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格列弗游記讀后感400實用
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讀后感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格列弗游記讀后感400篇一
《格列佛游記》主要講述了格列佛憑借隨船醫生的身份得以周游世界,在航行途中,因機緣巧合,他依次來到了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骃國,最后迫于無奈離開了慧骃國,回到自己國家的故事。作為讀者,我跟隨格列佛經歷了一系列奇妙探險,在這個過程中,令我感受頗深的不是小人國有著小巧的身子,也不是飛島國能夠懸浮,更不是慧骃國領導人是馬,而是慧骃國與眾不同的教育方式。
慧骃國的人不會溺愛孩子,相反,他們對待自己的孩子非常嚴厲。家長為了鍛煉孩子們的體力、速度和毅力,竟讓孩子們在陡峭的山坡上賽跑或者在堅硬的石頭上跑來跑去,甚至在孩子跑得汗流浹背時讓他們一頭扎進河中。家長們會聚到一起欣賞孩子們的表現,并且不會吝嗇自己的贊美去歌頌佼佼者。
慧骃國比較注重孩子愛國意識的培養。最近香港暴力游行事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些示威者暴虐惡毒、恣意橫行,肆意實施暴力犯罪行為,他們使機場癱瘓,辱罵攻擊民眾,破壞公物,圍攻香港警察,甚至在五月五號“學聯”代表主席張倩盈竟說每一次聽到國歌就想嘔,更令人吃驚的是這些激進者中竟有位數不少的在校生,是他們從小被灌輸錯誤的思想,還是心智不成熟被有心人洗腦?我想歸根到底是沒有被教育好,三觀扭曲。如果從小就對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增強孩子們的愛國意識,那么他們就不會輕易被有心人利用,可見教育至關重要。
孫楊奪金后,選手霍頓拒絕同登領獎臺,孫楊義憤填膺,義正辭嚴地回應霍頓的無禮行為:“你可以不尊重我,但你必須尊重中國!”如此硬核回答恰恰體現了孫楊的愛國精神,這是我們的驕傲,是中國的驕傲。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教育要從小抓起,教育無小事,事事皆教育。
在濃郁的茶香中,陽光輕輕柔柔地傾瀉在我身上,合上書細細回味,慧骃國的教育對我國教育有很多借鑒之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相信教育之花將在中華大地絢麗綻放。
格列弗游記讀后感400篇二
《格列佛游記》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父親是一位定居在愛爾蘭的英國人。他是一個遺腹子,由叔父扶養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記》發表于1726年,被當作是兒童文學作品,實際上卻是抨擊當時英國社會墮落與fu敗的諷刺小說。
在這本書中,寫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冒險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驚肉跳。在小人國里,他成了龐然大物,刀槍不入,一連吞幾十頭黃牛仍填不飽肚子;在巨人國里,他變成了巨人們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間,并與蒼蠅和蜂子展開斗爭;后來,他來到神秘的飛島國,這里的人利用鳥的下部的天然磁鐵和海底下的磁鐵的力量,隨心所欲地移動,這同時也是一個可隨時傳喚鬼魂對話、專門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離奇國家;還有令人深感汗顏的慧骃國,在這個人馬顛倒的世界里,更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讀著讀著,我仿佛隨著格列佛一起走進了那個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長得像魚的飛島國居民,以及慧骃和耶胡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覺得最特別的要數飛島國的居民。他們的眼睛都長在一側,而且是一個愛好樂器的民族,在他們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歡的樂器。那里的侍從必須要時刻敲打大臣們的腦袋,否則他們總愛異想天開。……讀了這本書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氣和冒險的精神,他是個與眾不同的男子漢,他一見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內心冒險的沖動。作為一名醫生,他專門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為船員看病為由,去環游世界,到處冒險。
讀了這本書以后,我漸漸覺得這些書其實很有意思,而且不會看不進去,反而讀過幾遍之后,越發愛上了這些書。書是人們進步的階梯,在書的世界遨游是每個人的夢想。打開手中的書,一頭扎進去吧,總有一天會發現其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