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研具體方案模板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考研具體方案篇一
考研工作是學校本科教育
教學
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競爭能力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優良學風、培育良好學術氛圍和營造健康向上、刻苦鉆研、爭創一流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考研錄取率作為衡量高校教學質量、人才培養水平和學風建設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著學校的品牌形象和社會聲譽進而影響學校的整體競爭力。為了調動廣大學生學習自覺性與積極性,活躍學校學習氛圍,進一步推進學風建設,抓實幫扶學生考研的各項工作,在積極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同時輸送一批繼續深造的研究型人才,相關要求,結合學校近年來鼓勵本科生考研的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及任務
以提升學校的人才培養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目標,充分調動各單位的能動性,積極利用校內外資源,圍繞提高考研錄取率的工作核心,落實倡導、鼓勵和幫助學生考研的各項工作,為學生提供全面、周到的考研服務。力爭通過3-4年的不間斷扶持,在我校營造起濃郁的學習氛圍、考研氛圍,逐步提高考研錄取率,使考研成為畢業生就業的重要補充渠道。
二、具體措施
(一)加強領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1.為進一步做好學生的考研工作,學校成立考研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指導、監督、管理學生考研工作。
2.各學院成立考研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考研工作的黨政領導任組長,具體負責制定本單位落實計劃,組織本學院學生的考研工作。
3.由各學院推薦,學校考研領導工作小組聘任,組建校級考研導師團,為考研學生提供從報考、備考到復試全過程的技術指導,關心考研期間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
(二)加強動員宣傳,激發學生考研熱情
1.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增加考研動員的主題,向學生宣傳學校扶持考研的各項政策。幫助學生分析考研對個人長遠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影響,因勢利導啟發更多的學生產生對考研價值的認同。同時通過對學生進行專業前景教育、個人成才教育、以及就業形勢教育引導學生做正確的學習生涯規劃,鼓勵學生從入學開始就養成刻苦鉆研的好習慣。(負責單位學工部、團委、各學院)
2.舉辦“考研動員周”活動,強化大二、大三年級學生的考研意識,組織班級開展“動員考研”為主題的班會,邀請考研成功學生參加經驗交流會,幫助更多的學生解答考研困惑、樹立考研的信心。(負責單位:團委、各學院)
3.召開全校、各學院“考研動員會”,重申學校幫扶、獎勵考研的各項政策,鼓勵學生積極報名參加考試。(負責單位:學工部、團委、各學院)
4.在校園廣播、校報、網絡和宣傳欄等媒體開辟專欄,訪談優秀考研人物,普及考研知識,發布考研動態,介紹考研政策。(負責單位:學工部、團委、學生會)
5.鼓勵、扶植學生成立考研社團、考研俱樂部、考研學習小組,加強考研學生及有考研意向的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助。(負責單位:團委)(三)提供優質服務,做好考研保障
1.為了給考研學生創造良好的自習環境,學校在教學區、圖書館設立并開放考研專用自習室3-5個,并在復習沖刺階段通宵開放。未來將視使用需求增加數量。(負責單位:教務處、圖書館、后勤服務中心)
2.各學院協同后勤服務中心設立專門的“考研寢室”讓本學院考研的學生相對集中住宿,并根據他們的學風表現和成績狀況進行適當調整。(負責單位:后勤服務中心、各學院)
3.根據考研學生的實際情況,各學院可適當調整考研學生的教學計劃,凡屬參加研究生考試的學生,經本人申請,大四上學期的期末考試可申請緩考,保障考研學生有充分的精力投入備考。(負責單位:教務處、各學院)
4.圖書館根據考研形勢的變化及時更新考研書籍,了解各學院的報考情況,調查學生的需求引進豐富的考研基礎課、專業課及備考技巧方面的參考書。(負責單位:圖書館)
5.建設各學院考研圖書資料室,為學生提供更具特色、專業性強,更有針對性的圖書資源。集合有經驗的教師和往屆考研學生的集體智慧,對主流的基礎課輔導書,本專業及相近專業參考書進行篩選、收集。將各學校歷年考題復印留檔,組建考研試題資料庫,并鼓勵已考取研究生的同學將自己的考研復習資料捐贈給各學院,支持考研圖書資料室的建設和發展。(負責單位:各學院)
6.建設考研網絡服務平臺為考研學生提供豐富、實時的信息服務和便捷的交流渠道。通過收錄我校考上研究生的學生信息為準備考研的高年級學生提供參考,為低年級的學生樹立考研信心;提供與我校專業相關的高校、科研院所的招生信息和指定參考書、歷年真題、模擬題;整合并發布最新的考研資訊和報考信息;建設“考研論壇”為學生提供交流考研經驗的平臺,圖書館還可根據學生在論壇留言中提供的書目進行參考書的采購。(負責單位:圖書館、各學院)
(四)精心組織,多渠道提供考研輔導
1.開設考研基礎課輔導課。以公共選修課的形式開設數學、英語、政治等考研基礎輔導課,遴選校內外優秀考研基礎課輔導機構,劃撥專項經費對3門基礎輔導課進行重點建設,開設學生考研基礎課免費輔導班。(負責單位: 團委、教務處)
2.開設考研專業輔導課。各學院結合報考情況,每年組織5-10次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科目的開課輔導,工作輔導教師的選聘要校內外結合,相關科目的課程組成員共同參與到考研專業輔導課的輔導、答疑和教學研究中。各學院要積極動員骨干教師投入到學生考研輔導工作中,同一課程組成員可根據自身專業特長對考研學生進行分模塊指導輔導中除重視對課程重點、難點的詳細介紹,還應包含對課程復習策略及應試技巧的指導。要求輔導教師要認真研究本科目的考試大綱和歷年的試題熟悉考試要求,做到教學目標明確務求輔導實效。(負責單位:各學院)
3.組建考研復試輔導小組。各學院根據上線情況選派有經驗的教師組建考研復試輔導小組,通過一對一輔導、集體輔導和模擬復試等形式對參加復試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常用專業英語、專業核心知識進行強化訓練。同時鼓勵教師利用自己的社會關系積極幫助上線學生聯絡復試、調劑等事宜提高上線學生的錄取率。(負責單位:各學院)(五)發揮班主任、導師的積極作用,貼身服務學生考研。發揮班主任、學生導師在幫扶學生考研方面的積極作用,負責了解學生的考研意愿,傳達考研領導小組的工作精神,為考研學生提供從報考、備考到復試全過程的技術指導,關心考研期間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對沒能上線的考研學生導師負責指導他們及時調整心態并積極努力聯系工作單位爭取好的就業。學校每年綜合學生評議和各學院意見評選并表彰“優秀考研導師”(負責單位:學工部、團委、各學院)
(六)繼續推行獎勵措施
1.將考研工作納入對各學院的考核體系中,對于考研工作組織出色、成效顯著的部門、學院給予獎勵,對于學生考研成績突出的輔導課任課老師和學生導師給予獎勵。
2.對報名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并提供報名繳費收據(或準考證)和有效成績的學生每人資助200元。
3.對被錄取為專業碩士的學生,憑錄取通知書(下同),每人獎勵300元;對被錄取為普通碩士的學生,每人獎勵500元。考取985院校的學生在此基礎上增加獎金300元,考取211工程院校的學生在此基礎上增加獎金200元。學生考研被報考學校錄取,學位授予條件可適當放寬。
4.應屆本科畢業生每錄取1人,獎勵指導教師300元;985院校在此基礎上增加獎金200元,211工程院校在此基礎上增加獎金100元。
5.對成立考研工作小組,并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考研的積極性,為考研的同學積極創造條件,不斷提高考研率的學院,在學校考研領導小組考核認證的基礎上,給予考研基礎工作獎2000元。6.考研錄取率(注:錄取率指考取研究生人數與該屆畢業生人數比,下同)達到或超過當年全校考研錄取率且不低于去年本單位考研錄取率的學院,授予其考研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并頒發獎金2000元,每超過全校考研錄取率1個百分點增加獎金300元。
7.當年全校考研錄取率高于去年全校考研錄取率,給予相關職能部門獎勵,獎勵總額及分配比例由考研工作小組依據貢獻大小確定。
8.學校考研工作小組工作經費及獎勵經費由學校考研領導小組酌情考慮。
9.個人獎直接發放給學生本人,各學院獎金由各學院學生考研工作領導小組研究使用,可用于開展扶助本科生考研的各項工作、獎勵為該項工作做出貢獻的組織者、管理人員、輔導員、班主任、專任教師、指導教師等。
10.考研獎金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用、擠占,不得作為各學院創收使用,也不得平均分配。學校考研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對各學院獎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對不合理使用或沒有充分利用考研獎金的學院,將取消其次年獎金發放資格。
三、
工作要求各單位要加強領導,科學規劃,周密部署,始終把學生考研當成提高職業競爭力和學風建設的大事來抓,確保活動質量和效果。
(一)動員全員服務考研工作
1.各學院應結合本單位實際制訂詳細的考研工作計劃,科學論證認真部署。動員、組織全體教師關愛學生成長,關注學生成才,關心學生考研,對學生考研給予具體指導和幫助,使學生確實獲益。
2.各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關心、服務考研工作。各部門領導既要服從協調、密切配合,又要主動介入相應活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形成濃厚的學習、學術氛圍和積極上進的考研風氣。
(二)加大政策激勵和制度保障力度
加強考研工作是學校當前一項重要的任務,鼓勵和幫助學生考研也是今后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凡是對學生的發展有意義的事情,學校和各學院要盡可能的投入優勢資源,對于有成效的經驗做法認真
總結
、形成制度。學校各部門要加強調研、加強協調,突出本部門的職能特點和發揮各自的業務優勢,圍繞學校的學生考研出臺政策措施。(三)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擴大成效
結合考研工作的各個階段的宣傳需求扎實開展工作。在校內主要媒體開辟專欄,加大力度宣傳學校考研工作的各項政策、各學院的先進經驗成果、優秀考研輔導教師的先進事跡、考研優秀學子的學習經驗。召開座談會、調研會交流、推廣各單位在考研工作中形成的新做法、新成果。
考研具體方案篇二
學校考研工作實施方案
考研工作是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競爭能力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優良學風、培育良好學術氛圍和營造健康向上、刻苦鉆研、爭創一流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考研錄取率作為衡量高校教學質量、人才培養水平和學風建設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著學校的品牌形象和社會聲譽進而影響學校的整體競爭力。為了調動廣大學生學習自覺性與積極性,活躍學校學習氛圍,進一步推進學風建設,抓實幫扶學生考研的各項工作,在積極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同時輸送一批繼續深造的研究型人才,相關要求,結合學校近年來鼓勵本科生考研的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及任務
以提升學校的人才培養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目標,充分調動各單位的能動性,積極利用校內外資源,圍繞提高考研錄取率的工作核心,落實倡導、鼓勵和幫助學生考研的各項工作,為學生提供全面、周到的考研服務。力爭通過3-4年的不間斷扶持,在我校營造起濃郁的學習氛圍、考研氛圍,逐步提高考研錄取率,使考研成為畢業生就業的重要補充渠道。
二、具體措施
(一)加強領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1.為進一步做好學生的考研工作,學校成立考研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指導、監督、管理學生考研工作。
2.各學院成立考研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考研工作的黨政領導任組長,1 具體負責制定本單位落實計劃,組織本學院學生的考研工作。
3.由各學院推薦,學校考研領導工作小組聘任,組建校級考研導師團,為考研學生提供從報考、備考到復試全過程的技術指導,關心考研期間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
(二)加強動員宣傳,激發學生考研熱情
1.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增加考研動員的主題,向學生宣傳學校扶持考研的各項政策。幫助學生分析考研對個人長遠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影響,因勢利導啟發更多的學生產生對考研價值的認同。同時通過對學生進行專業前景教育、個人成才教育、以及就業形勢教育引導學生做正確的學習生涯規劃,鼓勵學生從入學開始就養成刻苦鉆研的好習慣。(負責單位學工部、團委、各學院)
2.舉辦“考研動員周”活動,強化大
二、大三年級學生的考研意識,組織班級開展“動員考研”為主題的班會,邀請考研成功學生參加經驗交流會,幫助更多的學生解答考研困惑、樹立考研的信心。(負責單位:團委、各學院)
3.召開全校、各學院“考研動員會”,重申學校幫扶、獎勵考研的各項政策,鼓勵學生積極報名參加考試。(負責單位:學工部、團委、各學院)
4.在校園廣播、校報、網絡和宣傳欄等媒體開辟專欄,訪談優秀考研人物,普及考研知識,發布考研動態,介紹考研政策。(負責單位:學工部、團委、學生會)
5.鼓勵、扶植學生成立考研社團、考研俱樂部、考研學習小組,加強考研學生及有考研意向的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助。(負責單位:團委)
(三)提供優質服務,做好考研保障
1.為了給考研學生創造良好的自習環境,學校在教學區、圖書館設立并開放考研專用自習室3-5個,并在復習沖刺階段通宵開放。未來將視使用需求增加數量。(負責單位:教務處、圖書館、后勤服務中心)
2.各學院協同后勤服務中心設立專門的“考研寢室”讓本學院考研的學生相對集中住宿,并根據他們的學風表現和成績狀況進行適當調整。(負責單位:后勤服務中心、各學院)
3.根據考研學生的實際情況,各學院可適當調整考研學生的教學計劃,凡屬參加研究生考試的學生,經本人申請,大四上學期的期末考試可申請緩考,保障考研學生有充分的精力投入備考。(負責單位:教務處、各學院)
4.圖書館根據考研形勢的變化及時更新考研書籍,了解各學院的報考情況,調查學生的需求引進豐富的考研基礎課、專業課及備考技巧方面的參考書。(負責單位:圖書館)
5.建設各學院考研圖書資料室,為學生提供更具特色、專業性強,更有針對性的圖書資源。集合有經驗的教師和往屆考研學生的集體智慧,對主流的基礎課輔導書,本專業及相近專業參考書進行篩選、收集。將各學校歷年考題復印留檔,組建考研試題資料庫,并鼓勵已考取研究生的同學將自己的考研復習資料捐贈給各學院,支持考研圖書資料室的建設和發展。(負責單位:各學院)
6.建設考研網絡服務平臺為考研學生提供豐富、實時的信息服務和便捷的交流渠道。通過收錄我校考上研究生的學生信息為準備考研的高年級學生提供參考,為低年級的學生樹立考研信心;提供與我校專業相關的高
3 校、科研院所的招生信息和指定參考書、歷年真題、模擬題;整合并發布最新的考研資訊和報考信息;建設“考研論壇”為學生提供交流考研經驗的平臺,圖書館還可根據學生在論壇留言中提供的書目進行參考書的采購。(負責單位:圖書館、各學院)
(四)精心組織,多渠道提供考研輔導
1.開設考研基礎課輔導課。以公共選修課的形式開設數學、英語、政治等考研基礎輔導課,遴選校內外優秀考研基礎課輔導機構,劃撥專項經費對3門基礎輔導課進行重點建設,開設學生考研基礎課免費輔導班。(負責單位: 團委、教務處)
2.開設考研專業輔導課。各學院結合報考情況,每年組織5-10次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科目的開課輔導,工作輔導教師的選聘要校內外結合,相關科目的課程組成員共同參與到考研專業輔導課的輔導、答疑和教學研究中。各學院要積極動員骨干教師投入到學生考研輔導工作中,同一課程組成員可根據自身專業特長對考研學生進行分模塊指導輔導中除重視對課程重點、難點的詳細介紹,還應包含對課程復習策略及應試技巧的指導。要求輔導教師要認真研究本科目的考試大綱和歷年的試題熟悉考試要求,做到教學目標明確務求輔導實效。(負責單位:各學院)
3.組建考研復試輔導小組。各學院根據上線情況選派有經驗的教師組建考研復試輔導小組,通過一對一輔導、集體輔導和模擬復試等形式對參加復試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常用專業英語、專業核心知識進行強化訓練。同時鼓勵教師利用自己的社會關系積極幫助上線學生聯絡復試、調劑等事宜提高上線學生的錄取率。(負責單位:各學院)
(五)發揮班主任、導師的積極作用,貼身服務學生考研。發揮班主任、學生導師在幫扶學生考研方面的積極作用,負責了解學生的考研意愿,傳達考研領導小組的工作精神,為考研學生提供從報考、備考到復試全過程的技術指導,關心考研期間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對沒能上線的考研學生導師負責指導他們及時調整心態并積極努力聯系工作單位爭取好的就業。學校每年綜合學生評議和各學院意見評選并表彰“優秀考研導師”(負責單位:學工部、團委、各學院)
(六)繼續推行獎勵措施
1.將考研工作納入對各學院的考核體系中,對于考研工作組織出色、成效顯著的部門、學院給予獎勵,對于學生考研成績突出的輔導課任課老師和學生導師給予獎勵。
2.對報名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并提供報名繳費收據(或準考證)和有效成績的學生每人資助200元。
3.對被錄取為專業碩士的學生,憑錄取通知書(下同),每人獎勵300元;對被錄取為普通碩士的學生,每人獎勵500元。考取985院校的學生在此基礎上增加獎金300元,考取211工程院校的學生在此基礎上增加獎金200元。學生考研被報考學校錄取,學位授予條件可適當放寬。
4.應屆本科畢業生每錄取1人,獎勵指導教師300元;985院校在此基礎上增加獎金200元,211工程院校在此基礎上增加獎金100元。
5.對成立考研工作小組,并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考研的積極性,為考研的同學積極創造條件,不斷提高考研率的學院,在學校考研領導小組考核認證的基礎上,給予考研基礎工作獎2000元。
5 6.考研錄取率(注:錄取率指考取研究生人數與該屆畢業生人數比,下同)達到或超過當年全校考研錄取率且不低于去年本單位考研錄取率的學院,授予其考研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并頒發獎金2000元,每超過全校考研錄取率1個百分點增加獎金300元。
7.當年全校考研錄取率高于去年全校考研錄取率,給予相關職能部門獎勵,獎勵總額及分配比例由考研工作小組依據貢獻大小確定。
8.學校考研工作小組工作經費及獎勵經費由學校考研領導小組酌情考慮。
9.個人獎直接發放給學生本人,各學院獎金由各學院學生考研工作領導小組研究使用,可用于開展扶助本科生考研的各項工作、獎勵為該項工作做出貢獻的組織者、管理人員、輔導員、班主任、專任教師、指導教師等。
10.考研獎金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用、擠占,不得作為各學院創收使用,也不得平均分配。學校考研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對各學院獎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對不合理使用或沒有充分利用考研獎金的學院,將取消其次年獎金發放資格。
三、工作要求
各單位要加強領導,科學規劃,周密部署,始終把學生考研當成提高職業競爭力和學風建設的大事來抓,確保活動質量和效果。
(一)動員全員服務考研工作
1.各學院應結合本單位實際制訂詳細的考研工作計劃,科學論證認真部署。動員、組織全體教師關愛學生成長,關注學生成才,關心學生考研,6 對學生考研給予具體指導和幫助,使學生確實獲益。
2.各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關心、服務考研工作。各部門領導既要服從協調、密切配合,又要主動介入相應活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形成濃厚的學習、學術氛圍和積極上進的考研風氣。
(二)加大政策激勵和制度保障力度
加強考研工作是學校當前一項重要的任務,鼓勵和幫助學生考研也是今后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凡是對學生的發展有意義的事情,學校和各學院要盡可能的投入優勢資源,對于有成效的經驗做法認真總結、形成制度。學校各部門要加強調研、加強協調,突出本部門的職能特點和發揮各自的業務優勢,圍繞學校的學生考研出臺政策措施。
(三)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擴大成效
結合考研工作的各個階段的宣傳需求扎實開展工作。在校內主要媒體開辟專欄,加大力度宣傳學校考研工作的各項政策、各學院的先進經驗成果、優秀考研輔導教師的先進事跡、考研優秀學子的學習經驗。召開座談會、調研會交流、推廣各單位在考研工作中形成的新做法、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