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機械運動和力的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圖優質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總結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機械運動和力的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圖篇一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推薦度:
基礎會計學知識點歸納
推薦度:
人民版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推薦度: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推薦度:
高三物理知識點總結
推薦度:
相關推薦
運動是宇宙中普遍的現象。
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參照物:在研究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或者說被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
公式:
速度的單位是:m/s;km/h。
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這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變速運動:物體運動速度是變化的運動。
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用總路程除以所用的時間可得物體在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這就是平均速度。
時間的'測量工具:鐘表、秒表(實驗室用)
單位:s min h
長度的測量工具:刻度尺。
長度單位:kmm dm cm mm m nm
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測量時,尺要沿著所測長度,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3)厚的刻度尺的刻線要緊貼被測物體。(4)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
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盡量減少,而不能消除,常用減少誤差的方法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力:力(f)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力的單位是:牛頓(n),1n大約是你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來就叫力的示意圖。
亞里士多德觀點: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伽利略觀點:物體的運動不須要力來維持,運動之所以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阻力作用。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收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因而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一定律)。
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與質量有關。
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平衡力:物體在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是因為物體受到的是平衡力。
二力平衡:物體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時合力為零)。
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s("content_relate");【機械運動和力的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相關文章:
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機械運動和力
05-08
物理力的知識點總結歸納
04-25
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和歸納
05-02
運動和力高一物理知識點歸納
02-26
高中物理力和物體的平衡知識點歸納
07-23
高二物理力和物體的平衡的知識點歸納
07-29
力和物體的平衡高中物理知識點歸納
07-29
物理機械運動的知識點總結
11-26
物理力的合成與分解知識點歸納
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