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時代的歷史跨越學習體會范文三篇
對照初心和使命,對照學習體會、群眾意見、談心情況,聯系違紀違法反面典型,聯系分管工作和部門,認真開展了對照檢查,剖析問題根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偉大時代的歷史跨越學習體會范文三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1篇: 偉大時代的歷史跨越學習體會
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形態豐富多彩,產生于不同時期的精神具有不同的時代特點和印跡。但這些不同時期的精神又有著共同之處,正是這些共同之處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仰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正是這些共同之處使得黨的偉大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永不過時。在《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對此作出一系列深刻闡釋,主要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信仰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第123、141、169、254頁),信仰信念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靈魂和支柱。在論述井岡山精神時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也是共產黨人立身、處世、干事的精神支柱。”(第112頁)在論述偉大長征精神時,指出,“在中央蘇區和長征途中,黨和紅軍就是依靠堅定的理念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絕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勝利,創造了難以置信的奇跡。”(第39頁)強調,“今天,像戰爭年代那種血與火的生死考驗少了,但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仍然在繼續,我們正面臨著一系列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艱巨考驗。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在亂云飛渡的復雜環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壓頂的巨大壓力下退縮逃避、在糖衣炮彈的輪番轟炸下繳械投降。我們要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信仰力量,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真正成為百折不撓、終生不悔的馬克思主義戰士。”(第254頁)
為民宗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力量源泉。指出,“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第12頁)“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我們黨近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第271頁)“我們黨領導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領導人民開展抗日戰爭、趕走日本侵略者,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領導人民推翻蔣家王朝、建立新中國,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領導人民開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變一窮二白的國家面貌,是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領導人民實行改革開放、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同樣是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第19-20頁)“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這個根,永遠做忠誠的人民服務員。要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讓人們深入理解為什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13頁)“要加強黨史學習和教育,努力從黨走過的風云激蕩的歷史中、從黨開創和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中、從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長期實踐中,深化對黨的信賴,堅定對黨的領導的信念。”(第7-8頁)
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第59頁)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既堅守高遠的理想信念、純潔的為民服務宗旨,又腳踏實地,具有鮮明的現實指向。在《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中,指出,“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核心……革命如此,建設和改革也如此,都必須從實際出發,敢于開辟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第113頁)在《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中,指出,“革命戰爭年代,面對各種復雜局面,我們黨能夠制定和實行正確的大政方針、戰略策略,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今天,面對日新月異的國內外形勢,面對我們肩負的繁重任務,一切形式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都是行不通的。”(第99頁)歷史表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能夠取得成功,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的品格。我們黨能夠“堅持為了人民利益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及時發現和糾正思想認識上的偏差、決策中的失誤、工作中的缺點,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客觀規律、符合時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第60-61頁)
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人偉大精神的本色。在闡述井岡山精神時,指出,“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也是井岡山精神的基石……現在,我們國家面貌和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艱苦奮斗精神永遠不能丟,丟了就會腐化墮落。今天,我們強調艱苦奮斗,不是要求黨員、干部像當年那樣過‘紅米飯,南瓜湯,挖野菜,也當糧’的日子,而是要永葆艱苦奮斗本色,不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不丟廉潔奉公的高尚操守”(第114頁)“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好應對各種艱難困苦局面的準備,逢事都想在前面、干在實處,努力在攻堅克難中贏得主動,關鍵時刻更要挺身而出、敢于豁出去,堅決頂起自己該頂的那片天。”(第114頁)在闡述延安精神時,指出,“我們黨是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起家的。‘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雖然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各方面實力大大增強,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但我們決不能丟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傳家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品質,是我們立國立黨的根基,也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的根基。”(第100頁)在闡述西柏坡精神時,指出,“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之際,毛主席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鄭重提出‘兩個務必’,要求全黨同志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經過了深入思考的。這里面,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鑒,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包含著對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第25頁)“我們要不斷向全黨嚴肅鄭重地提出這個問題,始終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使我們的黨永遠不變質、我們的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第26頁)
犧牲奉獻。犧牲奉獻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基本品格,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政治集團都沒有能夠做到像中國共產黨這樣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無怨無悔地作出如此巨大的犧牲和奉獻。“我們黨就是靠著千千萬萬具有高度政治覺悟的先進分子無私奉獻,才贏得了一場場艱苦卓絕的斗爭。”(第31頁)在闡述井岡山精神時,指出,“井岡山時期,近五萬名革命烈士獻出寶貴生命”(第113頁);在闡述偉大長征精神時,指出,“在紅一方面軍二萬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紅軍犧牲。長征這條紅飄帶,是無數紅軍的鮮血染成的”(第141頁);在闡述大別山精神時,指出,“革命勝利從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別人拱手相讓的,而是用流血犧牲換來的。鄂豫皖蘇區二十八年浴血奮戰,二十萬大別山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在冊的烈士就達到十三萬多,當時人口不足十萬的新縣就有五萬五千人為革命而犧牲”(第261-262頁);在闡述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時,指出,“十九萬七千多名英雄兒女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獻出寶貴生命”(第293頁);在闡述王杰精神時,指出,“王杰‘在榮譽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質上不伸手’,這‘三不伸手’是一面鏡子,共產黨員都要好好照照這面鏡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膽魄的生動寫照,要成為革命軍人的座右銘”(第38頁);在闡述偉大抗疫精神時,指出,“346支國家醫療隊、4萬多名醫務人員毅然奔赴前線”“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沖鋒陷陣”“25000多名優秀分子在火線上宣誓入黨”(參見習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在闡述脫貧攻堅精神時,指出,“我們集中精銳力量投向脫貧攻堅主戰場,全國累計選派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同近200萬名鄉鎮干部和數百萬村干部一道奮戰在扶貧一線,鮮紅的黨旗始終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高高飄揚”“在脫貧攻堅斗爭中,1800多名同志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第2篇: 偉大時代的歷史跨越學習體會
翻開中國的當代史,追隨到多年前,在嘉興南湖的一艘船上,中國共產黨開始編織鮮艷的黨旗——這是一面代表中國人民火紅歲月的旗幟,這是一面代表真理與光明的旗幟,這更是一面滲透著無數黨員為追求真理和民族希望灑下鮮血的旗幟。從此,沉睡的中國人民耳畔終于有了自己清涼的聲音——中國共產黨!
歷史的煙塵掩蓋不住歲月的風雨,當年的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無數的革命先驅將希望的種子撒向了人間,綻開了一片爛漫的紅色。還記得在那個殘酷的歲月里,他們在風雨飄搖中生存。此時,是中國共產黨以傲然之氣擔當天下之大義。在血與火的考驗下,在烽火連天的戰場上,前赴后繼、英勇戰斗。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從民不聊生的封建中國,走向一個人民當家的新中國。是黨領導人民在苦難中撐起一方藍天,使民族的希望重現在世界東方,使中華人民共和國巍然屹立。
回望我們過去走過的日子,那是老一輩人民所不堪回首的。吃樹皮、挖草根、饑一頓飽一頓那是常有的事,有時幾天都吃不上一頓飯。姥姥經常給我講起他們的過去,每次講起她都會老淚縱橫。她說她小時候有一年五六天都沒吃一頓飽飯,身體虛弱得很,用墻扶著走路,最后還是暈了過去,那一年她的奶奶就是那樣被餓瘋了……
姥姥每次說到這里,我的心里也是酸酸的。那是我想象不出的生活,對于我們這些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21世紀的幸運兒,我感覺那是天方夜譚,就像是在講故事,可那真的是過去的事實。不過,不幸已經過去,我們新中國的誕生,讓我們開始揚眉吐氣。從此走出逆境,走上幸福大道。現在的我們不僅吃穿不愁、衣食無憂,我們的鄉村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里修上了寬敞的柏油馬路,家家蓋上了現代的新房,家用電器擺滿了屋子,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有了我們的共產黨,正是在他的正確領導下,中華民族才一步步地實現著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富強。
無數次地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會無數次的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總有一種聲音在我的心地吶喊:我愛你,中國!我深深的相信,在黨的領導下,在新中國的帶領下,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美好!
第3篇: 偉大時代的歷史跨越學習體會
革命前輩習仲勛說:我們黨講黨性,實事求是最大的黨性。今年,中國共產黨經歷了百年艱辛輝煌的風雨歷史。我們知道這百年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百年,這百年是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領導中國人民突破重大難關,奪取革命斗爭和經濟建設的一百年,這百年是黨和祖國一起呼吸命運,戰勝了一百年的困難,在這場血與火的淬火中,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成長和成長的呢?-那就是堅持實事求是,善于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以探索新道路、建設新中國、繼續寫新篇章為時間軸線,以典型事例講述我黨如何實事求是、善于學習的輝煌歷史和偉大成就。
第一部分:探索新的道路。
十月革命一炮而響,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把十月革命經驗當作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唯一正道,堅信這種斗爭形式也一定能在中國取得成功。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1927年中國共產黨開始的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廣州起義都以城市為中心。但是,這些起義相繼失敗,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經驗教訓中意識到十月革命的經驗有普遍性和特殊性,開始面對中國的實際,考慮中國人應該如何利用馬克思主義走中國革命之路。
中國共產黨人以毛澤東為核心,實事求是分析中國國情,總結出農村攻城略地,武裝奪政權這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之路,中國革命之路深刻證明了中國共產黨人善于學習先進理論,同時結合實際不斷修正自己,最終帶領中國人民走向革命勝利。
第二部分:建設新中國。
1949年3月,我們黨去北京建立新中國,毛澤東的興趣被稱為進京考試。共產黨南征北戰斗了20多年,終于取得了勝利,難道不是闖王李自成霸道嗎?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再次表現出中國共產黨以史為鑒學習的本色。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建設經歷了大躍進、文化革命等挫折和繞道,在重要節點,我們偉大的黨表現出實事求是、善于學習、勇于自我修正的魄力。十一屆三中全會,黨亂七八糟,實事求是,改革開放使深圳、珠海等特區如雨后竹筍般發展成為今天繁榮的現代化國際大城市。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事實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是黨善于學習、堅持事實、與時俱進的偉大成就。?
第三部分:繼續寫新篇章。
傾聽時代的聲音,反映實踐的要求,習近平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現代中國實事求是,結合實際國情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站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善于學習,甘于超越。我們的天眼、北斗系統、5G技術、深海蛟龍、中國高速鐵路證明了我們的祖國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導下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堅持實事求是,精益求精。
今天鄭州緊跟祖國的發展步伐走在追夢的道路上,如火如荼地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機場經濟綜合試驗區、中歐班列、輪電商服務構成了天上、地上、網上三條新線路,鄭州逐漸向國際綜合樞紐邁進。
關于實事求是,習總書記說:如果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起黨的興國。違反實事求是,就會誤解黨的誤解。關于學習習總書記,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到今天,必須依靠學習到未來。建黨百年之際,我們依然堅持事實,善于學習,勇于開拓創新進取精神,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