眼,看見不少同學瞇起眼睛在笑。不過,幾分鐘后,所有的同學都閉上了眼。
“好香啊!”一陣陣香氣隨風吹來。
“那是桃李花香。只有春風,才能吹開桃李;也只有春風,才能吹來桃李的芬芳……”一個柔柔的聲音傳來,甚是好聽。
我們睜開眼睛。我看見一簇簇粉紅的小花,點點地綴在枝頭,隨風搖曳;我看見一朵朵淡白的花兒,夾雜在枝葉間,微微顫動。一團又一團,一片又一片,滿是春天氣息。是春風,吹開了花,又將香氣送到眼前。樹葉也隨著風,輕輕地搖著。
一只只畫筆在紙上飛舞起來,她也在一旁微笑了,畫著些什么。
兩個月后,春天將盡。有同學說她要走了,而且她本來早就要去那繁華的大都市的,只是為了再陪陪我們。
翻開畫本,我又看見了那幅《春風的味道》。春風終究過去了,香氣也會隨風飄散。這時我們才意識到以前的我們忘記了她怎樣教我們用心感受,忘記了她是怎樣在我們一次次受傷時給予了莫大的安慰。
最后一節美術課,她站在講臺旁。我們仿佛聞到了淡淡的香氣。她將手上的畫卷緩緩展開,春天的氣味撲面而來。
“春天過去了,春風走了,卻在這里留下了桃李的香味……”
春風桃李花開日。多少年過去了,春風還在吹著。當年桃李的香味卻永遠地留在了畫紙上,留在了我們的心里……
中考滿分作文:留香2
站在農村的小樓上,幾縷炊煙從煙囪溢出。挽一縷炊煙,聞著它獨特的香味,醉于其中。
一縷縷帶著煙火氣息的炊煙,勾起了些許對老家灶鍋的回憶。
老家的灶鍋是用老式的泥土、磚石砌成的,鍋里蒸煮炒燉,灶膛里添柴燒火。年代已久,鍋邊的瓷磚爬滿褐黃色的裂紋。白色的墻壁也被火舌舔成了黑色。
家中掌勺的多是奶奶,廚房成了她的工作場,鍋灶就是她的生產線,五彩繽紛的菜肴魔術般從她手中華麗變身。若要爆炒某一樣菜用到辣椒,那便是廚房里最歡騰的景象。待到鍋里的油燒開,辣椒洗凈,切絲,一股腦兒倒進熱辣辣的油鍋。隨著“刺啦”一聲冒起的白煙,辣椒的辛辣之氣也隨之四處逃竄,大有猛虎下山之勢,直沖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嗆得奶奶不停地咳嗽。這咳嗽聲和那濃烈的辣氣形成一股難忘的香味,常駐于我的味蕾之中。
那口大灶鍋,還承載著許多動人的味道。只有在這口大鍋里煮飯,才能吃到香脆的鍋巴;只有在這口大鍋里煮粥,才能喝到甜甜的米粥;只有把紅薯放進灶膛里去烤,才能吃到包裹著濃濃煙火味的烤紅薯……這些美食在別處是吃不到的,這是農村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后來搬離老家,遠離村莊,吃到這些美味的機會就越來越少,它們逐漸成為我舌尖上的渴望。隨著時代的發展,煤氣、電磁爐的普及和使用,充滿煙火氣息的鍋灶被人們漸漸遺忘。抽油煙機也讓煙囪退出了生活的舞臺,使原本稀少的炊煙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
有時想起炊煙,想嗅一嗅那秸稈在灶膛燃燒的味道,便會回到老家。暮色四合,倦鳥回巢,站在小樓上,俯瞰小村莊,欣賞著那僅有的幾縷炊煙。當微風輕起,我會狠狠嗅上一嗅,讓這故鄉特有的味道緩緩融入我的身體。整個人浸泡在這炊煙中,留住清香,忘卻一切。
鍋是煙囪的根,煙囪是炊煙的家,炊煙是鄉村的魂。挽一縷炊煙,沉淪于其香。
中考滿分作文:留香3
甩甩頭發,清晰地有一股理發店專有的味道繞進鼻孔,它,并不難聞。
我的運氣一向很好,比如檢查儀容儀表的督查小組把后排頭發更短的同學揪了出來。然后,隔過了我。我忘不了那姑娘幽怨的眼神。偷笑,更多的是因為開學剛燙的內扣,還散發著燒焦的味道。就這么,夭折了?
我不安的抓了抓自己剛及手掌那么寬的尾巴,再看班里一群群的小蘑菇,痛苦地按下通話鍵。想起很久之前看到的一條說說,大致是說換發型是失戀的行為。
理發師的手輕柔地來回穿梭于發絲間,像魚,擠開纏繞的水草。洗發水是葡萄味兒的,似乎嘗起來很甜,她不緊不慢地擺弄我的頭發,圓圓的指甲輕輕地撓,侵略了的地盤癢癢的,微微發暖。只是,難道不怕正午的陽光快速的.烘干頭發里的水分嗎?街上沒什么人,偶爾路過的行人也打著傘,拎著菜和水果,步履匆匆。偶爾騰出一只手遮在臉前,為了遮住殘陽,也為了遮住塵土浮躁的氣息。
鼻腔里依然是紫葡萄的味道,還混雜了另外一種什么護發品只是聞起來就覺得頭發暖暖的。我坐在鏡子前,對于剛擦完地像頹廢少女一樣非主流的凌亂美三緘其口。她幫我梳整齊,用兩個架子卡住大半頭發,小剪刀“咔嚓咔嚓”,斷絕了情人相會,鏡子里的我,好奇地盯著阿姨的剪刀。直到最后,她用很寬的梳子,把頑固不化的碎頭發掃了下來。仔細聞,好像又加上了鐵銹的味道。
我知道我走進班里造成了小范圍轟動,也想好了名為“一不做二不休”的措辭。
落座,苦苦徜徉題海的同桌抬起頭“你頭發味道真大,不過這葡萄的味道挺好聞。還以為你會保持成為班理頭發最長的呢!沒想到這么快就倒戈了……”
翻開練習冊,頂著失戀少女一樣的發型,慶幸,自己有類似那樣的心情……
中考滿分作文:留香4
夏日,靜好。如水的日子散發著淡淡的清歡,花香鳥鳴的清晨,喜歡依著一杯茶的馨香,倚在窗前,看 56e 天上白云輕輕飄過,任光陰靜靜的在指尖流淌,讓一顆被塵世煙火渲染的心漸漸沉靜下來,默念一份心靈的溫婉,擁有一段清寂的時光。
一直認為最好的心境,不是避開車水馬龍,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塵世的紛紛擾擾,總是會讓人倦了累了,找一個清閑的午后,關上心靈窗子,隔絕人世的喧囂,一杯茶,一本書,便是一段靜謐的光陰。茶,便可以品嘗人生的百味;書可以找回心靈的皈依。輕擁一米陽光入懷,和著書香,任流淌的心事,在季節中淺漾,生命就在這悠然的時光中婉約成一朵花。
與文字相依相偎的日子,天是藍的,風是輕柔的,心是清寧的,光陰是美的。拈一指墨香,體會江南的清韻,唐詩宋詞的婉約,于微雨紅塵處,觀一朵蓮的超凡脫俗,賞一抹山水的靈氣,讓風兒吹去滿心的疲憊,讓云兒拂去眉間的煩惱,將唯美寫進詩行,將愛戀寄情山水,將溫暖一路銘記,在清凈的文字中邂逅自己,靜靜地享受春花開的絢麗,秋葉落的靜美。任時光之筆在歲月的紙箋上寫下滄桑,獨守清歡,文字生香,便是人間好時節。
素來喜歡那種淺淡的芬芳,一如蘭花的清香,不張揚,不厚重,卻也芬芳怡人。淡是人生的底色,淡如水,是生命的源泉;淡如清風,輕柔悠然。行走在塵世間,千般經歷,萬般找尋,最美不過擁有一顆淡然的心。淡,在歲月里;靜,在心里;而清歡,則在眉眼間。拈一顆素于流年里,褪卻指尖浮華,攬一份悠閑和詩意,與時光對飲,拈花淺笑,在光陰的角落里,尋一處心靈的桃花源,任時光散盡,歲月荏苒,暮然回首,希望我們仍還有一顆清澈如初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