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班主任暑假培訓心得體會
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班主任暑假培訓心得體會篇一
一、愛在活動中
一個好的班級評判標準,不在成績的高低、名利的多少,而應該是能讓學生快樂成長的園地。在這個班級中,老師、學生都應該感到幸福、快樂。作為班主任,擔任著如何營造寬松和諧的班級氛圍的任務,掌握好班主任的基本要素,就能把握好班級營造的訣竅。一個好的班級中應該時刻充滿歌聲、掌聲和笑聲。
二、愛在管理中
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班主任對學生不僅要給予關心、愛護、幫助、鞭策、指點、引導等使關系融洽、和睦,還要對學生從嚴要求,從嚴管理,從嚴衡量,使師生之間有一定距離。只有做到嚴寬適度,嚴愛統一,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行為習慣。
三、愛在溝通中
教師要順應學生的情感需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要消除師生之間的心理差異和心理屏障,真正做他們的朋友,當他們意識到老師可親、可信、可敬時就會視你為知已,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正是這樣自然樸素的情感交流、思想溝通,使教師能準確地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詳細掌握學生的現實思想情況,實現師生之間心理諧振,思想同步,為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奠定堅定的基礎,運用積極情感的感染性、激勵性和動力性,善于動之以情,感化教育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n壹嶁磐ü這次培訓,能促使自己更加致力于自己鐘愛的教育事業,認認真真對待每一件事,踏踏實實去做好每一件事。
班主任暑假培訓心得體會篇二
這次假期培訓重點放在了新課標的學習上。作為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語文學科而言,原來的《語文教學大綱》在教學目標上,曾出現過兩種不良傾向:一是過分強調思想性;二是過分強調文學性。滔滔不絕一堂課,到頭來,學生在語文能力的培養上收效甚微。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確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新的一輪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
我認為首先就是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合轉變,弘揚人文精神。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系;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另一點體會是,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我覺得把握新的課程評價標準,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于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現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一個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基于這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班主任暑假培訓心得體會篇三
本次校本培訓,累,因為四天來,每天聽兩場報告5-6小時,交流數小時,我太需要向他(她)們學習了,一直需要午睡的我,四天中午沒有瞇哪怕一分鐘,很晚回家還堅持完成至少兩小時讀書任務(這幾天讀完了洪《<論語>現代版》),四天加起來睡不到20小時;快樂,因為收獲的確很多,啟發多多,一老師言:聽講座很受觸動,感覺必須重新審視自己這些年的工作,審視自己今天的狀態及未來的人生之路,我們都干了什么正在干什么將來能干成什么……有高人指引使頭腦清醒心靈純凈。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相當于白菜價買得電腦。
23號下午五點,去接杭州來的閆xx老師,幾個人吃飯交流到晚上九點。
24日,全國名師、20xx年讀書人物、特級教師閆進行了《教育閱讀的生命之流》《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兩場報告會。
閆老師再三強調教師讀書的重要性。閆老師說人以書立、國以書立、我以書立,教師閱讀對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引導學生愛上讀書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閆老師提出教師要有閱讀原則,就是要“非經典不讀”和“有坡度的閱讀”,并且在理論基礎、人文視野、專業知識三個閱讀板塊方面閆老師為老師們列出了一些書單。閆老師希望老師們不但將閱讀視為是生命中流淌的血液,而且要將寫作當作是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閆老師非常推崇蘇霍姆林斯基,她本人也是全國教育界中研究蘇霍姆林斯基的饒有成就者。閆老師認為老師們只要讀透《給教師的建議》和《帕夫雷什中學》等書,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就一定會是個成功的老師。閆老師分別從教師的智慧、師生交往、問題生教育、懲罰、獎勵、勞動教育、健康教育等方面交流了她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的教育心得。
24日下午,送走閆xx老師后,我們兵分兩路:孫和鄭主任去從徐州過來的接高萬祥校長,我和趙老師去蚌埠接從濟南過來的陶xx老師。陶老師的六點五十到蚌埠,為了減少麻煩,陶老師在火車上吃過盒飯了,我們直奔合肥。到合肥后,又見了高校長,簡單交流了一下。我和趙老師隨便應付搞點吃的回家。
8月25日上午,《中國教育報》資深主編、20xx年讀書人物、全國著名的教育行者陶繼新老師為老師們作了主題為《高效教學的方略和品質》的專題報告。這場報告還吸引了xx區部分兄弟學校的老師前來傾聽學習(其實至始至終都有外校老師參與)。
陶老師說,很多教師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方面煞費苦心,苦于找不到有效途徑,更無法達到使教學有品質。陶老師分別從“教材不等于教科書”、“啟動師生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心靈的凈化與升華”、“高尚人格的‘詩外工夫’”、“合作才能共贏”、“以制度促高效”、“健康與內力”、“啟示與思考”等方面交流了他的高效教學的方略和品質。特別在“心靈的凈化與升華”、“啟示與思考”兩個主題講話中,陶老師更多地交流了他的觀點。陶老師說,自由的心靈具有巨大的能量;當一個人處理好“天道與人道”“無敵與不爭”“上天與入地”“為己之學與為人之學”“道法自然與故弄玄虛”的關系,也就達到了高等心靈的境界。
陶老師引經據典的知識儲備、娓娓道來的談吐口吻、以及全場站著作報告的氣度,無不彰顯著他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其心如蘭的人格魅力。
25日,特級教師、20xx年讀書人物、全國名校長高萬祥老師上午為全區校級領導作了一場報告,下午到我們學校做專題講座。高老師的報告主題是《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高老師跟參加培訓的老師說:“現在談教師的幸福也許有點理想、浪漫、奢侈,但教育是創造人幸福人生的事業,我們不要給當下社會的方方面面所影響,要學會在工作中尋找幸福。”高老師講座分為四個板塊:做一個幸福的讀書人,如何創造屬于我們的幸福生活,在教改、科研中收獲幸福,做擁有真愛的幸福天使。
高老師特別強調說,讀書可以使人幸福,尤其是教師要愛上讀書,要讀經典、人物傳記及關乎專業方面的書。教師要培養學生讀經典書籍,高老師說:“用經典拯救孩子,功德無量。”高老師認為,生活中有許多小事情都能夠創造幸福的生活,比如音體美這些高貴教育,它們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情趣,讓生命得到升華。高老師希望老師們在教改、科研中收獲幸福。高老師說,教師要善于打造自己的特色,有了特色,“特級”也就不遠了。高老師建議人人都應該有一個小課題,找一個導師輔助自己,是寫文章的高手。高老師說,教師是最具有愛心的人;擁有真愛,是一種高尚的能力,是一種幸福的生活。高老師希望老師并教育學生能愛父母親人,愛自己,愛家鄉、祖國和社會。
高老師沒用ppt,而是信口而談,站著“手舞足蹈”,他幽默的語言,一個個生動詼諧的小故事,使整場講座生趣盎然、笑聲不斷。
25日當晚,送走了陶老師和高校長后,開始了和韓校長的長談。韓校長,人稱“教育郎中”,在任何校園轉兩圈,就能發現這所學校的軟肋。韓校長是上午十點到的,我因為在聽陶老師報告,失陪失禮,讓其在校園任意轉。中午,我們就已做了交流。
26日上午,全國十大名校長韓xx老師做《教育是實踐的藝術——和xx市行知學校老師談教育創新》專題講座。韓老師的報告共有50招,韓老師一一交流了他的觀點,特別重點介紹了他在山東膠州市向陽小學進行教改中取得的一些經驗成果。
在怎樣當好“三真”老師中,韓老師說教師應該是放風箏的人,胸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標,手中有分寸,腳下有土地,向陽小學開展的“千名家長評學校,百名老師訪千家”的活動就真真實實地打動了家長。
對于學生迷戀網絡游戲無法自拔這個話題,韓老師說,教師和家長應該變堵為疏。向陽小學每年都舉行“網絡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網絡中馳騁,比如,“美麗的中國”、“歷史上的今天”、“尋找人生‘不’字”……有了這些有意義的“網絡游戲”,學生無暇顧及其它,都在網絡中找資料、長知識、做展板,老師和家長還用害怕“網絡”嗎?
在衛生管理中,向陽小學也有獨特的做法。比如如何對付拖把,韓老師說,向陽小學師生就有招數,他們專門在學校劃出掛拖把的地方,顏色不同、個高相等、盥洗干凈的幾十件拖把掛在那里,旁邊是漂亮的美術字“今天麻煩我洗凈,方便明天你使用”,反倒成了一道特色風景線。
學生食堂就餐無一人講話,校園書市引來北京書商,加快識字速度計劃,給學生留下腳印文化,等等,這些行之有效、關注學生身心特征的教改舉措,不僅讓原本無人問津的向陽小學一躍成為全國名校,而且在每一個向陽學生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韓老師的報告不談理論,不講套話,而是從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細節小事講起,介紹向陽學校的成功經驗,這些成功案例都體現了淺顯的道理和彰顯了人文關懷,老師們都覺得聽了韓老師的報告,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就不再是頭疼的事了。(以上幾位老師的報告借用了蔡育新老師的新聞稿件內容,在此表示感謝)
26日下午,進行先進班級、先進班主任表彰,陳靜、朱正芝和孫玉蓉老師代表獲獎班主任發言,反響很好。非常遺憾,我沒能聽到,而去參加了教育局的分組討論,因為我是記錄人,這種事義不容辭,會議從1:30開到5:15分。我趕到學校時,班主任交流表彰會正好結束。
27日上午,進行教育教學成果表彰交流會,程、張和張代表代表獲獎班主任發言,各有千秋。接著,我馬不停蹄趕到教育局會場,正趕上開學工作布置,會議開到12點多。中午聚餐,喝了一小杯酒,匆忙往學校趕。
27日下午兩點,袁局長報告開始。與其說是報告,不如說是交流,很受啟發,引人深思,也有搞笑,輕松愉快。
今天上午,一年級、七年級學生近700人報到,進行入學教育。下午,我校迎來13位新分的教師,又是愉快事
班主任暑假培訓心得體會篇四
20_年_月_日至_日,我參加了縣名班主任培訓。從教15年,從來沒有培訓過這么長的時間,從來沒有如此認真的從頭至尾的參與進來,從來沒有感覺到培訓收獲如此之大。這一切要感謝___導師學院的__、__導師,感謝縣教體局和縣進修學校,讓我學習到了很多很多,對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開始培訓,一個“同舟共濟”的游戲吸引了我,小小的一張報紙要容下12個大人。所有的班主任回到了學生時代,想盡辦法來完成游戲。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游戲最后大家都完成了,游戲告訴我第一個道理:沒有什么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團結就是力量!我開始接受和融入培訓。
短短的六天,我們在__、__導師以及助教們的帶領下,學習了“創建和帶動班集體”、“教師有效的教育理念”、“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幫學生用信念管理人生”、“情緒管理及高情商的培養”等。操作性很強的游戲,讓人放松的“健腦操”、精準的語言表達、團隊的有效合作、教師的積極參與、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建設,都讓參訓教師充滿了學習和參與的熱情,在寬松的環境中收獲頗豐。
對于我來說,我最大的收獲有兩方面:
一、12條前提假設給予了我思想建設的法寶
作為教師,要想成為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教師,我們必須思想上要肯定自己的職業,要愛上自己的職業,要甘于平淡、樂于奉獻。可是現實是,社會、家長、學校、孩子對我們期望很高,我們在他們的眼里就是神,我們不能有缺點,不能說不行,我們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者。可是,事實上我們只是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會因為一點感動而落淚,為一點受阻而難過。面對工作上、生活中,我們有著太多的困惑,這些問題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決,積蓄著。職業倦怠漸漸滋生。
12條前提假設仿佛是遠航的明燈,讓我的心一下子明亮了。“凡是總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在一個系統里,最靈活的人便能控制大局”、“所有行為背后總有一個我們可以接受的正面動機”、“情緒本身不是問題,而只是一個訊號”,這些話讓我對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對情緒的產生和控制有了更好的辦法。
二、愛自己為先,方能愛他人
一直以來,認為要學會大愛,舍小家為大家。志向高遠,可是很難做到,也做的很累。比如教育孩子,對待別人的孩子,我做到了耐心、誨人不倦,對待自己的孩子,卻缺少耐性,動不動就會責罵,或多或少的把在工作的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對孩子也是倍加苛刻。所以作為教師的孩子是痛苦的。
經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自己錯了,錯的很離譜。家門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怎么去愛別人。今后我要愛自己、愛他人、愛世界。大愛從愛我開始。
培訓結束了,但愛的教育、有效的溝通才剛剛起步,相信在我們參訓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班主任工作藝術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我們的教育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