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工作的個人心得體會總結 翻譯實踐個人總結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優(yōu)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翻譯工作的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翻譯實踐個人總結篇一
從業(yè)以來,僅就筆譯而言,做得還算進退自如。當初興趣使然,毅然決然半路出家做了翻譯,現(xiàn)在想來,有些沖動和冒險,但應該說這是一次正確的選擇。走到今天,除了機遇外,應該還有其必然性。我擬從一個非語言專業(yè)譯者的角度談談自己對翻譯工作的理解和認識。
一、 選準方向,打好基礎
有些人認為,只有外語專業(yè)的才能做好翻譯,翻譯就是翻譯文學作品。在世界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這種看法顯然是不全面的。從翻譯需求來看,主要還是實用類翻譯,如科技、財經、法律等。具體到某一翻譯類別,如果沒有深厚的經驗積累或者相應的專業(yè)知識,想勝任愉快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建議翻譯新手在從業(yè)伊始就應該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專業(yè)背景等,選擇一個翻譯主攻方向。經營某類翻譯久了,不僅質量有保障,速度也能上得去,從成本效益角度來看,是相當劃算的。
以我相對熟悉的法律翻譯為例,我中英文法律文本的閱讀量至少達到百萬字的數(shù)量級。閱讀可以幫助我了解法律概念、原理,不同法律文本的風格,甚至對法律推理也有所了解。有了閱讀積累,應對實際工作的時候,就能比較輕松自如。對我來說,翻譯工作最難的部分不在實際做翻譯,而在做知識儲備。一方面,我想加強對某一法律領域的了解,做到翻譯時心中有數(shù),不會稀里糊涂;另一方面,我要根據(jù)公司業(yè)務的發(fā)展,閱讀相關材料。這種準備工作量之大,有時令人心生畏懼。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翻譯人才模式是 專業(yè)知識+語言能力,我甚至覺得現(xiàn)在的翻譯碩士教育也應該有一定的針對性。比如說,如果培養(yǎng)方向以財經為主,則可以考慮開設基本的財經、金融雙語課程。
二、學會研究,體現(xiàn)專業(yè)
有時聽人感慨說,翻譯到了一定階段,就會遭遇瓶頸。我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不斷學習和研究。舉例來說,如果時事新聞漢譯英的時候遇到困難,我們可以閱讀國內外的多種相關報刊雜志,一定可以找到多種可供借鑒的譯法,并通過比較,判斷出最優(yōu)譯法。
三、注重細節(jié),精益求精
翻譯工作最終體現(xiàn)為譯入語的字字句句,甚至標點符點上。在細節(jié)方面(特別是標點符號和空格),本地化翻譯做得非常好,我覺得可以向全行業(yè)推廣。
同一原文,不同譯文,如何分出譯文的優(yōu)劣高下?假設兩個譯者的水平非常接近,有時候,一兩個關鍵詞的處理,就能看出譯者下了多大功夫。比如,approval作為可數(shù)名詞,在一定語境下是表示“批準件”的,甚至可以結合具體交易細化為“批件”、“批文”或“批函”。又如review,律師review一個文件,可以說是“審閱”;審計師review一個賬目,實際上是在“復核”;上司對下屬做performance review,實際是對下屬的工作表現(xiàn)做“評價”。再如,一定語境下,issue到底是“簽發(fā)”還是“頒發(fā)”?approve到底是“批準”還是“核準”?考慮到動作主體、搭配習慣等,應該還是存在最優(yōu)譯法的。
四、題外話
常聽見同行抱怨,說翻譯不被理解,不受重視。我以為解決之道在于,一方面,翻譯從業(yè)者要主動向業(yè)外人士解釋說明翻譯工作的難處,為自己、為行業(yè)爭取理解、贏得尊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我們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讓人知道,專業(yè)翻譯做出來的東西就是專業(yè),成為一個專業(yè)翻譯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
翻譯工作的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翻譯實踐個人總結篇二
先來說說學習php有什么用處,為什么要學?畢竟學習前應該是對所要學習的東西有所了解,才會更有興趣去學習它。
學習php主要是用來開發(fā)web站點,也就是網站,它和asp、java等語言類似,都是運行在服務器上的程序,用來動態(tài)地為用戶提供網頁服務。
學習了它,現(xiàn)實里可以用它賺錢,方法是自己接活兒,或者找php程序員的工作,或者你也可以用php來自己制作網站,制作了網站后,當然也可以賺錢。
如果感覺自己在學習php方面無從下手,那么有一套很好的教程可以讓你擺脫這種心理,你去看看,有一套張老師講的教程,循序漸進而且有系統(tǒng)。所有的都是從實例出發(fā),最重要的是免費。
再有一點重要的是,在學習前最好有個目標,就是你學這個你想用來做啥,比如我就先構思個網站,然后在學習中解決各類問題。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毅力
我英文不好能學習嗎?回答是yse
我數(shù)學不好能學嗎?回答是yes
我沒有基礎看這個視頻學習能學嗎?回答也是yes
我沒耐心能學嗎?回答是no
學習php只是一部分,html、css、js是都要學的,而且是必須的,但是這些東西尤其是js很像php,其它的就太簡單了,沒什么難的。如果更好的學習建議可以先看看些 html 和 sql 的基礎。 另外w3school也是個不錯的地方,里面有詳細的手冊和資料。
開始學習的時候,尤其是最開是下手編程很艱難,可以上網找些源代碼來琢磨,但是一定要自己動手寫,不能光看不練。php最大的優(yōu)勢優(yōu)勢就是源代碼十分多,不像jsp那樣很多封包的,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啊。
其次,就是大家可以加些群和論壇,有問題和高手請教下,說不準會茅塞頓開,一個人閉門造車還是很累的。俗話說,獨樂樂不如眾樂嘛!以上只是個人初學php的感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翻譯工作的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翻譯實踐個人總結篇三
小雨朦朧,總是帶著一片細膩的薄紗,帶著少女的情懷,訴說著甜甜夢語,纏纏綿綿,輕悄悄,細柔柔,讓人不禁生憐,她似乎要飄去,卻又流連,我猜不透她的心思,只因她總是給我一種模糊的身影。
大雨傾盆,干凈利落,你看他來勢洶洶,雨滴大而重,漫天烏云氣勢磅礴,霸氣地趕走那絲絲煩悶與燥熱,你來不及驚覺,卻早已只留來那一片清新與濕潤,他兇神惡煞,卻又是讓你感到別樣溫馨。
細雨斜絲,不經意間冒出,精靈一般閃動著,你似乎早已不見它身影,卻又忽地給你一個驚喜,它亦不流連,亦不干脆,則是與你悄悄咬咬耳朵,說說悄悄話,又不見了,你便再難找它那靈動的小身影了。
寒雨微涼,清冷的雨滴身著一縷白衣,清麗脫俗,便是不染塵俗的,她眼睛是一塊銀色的雪晶,不沾塵埃,冰清玉潔,擦拭著丑惡與黑暗,她冰冰冷冷,灑下滴滴寒珠,卻又滿懷純真與善良,溫暖瑟瑟發(fā)抖的人心。
我幼時不愛雨,只因它阻擋了我的游玩與陽光,又是那么優(yōu)柔寡斷地整日悲唱。然而我現(xiàn)在終是懂得了雨的真誠與善良,也終究擺脫了下雨時的不滿與怨天尤人。
翻譯工作的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翻譯實踐個人總結篇四
我最大的興趣就是旅游,這不,這大年初三我又忍不住了,拉上老爸老媽就去了濟南。濟南市我們省的省會城市,但是我并不常去。所以,今天我就要到濟南去“大飽眼福”了。
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很快就過了燕山高架橋,來到了濟南市區(qū)。濟南不愧是我們山東的省會城市,人山人海,車水馬龍,車頭接著車尾。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濟南的人太多了。我們的車走到泉城廣場時,只見那里正在舉行“民俗文化節(jié)”。因為這一個活動,遠遠望去,泉城廣場上的人黑壓壓的一片,到處都是。我們來到了本次旅游的第一個地點——大明湖。
大明湖是個公園,以湖聞名。進去,主要就是看它的湖了。我們首先走到了一個橋上,橋下好像有幾個泉眼,咕嘟咕嘟的冒泡泡。有的泡泡很大,囫圇個的浮上來,噗的一聲碎了;有的很小,很多聚在一起浮上來,在湖面上散成了一片;有的零零散散地慢悠悠地浮上來,噗噗噗噗全碎了……湖里還有魚呢,一條,兩條,好多呢!有的三兩成群慢慢悠悠地游著;有的黑壓壓的一片飛快的消失了;還有的獨自游著,嗖的一聲又回到洞里去了。
我們很快就來到了大明湖的湖邊,湖里有很多游船,湖中央還有一個湖心島。旁邊有座橋,我們登上了橋,湖里的.景色盡收眼底。有的游船很快,湖里瞬間出現(xiàn)了一道波痕;有的游船慢慢悠悠的在湖面上閑逛;還有的不急不慢的前進著……有一面,是一片蘆葦。蘆葦里面還有兩只“青梅竹馬”的小鴨子。兩只鴨子并肩游著,他們不時把嘴伸進湖里,去啄兩條小魚飽飽口福。我還給他們拍了一張“全家福”呢!
我們的第二站就是趵突泉,進入以后,映入我眼簾的就是一盞盞花燈,有金兔的,有動物的,還有卡通人物的。進入趵突泉以后,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只只能在海洋館里面看到的動物——海豹大哥。他自由自在的在這條小河里面游動著,有時翻個跟頭,有時懶洋洋的一動都不動,有時嗖的一聲沒影了,一會兒又出現(xiàn)了,原來是躲在橋下面了。很快,我們就來到了,天下第一泉——趵突泉。雖然現(xiàn)在已經是冬天了,但是趵突泉一點都沒有要被冰凍的跡象,仍然像以前一樣有活力。湖中央是那個熟悉的水桶粗的水柱,我跟他合了一張影呢。
然后我們就來到了我最向往的濟南科技館,濟南科技館里還是那個我熟悉的迎賓機器人在門口恭迎。雖然還沒有到演示時間,但是現(xiàn)在也讓我大飽眼福。科技館一共有四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通道,進入通道后,里面的環(huán)形屏幕換播放一個旋轉地畫面。我雖然結結實實地踩著地面,但是也感到非常的暈,仿佛跟著那些小點點轉了起來。出來以后,半天都沒恢復。
離開了科技館,我們就回家了。今天這一次旅行可真讓我大飽眼福,大明湖——人為美,趵突泉——自然美,科技館——科技美。今天的旅行還真是一次美的旅行呢!
翻譯工作的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翻譯實踐個人總結篇五
厚重的書頁,撰寫著五千年的滄桑,又鑄造了無數(shù)傲岸的靈魂,比諸前人往事,放眼當下社會,華夏的血脈依舊傳承,子孫們卻是……的確,經濟車輪飛速前進,難免會走過陰暗,滾過泥潭。倘若不能抵御誘惑,不能不染淤泥,不妖清漣,便只得墜入罪惡與黑暗的深淵,永遠承受世人與良心的譴責。
曾多少人,日日夜夜手提燈籠,尋求真理。曾幾何時,包拯憑借一身不撼山巒的正氣,任憑你當朝駙馬權貴,還是橫行一方的翻江大盜,一喝京堂木下,心懷鬼胎的人們,何敢不從實招來?在正義的威嚴下,再堅硬的后臺也掩蓋不了罪惡的靈魂,一切浮于言表的虛偽和假象,只能是弱不禁風的衰草,輕加塵埃,不堪一擊。
正氣,是滿腔熱血的真愛,是恒古不失的節(jié)操,屈原不媚世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楚懷王排擠也好,頃襄王流放也罷,亦余心之所善兮,貴久死其猶未悔,哪怕世人皆醉,也終有清醒的一天,一筏龍舟,多少青年后生,拼搏奮進,一抖雄黃,多少鬼怪妖魔,為之膽寒。汨羅江水所掩蓋不住的,是高潔的心靈,是傲岸的靈魂!
正氣,是刺字入骨的母訓,是不畏強權的勇氣。缶武穆仰天長嘯,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他所看重的,不是榮華,不是富貴,而是血洗靖康恥,泯滅臣子恨,是要收拾舊山河,朝天厥!哪怕三十功名最終都化作了塵土,連性命也丟失在秦檜的讒言之下。相信歷史的公正性,他的光輝形象必將在此長河中永存,流芳百世;反之,秦檜則只能遺臭萬年,永遠跪倒在人們心中最陰暗的角落。
正氣,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超然,是置身田園的安逸,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改變不了黑暗,則要保重自身的光明。白日掩荊扉,對酒絕塵想。塵垢不污玉,靈鳳不啄腥。
正氣浩然,力拔山兮氣蓋世!
為人坦蕩,無私公正驚堂木!
汨羅江嘆,至死不渝離騷詞!
忠心肝膽,慷慨淋漓滿江紅!
隴畝田畔,不媚世俗田園詩!
炎黃子孫,不知道是這些年改革開放過度了還是怎么,再也看不見一絲祖宗的血液,似乎養(yǎng)成了一種心態(tài),凡是自己的東西就是糟糠,別人的就是精華,舍去幾千年只會凝聚成的筷子,學習西方的左叉右刀。朝露曇花,咫尺天涯,八十年玉老,一夜枯榮,人生何其短,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短暫的什么能習得的知識本就是滄海一粟,又何必讓國外的文明來充當呢,難道我們自己的文化就真是糟糠,一定要攝取外來的才能存活么!
橫平堅直一個“中”
方方正正一個“國”
頂天立地一個“人”
記得以前學過一篇課文——《最后一課》書中那位法國教師發(fā)的一聲感嘆“法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得到了全球人民超越國界的贊同。其實……世界上的任何一種語言何嘗不是最美麗的呢?只不過,它的這種美麗只有危急存亡之刻才會被人們發(fā)覺,才會被人們贊同。
秉承心中浩然正氣,與天共喊!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翻譯工作的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翻譯實踐個人總結篇六
我在一家準備海外上市公司的進出口子公司工作,在承擔銷售任務的同時,也擔任了上市工作和日常工作的主要的翻譯,在半年多的摸爬滾打中, 翻譯文件80篇以上,超過18萬字。從一個不懂得翻譯外行人,到現(xiàn)在對翻譯有了一些個人的想法和體會,在這里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
什么是翻譯?
在我的父母看來,翻譯無非是拿字典對照的體力勞動,是稍微有懂一點英語的人都可以完成的事情。而在我還沒有接觸這個行業(yè)的時候,我的理解則為只要是英語好的人,就完全能夠勝任翻譯工作。可是,經過了半年多的錘煉和摸爬滾打,我終于明白,翻譯,并不是一項簡單文字轉換的工作, 而即使懂英語, 并且英語很好的人,也不見得就會翻譯。
一、翻譯,漢語英文,二者須兼?zhèn)洹?/p>
漢語和英文,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完全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想起一個很有名的笑話:曾經有人把how are you?(你好么?)這句話翻譯成:怎么是你?而把how old are you?(你有多大?)這句話則翻譯為:怎么老是你?雖然是笑話,但卻明顯的體現(xiàn)了二者間的差異。
在以前學習英語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漢語的思維模式暫時拋在一邊,完全用英文的思維模式來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又拋棄英文思維模式完全進入漢語的思維模式;而在翻譯的時候無論拋棄哪一種思維模式都不行,并且還需要在兩種思維模式中進行快速切換,這就是會英語和會翻譯二者最大的區(qū)別所在。
我認為,要做好翻譯工作,以下的能力尤為重要。
1、邏輯思維能力
東方文化和西方的文化有很多的不同,導致了漢語和英語的許多不同,東方人感性居多,具備重形象,重直覺,重整體的思維方式,而西方人理性居多,是具備重理性、重邏輯、重個體的思維方式。英語體現(xiàn)一個“緊”字,漢語體現(xiàn)一個“松”字。英語敘述往往把許多意思集中在一個句子里,多用主從結構,主要部分(主語和謂語)可能很短,從屬部分可能很多,句中各個成分之間的關系顯得比較緊密。這樣一個英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用漢語來表達,往往多用并列結構,多按時間順序或自然的邏輯順序,一層層逐漸展開,甚至分成幾個短句,和英語的原句相比,結構顯得較為松散。
理解原文是翻譯首要的又是關鍵的一步。而理解原文的過程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是一個語義辨認、語法分析、邏輯分析三者相互作用的過程,總起來說是一個根據(jù)上下文進行推理演繹的過程。在翻譯的過程中,首先要理清英語的邏輯思維順序,然后必須如庖丁解牛一般把一個由兩三百字組成的句子按中國人容易理解的順序肢解成一段文字,依次展開。
2、文學功底
漢語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語言,有非常多的精妙的詞句,如果翻譯中能夠用到這些詞,不但能夠讓讀者更加容易理解,使文章讀起來更加流暢,而且還可以為譯文生色不少。在這方面,我早年的文學修養(yǎng)和沉淀在我的翻譯工作中幫了我不少忙。
記得我在翻譯一份協(xié)議中,原文寫道:本人的姐妹及姐妹的丈夫,兄弟及兄弟的妻子,本人配偶的姐妹及姐妹的丈夫,本人配偶的兄弟及兄弟的妻子都必須遵守此規(guī)定。這句話意思確實很明了,如果完全按照字面這樣翻譯也無可非議,但卻顯得羅嗦繁雜,不符合中國人的語言習慣,為此我苦惱了很久,突然靈光一現(xiàn),用“姑舅叔嫂”四個字簡單的就完全代替了繁縟的人物關系,而且也不會引起誤會。
再說一個例子,昆明很有名的一句土話“板扎”,用漢語來解釋的話是非常棒,太好了的意思,但是這樣說未免羅嗦,我用英語的一個單詞“wonderful”來解釋,所有的意思都完全包含在了這個單詞里,既簡單明快,又完整準確。
由此看來,要做好翻譯工作,必須對兩種語言都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和良好的修為,才能夠做到得心應手。
3、語言組織能力
在翻譯中,語言組織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漢語和英文的順序往往大相徑庭。中國人喜歡先說時間,地點,再交代事情;先出現(xiàn)所述之物,再對其闡述。而英文完全不同,英文的時間地點等狀語往往在句子末尾,并且可以先以代詞“它”來代替所述之物,在一長串有關“它”的信息之后,最后出現(xiàn)所指代的是什么。
如果完全按照英語順序來翻譯,不但讓人覺得生澀無比,而且常常給人感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所以,在完全領會了英文原文的意思之后,接下來的工作是怎樣把這些信息重新組合,整理,按照漢語習慣的順序,措辭方式組織語言。比如,英語十分傾向用被動語態(tài),而漢語正好相反,在英譯漢時就要注意轉換。另一方面,漢語中非常喜歡用無主語的句子,而英語注重邏輯,主語省略的句子較少見,在漢譯英中也要注意補充主語或者改為被動語態(tài)。
總之,英、漢兩種語言之間存在的多種差異,許多情況之下成了英、漢互譯的極大障礙。翻譯之難,主要難在處理語言的差異上,難在尋覓譯文的近似值表達上。
由于工作需要,我翻譯的大部分都是跟財會,證券有關的文件,對于這一點的體會尤為深刻。通過翻譯,我需要不斷學習英文財會證券專業(yè)術語,財會知識,證券知識,法律術語知識等各方面的知識。
1、財會,證券英文術語
在大部分的文件中,大量出現(xiàn)了英文財會,證券的專業(yè)名詞,而這些詞可能在平時的生活用詞中都是些很平常的詞匯,在特定的專業(yè)場合中表達的意思完全不同。比如,outstanding 這個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意思就是杰出的,突出的;如果用在證券中,則為已發(fā)行的股票和債券;而如果用在財務報表或者帳單中,表示的卻是未償債務。三個意思完全不同,如果解釋不當,讀者就完全不能理解,或給讀者造成很大的誤會。
2、財會、證券知識
財會、證券是我翻譯的文件中的核心內容,但是作為一個門外漢,即使給我一篇漢語的文章我也未必讀得懂,因為當中有太多太多的專業(yè)名詞,每個專業(yè)名詞的背后又有太多太多的內涵。
(喬娜米可兒原創(chuàng),轉載請標明作者,謝謝!)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public offering和private offering(公募和私募)單單從字面上看,很難理解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即使看漢語,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于是我翻閱了財會字典, 證券字典得到他們的解釋,原來,公募是指通過sec的注冊,在證券交易所出售證券,而私募是指不通過證券包銷商在證券交易所公開發(fā)行證券,而是將證券直接賣給少數(shù)投資人。緊跟著上網查閱了大量公募私募的相關知識,包括他們的區(qū)別,各自的優(yōu)劣勢,這樣,在翻譯與此有關的文件時才不至于鬧笑話。
另外再舉一個例子,我在翻譯一份與上市有關的文件時遇到一個名詞“blue-sky laws”,文字直譯為“藍天法”,藍天?什么東西?跟證券八桿子打不著呀!難道是藍圖?規(guī)劃?于是我趕緊查閱字典,原來“blue-sky laws”的確可以翻譯為“藍天法”,指的是股票發(fā)行監(jiān)督法,是美國各州管理股票的發(fā)行所制定的法律,其目的在于防止憑空發(fā)行股票。在清楚的了解這個單詞的含義,背景之后,我終于放心的將它譯為“藍天法”。
3、法律術語,法律公文的行文格式
我們有大量漢語的協(xié)議合同需要翻譯成英文,也有很多英文的協(xié)議需要翻譯成漢語,當中涉及到很多的法律術語,比如“雙方經由好協(xié)商”要怎么翻譯?比如“生效” 怎么翻譯?所有的這些,英文都有其固定的行文,采用的是正式文體跟日常所運用的又大為不同,還有很多在合同上用到的詞匯,比如“whereas”, “herein”,等等,有的實際意義并不大,只是正式文體中的引導詞,而有的在一般場合下可以用很常見的但此來代替。只有在完全了解這些的基礎上,才能夠翻譯出比較得當?shù)姆晌募皇撬企H非驢,似馬非馬的四不像。
4、藥學、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知識
(喬娜米可兒原創(chuàng),轉載請標明作者,謝謝!)
我是一名制藥企業(yè)的翻譯工作者,不但要懂得制藥行業(yè)的英語專業(yè)詞匯,而且還要懂得一些中藥西藥,臨床醫(yī)學的基本專業(yè)知識,不然就會犯一些低級可笑的錯誤。例如,我曾經看到有的同行把我們公司的主要原料,三七,翻譯成了“three-seven”,鬧了天大一個笑話。
由于藥學剛好是我的專業(yè),所以翻譯起來較順暢,但中醫(yī)中藥有著很深厚的中國文化背景,行業(yè)中公認其英文翻譯非常困難,所以這方面也是我學習的重點之一。
三、翻譯,是精益求精的求證
翻譯,必須完全遵照已有的專業(yè)名詞,地點名詞,容不得半點的想當然。漢語和英文兩種語言都是非常古老而完全成熟的,每個特定的地點,部門,行業(yè)都有其固定的說法,英文漢語也都有其一一對應的說法。特別關系到國家的各機構,部門,就尤為重要了,如果我按照字面上的理解,望文生義,自己重新發(fā)明創(chuàng)造一種說法,就很有可能給對方造成很大的誤解。
(喬娜米可兒原創(chuàng),轉載請標明作者,謝謝!)
曾經一位同事,有一次就在沒有完全考證的情況下,把一個公司名稱直接按照漢語拼音翻譯, 而事實上,我們常提到的這個名稱只是此公司名稱的縮寫,英文的翻譯當然不會按照這個縮寫來翻譯,結果,在美國方面審核材料時,就發(fā)現(xiàn)了完全兩個不同的公司名稱,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困惑。
因此,每遇到一個特定名詞,我都會翻閱字典,在網上反復查找核實其所對應的翻譯;每遇到一個公司名稱,我都首先會去查找是否有已有的漢語/英文翻譯,如果沒有的話,便會到公司網站上大致瀏覽,以確定何種翻譯更為合適。盡管查找資料、落實對應翻譯占用了我翻譯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時間,但我相信,準確無誤的翻譯更加重要!
四、翻譯,對職業(yè)道德有著苛刻的要求
對翻譯稿件精益求精態(tài)度和一絲不茍的精神是一個翻譯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高層領導的很多決策都是根據(jù)翻譯的內容來制定的,所以翻譯的精確程度非常重要,如果錯翻漏翻,更有甚者故意偷工減料,都將有可能誤導領導層的決策。由于翻譯材料眾多工作量巨大,沒有人有時間,精力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審核你的準確性,精確度和精密度,完全靠的是遠遠高于一般職業(yè)的職業(yè)道德對自身的約束。
另外,在反復的翻譯過程中,有可能發(fā)現(xiàn)之前犯下的不妥之處,如果不及時糾正,得過且過,等到問題被發(fā)現(xiàn)時將有可能造成極大的損失。所以,敢于糾正錯誤否定自己的勇氣和一絲不茍的從業(yè)態(tài)度對于一個翻譯工作者來說也是必須具備的職業(yè)道德。
(喬娜米可兒原創(chuàng),轉載請標明作者,謝謝!)
其次,翻譯其實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進出口公司有很多來自各部門的文件等待翻譯,有時候,籌備上市又很多突如其來的急件,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大量的工作,夜以繼日的工作,連續(xù)十幾個小時的高強度腦力勞動,不但是對翻譯者的腦力體力,更是對翻譯者的毅力責任感等職業(yè)道德的嚴峻考驗。
再次,翻譯工作其實像苦行僧一樣辛苦,日復一日的對著電腦永遠做不完的工作,沒有起伏,沒有高潮,有的只是枯燥乏味的反反復復,我們卻不能因為勞累,厭倦等不良情緒而馬虎了事。
總之,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是支撐一個翻譯工作者堅持完成工作,確保工作質量的關鍵所在。
經過了半年的學習和實踐,我越來越深的體會到翻譯確實是一門很博大精深的學問,而我只是其中一只還沒有學會游泳的丑小鴨,我會努力的在這個有著驚濤駭浪的大海中搏擊,淘浪,逐漸成長。相信我,一定會長大的。
翻譯工作的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翻譯實踐個人總結篇七
我在一家準備海外上市公司的進出口子公司工作,在承擔銷售任務的同時,也擔任了上市工作和日常工作的主要的翻譯,在半年多的摸爬滾打中, 翻譯文件80篇以上,超過18萬字。從一個不懂得翻譯外行人,到現(xiàn)在對翻譯有了一些個人的想法和體會,在這里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
什么是翻譯?
在我的父母看來,翻譯無非是拿字典對照的體力勞動,是稍微有懂一點英語的人都可以完成的事情。而在我還沒有接觸這個行業(yè)的時候,我的理解則為只要是英語好的人,就完全能夠勝任翻譯工作。可是,經過了半年多的錘煉和摸爬滾打,我終于明白,翻譯,并不是一項簡單文字轉換的工作, 而即使懂英語, 并且英語很好的人,也不見得就會翻譯。
一、翻譯,漢語英文,二者須兼?zhèn)洹?/p>
漢語和英文,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完全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想起一個很有名的笑話:曾經有人把how are you?(你好么?)這句話翻譯成:怎么是你?而把how old are you?(你有多大?)這句話則翻譯為:怎么老是你?雖然是笑話,但卻明顯的體現(xiàn)了二者間的差異。
在以前學習英語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漢語的思維模式暫時拋在一邊,完全用英文的思維模式來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又拋棄英文思維模式完全進入漢語的思維模式;而在翻譯的時候無論拋棄哪一種思維模式都不行,并且還需要在兩種思維模式中進行快速切換,這就是會英語和會翻譯二者最大的區(qū)別所在。
我認為,要做好翻譯工作,以下的能力尤為重要。
1、邏輯思維能力
東方文化和西方的文化有很多的不同,導致了漢語和英語的許多不同,東方人感性居多,具備重形象,重直覺,重整體的思維方式,而西方人理性居多,是具備重理性、重邏輯、重個體的思維方式。英語體現(xiàn)一個“緊”字,漢語體現(xiàn)一個“松”字。英語敘述往往把許多意思集中在一個句子里,多用主從結構,主要部分(主語和謂語)可能很短,從屬部分可能很多,句中各個成分之間的關系顯得比較緊密。這樣一個英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用漢語來表達,往往多用并列結構,多按時間順序或自然的邏輯順序,一層層逐漸展開,甚至分成幾個短句,和英語的原句相比,結構顯得較為松散。
理解原文是翻譯首要的又是關鍵的一步。而理解原文的過程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是一個語義辨認、語法分析、邏輯分析三者相互作用的過程,總起來說是一個根據(jù)上下文進行推理演繹的過程。在翻譯的過程中,首先要理清英語的邏輯思維順序,然后必須如庖丁解牛一般把一個由兩三百字組成的句子按中國人容易理解的順序肢解成一段文字,依次展開。
2、文學功底
漢語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語言,有非常多的精妙的詞句,如果翻譯中能夠用到這些詞,不但能夠讓讀者更加容易理解,使文章讀起來更加流暢,而且還可以為譯文生色不少。在這方面,我早年的文學修養(yǎng)和沉淀在我的翻譯工作中幫了我不少忙。
記得我在翻譯一份協(xié)議中,原文寫道:本人的姐妹及姐妹的丈夫,兄弟及兄弟的妻子,本人配偶的姐妹及姐妹的丈夫,本人配偶的兄弟及兄弟的妻子都必須遵守此規(guī)定。這句話意思確實很明了,如果完全按照字面這樣翻譯也無可非議,但卻顯得羅嗦繁雜,不符合中國人的語言習慣,為此我苦惱了很久,突然靈光一現(xiàn),用“姑舅叔嫂”四個字簡單的就完全代替了繁縟的人物關系,而且也不會引起誤會。
再說一個例子,昆明很有名的一句土話“板扎”,用漢語來解釋的話是非常棒,太好了的意思,但是這樣說未免羅嗦,我用英語的一個單詞“wonderful”來解釋,所有的意思都完全包含在了這個單詞里,既簡單明快,又完整準確。
由此看來,要做好翻譯工作,必須對兩種語言都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和良好的修為,才能夠做到得心應手。
3、語言組織能力
在翻譯中,語言組織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漢語和英文的順序往往大相徑庭。中國人喜歡先說時間,地點,再交代事情;先出現(xiàn)所述之物,再對其闡述。而英文完全不同,英文的時間地點等狀語往往在句子末尾,并且可以先以代詞“它”來代替所述之物,在一長串有關“它”的信息之后,最后出現(xiàn)所指代的是什么。
如果完全按照英語順序來翻譯,不但讓人覺得生澀無比,而且常常給人感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所以,在完全領會了英文原文的意思之后,接下來的工作是怎樣把這些信息重新組合,整理,按照漢語習慣的順序,措辭方式組織語言。比如,英語十分傾向用被動語態(tài),而漢語正好相反,在英譯漢時就要注意轉換。另一方面,漢語中非常喜歡用無主語的句子,而英語注重邏輯,主語省略的句子較少見,在漢譯英中也要注意補充主語或者改為被動語態(tài)。
總之,英、漢兩種語言之間存在的多種差異,許多情況之下成了英、漢互譯的極大障礙。翻譯之難,主要難在處理語言的差異上,難在尋覓譯文的近似值表達上。
由于工作需要,我翻譯的大部分都是跟財會,證券有關的文件,對于這一點的體會尤為深刻。通過翻譯,我需要不斷學習英文財會證券專業(yè)術語,財會知識,證券知識,法律術語知識等各方面的知識。
1、財會,證券英文術語
在大部分的文件中,大量出現(xiàn)了英文財會,證券的專業(yè)名詞,而這些詞可能在平時的生活用詞中都是些很平常的詞匯,在特定的專業(yè)場合中表達的意思完全不同。比如,outstanding 這個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意思就是杰出的,突出的;如果用在證券中,則為已發(fā)行的股票和債券;而如果用在財務報表或者帳單中,表示的卻是未償債務。三個意思完全不同,如果解釋不當,讀者就完全不能理解,或給讀者造成很大的誤會。
2、財會、證券知識
財會、證券是我翻譯的文件中的核心內容,但是作為一個門外漢,即使給我一篇漢語的文章我也未必讀得懂,因為當中有太多太多的專業(yè)名詞,每個專業(yè)名詞的背后又有太多太多的內涵。
(喬娜米可兒原創(chuàng),轉載請標明作者,謝謝!)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public offering和private offering(公募和私募)單單從字面上看,很難理解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即使看漢語,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于是我翻閱了財會字典, 證券字典得到他們的解釋,原來,公募是指通過sec的注冊,在證券交易所出售證券,而私募是指不通過證券包銷商在證券交易所公開發(fā)行證券,而是將證券直接賣給少數(shù)投資人。緊跟著上網查閱了大量公募私募的相關知識,包括他們的區(qū)別,各自的優(yōu)劣勢,這樣,在翻譯與此有關的文件時才不至于鬧笑話。
另外再舉一個例子,我在翻譯一份與上市有關的文件時遇到一個名詞“blue-sky laws”,文字直譯為“藍天法”,藍天?什么東西?跟證券八桿子打不著呀!難道是藍圖?規(guī)劃?于是我趕緊查閱字典,原來“blue-sky laws”的確可以翻譯為“藍天法”,指的是股票發(fā)行監(jiān)督法,是美國各州管理股票的發(fā)行所制定的法律,其目的在于防止憑空發(fā)行股票。在清楚的了解這個單詞的含義,背景之后,我終于放心的將它譯為“藍天法”。
3、法律術語,法律公文的行文格式
我們有大量漢語的協(xié)議合同需要翻譯成英文,也有很多英文的協(xié)議需要翻譯成漢語,當中涉及到很多的法律術語,比如“雙方經由好協(xié)商”要怎么翻譯?比如“生效” 怎么翻譯?所有的這些,英文都有其固定的行文,采用的是正式文體跟日常所運用的又大為不同,還有很多在合同上用到的詞匯,比如“whereas”, “herein”,等等,有的實際意義并不大,只是正式文體中的引導詞,而有的在一般場合下可以用很常見的但此來代替。只有在完全了解這些的基礎上,才能夠翻譯出比較得當?shù)姆晌募皇撬企H非驢,似馬非馬的四不像。
4、藥學、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知識
(喬娜米可兒原創(chuàng),轉載請標明作者,謝謝!)
我是一名制藥企業(yè)的翻譯工作者,不但要懂得制藥行業(yè)的英語專業(yè)詞匯,而且還要懂得一些中藥西藥,臨床醫(yī)學的基本專業(yè)知識,不然就會犯一些低級可笑的錯誤。例如,我曾經看到有的同行把我們公司的主要原料,三七,翻譯成了“three-seven”,鬧了天大一個笑話。
由于藥學剛好是我的專業(yè),所以翻譯起來較順暢,但中醫(yī)中藥有著很深厚的中國文化背景,行業(yè)中公認其英文翻譯非常困難,所以這方面也是我學習的重點之一。
三、翻譯,是精益求精的求證
翻譯,必須完全遵照已有的專業(yè)名詞,地點名詞,容不得半點的想當然。漢語和英文兩種語言都是非常古老而完全成熟的,每個特定的地點,部門,行業(yè)都有其固定的說法,英文漢語也都有其一一對應的說法。特別關系到國家的各機構,部門,就尤為重要了,如果我按照字面上的理解,望文生義,自己重新發(fā)明創(chuàng)造一種說法,就很有可能給對方造成很大的誤解。
(喬娜米可兒原創(chuàng),轉載請標明作者,謝謝!)
曾經一位同事,有一次就在沒有完全考證的情況下,把一個公司名稱直接按照漢語拼音翻譯, 而事實上,我們常提到的這個名稱只是此公司名稱的縮寫,英文的翻譯當然不會按照這個縮寫來翻譯,結果,在美國方面審核材料時,就發(fā)現(xiàn)了完全兩個不同的公司名稱,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困惑。
因此,每遇到一個特定名詞,我都會翻閱字典,在網上反復查找核實其所對應的翻譯;每遇到一個公司名稱,我都首先會去查找是否有已有的漢語/英文翻譯,如果沒有的話,便會到公司網站上大致瀏覽,以確定何種翻譯更為合適。盡管查找資料、落實對應翻譯占用了我翻譯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時間,但我相信,準確無誤的翻譯更加重要!
四、翻譯,對職業(yè)道德有著苛刻的要求
對翻譯稿件精益求精態(tài)度和一絲不茍的精神是一個翻譯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高層領導的很多決策都是根據(jù)翻譯的內容來制定的,所以翻譯的精確程度非常重要,如果錯翻漏翻,更有甚者故意偷工減料,都將有可能誤導領導層的決策。由于翻譯材料眾多工作量巨大,沒有人有時間,精力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審核你的準確性,精確度和精密度,完全靠的是遠遠高于一般職業(yè)的職業(yè)道德對自身的約束。
另外,在反復的翻譯過程中,有可能發(fā)現(xiàn)之前犯下的不妥之處,如果不及時糾正,得過且過,等到問題被發(fā)現(xiàn)時將有可能造成極大的損失。所以,敢于糾正錯誤否定自己的勇氣和一絲不茍的從業(yè)態(tài)度對于一個翻譯工作者來說也是必須具備的職業(yè)道德。
(喬娜米可兒原創(chuàng),轉載請標明作者,謝謝!)
其次,翻譯其實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進出口公司有很多來自各部門的文件等待翻譯,有時候,籌備上市又很多突如其來的急件,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大量的工作,夜以繼日的工作,連續(xù)十幾個小時的高強度腦力勞動,不但是對翻譯者的腦力體力,更是對翻譯者的毅力責任感等職業(yè)道德的嚴峻考驗。
再次,翻譯工作其實像苦行僧一樣辛苦,日復一日的對著電腦永遠做不完的工作,沒有起伏,沒有高潮,有的只是枯燥乏味的反反復復,我們卻不能因為勞累,厭倦等不良情緒而馬虎了事。
總之,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是支撐一個翻譯工作者堅持完成工作,確保工作質量的關鍵所在。
經過了半年的學習和實踐,我越來越深的體會到翻譯確實是一門很博大精深的學問,而我只是其中一只還沒有學會游泳的丑小鴨,我會努力的在這個有著驚濤駭浪的大海中搏擊,淘浪,逐漸成長。相信我,一定會長大的。
翻譯工作的個人心得體會總結翻譯實踐個人總結篇八
這份工作的老板是我以前的一位老師,由于有一定的人際關系,他承擔了社科院關于專利摘要漢譯英的工作。他在校外專門租了一個屋子,配了幾臺電腦,然后招了一些大四快畢業(yè)的相關專業(yè)的學生為他做全職翻譯,也就是按照正常工作時間,一天干八小時。為了充分利用晚上的時間,他在校內的廣告欄里貼出了海報,招半專職人員,每天的工作時間為晚上6:30開始,下班時間要看完成的速度和數(shù)量。我就是在看了海報后與其他三十多個同學一起去應聘的。選拔很簡單,先填一下個人的簡單情況,然后由老師給我們應聘者每人發(fā)一封郵件,郵件內容為二篇翻譯原文,要我們利用現(xiàn)有知識翻譯過來(當然有參考范文),完成后給他發(fā)回去,根據(jù)我們回復情況確定最終人選。
得到郵件后,我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將之翻譯完成,在晚上便給老師回復了。很幸運,我在周六的時候接到了老師的電話,成了最初13名被錄取者中的一員!當天下午,我們即與老師一起到了工作地點,然后他對我們進行了相關培訓,就像我們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一樣。慢慢地,等我們有了一定的基礎過后,他便給我們發(fā)活兒,正式開始工作。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工作開始過后,陸續(xù)有同學退出,從最初的13人減少到了半個月后的8人。考慮到本專業(yè)有許多東西要學,而且自己也不太適應那里的工作環(huán)境,因此我也在四月底離開了,自己的正式工作時間為3月8日到4月30日。
工作的具體流程是這樣的:每天晚上我們到那里的時候,已經有當天要完成的工作保存在各自的工作文件夾里,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數(shù)量相同,這樣便于修改。接著我們便動手翻譯,一般持續(xù)時間為3個小時左右,期間可以討論。然后大家都完成之后,小組的成員便開始相互修改。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由于工作量大、時間短,難免會有問題,而且一定會有問題,相互修改可以減少錯誤。即使是修改之后,抽查人員還是會發(fā)現(xiàn)問題。我們一般是工作到10:30左右,每晚都由其中一人最后鎖門并保存好鑰匙。
第一,學習力是最重要的。雖然我已經學了這么多年英語了,而且也過了四、六級,但要完成此份翻譯工作,還得重頭學起。我們根本不用抱怨在學校里沒有學到什么知識,也不用為自己所取得的成績而沾沾自喜。要是不學的話,任何人都會落后的。
第二,態(tài)度決定一切。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有一個好的態(tài)度。就像在做翻譯的過程中,有時自己一走神或是在想其他的東西,就很容易犯那種非常低級的錯誤。把態(tài)度端正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功了一半。
第三,要時時為他人著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團隊是一個核心,任何人在團隊中只是充當一個配角。千萬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要時刻準備為團隊的共同目標服務。就像你一個人把翻譯做完了,而其他的人還在繼續(xù),那么你就必須等,大家共同完成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必須要學會忍受。在團隊工作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難免會有摩擦,那么如何不傷了大家之間的和氣,就要看個人的為人處事的方式了。一切都必須從長遠考慮,千萬不能鼠目寸光,“退一步海闊天空”。
第五,還必須接受現(xiàn)實的不公。這個我覺得自己的感受還是比較深的。因為后來8個人中,就我一個男生,所以就意味著有許多體力活,如買蚊香(因為到了晚上那里的蚊子就很多)、掃地等就得有我來代勞。甚至,連分配翻譯任務時,我的文章也明顯地比她們的要難。這個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存在,只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就可以了。
在大學里要學的東西太多了,但不是每一樣都對自己有幫助,如果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時間來學到更多的知識便是我們來此的目的。通過這一個多月的工作,我覺得自己學到了許多學習、生活方面的“小常識”,那是整天關在教室里學習所得不到的。相信此次工作經歷能讓我在以后偶爾回憶起來,仍覺得受益匪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縱使前進道路上有千難萬險,我仍會積極地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