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七年級作文
包粽子七年級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包粽子七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包粽子七年級作文1
兩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洞庭湖邊,汨羅江上懷大石以身殉國。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用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佩香囊等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有抱負的偉大詩人。
這年端午節,一大早屋子里飄出了陣陣的糯米清香,原來是媽媽要包粽子!我見媽媽麻利地包粽子,手也癢癢的,很想試一試。媽媽欣然答應了。
拿起一片用熱水泡好的粽葉,沒有任何經驗的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來,可不一會兒粽葉就被我折得亂七八糟。媽媽看我笨手笨腳的樣子,過來幫忙了。媽媽告訴我:“先拿起兩片粽葉交叉放在手上,然后折疊圍攏成一個‘杯子’的樣子,做出一個‘窩’。左手捏住底部,右手在下面放糯米,中間放餡料,最后再鋪一層糯米。最后把‘小杯’的‘蓋子’蓋上,用線把粽子纏上就大功告成了。”
我按照媽媽說的,粽葉弄成三角形,接著放一點糯米、餡料,做出棱角,正準備把葉子包上,可里面的'糯米卻開始“調皮”了:不是往上跑就是要往下溜走。我捏緊粽子,把糯米倒出去一點后,勉強把葉子包好,用手握住。然后拿另一只手和嘴巴用細繩把粽子纏上,可我雖然“手口并用”,卻始終不能讓手里的粽子乖乖地被綁起來。這時,媽媽來幫忙了。她熟練地用棉線把粽子“五花大綁”,放到案板上。我看著自己的“戰利品”臉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包粽子七年級作文2
今天,是一個值得紀念又值得回味的日子。在“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我們的教室里回蕩著一陣陣爽朗而經久不息的笑聲,教室里回蕩著一股清新的粽子香。我們包粽子了。
今天我們都按照老師的安排,帶來了各自需要帶的東西:米、蘆葉、餡、勺子、線、盆子……
我也不例外,拿起搭好的蘆葉,小手輕輕一扣,一個粽子的“餡地”就出來了,我心想“嘿!這點小活對我而言是小菜一碟。”接著,開始放餡了,我拿出勺子勺了米,放入餡地,就在我得意之時,一個疏忽,米都逃了出來。哎!只好重來了!
這次,我謹言慎行,征服重重“關卡”,來到最后階段——綁線,綁線是包粽子中最難的,它講究方法,技巧。一開始,我也亂了手腳,心里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我極力讓自己冷靜下來。開始試驗,找出技巧,通過多次試驗,我終于明白,綁線時要扎緊,還要把一些口扎緊,才能保證粽子在煮時不會變成蘆葉粥。
老師把我們包的粽子送到食堂去煮。傍晚,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真開心呀!與此同時,我終于體會到了包粽子的麻煩,也明白了外婆平時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包粽子給我吃有多么不易,我以后一定也包粽子給外婆吃。
到了傍晚,老師端來了一盆粽子,粽子的香味飄滿了教室,也飄進了我們的心里……
通過包粽子這件事,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冷靜,要去試驗,要去發現。
包粽子七年級作文3
“糯米白花花,粽葉兒手中拿,小妹妹包粽子嗎,唱起那個歌呀樂嘛樂哈哈-----”端午節即將來臨,我家正忙著包粽子。
一切準備就緒,只見外婆拿著兩張綠油油的粽葉,將它圍成一個兜,把米放進去,用粽葉蓋住裹好,最后將口子封上,繩子綁好。外婆笑瞇瞇地說:“看我包了這么多,你也來包幾個吧!”“這還不簡單!”我爽快地答應了。
說干就干,我拿出一張粽葉,學著外婆的樣子將它做成一個兜。要開始放米了,我心想:第一次做還是少放些米吧。我把粽葉蓋過去,在小洞里又放了些米。不好,大事不妙!尖角那兒米快掉出來了,我靈機一動,在洞口塞了個蕓豆,這樣米就漏不出來了。為了防止粽子在煮的時候散架,我還拿盆里剩下來的破粽葉,將它撕成一條一條的,在粽子上打了好幾個中國結。這樣我的迷你小粽子完工啦!外婆的粽子像大家閨秀,我的就像穿多補丁的笑丑。不過,我對這作品還是挺滿意的。
開始煮了,我一直在廚房守著。不知過了多久,我聞到一股粽子的清香,。打開鍋蓋,熱氣騰騰,一個個做工精致的粽子展現在我眼前。我迫不及待的將自己做的萌版小粽子尋找出來。我剝開它綠色外衣,梯形的,二話不說直接把它一口吞掉,軟軟的香香的。
“角兒包得尖,粽兒大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