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七年級單元作文匯編五篇
關于七年級單元作文匯編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單元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單元作文 篇1
【作文目的】
1、熱愛自然,體驗自然,欣賞自然中的詩情畫意,陶冶情操。
2、抓住主要特征觀察景物,表現景物的美,表演景物的美,能通過聯想和想像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與自然的溝通。
3、學會在觀察與欣賞過程中與他人交流。
4、關注自然,關注環境。
【訓練要求】
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現手法。
2、細致觀察,生動描述事物,抒發感情的寫法。
3、多側面、多角度地觀察并抓住景物的特征進行描寫。
4、恰當運用聯想和想像的思維方式,合理安排文章的層次。
【思路提示】
文題1:走過(四季、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提示一:本文在表達方式上應以描寫為主,在寫景的基礎上,加以感悟,抒發自己的喜愛之情。那么,怎樣才能寫好景物呢?
1、要寫出景物的特征。寫出景物的特征就是寫出一時一地的景物與它時它地景物的不同之處。天下的景物千差萬別、千姿百態,各有自己的特點。要寫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狀、大小、色彩、數量、聲響、神韻、變化等這些方面。同時,為了寫好景物特征,我們還要考慮到景物的地域、時令、角度等,選取最具特色的典型景物,然后借助形象感強的詞語直接描摹,用比喻、對比、擬人等修辭手法加以突出,這樣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讀者感到鮮明生動,有身臨其境之感。
2、要有合理的順序。描寫景物要按一定的順序,一層一層地寫。有的按景物的遠近寫;有的按方位寫;有的按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寫;有的按照時間的變換,由早到晚、一年的四季來描述景物。但不能像列清單一樣地把所有景物都寫下來,要抓住特點,有重點地寫。
3、選擇好的角度觀察。首先要確定觀察點,觀察點有定點觀察和移步換景兩種方法,定點觀察也有平視、俯視、仰視、近視、遠眺等很多種,移步換景是不斷變換立足點的觀察方法。
4、要滲透作者的情感。景物本身沒有感情,但是寫景時要把自己的感受寫進去。寫景貴有情,不管寫什么景物都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景物描寫中往往離不開抒情。任何寫景文章都不是單純為寫景而寫景,所描寫景物總要賦予它思想、感情。一篇優美的文章只有滲透了作者的真情實感,才能更好地表達文章中心,準確地抒發作者的情懷。另外在描寫時還要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只有這樣才能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讀者的共鳴。
文題2: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廣袤的原野,歡樂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會引起我們的深思;朝暉夕陰,寒來暑往,花開花落,鳥語蟲鳴,都會引起我們的遐想;在深思和遐想中,我們會有所感悟,請以“感悟大自然”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提示一:“感悟大自然”的話題是相當寬泛的,給我們提供了神馳遐想的廣闊空間。寫好此文的關鍵事如何打開思路,以及多角度觀察和立意。我們要在眼前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大自然,讓大自然的萬千景象奔涌眼底,這樣才能讓思維的觸角多方接觸,給寫作提供無限契機。不要靜止地觀察,要動態地觀察和感知,要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和自己的心靈碰撞,撞擊出思想的火花。山有奇崛險怪,樹有萬種風情,驚嘆世界奇妙多彩;感受小溪的清純,感受大山的倔強,感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大海胸懷,只要我們用心去和大自然溝通,就會擁抱大自然的給予,筆下涓涓,尺幅天地!
提示二:對大自然的“悟”,首先要有一定的深度,作文的“意”才能有一定的內涵,古人云:“意高則文勝?!比绻麅H僅寫出自然屬性,沒有把它和我們的現實生活和深刻體驗聯系起來,就只能寫出現象而寫不出神韻,作文就失去了靈性。其次,對大自然的“悟”還要集中,不能漫無邊際,浮光掠影。寫“悟”,可以散見于全文,也可以凝聚于篇尾。
提示三:寫這類文章一般從模擬實物的外部形態入手,可以從實物的形狀、顏色、特點等方面入手,進行細致、具體、形象地描摹,然后準確地描述出所寫對象的特征,或以物喻人,或托物喻理。要注意的是,所托之物的品性要與所喻之人或所喻之理有相似點,不可強硬地拉扯在一起,二者要恰切、妥帖。
【相關素材】
1、大自然和智慧在任何事物上都不存在分岐(玉外納)
2、到廣闊的天地中去,聆聽大自然的教誨(布賴恩特)
3、大自然不會欺騙我們,欺騙我們的往往是我們自己(盧梭)
4、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
5、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山高萬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6、一朵花裝扮不出美麗的春天。(諺語)
7、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七年級單元作文 篇2
大家好!我叫楊余婷,我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我喜歡看書、寫字、打羽毛球……就是有兩個小毛?。?、動作慢;2、丟三落四。我的個子比較矮,身子有點瘦,老爸說我是皮包骨頭的矮竹竿,我打心底希望自己長高,再長得胖那么一丁點兒。
我愛看書,這可不是一般的愛,而是特別的愛。有幾次,因為做作業上家教之類的關系,沒時間看書,要睡覺了,我感覺那書就像是在召喚著我,心里難受得很。怎么辦呢?我靈機一動,偷偷地把書藏在被窩里,這才滿意地去洗臉刷牙了。到了晚上,我趴在被窩里,靜靜地等待了幾分鐘,差不多等貪睡的媽 媽已經進入夢鄉之后,輕手輕腳地打開了放在床頭柜的小臺燈,拿了書,在小燈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差不多每次都看到一本書看完或眼睛疲勞,睡意朦朧的時候才把書合上,關上小臺燈,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起來。不過我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右眼近視了,左眼視力也下降了許多。
我喜歡科學課,以前在小學時也得過幾次科學考試第一名,這次在初中里,憑著自己舉起的手,當上了科學課代表。在家里,我常??纯平唐?,對考古、歷史以及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非常感興趣。不過,我要真成了考古家之類的,可能干了半天就沒耐心了。
有時候,我也傻乎乎地,總會出一些小毛病。一次,媽 媽下班前叫我把飯燒上去,這樣媽 媽回家只用燒下菜,就能吃上晚飯了。我把米洗了洗,放進了電飯煲里,插上電,把指針弄到煮飯那兒,就高興地去看電視了。媽 媽回來燒好菜,開心地打開電飯煲,一看,驚呆了,只見一陀焦巴巴的干生飯放在里頭,我這才想起,我是忘放水了,真是糟糕,果挨了老媽一頓臭罵。
這就是我,一個愛看書,愛科學,偶偶會犯小差錯的女孩。
七年級單元作文 篇3
我看過一幅叫《假文盲》的漫畫。
漫畫上有四個“文盲”。他們都站在兩側有柵欄攔著的“母子上車處”里,把一對母子擠在一旁。這四個“文盲”,站在最前面的一個是中年婦女,身上穿著大棉襖,眼睛直視前方。第二個戴著軍人樣的棉帽,閉著眼睛。第三個是四、五十歲的看似穿著高跟鞋的男人,半閉著眼睛。最后一個戴著口罩,臉上顯出不高興的神色。他們看起來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在“母子上車處”外面,一位抱著孩子的母親,穿著單薄的連衣裙,滿臉無奈地看著這四個人。
這些人為什么會自己站在“母子上車處”里,而把這對母子擠到一旁呢?難道他們真是“文盲”嗎?不,完全不是。他們只是覺得這里沒有擁擠的人群,還可以先上車。
不只是在漫畫里有這樣的事,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現象。例如,在公交車上,有幾個座位是“老弱病殘孕婦”專座。然而,有的人卻偏偏坐在這種位置上。有老人、殘疾人或孕婦上車時,他卻把頭偏向一邊,裝著沒看見;有的甚至連別人示意要坐下了,他都不讓出該讓的位置,只想等別人讓他。這些人真的是“文盲”、不識字嗎?不,完全不是。他們只是為了自己的方便而犧牲了別人的方便!
這是為什么?這是他們的道德素質低下。這又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中華民族千年的美德正在被這些人淪喪。
在此,我呼吁大家要做一個懂得謙讓、方便別人、有良好道德品質的人。
七年級單元作文 篇4
若時間能倒流,我愿回到兒時的美好?!}記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耳邊縈繞著那段熟悉的旋律;我不禁對時光的匆匆再心生感慨,想起了那段美好的時光——
八年前的某天,父親與母親用他們寬大而充滿溫柔的手握著我,父親在左,母親在右。我們走在那寬大的水泥路上,走過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享受著夜的寧靜。我睜著水靈靈的眼睛,用稚嫩的聲音問:“什么是美好?”爸爸笑瞇瞇地看著我,回答:“美好的范圍很廣的呢!就比如你玩耍的時候就很美好?!蹦赣H用柔和的聲音說道:“你現在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散步,也叫美好。我們一起度過著美好的時光?!蔽宜贫嵌攸c點頭,那段66無慮的時光真是美好。
回到現在,發現昔日的我與現在的我出現了差異。我不再對父母如此乖巧,不再對他們百依百順,甚至還會去厭煩他們,覺得他們無聊。他們的叮嚀,我嫌煩;他們用溫柔待我,得來的卻是我的惡語頂撞。昔日那個令父母開心的我?去哪兒了?是時光帶走了嗎?帶走了那段我與父母之前的美好時光?
不,其實,那段美好的時光能夠挽回。
我常常想,那段時光如此美好。我總是懷念,總是不滿于現在的自己。發現自己真的變了,變得不一樣,變得奇怪,變得不像是自己,美好的時光也隨著我的變化而改變,那段美好的時光只好封存于自己的心底,封存于記憶的水晶中,默默留念。其實,那段美好的時光不必留念,現在也可以擁有。
我常常感嘆那段美好的時光,卻忘記了把握現在的時光。那段美好的時光留給我的不僅僅是美好與值得懷念,還有的是把握現在,珍惜現在的時光,創造現在的美好時光……
我哼著王錚亮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懷念著那段美好的時光,品味著它帶給我的道理……
七年級單元作文 篇5
四季輪轉,一年在四季的腳步中,悄然而過。若說時光是一條路,幽幽長長,伸向遠方;那四季便是路上的風景,雖反反復復,周而復始,卻也每次都有新的風韻。而我們呢?就像是走在這風景間的旅人,悠悠閑閑,靜觀四季。就這樣,我們走過了它,感受,它的氣息……
春
新的路途開始,春,這是四季旅途的第一站。朱自清先生曾經說過: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rdqu;這句話可一點也沒錯,它有一個嶄新的山谷‐‐新的綠草、新的花兒,甚至,新的水。山谷,聽說喊一聲是有回聲的吧!于是,我向遠方大喊:春之色為綠!&rdqu;在滿山綠意情況下,這句俗語竟也充滿了清新之意。整個山谷只回蕩我的'聲音:綠…綠…綠!&rdqu;這是春的音符!春的旋律!一片綠葉落在手心,嫩嫩的,綠綠的,迸發出春的意境,透出一種令人無法抵抗的生機。我把它記錄在畫本里,綠葉是春天給我的禮物,畫,是我留給春的印記……
就這樣,帶著充滿生機的綠葉,我,走過了春季……
夏
Seasn,季節seasn=sea+sn,sea是大海的意思,難道季節是大海的兒子?不管別的季節是不是,在我看來,夏至少是這樣的。你可以閉上眼睛想‐‐幽藍的海水,一望無際,讓人感到非常輕松,金色的沙灘被太陽烤得暖暖的,向上的熱氣,透出夏的味道,使人心生暖意。走在沙灘上,游在海水里,捉幾條小魚,撿幾個貝殼……一種安閑的快意漸漸浮上心頭……幾只海鷗從海面掠過,歡叫兩聲……噢!這是夏的樂章!歡樂、高昂,我渾身上下的細胞仿佛已充滿活力。不經意間,一個小小的貝殼被我踩在了腳下,彎腰拾起,只看上面的花紋我想用精致或寶物已無法形容,靜靜地,它躺在我的手心里……拿出畫夾,我開始構思‐‐陽光,金沙,碧海,藍天……對了,還有貝殼!我把它和綠葉放在一起,無需任何修飾,它們已是春夏的巧奪天工&rdqu;的藝術品……
心滿意足的,我,走過了夏季。
秋
秋,禾谷熟也。&rdqu;這是《說文》中的一句。秋是收獲的季節,可是我愛的不是秋的果實,而是秋的楓葉。秋之色為赤紅,踏入秋之楓林,我看到了一棵棵火炬&rdqu;燃燒著,燃燒著……風兒吹過,幾片楓葉悄然飄落,猶如一只火蝴蝶&rdqu;在空中翩翩起舞,舞出生命之光輝。霜葉紅于二月花&rdqu;果然不假火炬&rdqu;久久不肯熄滅,照亮了每個人的心。在秋天,如果不是這楓樹林,我或許,感到哀傷‐‐許多葉子漸漸變化,枯萎,飄落,最后,只留下光禿禿的枝干獨自屹立,迎接更為嚴酷的冬季;而一年是草本植物將會步入生命的終結,枯萎,死去……我俯下身子,在地面上尋找,尋找一片最紅的楓葉,點燃生命的火炬……人生何嘗不是如此?讓我想想我要畫什么?一片火紅的楓林,一片赤紅的楓葉落下,落下……
帶著生的希望,我,走過了秋季……
冬
冬,本以為終&rdqu;,即一年要結束的意思。冬為蒼白。若說秋為哀,那冬即為凄。冬是空曠,幽冷的?;臒o人煙,人多半不愿在冬日里出門。但,我個人是最愛冬的,它凄冷,潔凈,素素的,不愛任何裝飾,不愛濃妝淡抹,不求華麗,與世無爭。這是冬的風格。
進入冬日就如同進了一個潔凈素雅的夢。
雪,幽幽地下,伸出手,我想接住它,它竟沒有化!這是冬給我的禮物嗎?靜靜地,世界上仿佛只有我和雪花,精致的六邊形,冬日里最美的結晶。將喧囂執于簈外,將澄凈留于心間。我愛這不化的雪花,我更愛冬這個神秘,清雅的季節。現在,我想我要完成我的最后的一幅畫了‐‐一個女孩從窗內凝望,一片片雪花,一眼蒼白……
喜悅的,我,希望留在冬季……
如果光陰是紙飛機,那四季便是它的軌道,它載著我們走過一個又一個四季,直到一個名為生命終點&rdqu;的地方才緩緩停下。四季陪伴我們一路,我放滿了腳步,放滿了腳步,不想走得太快……但我們仍然會走過一個又一個四季,珍惜吧!珍惜走過四季的機會!
如此人生,如此世界,如此,所謂,走過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