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從這里走過初一作文
每當我從這里走過初一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每當我從這里走過初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每當我從這里走過初一作文1
每當我從這里走過,感受的,是古韻綿長。
老家有座戲臺,平日荒涼,雜草叢生。這些年,“非遺”越弄越熱,鄉親們這才恍然大悟,老祖宗的寶貝,不能這樣隨手扔了,于是敲敲打打,熱熱鬧鬧地請全組老少看場戲。
古色古香的木桌擺起來,神棚正前掛了個亮瓦瓦的白熾燈泡,把剛暈開的夜色吞了進去。燈下人越聚越多,隨著“咣”一聲鑼響,不知哪家頑童大叫:“開場了!”所有喧囂歸于閬靜,目光一轉,射向戲臺。
出來的是一名青衣,背對觀眾,只看得戲服上金絲纏繞,繡的是鉸枝蓮,步履細碎,羅襪生塵,翩然在戲臺上繞了一圈,驚艷轉身,露出絕美的側臉,一笑,嫣然。這青衣戲份不多,卻已吊起了觀眾的胃口,大伙兒望眼欲穿,死盯這深黛色的帷幕。只聽得鑼聲如急急風,急喇喇刺進人的耳膜,伴隨著雄渾的一吼:“老夫,來也!”鄉親們不由得凜然正色,原來是“長須老生”來了。他是我們組打戲打得最好的角兒。只見他一桿寒光長槍,和后面幾個沖出的壯漢大成一處,左出掌,右掃腿,一桿槍使得風雨不透,望不見槍尖,只有點點寒星迅絕無倫地飛舞在場上。這時候,老生背后的四面旗就派上了用場,他如穿花蝶般在圍攻中倏忽來去,獵獵花旗只晃得那四人辨不清東西,找不著南北。時機已到,長須公一聲暴喝挺槍在四柄刀上一壓,一個掃堂,掀開了他們的兵刃,借反彈之力轟出雙拳,后以肘擊,以一當四,直看得人熱血沸騰。四壯漢疊成一堆倒在地上。再看長須老生,圓睜虎目,一捋長須,掛槍而立,當真神人也!臺下早已按捺不住,折扇敲桌,大吼:“妙!”戲臺周圍的頑童紛紛簇擁到長須公身前,問長問短,離太遠的孩子就攀上樹,對著老生大嚷著要問。望著月上柳梢,我一笑而出。
戲只是看的嗎?答案當然不是。在我家鄉,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戲,還是人們精神的依偎,情感的寄托。看一出好戲,是他們一年的心之所向。
去看一出戲吧!每當我走過戲臺深鎖的重門,仿佛又回到那晚歡聲笑語。記憶中的戲臺染出心靈的黎明。走過這里,只覺古韻悠長,繾綣流年沉香。
每當我從這里走過初一作文2
每當我從這里走過,心里總會泛起一陣惋惜與不舍。
家鄉,在我兒時的記憶中,白墻青瓦,偶爾跳上了幾只麻雀,唧唧喳喳。家門旁邊的那條河,說寬不寬,說窄卻也沒那么窄,總是默默地,默默地,守護陪伴著沿岸的人家。它生性安靜,或許正是因為如此,肚子里不知道裝了多少鎮上居民們的悄悄話:孩子們對它說,今天我又闖了多少禍,回家又挨了多少的打;少年們對它說他們今天又知道了令人忍俊不禁的八卦;上了年紀的祖父祖母們也時常在洗衣時傾訴自己年少時的懵懂與疏狂……
這條河,裝載了太多太多的秘密!
可即使它知道了這么多,它也不曾向誰透露過一點兒。始終是那樣,安靜而平和。或許正因為這樣,鎮上的人們,無論男女,無論老少,這條河在他們心中,地位極高。它也是我心中,最情投意合的伙伴。
每當我哭泣時,是它致以我最純粹的`陪伴,沒有太多話,就這樣默默相對,我望著它,它望著我,真好!每次我一有什么開心事,它保準第一個知道,我望著它,它望著我,真好!
我四歲那年就去了鹽城。走的時候,就一直望著那條河,直到它徹底消失在視線盡頭。
這期間,我也跟著爸爸媽媽回去過。坐在河邊,看著河,對它說,這感覺真好!它也會不時地從另一邊給我捎來些春天泥土和花草的芬芳,夏天蟬鳴的的爽朗,秋天落葉的惆悵和那冬天鮮為人知的悲傷……
可當我再回到河邊,取而代之的是渾濁,是充斥著垃圾和令人厭惡氣息。
它也失去了溫和,變得冰冷而又陌生。河面上,不時有幾艘貨船駛過,那隆隆的轟鳴在我腦海久久揮散不去。從此,沒有再會靠近它的人,也沒有再會對它說的話,只留下了一聲聲嘆息。
我能感覺到,它很孤獨,它很彷徨!
我能聽到,它在嘶吼!
每當我從這里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