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在土地上我在想作文800字 - 滿分作文
腳踏在土地上,總會給你一種踏實、滿足的感覺。土地以它厚實的身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以其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文化的燦爛。
西北的黃土養育了西北人民,漫天的黃沙造就西北漢子堅韌、勇敢的性格。在西北有胡舞,有迎著黃沙緩行的商隊,有騰燃的狼煙,一曲曲飄乎在天邊的羌笛。許多英雄逐鹿的故事,一條通向遠方的絲綢之路,以及勇敢作斗爭的胡楊。
凄涼的環境造就了錚錚鐵骨,面對惡劣的天氣仍然高唱:“大風起兮云飛揚。”何等雄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是西北的黃土傳給了他們堅韌的性格。
江南的土地都籠罩在煙雨之中,有一種靈秀的氣質,被水滋潤的土地也理所當然的造就了江南人柔情似水的性格。“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江南水鄉的特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江南人的特點。在那樣一個動亂的年代,這樣一位在江南文化熏陶下而成長舟舟兒童文學作文網http://www.semjishu.com/起來的君主,是注定要淹沒在這像江水一樣的憂愁中的。
江南有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江南有楊柳,“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若不是江南文化的熏陶,又怎么會有這些性格陰柔的詩人呢?
西北的黃土地凄涼、悲壯,因此西北多武將,江南水鄉柔美,靈秀,故而江南多文人,自古如此。
西北有奔騰的黃河,江南有廣闊的長江。西北有不怕鋪天蓋地的黃沙的胡楊,江南有生活在水鄉的紅樹林。西北有氣墊雄渾的號角,江南有婉轉低沉的二胡。
土地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土地是我們成長的搖籃,對于中華民族這樣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民族,土地不僅給了我們生存的基礎,它也將自己的特征、品質深深地印入了我們的內心。
站在這堅實的土地上,我發現原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都與土地息息相關,是土地將中華民族的文化沉淀,過濾然后結晶出來,讓它閃耀熠熠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