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開展3.15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開展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篇一
為認真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按照市、區(qū)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的.要求,提高全社會在消費維權中的責任意識,促進我鎮(zhèn)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共創(chuàng)和諧社會,我鎮(zhèn)精心組織、積極安排部署,結合我鎮(zhèn)實,現將我鎮(zhèn)開展了紀念“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情況。
我鎮(zhèn)積極組織相關部門制作了形式新穎、主題鮮明的橫幅、展板等宣傳工具,組織工作人員向群眾宣傳《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等10多種以消費者權益為主題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知識,并現場發(fā)放宣傳冊、宣傳單等,提高廣大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意識。
鎮(zhèn)安全生產辦公室、農業(yè)服務中心、派出所、工商所、衛(wèi)生院、獸防站聯合出動,組織開展對食品、農資、學生用品等重要商品的專項執(zhí)法檢查。此次專項檢查采取了多種形式,一是檢查食品經營者的主體資格,重點查處無照經營或超范圍經營;二是檢查索證索票是否合法有效、進(銷)貨臺賬記錄是否完整規(guī)范;三是檢查是否存在經銷“三無”、過期、變質和不合格食品及產品,經銷無生產許可證、無經營許可證、無質量合格證,不符合安全使用標準的商品行為;四是檢查是否存在以次充好、摻雜使假的質量欺詐行為。
總之,今年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紀念活動,提高了消費者的質量意識和法律意識,增強了廣大企業(yè)生產嚴把產品質量關的自覺性,促進了我鎮(zhèn)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fā)展,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要大力開展消費維權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服務,把我鎮(zhèn)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不斷推向新的水平。
開展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篇二
一是召開新聞發(fā)布會。xx年3月14日,xx市消費者協會聯合xx市工商局、質監(jiān)局、衛(wèi)生局物價局、食藥局等政府行政執(zhí)法部門召開紀念xx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暨消費維權發(fā)布會。同時邀請xx市新聞界、企業(yè)界和消費者代表參加,公布了十大消費熱點。
二是召開座談會。xx年3月10日在工商局6樓會議室召開部分駐濟大型服務類企業(yè)座談會。
三是開展各類講座。2月,為提高消協系統工作人員工作能力,xx市消協組織新招入人員進行了培訓。3月5-7日,市消協副秘書長甄濤到xx市大型服務企業(yè)進行授課。3月27日,舉辦了全市消協系統工作人員新《消法》培訓班。
四是開展知識競賽。《xx市消費者協會在3、15前期組織了“安利”杯學習新消法知識競賽。
五是在3月15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咨詢、申訴舉報受理活動。按照上級消協總體部署,在自身開展活動的同時,統一部署各縣(市)、區(qū)消協3·15期間的宣傳咨詢服務活動。制作宣傳展板21塊,發(fā)放各類宣傳材料7萬份,;通過電視、廣播和報紙發(fā)表宣傳稿件20余篇。
開展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篇三
市工商局定于3月15日組織全市相關職能部門和各級消委會,以“品質消費美好生活”為主題,在全市范圍設置1個主會場和12個分會場,協同聯動開展宣傳咨詢活動。現場宣傳普及法律法規(guī)知識,受理疑難問題咨詢、消費投訴和舉報案件,引導消費者樹立品質消費、綠色消費理念,同時倡導經營者誠信經營和注重產品服務質量,讓消費者在便捷安全放心消費環(huán)境中逐步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
召開信息通報會,向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通報全市消委會系統投訴熱點。大部分投訴熱點均集中在生活服務領域。互聯網服務斷網、退貨需承擔高昂運費、共享單車的押金未退問題、“校園貸”等問題成為熱點。
通過制定落實12345工單辦理細則、加強工單辦理督辦反饋、及時更新知識庫、加強與12345熱線中心溝通交流等措施,全力提高工單按時辦結率和群眾滿意度。著力創(chuàng)新機制加強消費糾紛調解。通過積極開展行政指導行政約談、加強消費投訴異常情況跟蹤監(jiān)測、統籌協調推進群體性消費投訴處理等方式,著力提高對新類型、群體性消費糾紛調解處理效能,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
開展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篇四
活動正式開始后,路過的同學們積極參與關于權益意識試題的解答,活動一度十分火爆,活動點擠滿的同學們對活動的參與,答卷還收集了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我們向學校上報積極解決問題,贏得了同學們的好評。
此次權益日活動收獲頗多,有許多優(yōu)秀之處值得保留并傳遞下去。
雖然本次活動總體來說是成功的,但是整個過程中還存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需要我們認識并改正。例如,本次活動舉辦時間太短,開始兩個小時,因為參與的同學過多,我們的獎品和答卷就已經分發(fā)完畢,我認為下次舉辦可以答卷答對過半的可以分發(fā)獎品,獎品也可以更多樣化。下次活動應該打出橫幅,讓同學們更清楚活動的目的,增進權益意識。
雖然我們這次比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但每一次的問題都是在為下一次的成功做鋪墊我相信下一次的活動我們會做得更好。我們會認真總結分析,吸取經驗,揚長避短,完善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創(chuàng)佳績。
總結的目的是為了吸取教訓,為以后的工作有所幫助。總之,我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層樓,力爭為提高同學們的文化素質,繁榮校園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開展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篇五
為認真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按照市、區(qū)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的要求,提高全社會在消費維權中的責任意識,促進我鎮(zhèn)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共創(chuàng)和諧社會,我鎮(zhèn)精心組織、積極安排部署,結合我鎮(zhèn)實,現將我鎮(zhèn)開展了紀念“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情況。
我鎮(zhèn)積極組織相關部門制作了形式新穎、主題鮮明的橫幅、展板等宣傳工具,組織工作人員向群眾宣傳《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等10多種以消費者權益為主題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知識,并現場發(fā)放宣傳冊、宣傳單等,提高廣大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意識。
鎮(zhèn)安全生產辦公室、農業(yè)服務中心、派出所、工商所、衛(wèi)生院、獸防站聯合出動,組織開展對食品、農資、學生用品等重要商品的專項執(zhí)法檢查。此次專項檢查采取了多種形式,一是檢查食品經營者的主體資格,重點查處無照經營或超范圍經營;二是檢查索證索票是否合法有效、進(銷)貨臺賬記錄是否完整規(guī)范;三是檢查是否存在經銷“三無”、過期、變質和不合格食品及產品,經銷無生產許可證、無經營許可證、無質量合格證,不符合安全使用標準的商品行為;四是檢查是否存在以次充好、摻雜使假的質量欺詐行為。
總之,今年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紀念活動,提高了消費者的質量意識和法律意識,增強了廣大企業(yè)生產嚴把產品質量關的自覺性,促進了我鎮(zhèn)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fā)展,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要大力開展消費維權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服務,把我鎮(zhèn)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不斷推向新的水平。
開展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篇六
為認真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按照市、區(qū)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的要求,提高全社會在消費維權中的責任意識,促進我鎮(zhèn)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共創(chuàng)和諧社會,我鎮(zhèn)精心組織、積極安排部署,結合我鎮(zhèn)實,現將我鎮(zhèn)開展了紀念“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情況。
我鎮(zhèn)積極組織相關部門制作了形式新穎、主題鮮明的橫幅、展板等宣傳工具,組織工作人員向群眾宣傳《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等10多種以消費者權益為主題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知識,并現場發(fā)放宣傳冊、宣傳單等,提高廣大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意識。
鎮(zhèn)安全生產辦公室、農業(yè)服務中心、派出所、工商所、衛(wèi)生院、獸防站聯合出動,組織開展對食品、農資、學生用品等重要商品的專項執(zhí)法檢查。此次專項檢查采取了多種形式,一是檢查食品經營者的主體資格,重點查處無照經營或超范圍經營;二是檢查索證索票是否合法有效、進(銷)貨臺賬記錄是否完整規(guī)范;三是檢查是否存在經銷“三無”、過期、變質和不合格食品及產品,經銷無生產許可證、無經營許可證、無質量合格證,不符合安全使用標準的.商品行為;四是檢查是否存在以次充好、摻雜使假的質量欺詐行為。
總之,今年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紀念活動,提高了消費者的質量意識和法律意識,增強了廣大企業(yè)生產嚴把產品質量關的自覺性,促進了我鎮(zhèn)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fā)展,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要大力開展消費維權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服務,把我鎮(zhèn)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不斷推向新的水平。
開展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篇七
面對近期的3、15消費者權益日,為了了解我校學生生活中面對的消費權益問題以及自身維權意識的強弱,同時普及維權知識、引起同學們對消費權的重視,我們在文理學部和信息學部范圍內舉行了一次隨機的街頭訪問活動。
針對本次采訪,我們做出如下總結:
1、絕大部分受訪者都對3、15有一定認識,然而仍舊有部分同學不甚了解。
2、消費權益問題在受訪人群中普遍存在。其中校內的較少,大部分存在于網購以及校外的店鋪和餐廳,尤其是小攤販以及小型餐館。
3、受訪者表示大致知道維權手段,具有維權的意識,但很少或者沒有嘗試過,具體的流程并不清楚。
4、遇到權益問題,同學們的首要想法是與店家或客服溝通,失敗后再采取其他措施。而且是否維權常常與商品的價格掛鉤。
5、同學們反映有時遇到消費權益問題盡管知道維權方法也不采取行動,往往是因為維權成本太高,太麻煩,太花時間、效果未知。
6、為了更好的維護消費者權益,同學們認為不僅應該進一步加強監(jiān)管,還要簡化維權途徑。
7、對于3、15消費權益日,有同學認為有其存在的必要,可以讓社會重視消費者的權利,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然而也有同學反映似乎一整年的消費問題只有這一天得到重視,平常的時候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消費者的地位沒有實質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